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莫礪鋒教授《漫話東坡》看蘇軾歷經(jīng)坎坷后的平淡心態(tài)

2013-03-20 04:22:33凌朝棟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3期
關(guān)鍵詞:東坡蘇東坡蘇軾

凌朝棟

(渭南師范學院人文與社會發(fā)展學院,陜西渭南714000)

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在其學術(shù)研究中,對兩位詩人表現(xiàn)出無限的熱愛,一位是杜甫,另一位便是蘇東坡。對杜甫的熱愛,表現(xiàn)在他很早就給杜甫寫過評傳,在其《杜甫評傳》的后記中說道:“我熱愛杜甫,我很樂意借寫評傳的機會向這位偉大詩人獻上一瓣心香。也許是由于我命途多舛,又缺乏浪漫氣質(zhì),……但總覺得飄逸的李白離我較遠,而沉郁的杜甫離我較近。特別是當我嘗到生活的艱難時,更深切地體會到杜甫是一位最可親近的詩人?!保?]2002年南京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莫先生應(yīng)中央電視臺之邀在百家講壇講了《杜甫的文化意義》。莫先生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還專門給碩士生、博士生開設(shè)了杜甫詩歌研究這門課程,并應(yīng)出版社之約將自己的講課內(nèi)容整理成《杜甫詩歌演講錄》[2]。而對蘇東坡,莫先生也講過類似的話,他在最新出版的《漫話東坡》后記中說道:“我熱愛東坡。我愛他的古文、詩詞、書法和繪畫,我更愛他這個人?!薄拔仪樵搁L期侍奉東坡,只要能在他身邊磨墨鋪紙、遞茶送水,也是三生有幸?!蹦壬m然只是一介書生,總是用自己的人生去感悟蘇東坡的人生,并且產(chǎn)生無限的共鳴。他曾經(jīng)戲言假如自己如果能夠“競爭上崗”,他可以戰(zhàn)勝曾經(jīng)跟隨蘇東坡的馬正卿和劉丑廝。2007年當中央電視臺邀請他為“百家講壇”講唐詩時,他便提議“改講蘇東坡”。“我自覺對東坡的生平有較好的把握,有關(guān)東坡的逸聞趣事又特別多,容易講得生動一些。”[3]

莫先生在利用自己到香港講學的機會,將自己一年多在《古典文學知識》上所發(fā)表的東坡故事結(jié)集為《漫話東坡》之后,由鳳凰出版社近期出版,用優(yōu)美的文字給我們呈現(xiàn)一幅神情逼真的東坡畫像。其實,給蘇東坡寫傳記的學者,先前也有。如早在20世紀30年代,林語堂先生在美國也因“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用英文寫了一部《蘇東坡傳》,后經(jīng)臺灣學者張振玉先生翻譯,風行海內(nèi)外。他給東坡的畫像最為豐滿:“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保?]王水照先生等也有相應(yīng)的《蘇軾傳》《蘇軾評傳》等在先,將蘇軾人生概括為“智者在苦難中的超越”。臺灣也有學者撰寫了蘇東坡的傳記著作等。莫先生為什么還要再寫一部蘇軾傳記方面的著作呢?原因正如他在該書《跋二》[5]所言:“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我想向蘇東坡獻上一瓣心香?!薄盁o論別人已經(jīng)寫出了多么優(yōu)秀的東坡研究著作,都不妨礙我寫自己的書?!逼浯危壬茏孕抛约旱臅衅洫毜街??!氨緯诮Y(jié)構(gòu)上有意用共時性取代了歷時性”,“我覺得這樣可以讓讀者從各個不同的側(cè)面來觀察東坡,從而獲得更加全面、更加鮮明的印象”。此外,本書除了東坡的政治功績和文學業(yè)績等犖犖大者之外,還廣泛涉及東坡人生中那些瑣細的方方面面,別的著作似乎很少涉及。莫先生的本意是“想向讀者介紹我心中那位活生生的東坡,說說他的生平事跡,也說說他的喜怒哀樂”,“我想描繪的東坡形象不僅是朝中大臣、地方長官、文人學士,而且是深情綿邈的丈夫、慈祥可愛的父親、誠懇坦率的朋友、好飲而易醉的酒徒、見到好紙好墨就手癢的書家、戴著斗笠在田間踏歌的逐客、至死不肯皈依西方凈土的俗人……”

