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威
(大連大學 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隱喻認知與隱喻翻譯策略
金 威
(大連大學 英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認知語言學將隱喻提升為人類一種認知方式和推理機制,其概念隱喻認為隱喻是借助已知事物認識體驗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維和認知手段。隱喻翻譯是一種跨文化認知活動,受到地域、歷史、宗教及文化等的影響。它涉及到兩種文化共性和差異的理解與把握。在翻譯中應以認知的角度分析隱喻產生的心理基礎及所含的文化信息,根據(jù)源語的隱喻化過程采取異化和歸化策略,使譯文既能完整準確地傳達源語文本信息,又能為目的語讀者所接受,從而促進文化交流。
隱喻認知;隱喻翻譯策略;異化;歸化
近年來,隱喻逐漸受到廣泛關注,成為眾多學科的熱門話題,隱喻的認知功能也受到不少學者的重視,并開始把隱喻當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隱喻學進行系統(tǒng)論述和研究。隱喻作為一種認知現(xiàn)象,對人類思維方式、藝術創(chuàng)造、語言使用等產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1]。1980年Lakof和Johnson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出版后,隱喻研究在邏輯學,語言學,心理學和哲學領域都引起廣大學者關注和研究,從而使隱喻研究成為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大量的翻譯實踐中我們能深刻地體會到,隱喻的本質是認知的,隱喻翻譯是一種認知活動,它不僅是語言形式的轉換,更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從而為認知語言學理論在翻譯研究中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理論基礎??梢哉f認知既是隱喻的基石也是翻譯的基礎。
本文從隱喻的認知理論出發(fā),從認知視角分析隱喻翻譯過程中的認知差異及解決這種差異的相關策略和方法,從而達到在翻譯中能夠準確傳達意義,重新詮釋文化意象,完整傳達不同文化信息,以促進和實現(xiàn)英漢兩種語言文化的理解和交流,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準確便捷的途徑。
(一)隱喻認知觀
隱喻研究被納入認知語言學領域的重要標志就是Lakof和Johnson所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他們認為:比喻性語言與非比喻性語言在本質上無差別;日常語言中充滿了隱喻,完全不帶隱喻的句子占極少數(shù)。隱喻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不但在語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為中。我們用來思考和行動的日常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上也是隱喻性的[2]。并指出:隱喻的實質是通過另一類事物理解體驗某一類事物,它是我們探索、描繪、理解和解釋新事物的有力工具[2]。比如“He is a fox.”,“人是人”“狐貍是狐貍”,兩個語義本來沒有相干性,但我們的認知將兩個詞義的本質內容合并,構建立了兩者的共通性,從而獲得隱喻的含義,“他是個狡猾的人?!盠akof指出我們的日常生活到處充滿隱喻句,這些隱喻句又常常是成系統(tǒng)的。比如說我們談論時間,認為時間珍貴,就會用與金錢有關的詞與時間詞合并表達。比如:Don’t waste my valuable time./This machine can save our time./Please leave me more time.等句子,這些隱喻句都是由“Time is money.”這一概念隱喻為基礎而產生的系統(tǒng)表達法。另外,林書武先生指出:隱喻的基礎是體驗論,所謂“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就是體驗論的一種說明[3]。人類對概念推理和系統(tǒng)來自人類身體,這使人類具備了概念化和推理能力[4]。隱喻可以幫助語言更清晰簡要地表達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的晦澀繁雜的抽象概念,從而在提升和形成我們思維推理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頭、手、腳、口、眼等概念,本來是表示身體的一部分,但人們用它們表達其他物體如“山”“樹”“桌”“椅”等,就出現(xiàn)了諸如“the head of the mountain”、“the arm of the tree”、“the foot of the table”and“the leg of the chair”等隱喻式表達方法。人類是獨立于這個客觀世界的一個實體,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是先從認識自我身體開始的,于是將我們熟悉的實體內容和概念投射到我們不熟悉的抽象的實體中來,而正是這種投射過程,實際上實現(xiàn)了人類的認知過程,通過這種體驗過程,實現(xiàn)了我們認知抽象領域或未知領域,并把它們抽象為概念化提供基本的物質基礎。
(二)英漢隱喻認知異同
