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巍,楊義波
(長春大學 園林學院,長春 130012)
白榆(Ulmus pumila L.),也稱家樹,榆科,榆屬,廣泛分布于我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白榆既可以直接應用于園林綠化,又可以用作為優(yōu)良的砧木材料,在園林綠化中地位重要。本文探討了白榆的栽培管理方法與造型造景手段,旨在為白榆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中提供參考。
白榆為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白榆多以種子繁殖。土壤整地、施肥后壟播。為保證出苗,可在播種前將白榆種子噴水,濕透后播種,覆土不超過1cm?;蛘邔⑵缘貪餐杆缘赝寥啦徽衬_后播種,種子略微鎮(zhèn)壓,覆薄土。白榆種子出土時忌澆水,否則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白榆是陽性樹種,喜光,耐寒,耐瘠薄,抗旱怕澇。播種后澆透水,小苗出齊后澆水,日常澆水在上午10點之前或者下午3點以后為宜。噴水或者大水漫灌。
整形修剪是植物造型的主要技術手段。整形就是用剪、鋸、捆、綁扎等手段將植物按照其習性或者人為意愿整理成各種優(yōu)美的形態(tài)與姿態(tài),提高普通植物的觀賞價值[1]。白榆的修剪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2.1.1 自然式修剪造型
在園林植物造型中,自然式修剪整形比較簡單,因此它是最普通、最常用的修剪方式。白榆生長階段正常養(yǎng)護,當主干高度達到造型要求時,可以對其進行截干處理,限制高度生長,按要求進行修剪造型。
2.1.1.1 層片造型
層片造型是通過對枝條和葉片的修剪,使樹冠形成層狀結構的造型方法。白榆層狀造型結構通常由一系列的圓盤組成,圓盤直徑從下往上依次增大或者直徑大小保持不變。層狀造型一般要選擇主干筆直的植株,按照設計要求剪掉兩層圓盤之間的枝條,一般露出一截一截的樹干,突出圓盤的層次。用8#粗鐵絲彎成圓環(huán)狀,直徑較層狀造型稍小,固定在層狀造型的圓盤上,用12#鐵絲將附近的枝綁縛在圓環(huán)骨架上,形成層片造型。在造型過程中,層片綁縛時要盡量減少對枝條的修剪,必要時可以將枝條適當綁縛,只減掉過分長的枝條,以利于打造豐滿的層狀圓盤。白榆嫁接金葉榆效果見圖1(a)。
2.1.1.2 疊云造型
疊云造型主干主要有“杯狀”和“開心狀”?!氨瓲睢痹煨褪菢淠咀匀皇叫藜舻某R娫煨头绞剑湓煨蛷娬{“三股六側十二枝”的結構。在杯狀造型的基礎上,對樹干頂端的枝條按照層片造型的處理方式加以控制,形成疊云狀。整體造型要保證360°的觀賞效果。側枝選擇時要注意角度的開展,必要時可以用舊布片保護枝干,用8#粗鐵絲拉伸,鐵絲另一端固定在木樁上,待植株木質化完全后去掉拉伸鐵絲。十二個側枝頂端的云片大小最好保持一致,形成疊云之形?!伴_心式”疊云造型是在“杯狀”疊云造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樹冠,形成向外伸展之勢,頂端枝條纏繞方法同層片造型。白榆嫁接金葉榆效果見圖1(b)。
圖1 白榆造型效果圖
2.1.2 規(guī)則式造型
規(guī)則式造型一般使用較多的人力、物力將樹木剪成各種有規(guī)則的幾何體。規(guī)則式造型根據(jù)觀賞樹木特點將其修剪成圓柱球形、梯形等立體幾何形態(tài)。規(guī)則式造型在西方園林中應用較多,近年來我國也有逐漸流行的趨勢。
2.1.2.1 圓球形造型
白榆修剪成球狀通常借助于??虻氖褂谩_x擇適當大小的模具,將模具套在白榆叢上,剪掉超出模具范圍的枝條,保留頂枝進行生長,直到植株高度超過模具約30cm時,將頂枝短截,去掉模具,保持幾何樹形。白榆規(guī)則式造型適用于幼樹修剪成型,對3年以上植株不適用。
2.1.2.2 扇形形造型
扇形整形方式多用于墻體近旁的較窄空間。扇形造型為正面觀賞造型方式,選擇觀賞面枝條由于扇形造型主干低矮或者沒有主干,多干主枝分開排列于平行墻面的同一垂直面內(nèi),可以起到遮擋視線的作用。
圖2 白榆扇形造型枝條位置示意圖
2.1.3 嫁接造型
嫁接是一種很好的造型方法[2,3]。當白榆苗生長一年后,直徑達到1cm左右時,就可以進行嫁接了。嫁接時間可以選擇春季3-4月或者秋季進行。接穗可以選擇金葉榆、圓冠榆和垂榆。砧木高度根據(jù)園林用途確定。
2.1.3.1 嫁接金葉榆
一般白榆嫁接金葉榆既可以用于觀賞樹木造型,又可以用作綠籬造型。用于綠籬可以進行地接。呂占江研究表明:嫁接方法、輔助措施、砧木苗和嫁接時間對成活率均有顯著影響[4]。嫁接可以使造型的效果更加多樣、靈活[5]。白榆嫁接金葉榆效果見圖1(c)。
2.1.3.2 嫁接垂枝榆
垂枝榆繁殖多采用白榆作砧木進行枝接和芽接。3月下旬至4月可進行皮下枝接,6月用當年新生芽嫁接。當垂枝接近地面時,從離地面30cm-50cm處開始,將周圍垂枝剪齊,其外形如同一個綠色圓柱體,很有特色。還可以根據(jù)要求確定垂枝長度。一般情況下,用于行道樹綠化時考慮到視線的要求,垂枝長度稍短于其他用途。造型修建時要注意整個區(qū)域內(nèi)白榆造型垂枝長度整齊劃一,營造一種規(guī)則的效果。生產(chǎn)上還常見金葉垂枝榆的嫁接造型。白榆嫁接垂榆效果見圖1(d)。
2.2.1 孤植
