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燁
近日,鄭州一家幼兒園舉行了一場隆重的“集體婚禮”,主角不是成人,而是這里的100多名孩子。婚禮有主婚人,孩子們穿著禮服互相承諾,小“新郎”要給小“新娘”戴戒指,他們的爸爸媽媽也在婚禮現(xiàn)場見證。乍看報道,覺得挺溫馨,新聞圖片中孩子們笑嘻嘻的臉龐透露著他們參與這場盛裝版“過家家”的歡樂,但園方對這場活動的解釋卻不止“過家家”那么簡單。在他們看來,3~6歲的孩子開始進入“婚姻敏感期”,這樣的活動正是向他們傳授健康婚姻觀的好機會,這類“性游戲”也有利于孩子日后性心理的發(fā)展。園長還稱,此前的實踐證明,舉行過“婚禮”的孩子,責(zé)任感更強,關(guān)系更融洽,更加自信和陽光。
讀罷報道,我只能說,園方初衷雖好,但幼兒園的集體婚禮恐怕形式大于意義,不僅不能很好地向兒童傳授健康的婚姻觀,而且也未必能承載園方所說的性教育意義。
從發(fā)展心理學(xué)的角度而言,3~6歲的兒童總是用新奇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對婚姻和異性感到好奇實屬正常,教育者利用兒童的好奇心對其進行相關(guān)教育是好事,但不意味著兒童能將儀式背后蘊含的價值理念或者說健康的婚姻觀一并消化吸收,畢竟對于幼兒園的孩子們進行價值觀層面的教育,終歸有些拔苗助長。
再來說說性教育。幼兒所謂的性意識、性覺醒與成人所理解的截然不同。當(dāng)孩子們向大人提出“為什么男孩站著上廁所女孩蹲著上廁所”“我從哪里來”之類的問題時,多是出于對性別的好奇和生命意識的覺醒,并沒有更深層次的“性意味”。從這個角度來說,幼兒園“集體婚禮”設(shè)定的意義未免也太“深遠”了些,對于“當(dāng)事人”而言,無非只是一場有既定動作與臺詞的“過家家”游戲。
性教育不是游戲,雖然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開展,但并不意味著隨隨便便玩?zhèn)€成人定義的“性游戲”就能看到成效。性教育不是一夕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循序漸進地開展,另一方面也需要為孩子提供更多與異性友好交往的機會。就培養(yǎng)孩子的異性交往能力而言,美國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在美國,成人們都是以開放、寬容的心態(tài)來面對孩子們的“早戀”,情人節(jié)的時候就連小小的幼兒園娃娃也會互贈賀卡禮物,而他們的家長不但不會“大驚小怪”,還會扮演軍師的角色,為孩子該準(zhǔn)備什么禮物送給“心上人”出謀劃策。
總的說來,性教育需要成年累月的扎實作為,需要成人進行耐心的講解和積極引導(dǎo),更需要安全、友善的異性交往環(huán)境。至于“集體婚禮”之類的游戲,要說是性教育,恐怕還欠了些火候。
責(zé)任編輯/閆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