1987年,美國語言學家Lakof提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飾手段,更是人類思維的重要方式,是人類認知世界的過程,人們通過隱喻概念實現(xiàn)思考、行動和表達思想的系統(tǒng)方式。隱喻概念是指參照一個較為熟悉的實體領域,可稱之為源域,去理解另一個知識領域,一個我們不熟悉的抽象領域,即稱之為目標域。概念隱喻形成于原域與目標域之間的映射,人們思想系統(tǒng)中總結和學習的眾多概念隱喻幫助人類理解和認知語言和世界。由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構成了隱喻的認知基礎,人類的一些基本的生活體驗是相同的,就構成在英漢語中有許多隱喻具有相似性。比如說“This surgeon is a butcher.”這一隱喻中,源域是屠夫(butcher),目標域是外科醫(yī)生(surgeon),我們可以通過源域對目標域的一一映射,即:屠夫與外科醫(yī)生,被宰動物與接受手術的病人,屠刀與手術刀和屠宰場與手術室等,推論外科醫(yī)生的醫(yī)術粗糙拙劣[5]。但同時,由于受限于地域區(qū)別,文化與思維模式不同等方面影響,隱喻又產生出一系列不同的概念系統(tǒng),從而使不同文化區(qū)域間背景下的人們,具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心理積淀,從而造成不同民族、地域間的文化具有其不同的個性化特點,思維方式也各自具有其獨特性,從而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認知方式,使得他們對同一客觀事物用不同的概念系統(tǒng)理解和詮釋著。例如英國和我國所處的地域有所不同,地理位置的差異,使得人們對“東風”和“西風”隱喻的認知理解也截然不同。中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春夏季節(jié)從海洋吹來溫暖潮濕的東風或東南方,對農作物十分有力,所以中國人自古喜愛“東風”,認為它象征溫暖和希望,給人們帶來好的事物,于是中文中便有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什么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東風壓倒西風”比喻正義戰(zhàn)勝邪惡之說等等。而秋冬季吹來的是西風或西北風,干燥寒冷,因此西風經(jīng)常用來隱喻悲涼的意境和心緒。如“西風殘照”和“西風落葉”來比喻人或事物已趨衰落。中國詩人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詩給國人的第一印象是遙遠的荒漠和滿目無邊的滄桑,西風表達了詩人悲涼的情緒。相反,英國人地處亞歐大陸西部,西鄰大西洋,大西洋吹來的西風給他們送去了春天和希望,所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寫的《西風頌》體現(xiàn)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雪萊借對西風的描繪表達了對摧枯拉朽的革命力量的贊頌。
美國翻譯家Nida指出: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詞語只是在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6]。隱喻翻譯是一切語言翻譯的縮影,因為隱喻翻譯給譯者呈現(xiàn)出多種選擇方式:要么傳遞其意義,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對其進行修改,要么對其意義和形象進行完美的結合,林林總總,而這一切又與語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7]。在翻譯活動中最為棘手的問題是英漢翻譯之間的認知差異所導致的文化障礙。如何克服這種文化障礙,是翻譯界一直追求的目標。所謂的完整的隱喻包含“本體”和“喻體”,是以哪部分為主題,一直受到譯者關注。譯者要做到了解讀者和作者的不同地域與文化背景,通過背后的不同心理機制實現(xiàn)隱喻的合理歸化與異化。歸化翻譯的目的是以目的語或讀者為歸宿,使譯文符合目的語語言規(guī)范和文化價值,易于讀者用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理解譯文。而相反異化翻譯指以源語或作者為歸宿,保留原文的異域文化韻味,從而豐富目的語的文化和表達方式。歸化與異化一直是翻譯界在處理文化差異這一問題上討論的對立觀點。
(一)歸化法
英漢兩種語言對同一事物存在同一概念隱喻,但如果隱喻的方式有所不同時,就出現(xiàn)了兩種認知方式的沖突。源語與目的語在編碼形式上有矛盾,我們不能用源語中的認知方式即喻體原封不動地轉移到目的語中,而需要使用目的語文化的認知方式來替代源語文化中的認知方式,使譯文語言通順流暢。如習語是一種廣為流傳的濃縮了人類語言智慧并為大家接受的語言形式,是一個民族在自己的生活實踐中經(jīng)過長時間使用提煉出來的固定短語或短句,習語通常有暗含或比喻的意義,其本質意義是意義表達上的雙重性,及字面意義和深層意義,亦稱隱喻意義。如中西文化中,許多動物具有不同形象的象征意義。西方人喜歡狗經(jīng)常以積極的好的一面與狗聯(lián)系一起,如“You are a lucky dog.”形容你的幸運;“Every dog has it’s day.”比喻凡人都有幸運日。而中國人認為狗是低等動物,因此出現(xiàn)不少表示貶義和消極形象的詞匯如“狗急跳墻”,“狼心狗肺”和“狐朋狗友”等詞。西方人認為兔子膽小,中國人認為老鼠代表著怯懦,因此英語習語把人膽小說成“as timid as a hare”,漢語則說成“膽小如鼠”;再如中國人習慣于用牛耕作,漢語中很多用“?!睒嫵傻碾[喻,如“吹?!?、“孺子牛”、“健壯如?!?,而英國人則更多地使用馬來耕作所有會說成“talk horse”、“a willing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horse sense”。在英語文化中,龍是長著雙翅,會吐火的怪獸,代表邪惡如“The president is a dragon?!北磉_的是“這位總統(tǒng)是個邪惡的人?!倍谥袊幕?,龍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征,也是吉祥成功的意思。因此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漢語中常出現(xiàn)“龍鳳呈祥”、“望子成龍”、“龍馬精神”等表示美好愿望的隱喻表達。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相同的喻體形象,喻義完全不同,譯者應遵循語用等效的原則,根據(jù)目的語的不同表達形式,達到與源語相同的語用效果。
(二)異化法