孤植是喬木獨立栽植類型,孤植樹又被稱為獨賞樹、標本樹、賞形樹或者獨植樹[6]。孤植樹一般是園林構圖的主景,規(guī)劃時位置突出。孤植樹的定植地點以大草坪為最佳,或者植于廣場中心。白榆作為孤植樹使用通常位于街心綠島或者小庭院綠化。孤植造景應用中白榆一般造型形式為傘形或者層片形,以突出優(yōu)美的樹姿,起到視線焦點的作用。
2.2.2 對植
在中軸線兩側栽植互相呼應的園林植物,稱為對植。一般情況下位于建筑大門的兩側或者規(guī)則式綠地的出入口,兩兩對植,起導游提示作用。白榆做對植栽植時要求兩株白榆大小相同,形狀相似,在栽植時與道路或者建筑物的間隔一致,形成整齊的衛(wèi)兵之勢,以突出道路的出入口或者建筑物的出入口。應用中也常見兩棵對植白榆大小不同的情況,一般應用于建筑物兩側或者道路兩側的空地面積不同的情況下。通常,地塊面積大的區(qū)域選擇的白榆植株體量稍大;地塊面積小的一側選擇體量稍小的白榆植株,以糾正視線的差別,但此時更要注意樹形相同。
2.2.3 列植
列植要求樹冠、體形整齊,枝葉繁茂。白榆列植常見自然式造型方式或者規(guī)則式造型方式。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等距離列植,還可以采用不等距離列植。等距離列植強調規(guī)則的效果;不等距離列植,強調變化與韻律。列植常用于水邊、廣場、道路或者建筑物旁。
2.2.4 籬植
白榆用作綠籬即可采用修剪造型,又可嫁接金葉榆造型。一般綠籬按照其使用環(huán)境不同可以分為矮綠籬、中綠籬、高綠籬和綠墻[7],具體高度要求見表1。一般情況下,矮綠籬主要起到區(qū)域界線的劃分,具有可通過性;中綠籬的通過性稍差;高綠籬和綠墻不具有通過性。另外,綠墻多用于圍墻、公共設施等景色較差處,起到視線的遮擋作用。
表1 綠籬高度分類表
2.2.5 叢植
叢植在園林中可以作為主景、配景、障景等使用,兼具有分隔空間與遮陽作用[8]。叢植一般數(shù)量不會太多,因此既要考慮整體效果又要考慮單株效果。叢植白榆通常采用層片式或者疊云造型。叢植時要注意栽植間距,要做到疏密結合、錯落有致,形成聚而不擠、散而不亂的視覺觀賞效果。
白榆是北方常見樹種,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應用。白榆主要采用播種繁殖,也可用分蘗、扦插法繁殖。白榆是良好的行道樹、庭蔭樹、工廠綠化樹種。綠化中既可以直接栽培使用,又可以將之作為砧木,嫁接金葉榆或者垂枝榆。
白榆的造型方法主要分為自然式造型和規(guī)則式造型。自然式造型強調白榆優(yōu)美的樹形,并且做進一步處理,使其枝葉疏密有致,風姿綽綽。常見的自然式造型方式有層片造型和疊云造型。層片造型強調筆直的樹干與分層的枝葉的對比,觀賞層狀的變化與利落。疊云造型強調的是枝條錯落,形成疊云之勢。疊云造型中對樹干的要求不高,可以選擇直干,也可以有目的地彎曲,還可以按照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規(guī)則式造型除綠籬外需要使用模具,按照模具形狀修剪,形成規(guī)則的幾何體。造型后要注意養(yǎng)護管理,保持幾何形態(tài)[9]。白榆可以通過不同的栽植方式造景,還可以與園林中其他的造型元素聯(lián)合使用。白榆在造景中可以孤植、對植、群植、列植或者用作綠籬。
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盡可能選用本土樹種或者經(jīng)過多年栽培使用的樹種來保證綠化效果[10]。白榆作為城市園林綠化中的常見樹種,通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修剪手段和造型方法的研究,探討提高其觀賞價值的有效方法,對進一步擴大白榆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范圍具有重大意義。
[1] 韓麗文,祝志勇.園林植物造型技藝[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張志明,楊玉想.園林植物造型類型技術探討[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5,8(4):104-105.
[3] 張志明.園林植物造型[J].庭園營建,2007,2(4):34-35.
[4] 呂占江,趙玉梅.白榆嫁接試驗研究[J].林業(yè)科技通訊,2000(2):27-29.
[5] 杜誠.園林植物造型介紹[J].上海建設科技,2005(6):34-37.
[6] 許桂芳,吳鐵明,黃珂.淺談園林植物造景[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5(3):41-43.
[7] 熊運海.園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8] 陳曉娟,潘迎珍,吉文麗.論園林植物造景藝術[J].西北林學院學報,1995,10(1):84-88.
[9] 張瑞陽.淺論園林植物造型設計[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5,33(7):1221-1222.
[10] 莫計合.園林植物造景幾個問題的分析與探討[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2,9(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