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賓
(河北大學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0)
宋初,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封建統(tǒng)治者愈發(fā)感到控制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性,進奏院作為中央與地方的信息連接點,其隸屬關系也發(fā)生了諸多變化,目前學界僅有魏海巖《宋代進奏院隸屬關系考證》一文,對此問題進行了考證,基本觀點是宋代進奏院在太平興國六年(公元 981年)后,其隸屬關系經歷了不確定期和隸屬于門下省時期,但筆者認為其中仍有值得探討與商榷之處。明確進奏院的隸屬關系對于研究進奏院官員的任命與管理問題、進奏院與中央其他機構的關系問題有重要的意義,有助于進一步了解宋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變化。
進奏院源于唐代中期,唐代宗大歷十二年(公元 777年)五月,“諸道邸務在上都名曰留后,改為進奏院”[1],進奏院正式成立,掌報遞章奏,承轉詔令。唐代進奏院作為政治機構位于中央,卻有濃重的地方色彩,進奏院傳遞朝廷政令,上奏本鎮(zhèn)事務,并為節(jié)度使打理其他事務,進奏官由藩鎮(zhèn)委派,可“稽疑于太宰,質政于有司,下及奔走之臣,傳遽之役,川流環(huán)運,以達教令”[2],唐代進奏院作為藩鎮(zhèn)與中央的聯(lián)絡機構,更多的是為地方謀取利益。
宋代進奏院“掌受詔敕及三省、樞密院宣札,六曹、寺、監(jiān)、百司符牒,頒諸路。凡章奏至,則具事目上門下省。若案牘及申稟文書,則分納諸官司。凡奏牘違戾法式者,貼說以進”[3,p3781],掌管各種官府文書上傳下達。
宋朝建國后,沿襲了唐、五代舊制,地方各州分別在京師設立進奏院和進奏官,據《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五代以來,支郡不隸藩鎮(zhèn)者,聽自置邸,隸藩鎮(zhèn)者,則兼領焉。國初緣舊制,皆本州鎮(zhèn)署人為進奏官;其軍監(jiān)場務,轉運使則差知后官或副知掌之。及支郡不復隸藩鎮(zhèn),遂各置邸?!盵4,p529]《澠水燕談錄》載:“國初,州郡自置邸吏,散在都下?!盵5,p60]可見宋初進奏官歸各道節(jié)度使或不隸節(jié)度的各州管轄,進奏官吏也由地方官府自行選派,且只對地方州府長官和諸道節(jié)度使負責。進奏官的主要任務是上呈地方奏報,承轉中央下達的詔令,搜集各種政治信息。如《玉?!穼M奏官的活動有較為明確的記載,進奏官“每日早集內前待漏院東廊下,承受宣敕,諸司文字各就本州院發(fā)遞”[6]。在這一時期,進奏官的社會地位較高,《燕翼詒謀錄》記載:“國初,進奏官循五季舊例,假官至御史大夫,諸國既平,天下一統(tǒng),諸州各置進奏官,轉達京師,多至百數,混于皂隸,不復齒于衣冠之列”[7],我們可以看出,在宋太宗將進奏院收歸中央前,進奏官的地位相當高,此后進奏官混于胥吏,不復被士大夫所認可。
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宋朝在陸續(xù)平定諸國后,進奏院隸屬地方政府帶來了種種問題,進奏官“不樂久居京師,又符移行下,率多稽遲,或漏泄機事”[5]??梢?,首先,進奏官思念家人,不愿在京師長期居住。其次,進奏官不受朝廷監(jiān)督,傳達下行文書存在瀆職行為,他們或不能按時下傳文書、或泄漏朝廷機密事宜,為地方政府牟取利益。進奏院隸屬地方的弊病日益明顯,因此,改變其性質和隸屬關系,逐漸納入宋初中央政治制度改革的范疇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宋太宗接受起居郎何保樞的建議,整頓在京的各地方進奏院,并任命供奉官張文璨為鈐轄諸道進奏院官?!疤脚d國六年,諸州罷知后之名,簡知后官,得李楚等百五十人,并充進奏官,命供奉官張文璨提轄諸道進奏院。監(jiān)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詔敕及諸司符牒,辨其州府軍監(jiān)以頒下之,并受天下章奏案牘狀牒以奏御,及分授諸司”[8],至此,進奏院納入中央管轄,成為朝廷接受地方奏章、傳達詔命于州府的重要中央機構及信息渠道。