莫先生在《漫話東坡》中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多側(cè)面、全方位的雕塑,而不僅僅是一個平面的構(gòu)圖。

首先,良好的家庭背景是蘇軾一生文學成就的家學淵源。包括蘇軾的祖先、祖父、父親、母親等,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蘇味道等,由此可以看出蘇軾是家學淵源有自來矣。平輩之間,介紹了蘇軾的弟弟子由,兄弟情深,具有“君子和而不同”的特點。傳誦千古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軾在密州寫下思念遠在濟南的子由名篇佳作。并且在步入仕途以后,蘇轍對其兄蘇軾在經(jīng)濟、政治上幫助較大。當然更重要的是在文壇上傳為佳話的兄弟二人的唱酬之作。據(jù)莫先生統(tǒng)計,二蘇的唱酬持續(xù)了四十二年,作品多達三百五十一首。[5]6唱和之作中,蘇軾的名篇較多,如《和子由澠池懷舊》名句也不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在家庭中,蘇軾雖然先后有三任妻子,感人至深的悼亡詞《江城子》《西江月》,折射出蘇軾對逝去的妻子王弗、朝云的思念與真摯感情。還有他的兒孫等的文學成就介紹。蘇洵因蘇軾的姐姐嫁給蘇軾舅父家表兄程之才的婚姻而產(chǎn)生裂痕,蘇、程兩家絕交長達四十二年,但在蘇軾出于不念舊惡的豁達胸懷的努力下,終于有所改善。

其次,廣泛的交游是蘇軾心地寬廣的標志。既有前輩的忘年之交,如張方平、歐陽修、范鎮(zhèn)、張先、司馬光、韓琦等,也有推心置腹的知己,如文同、米芾、劉景文等;還有親如手足的僚友趙庾、趙明叔、毛滂、趙令峙等;相濡以沫的患難之交,如王詵、王鞏、“選人”陳珪和錢世雄、詩僧道潛;深明大義的謫地長官徐大受、詹范、方子容;善良質(zhì)樸的平民朋友王齊愈、王齊萬兄弟、卓契順、黎族百姓黎子云等。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莫先生先從其前輩忘年之交談起。其中與年長東坡二十九歲的張方平的交往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張方平不僅是蘇洵蘇軾父子的識拔者,而且建立深厚的友誼,甚至成為患難之交。東坡遭遇烏臺詩案以后,形勢險惡,人們避之唯恐不及,而退休賦閑的張方平卻奮不顧身上書朝廷,營救東坡,充滿對東坡滿腔愛護之心。并且東坡被定罪后,張方平也因與東坡的交往而受到牽連,罰銅三十斤。[5]17但這并未影響二人的友誼與交往。同時,蘇軾十分感激張方平的知遇之恩??偸侨タ赐?、生日寫詩祝賀,寄去些禮物等,還費數(shù)年之力為張方平編集,寫了序言。去世后,用師生之禮哀吊,寫了墓志銘和三篇祭文,以表懷念之情。歐陽修是蘇軾終生敬重的恩師,蘇軾一直與歐陽修的全家保持著親密的關(guān)系。揚州平山堂是歐陽修留下足跡的地方,蘇軾“每到平山憶醉翁”,表達出他對恩師無限深情。對歐陽修的學術(shù)貢獻給予很高評價:“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摯,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彼€為歐陽修的文集作序,高度評價歐陽修在宋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地位。[5]18東坡烏臺詩案以后,奮不顧身為其上書朝廷求情的還有范鎮(zhèn)。東坡結(jié)案遭貶,范鎮(zhèn)也被罰銅二十斤,但是兩人交情依舊,書信往來不絕,范鎮(zhèn)還一度勸東坡到許昌來結(jié)鄰而居。與詞壇老宿張先有著四十六歲的年齡差距,他們的交游影響了蘇軾對詞這種文體的關(guān)注。還有司馬光是與東坡同進同退的政治盟友,也是識拔東坡的前輩大臣。但是他并非唯司馬光的馬首是瞻,如當司馬光上臺以后,他任中書舍人,他并不像司馬光那樣一意要廢除全部新法,而是力主對新法也要擇善而從。雖然朝中宰相韓琦曾經(jīng)因資歷尚淺,不可越次驟用而反對過宋英宗擢用東坡為知制誥或與修起居注的職務(wù),蘇軾卻認為韓琦的做法是“君子愛人以德”。蘇軾在韓琦去世之后,還應(yīng)邀為其家中的“醉白堂”寫了一篇《醉白堂記》,充分褒揚了韓琦的功德。[5]21