英漢兩民族都存在著以此物隱喻彼物的習慣,即將某一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上的隱喻思維模式,這時兩種文化就具有相似的形象和聯(lián)想空間。這種相同的隱喻表達,使我們習以為常,因此很難覺察到其中的隱喻意思的存在。比如宗教信仰在隱喻中的體現(xiàn):英漢語中有大量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習語。在中國,佛教和道教是主要的宗教,許多人相信有“佛主”左右著世間一切,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臨時抱佛腳”等。在英美國家,人們信奉基督教,于是許多《圣經(jīng)》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演變成了英語的固定詞匯或表達,并廣泛地運用于隱喻之中,這些翻譯在具體語境中可以直接翻譯,不必刻意尋找目的語,而可以采取保留隱喻,直接異化的翻譯方法。相關的習語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也有“Go to hell”這樣的詛咒,“Juda′s kiss”用猶大的吻來直接比喻居心叵測的人?!癙andora′s box”是圣經(jīng)故事潘多拉的盒子,來比喻指給別人帶來禍害。再如許多歷史典故凝聚著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具有較為深遠的隱喻影響。在表達相同意思時,中西方人聯(lián)想到的典故是不同的。比如說到無憂無慮的地方,中國人會想起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而英美人向往的則是《圣經(jīng)》中的“Garden of Eden”;某人慘遭失敗,中國人會借用《三國演義》中的“敗走麥城”,而英美人則聯(lián)想到拿破侖的“meet a Waterloo”。
Newmark曾指出:翻譯中最特殊的問題就是隱喻的翻譯。英漢不同語言間隱喻的差異性是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的,帶有非常鮮明的民族特征,體現(xiàn)民族文化心理和哲學思想與價值觀等。我們在翻譯過程中應注意對翻譯標準不要搞絕對化,翻譯只能尋求“部分功能對等”和“功能相似”[8]。隱喻翻譯在跨文化、跨語際交流活動中具有非常復雜的且比較微妙的關系,如果我們可以逐一理清,則會克服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從而對促進各族文化的交流,起著積極的作用。
[1]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Lakof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林書武隱喻研究的基本現(xiàn)狀、焦點和趨勢[J].外國語,2002, 25(1).
[4]Hofman R.P.&Honeck R.R.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M].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80.
[5]Grady J.Oakley T.&Coulson S Blending and Metaphor [C]//In Gibbs R&Steen G(ed.)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32-39.
[6]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7]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陳道明翻譯中的部分功能對等與功能相似[J].外國語,1999 22(4).
Cognitive Metaphor and I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JIN Wei
(College of English 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Cognitive linguistics promoted metaphor to one of human’s cognition methods and a reasoning mechanism.It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held that metaphor was a general thinking mode as well as a means of cognition by which people knew the unknown via the known.Metaphor translation was a cross-cultural cognitive activity,which was afected by the region,the history,the religion,the culture and etc.And it involv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of the two cultures’similarities and diferences.The transl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metaphors of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and the culture of informatio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should be adopted a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metaphorical process of the source metaphor,so the version could accurately convey the source text information,but also be accepted by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so that the version could promote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gnitive metaphor;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foreignization;deomestication
H0
:A
:1008-2395(2013)05-0069-04
2013-05-07
金威(1975-),女,大連大學英語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英美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