太宗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對進奏院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將其收歸中央后,進奏院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
據《宋史》記載,進奏院“隸給事中,掌受詔敕及三省、樞密院宣札,六曹、寺監(jiān)百司符牒,頒于諸路”[3,p3781],北宋前期官制復雜,官、職、差遣分離,作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的門下省已經名不副實,權力被嚴重削弱,給事中也成為了寄祿官,《宋史》的記載并非太平興國后進奏院實際的隸屬情況。但宋初進奏院歸屬哪一中央部門,宋代流傳下來的史料中沒有發(fā)現(xiàn)明確的記載,要考察進奏院的隸屬問題,要從進奏院的職能、文書的承受情況、進奏官的管理、進奏院與其他中央機構的關系四方面來綜合考慮。
進奏院的基本職能是傳遞文書,通上下之情,宋代溝通中央與地方、臣僚與君主的主要文書傳遞渠道是進奏院、登聞理檢院、通進銀臺司、閤門[9],而進奏院與通進銀臺司的職能最為相似、文書上下承受關系最為密切,通進司的職能是“掌受銀臺司所領天下章奏、案牘、及閣門、在京百司奏牘,文武近臣表疏,以進御,然后頒布于外”[3,p3782],銀臺司的職能是“掌受天下奏狀、案牘,抄錄其目進御,發(fā)付勾檢,糾其違失而督其淹緩”[3,p3782]??梢钥闯?,通進司收發(fā)銀臺司的文書,而進奏院的職能是“受天下章奏、案牘、狀牒以奏御,分授諸司”[10,p2393],銀臺司所收章奏正是來源于進奏院的章奏、案牘,由此,形成了這樣一條文書傳遞渠道:天下諸州奏狀→進奏院→銀臺司→通進司。而通進銀臺司的隸屬關系非常明確,如《宋會要輯稿》記載:“太宗淳化四年八月十八日,命樞密院直學士向敏中、張詠同點檢銀臺、通進二司公事?!盵10,p2394]《長編》與《宋史》中也均記載向敏中、張詠兩人點檢通進銀臺司一事。
進奏院與樞密院的密切關系,《宋會要輯稿》中有多條記載,如:(太宗太平興國)十二月,詔進奏院轉差入于承旨院領敕文等[10,p2393]。(太宗太平興國)十二月,張文粲等言:準中書發(fā)敕院、樞密承旨院告報,進奏官日赴院承受宣敕,慮多妨滯,許送至臣處給付。詔本院專遣進奏官入內承受文字[10,p2393]。(太宗)淳化元年五月,詔:諸州奏案實時于銀臺司通下,不得住滯。其斷敕須當日入遞[10,p2394]。(太宗淳化)四年九月,詔:進奏院日差進奏官一人承領敕文,于監(jiān)院使臣當面拆封,點數入遞。應奏狀日具都目納銀臺司[10,p2394]。(真宗)咸平二年三月,詔:緣邊馬遞至進奏院者,委進奏官自樞密院開拆[10,p2394]。(真宗咸平)二年六月,詔:進奏院所供報狀,每五日一寫,上樞密院定本供報[10,p2394]。(神宗熙寧)三年五月二十四日,看詳銀臺司文字所言:自來進奏院逐日赴銀臺司投下諸路州軍等處狀不下四五百道[10,p2391]。
從文書的承受關系方面,進奏院與樞密院的關系相當密切。此外,樞密院對進奏院官吏有監(jiān)督管理之權,如仁宗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沂州虎翼軍卒王倫發(fā)動兵變,與官軍對抗,“江淮州軍頻有奏報,朝廷不欲人知,召進奏官等于樞密院,責狀不令漏泄,指揮甚嚴”[11],歐陽修也曾“聞樞密院戒飭進奏官不使外人知事”[4,p3419]。
宋代進奏院“總天下之郵遞”[10,p2397],是中央收發(fā)文書的總機關,“蓋奏院轄遞鋪故也”[12],奏院即是都進奏院的簡稱。且宋朝建國之初,樞密院統(tǒng)轄遞鋪已經為學界公認,可以分析得出:天下奏狀→遞鋪→進奏院→樞密院這樣一條文書傳遞路徑,這也是進奏院隸屬于樞密院的旁證。而在魏海巖文中,探討了較多的北宋前期的官制改革,對于進奏院與樞密院的關系論述較為薄弱。
綜上所述,自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太宗整飭進奏院后,進奏院與樞密院及樞密院的下轄機構通進銀臺司、遞鋪在文書傳遞、官吏管理方面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可以認定這一時期進奏院隸屬于樞密院,為其下屬機構,與通進銀臺司司并立。