蘇東坡的交游中的知己,按照莫先生的說法,大致有書畫名家文同和米芾、將門出身的劉景文等,其中更為有意思的是與陳希亮、陳季常父子的交往,可以說:與父交惡,與子為友。年方二十六歲的蘇東坡曾在鳳翔府因陳希亮這位頂頭上司的有意刁難而被罰銅八斤[5]24,蘇東坡因應(yīng)“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而得中高第,被人稱為“蘇賢良”,陳希亮也故意責罰這樣稱呼東坡的小吏而讓東坡難堪。但是蘇東坡不計前嫌,與其幼子陳季常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曾寫《方山子傳》追憶與陳季常的友誼,并曾應(yīng)陳季常的之請,為其父陳希亮作傳,頗有好評。后來蘇東坡從御史臺監(jiān)獄流放黃州時,陳季常至少七次去看望東坡,經(jīng)常給東坡以物質(zhì)上的援助。東坡晚年被貶惠州,陳季常曾寫信問候,在朝野上下諱言蘇、黃的時候,陳季常卻親自主持東坡詩集。可見,他們二人的友誼并未受到東坡與其父關(guān)系的影響。[5]25-26蘇東坡對曾經(jīng)與其共過事的僚友均視為酒朋詩侶,親如手足。如在密州結(jié)交的趙庾和趙明叔,在杭州知府任上的詞人僚友毛滂,在潁州任上結(jié)識皇朝宗室趙令峙和陳師道等人。東坡頗為欣賞趙令峙的為人,并為他改字為德麟?;茧y之交的王詵,在東坡以莫須有的罪名流放黃州時,曾經(jīng)冒死“密屬轍密報軾”,此為他遭到連累的罪狀之一,卻毫無怨言。他還有一大罪狀是“收受軾譏諷朝政文字及遺軾錢物”。王鞏則是一個因烏臺詩案受責罰最為慘重的朋友,僅因“收受軾譏諷朝政文字”的罪名受到比東坡本人更重的處罰。[5]33然而當蘇軾在元祐元年(1086)與王鞏在汴京相逢時,透過一直追隨王鞏的侍兒對待苦難經(jīng)歷的一句平和的話語,道出了王鞏因受東坡連累而南遷嶺南毫無怨言的堅毅和曠達。為此與蘇軾的《定風波》“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5]34。

第三,莫先生認為,蘇門弟子名氣很早就傳遍天下,為時人所激賞。誠如莫先生所言:“北宋文壇上有兩大宗師,前是歐陽修,后是蘇東坡?!保?]45蘇東坡熱心提拔人才,并以誨人不倦的姿態(tài)指導他們,終于形成了“蘇門四學士”“蘇門六君子”等文學團體,構(gòu)筑了“元祐詩壇”上的主體,東坡與弟子們的親密關(guān)系也被傳為佳話。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和“蘇門六君子”中名列第一的詩人,他們的關(guān)系介于師友之間,東坡視黃庭堅為友,而黃則視東坡為師?!皷|坡去世后,已屆暮年的山谷仍把東坡的畫像懸掛在室內(nèi),每天清晨焚香禮拜?!保?]45而東坡與弟子張耒則都是性格坦率的人,兩人商討學術(shù)時直抒己見,意見不合時還互相爭論。這一點可以通過他們倆商討《史記》的《十二諸侯年表》中為何沒有吳國,以及歐陽修《五代史記》中的《唐六臣傳》立名是否妥當?shù)膯栴}為例,完全體現(xiàn)出一種開明、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以及自由探討的學術(shù)風氣。[5]48與其他弟子如秦觀、晁補之、陳師道、李廌、李之儀、李格非等均有深厚的情誼,均受到東坡文學方面的沾溉或仕途上的提攜舉薦。如秦觀對蘇軾有著無限的企慕的心情,曾寫詩說:“我獨不愿萬戶侯,惟愿一識蘇徐州?!焙髺|坡因烏臺詩案遭貶黃州,他除了寄信安慰,還親往黃州探望。而當東坡遇赦東歸途中在金陵遇到王安石熱情地向他推薦秦觀?!霸釉?1086)東坡在學士院主試館職,晁補之考試合格,得以入館?!保?]52元佑二年(1087),陳師道終于因東坡的推薦而得任徐州州學教授等。

