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艷芳 劉孟春 李少華
獻血血流不暢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
段艷芳 劉孟春 李少華
血液采集;采血護士;血流不暢;分析措施
血液采集是無償獻血采供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實際采血過程中, 由于多種原因會出現(xiàn)血液流出狀態(tài)呈滴狀或中斷即發(fā)生采血不暢[1]。若處置不當, 會造成血源的嚴重浪費, 給無償獻血者造成身體和心理的痛苦, 影響獻血者的捐血熱情, 同時由于血液的采集時間過長導致血液質(zhì)量及血液制備效果受到影響。血液采集中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并及時、正確處置,這樣才能使血液質(zhì)量及獻血者安全得到保障。根據(jù)多年血液采集經(jīng)歷, 對有關血流不暢相關原因進行分析和匯總, 探討相應的對策及預防措施, 降低此類情況的發(fā)生。
1.1 采血技術因素 靜脈穿刺失誤, 采血護士在進行采血操作時, 由于進針的力度、角度以及進針掌握不準, 過淺可以導致穿刺針頭斜面未完全進入血管腔內(nèi), 導致血管內(nèi)血液外滲, 出現(xiàn)血流緩慢。過深可導致穿剌針頭剌穿靜脈, 出現(xiàn)血流停止現(xiàn)象。
1.2 獻血者個體因素 ①對于初次獻血者來說, 精神緊張表現(xiàn)尤為明顯。在獻血過程中, 獻血者血管收縮, 引起血流緩慢。②獻血者自身的血管細, 管腔狹小, 采血過程中極易引起血流不暢。
1.3 壓脈帶因素 在整個采血過程中, 壓脈帶壓力并不是始終一致, 首先, 進針前脈壓帶壓力一般為80 mmHg左右,進針后壓力降至為40~50 mmHg。在血液采集過程中, 壓力過小或過大, 會導致深部靜脈回流受阻或淺表靜脈充盈不足,極易引起血流不暢。
1.4 針頭因素 ①針頭不銳利導致進針速度過慢。②針頭的斜面緊貼血管壁, 血液流出受到影響。③針尖帶有皮下組織碎片, 導致針頭阻塞, 血流緩慢引起纖維蛋白析出, 凝血塊堵塞針頭。
1.5 一次性血袋采血導管因各種因素造成彎曲、打折、粘連,從而導致血流不暢或中斷。
1.6 環(huán)境因素 在冬季, 獻血環(huán)境溫度過低, 血管會產(chǎn)生生理性收縮反應, 使穿刺困難或血流不暢。
采血不暢引起獻血者穿刺靜脈損傷、滲血、疼痛、血腫或進行二次穿刺時, 獻血者容易產(chǎn)生嚴重恐懼心理, 發(fā)生各種類型的獻血不良反應, 給獻血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和恐懼, 影響獻血者再次獻血的積極性, 對無償獻血宣傳工作造成負面影響。此外, 血液采集不暢導致采血時間延長發(fā)生,極有可能在采集的血液中出現(xiàn)凝塊, 或纖維蛋白析出和血液采集量不足等情況的發(fā)生, 造成血液報廢[2]。
3.1 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 采血護士應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本領, 從自身做起, 熟練掌握正確的靜脈穿刺技術:采血穿刺時針尖斜面向上、角度要合適, 針柄與皮膚呈30°為宜。一般來說, 對靜脈較深者應適當增加穿刺角度, 對靜脈表淺者要適當減小穿刺角度, 并從血管正中進針, 針頭有落空感時再沿靜脈方向推進大約0.5~1.0 cm為宜。要避開靜脈瓣, 且進針動作迅速, 以減少獻血者疼痛及組織損傷, 做到“一針見血”, 努力提高一針率。
3.2 穿刺部位靜脈的選擇 采血護士應熟悉肘部靜脈的解剖學結構及走向, 選擇相對粗直、清晰、彈性好、充盈度飽滿、較易固定的靜脈, 一般來說, 肘正中靜脈和貴要靜脈為首選,頭靜脈和前臂正中靜脈為次選。
3.3 獻血者的心理護理 血液采集前詳細詢問每一位獻血者的睡眠及飲食狀況, 避免疲勞和空腹獻血。血液采集過程中操作應做到輕、準、穩(wěn), 對獻血者態(tài)度和藹, 語言親切,并做好對獻血者的獻血全程護理工作, 以保證采血工作的順利進行。
3.4 作為一名血液采集護士,采血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血流情況, 防止血流中斷或呈滴注狀, 若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及時分析處置:首先檢查采血袋采血導管是否通暢, 其次檢查針尖斜面位置是否合適, 最后注意調(diào)整壓脈帶壓力及位置是否合適, 并囑獻血者放松心情、握拳加壓配合。
3.5 采血器材的檢查 采血前做好血袋的有效期及外觀檢查(無破損、無滲漏、無污染, 抗凝劑和保養(yǎng)液無變色)外,還應仔細檢查血袋導管有無粘連、扭曲、打折等現(xiàn)象, 保證采血導管管路通暢。
[1] 杜平京.體檢血標本采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護理對策.現(xiàn)代護理, 2006,12(13):1209-1210.
[2] 吳紅霞,王春筠,田志毅,等.四種不同狀態(tài)下靜脈采血對血液流變學影響的研究.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11(5):1048-1049.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