鞠傳英
一、多媒體運用的誤區(qū)
1. 教育觀念不轉(zhuǎn)變,滿堂灌由人灌變?yōu)闄C灌?,F(xiàn)階段,盡管國家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還未能深入。一部分教師甚至認為,只要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正是這種觀點的存在,才使得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由原先以人為主的滿堂灌向以機器為主的滿堂灌發(fā)展的趨勢。的確,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是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變的有效手段。但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還是課堂教學中教師觀念的轉(zhuǎn)變。如果教育教學的觀念不轉(zhuǎn)變,那么多媒體只能成為教師實施滿堂灌的幫兇。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我們要之何用?實際上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教育理念才是我們教學的靈魂。我們只有具備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發(fā)揮其素質(zhì)教育的強大功能。
2. 課件的制作還存在一定問題。
(1)教育素材的整合還不盡合理。如何將來自不同途徑的多種信息有機地集成在一起,這是一個多媒體使用中的難題,特別是歷史課程,各種素材紛繁復雜、內(nèi)容眾多,對其素材進行有效的整合是一個難題。信息資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課件也不是越花越好,而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他們能接收的程度為準,以最能輔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為準。只有這樣,才不會造成信息的浪費或干擾。
(2)師生情感的交流考慮的不多。有的課件羅列了很多內(nèi)容,老師忙于應付眼花繚亂的課件,學生思考的空間也很少,這時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課堂完全被多媒體課件控制著,這樣的課缺少師生互動,也缺少師生情感的交流。
(3)片面追求表象,忽視教育教學的效果。有的課件熱鬧花哨,有圖像、文字、聲音、動畫以及各種效果,追求課件的形象性、生動性,反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等教育教學的目標卻淡化了。
二、多媒體運用的策略
1. 擺正它的地位——輔助性原則。歷史的過去性、久遠性、不可復制性的特點,加上當今學生重現(xiàn)實、重經(jīng)驗的學習習慣,歷史課使用“多媒體”確實可將教學過程中的板書、圖片等生動地展示出來,比較容易拉近距離,但這并不代表堂堂歷史課都要用,它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有時傳統(tǒng)課反而更加適合歷史課的教學。我認為,將傳統(tǒng)教學與媒體教學進行有機的整合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樣兩者的優(yōu)勢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2. 注重它的價值——價值性原則。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參與程度與教師的課堂設計密切相關,其中多媒體的設計就要緊扣學生的課堂思維。
一堂成功的歷史課,絕不是轟轟烈烈地?!盎茏印贝睢皯蚺_”,師生唱“對臺戲”,關鍵還在能否“潤物細無聲”,能否激起學生的共鳴,喚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充分發(fā)揮歷史課的價值。那么,作為教學手段的多媒體就應不“花”、不“雜”,要充分發(fā)揮它的價值。
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搞“時裝秀”。如果說歷史學科是一位“小姑娘”,那么多媒體課件就是“時裝”?,F(xiàn)在的“時裝”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穿什么樣的“時裝”上臺,需要我們有一定的“審美觀”。否則,我們的歷史課就會搞成“時裝秀”。
(2)立足重點、難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重、難點設計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形成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層次性,遞近性的框架思路,并能結合重、難點給予學法指導。
(3)要利于學生參與課堂。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在制作課件時不要忘記這一點。因此,在課件制作時就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活動空間,利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這樣做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給予學生展示才華的機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和能力都有好處,同時歷史教學的思想性、情感性教育也達到了目的。
3. 提高它的效率——代表性原則。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在圍繞歷史課重點、難點設計的同時,還要注意突出重難點的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做到不浪費時間,讓每一分鐘都發(fā)出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