第四,莫先生認為,蘇軾既是一個令天下仰慕的才子,同時也是一個讓更多同時代人嫉妒的政敵,可以說:才高學富天下慕,由忌生恨樹敵多。雖然東坡為人坦率,平易近人,從不與人為敵,但卻因新舊黨爭,加上他才高學富,名滿天下,由忌生恨,樹敵無數(shù)。一方面,蘇軾的新黨敵人有李定、舒亶、何正臣、張璪等,他們是不孝之人、反復(fù)無常的小人、為了富貴利祿不擇手段的無恥之徒、污濁宦海中的弄潮兒等。例如烏臺詩案罪魁禍首李定是因為蘇軾撰寫詩序褒揚朱壽昌萬里尋母的事跡,暗諷其母亡而隱匿不報,怕服喪而耽誤仕途的丑行便伺機報復(fù)。另一方面,盡管東坡根本無心結(jié)黨,但是最終卻在司馬光去世后的舊黨內(nèi)部的黨爭中,被洛、朔兩黨的人士視為蜀黨,而且不遺余力地排斥之。[5]64蘇東坡與司馬光雖然都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但在具體政治措施上各具己見,因而被司馬光所提拔的劉安世、劉摯視為異端;同時又得罪了洛黨首領(lǐng)程頤,最終被程頤的弟子朱光庭、賈易等人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一有機會就羅織罪名加以攻擊。還有趙君錫等之流則“主要是出于對自己的宦途利害的算計,其用心更加無恥,其手段更加卑鄙”[5]66。還有新黨其他人物也是蘇東坡的敵人,如呂惠卿等;同出歐陽修門下的王珪卻心懷“忌賢害能”的心理而進讒陷害東坡,成為蘇軾的敵人;同年進士的林希則是一個落井下石的家伙,在蘇軾遭貶惠州的誥詞中“肆意丑詆,不遺余力”,與東坡為敵;名垂青史的科學家沈括在杭州索要蘇軾通判任上的詩作,貼上標簽,說是訕謗之作,以陷害東坡,成為烏臺詩案最早的禍根。亦敵亦友的章惇則與蘇軾屬于同年進士,又分屬新舊兩黨,在烏臺詩案發(fā)生時,曾經(jīng)上書論救蘇軾,后來在朝廷一心要置東坡于死地的也是他,完全是將東坡看作他的政壇對手,他“最了解東坡的蓋世才學,也最妒忌東坡的巨大聲名”[5]71。與章惇相反,蘇軾在他罷相遭貶時,讓人帶信安慰他,并且不計前嫌,在其子章援拜訪為其父求情幫助時,非常同情章氏父子的遭遇,可以說“章惇對東坡是唯恐其不死,東坡卻望章惇延年益壽”[5]72。