鑒于進奏院與通進銀臺司在文書承轉方面的密切關系,宋神宗即位后,于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下詔:“諸道進奏院自今以知銀臺司官提舉。其勾當進奏院官,令樞密院選差京朝官二員替現(xiàn)任官年滿闕,今后更不差三班使臣,臣僚之家不得仍乞子弟勾當”[10,p2394]??梢?,宋神宗對進奏院隸屬關系作出調整,由樞密院下屬的銀臺司官吏掌管諸道進奏院,并由樞密院選派京朝官文臣二員擔任進奏官,即進奏院長官,武臣不再擔任進奏院官。此時,進奏院正式隸屬于樞密院下的通進銀臺司,諸道進奏院由知通進銀臺司主管,其職能如故,地位與銀臺司、發(fā)敕司、封駁司地位相同,從中可見宋神宗整合朝廷信息渠道,加快信息傳遞的改革思路。魏海巖認為進奏院在宋神宗改制后,一直隸屬于給事中[13],忽略了隸屬于通進銀臺司的時期,筆者認為值得商榷。
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四月二十六日,知通進銀臺司陳繹進言:“進奏院傳詔令、差除章奏,文字多有不實,或漏泄事端,惟是監(jiān)官得人,可絕其弊。今勾當院林旦先任臺官,言事不實降黜,乞別與差遣[10,p2394-2395]。,神宗聽從了陳繹的進言,罷免了勾當進奏院監(jiān)官林旦。陳繹對進奏院官的監(jiān)督彈劾之權,正符合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銀臺司官提舉進奏院的規(guī)定。
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進奏院在隸屬關系的變化是朝廷對文書傳輸機構的一次整合,此后隨著元豐改制的施行,進奏院的歸屬關系又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宋神宗正式推行新官制,依照《唐六典》,恢復了三省、六部等許多中央機構的職務,取消中書門下,三省和樞密院成為國家政治決策新中樞系統(tǒng),改革后門下省“受天下之成事,審命令,駁正違失,受發(fā)通進奏狀,進請寶印。凡中書省畫黃、錄黃,樞密院錄白、畫旨,則留為底。及尚書省六部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審駁之?!盵3,p3776]門下后省由給事中掌管,審讀中央頒降與地方上奏的重要文書,如有不當,即駁回;如允可,即書讀。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九月,神宗下詔:“給事中分領六房,兩員,即依左右曹分領,奏章、開拆、制敕庫房、進奏院、通進司并通管?!盵4,p8167]這則材料說明至少在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九月進奏院已經歸屬于門下后省給事中統(tǒng)轄了。此前統(tǒng)領進奏院的知通進銀臺司一職被廢除,其原先的大部分職能歸屬于給事中。先前,皇帝詔旨皆付銀臺司封駁,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六月,給事中陸佃言“三省、樞密院文字已讀訖,皆再送令封駁,慮成重復”[10,p2375],宋神宗即下詔罷銀臺司封駁房。銀臺司的職掌歸屬于給事中所領的章奏房,而通進司、進奏院成為了給事中領導的兩個并行機構,雖然進奏院在文書承轉方面與樞密院、刑部等機構仍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但直至北宋末進奏院一直由給事中領導,并監(jiān)管諸道進奏官。
兩宋之際,軍興不斷,文書的上傳下達愈發(fā)重要,南宋剛剛建立,處于文書傳遞關節(jié)點的進奏院很快恢復了運轉,“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三日詔:‘進奏院自今年六月一日以后,依格合傳報諸路州軍文字限三日盡數抄錄傳報’”[10,p2395],但進奏院的運行效率不及以前,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九月即有臣僚指出“進奏院人吏分掌諸州,一吏下番則一州事廢,雖有兼權之人,要非本職,孰肯盡心典領。又馬遞鋪兵昨緣軍興,多從調發(fā),故所在多有闕額”[10,p2395]。此時進奏院的歸屬關系不甚明確,直至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五月二十五日,門下后省言:“進奏院屢經移蹕,事務廢弛。乞正除朝奉郎盧坤監(jiān)都進奏院”[10,p2395],此時,才正式任命監(jiān)都進奏院官。