在蘇軾與王安石的結(jié)怨,則因他們屬于不同政治營壘,也有私人恩怨。首先,蘇軾步入仕途時,與其父親和弟弟等均是站在舊黨一邊;其次,加上東坡本人政治觀念與新法南轅北轍,學術(shù)思想與新學格格不入;第三,東坡參加制舉考試,王安石出任考官,“眾考官都欣賞東坡的‘文義燦然’而置之高第,王安石卻斥責東坡之文‘全類戰(zhàn)國文章’”[5]73。雖然蘇洵與王安石素不相協(xié),以其《辨奸論》代表舊黨發(fā)出了攻擊王安石的第一聲,但蘇軾卻不以其父親的是非標準為是非來對待王安石,甚至非常贊賞王安石的文才,“曾稱道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實錄》是本朝史書中寫的最好的”[5]73。相反,王安石卻把東坡視為強敵,在神宗讓東坡修中書條例、起居注等事中作梗,甚至稱其為“邪險之人”,還羅織“販賣蘇木”等罪名加以誣陷,多次勸神宗貶黜東坡。當然,王安石對東坡的才學其實是深為賞識的,曾稱贊東坡所撰《表忠觀碑》,又曾次韻東坡的密州所寫“尖叉韻”雪詩。晚年,這兩位舊黨中堅和新黨首領(lǐng)政治家身份消退,文人學士身份意識得以凸顯的時候,他們切磋詩文,探討學術(shù),又成了互為欣賞的朋友??梢?,“東坡的胸懷有如光風霽月,令人敬佩”[5]75。

莫先生認為,地方官任上的蘇軾,兢兢業(yè)業(yè),勤于政務(wù),除弊興利,深受百姓愛戴。長達十三年半的地方官任職時間里,他先后輾轉(zhuǎn)于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潁州、揚州等地。在登州只有嚴格意義上的五天任期,卻抓緊時間調(diào)研了登州的政務(wù)與民情。他在徐州抗洪;在杭州疏浚西湖、修筑長堤;在密州滅蝗緝盜、收養(yǎng)棄嬰、抵制苛政;還憂民之積欠,每到各地發(fā)生旱災(zāi),為民祈雨,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符合古代民俗和民愿;將黃州農(nóng)民插秧工具“秧馬”加以改良并在嶺南、江南推廣,同時改良種子;遭貶惠州為民修橋;研究醫(yī)藥,搜集藥方,編輯醫(yī)藥雜說,將秘方公之于眾,解除民眾病痛。

談及蘇軾的人生觀,按照莫先生的理解,首先是他具有立足于性情的道德觀,尤其是在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等重大問題上,東坡的價值判斷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chǔ)而發(fā)展起來的。[5]185其次是重視實踐的認識論。三是擁有愉快的生活態(tài)度。四是平易近人的智者。盡管蘇軾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的一生,他熱愛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夢魂縈繞的對象,詩詞中常常流露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如“試登絕頂望鄉(xiāng)國,江南江北青山多”等。但蘇軾卻在異鄉(xiāng)漂泊了大半生,遠離故鄉(xiāng)的其他地方也使他安之若素。可以說,東坡對各個地方都有天然的認同感和親切感,甚至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都有恍若舊游之感,向有“四海為家”的人生態(tài)度。[5]208-209如在黃州他寫信給友人說“某謫居既久,安土忘懷,一如本是黃州人,元不出仕而已”;在惠州他寫詩稱“仿佛曾游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在儋州他告別民眾說“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等??v觀東坡一生,可以用其詩句來概括: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一蓑煙雨任平生。

[1]莫礪鋒.杜甫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2]莫礪鋒.杜甫詩歌演講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莫礪鋒.莫礪鋒說唐詩·后記[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4]林語堂.蘇東坡傳·序[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88.

[5]莫礪鋒.漫話東坡[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東坡蘇東坡蘇軾
從善如流
蘇東坡《獻蠔帖》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蘇東坡與佛印
東坡詩元代接受論
宜興:東坡書院憶東坡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49
蘇東坡學無止境
東坡畫扇
万年县| 若羌县| 宜昌市| 东城区| 德化县| 维西| 禹城市| 江达县| 大冶市| 台东市| 常宁市| 洛南县| 临夏县| 斗六市| 广灵县| 嘉祥县| 大英县| 宁国市| 土默特右旗| 宁明县| 樟树市| 肇东市| 个旧市| 天等县| 通化县| 芷江| 延长县| 昆山市| 达州市| 浮梁县| 定安县| 通州市| 安阳县| 甘谷县| 张家港市| 田东县| 纳雍县| 民勤县| 邵阳市| 淮安市|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