高宗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九月十七日詔,“舊制,進奏院隸給事中,進奏官有犯,依崇寧法申牒提轄官司,詳度輕重施行,不得直送”[10,p2395-2396],如果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以前進奏院與門下后省存在明確的歸屬關系,那么此處也沒有必要強調進奏院隸屬給事中。所以可以推斷進奏院與門下后省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后才保持著穩(wěn)定的歸屬關系,這一關系在多則史料中都有證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十月二十二日,權給事中林一飛進言:“進奏院依法隸門下省。其根究遞角破損住滯,乞從本省取索點檢?!盵10,p2396]而駕部員外郎楊偰則認為,駕部管理諸州鋪分往來傳送文字,稽其盜拆藏匿,不是門下省所掌事務。朝廷經過核查認為“在法進奏院隸門下省,遞角從給事中點檢,遂下兵部遵守,如一飛所請”[10,p2396],又如孝宗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十一月十四日,給事中兼直學士院錢周材言:“進奏院自祖宗以來依舊制系是承發(fā)官司,隸屬門下后省?!盵10,p2396]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九月十五日,臣僚言:“進奏院自來系隸屬門下后省,內有合赴門下后省整會事件,進奏院差提舉司二人赴省行遣,并抄錄書寫文字人,本院已依指揮拘收在院訖。”[10,p2397]這些材料都清楚表明,南宋時期進奏院沿襲北宋后期制度,隸屬于門下后省,由給事中管轄。
宋代進奏院的隸屬關系的多次變化是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家控制的強化而出現(xiàn)的,但變化的總趨勢是中央對進奏院控制的加強,以及對以進奏院、登聞理檢院、通進銀臺司、閤門為核心的文書傳遞渠道的控制。宋代進奏院隸屬關系的變化有如下特點:
(1)由地方隸屬轉歸中央隸屬。宋初,進奏院由地方控制,地方派重臣駐京師,他們傳遞詔令,在中央享有很高地位。中央通過進奏官對地方有羈縻之意,在中央陸續(xù)平定諸國與各地叛亂后,采取了許多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進奏院作為信息傳遞的關節(jié)點,隸屬中央成屬必然。
(2)由軍事統(tǒng)帥機構樞密院統(tǒng)轄轉歸行政決策中樞之一的門下后省統(tǒng)轄。這表明,進奏官的任命也由文武兼治轉向了“以文馭武”的文官系統(tǒng)。
(3)與其他信息機構關系的變化。宋太宗后進奏院與通進銀臺司并行,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其事權下移,隸屬于通進銀臺司。神宗元豐改制后,進奏院與通進司又成為了給事中領導的兩個并行機構。
宋代進奏院隸屬關系的變化,充分反映了宋代中央對文書傳遞渠道的控制、“以文馭武”的祖宗家法,更體現(xiàn)了宋代中央集權的強化。
[1] 劉昫.舊唐書(卷十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312.
[2] 柳宗元.柳宗元文集(卷二六)[M].北京:中華書局,1979:712.
[3] 脫脫.宋史(卷一六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M].北京:中華書局,1992:529.
[5] 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五)[M].北京:中華書局,1981:60.
[6] 王應麟.玉海(卷一六八)[M].揚州:廣陵書社,2003:3079.
[7] 王棣.燕翼詒謀錄(卷四)[M].北京:中華書局,1981:41.
[8] 馬端臨.文獻通考(卷六十)[M].北京:中華書局,2011:1814.
[9] 鄧小南.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91-328.
[10] 徐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1] 歐陽修.李逸安,校.歐陽修全集(卷九八)[M].北京:中華書局,2001:1515.
[12] 趙升.朝野類要(卷一)[M].北京:中華書局,2007:31.
[13] 魏海巖.宋代進奏院隸屬關系考證[J].國際新聞界,2010(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