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2月間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的74例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 治療組的術中平均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4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0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臨床療效顯著,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57.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2095-0616(2012)21-169-02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MA?Li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Siping Central Hospital,Siping 13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4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March 2008 to December 2011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ve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reatment group(5.41%)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7.03%).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Acute cholecystiti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linical efficacy
急性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腹部外科疾病,其發(fā)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而呈現(xiàn)升高趨勢[1]。相關資料顯示,60~80歲的發(fā)病率為20%~45%,超過80歲的發(fā)生率為40%~55%[2]。目前治療該病首選手術治療,但不斷發(fā)展的微創(chuàng)技術為手術治療方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3]。本研究將2008年3月~2011年12月間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的37例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同時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做對比,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08年3月~2011年12月間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的74例急性膽囊炎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7例,其中男14例,女23例;年齡60~85歲,平均(71.64±4.73)歲;壞疽性膽囊炎5例,化膿性膽囊炎7例,單純性膽囊炎25例。對照組37例,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齡62~82歲,平均(72.86±3.35)歲;壞疽性膽囊炎6例,化膿性膽囊炎9例,單純性膽囊炎2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體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后應用三孔法。首先,在肚臍部位做1 cm的橫切切口,將腹壁提起并于腹腔刺入氣腹針,腹腔內部壓力保持在14 mm Hg,腹腔刺入1 cm的套管針后置入腹腔鏡,于顯示屏下在劍突右下部做1 cm切口,腹腔刺入1 cm的套管針后,于右肋緣所鎖骨中線下部刺入0.5 cm套管針。完成穿刺后調整患者體位,使其左低右高,頭高腳低,放置手術器械并鏡下檢查膽總管、膽囊三角、膽囊以及粘連程度和炎性反應,將膽囊管分離后用鈦夾夾住膽囊動脈和膽囊管,之后用電凝剪刀剪斷。切除并取出膽囊,進行止血、釋放CO2、去掉穿刺套管以及修補切口等操作。參考手術情況置放引流管,術后3天左右拔除[4]。對照組行開腹膽囊切除術,具體方法:麻醉后于腹直肌部位做約12 cm的切口,肉眼檢查膽囊和附近組織情況,分離并結扎膽囊管,將其切除后止血、置放引流管和關腹。比較兩組療效。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術中平均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術后注意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統(tǒng)計各組出現(xiàn)出血、感染、膽管損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5-6]。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方式表示,其間差異的比較利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利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觀察指標比較
相對于對照組,治療組手術中平均出血量明顯較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267 7,P<0.01);手術時間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900 2,P<0.01);住院時間也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149 4,P<0.01)。見表1。
2.2?兩組術后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2例,其發(fā)生率為5.41%;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10例,其發(fā)生率為27.03%。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8.649 4,P<0.01)。見表2。
3?討論
急性膽囊炎主要是由囊壁血液循環(huán)受阻、膽囊管梗阻、結石嵌頓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其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嘔吐、惡心以及右上腹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引發(fā)腹膜炎而威脅患者生命[7]。研究表明,及時進行手術可有效治療急性膽囊炎。目前,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日益成熟,臨床上已開始應用腹腔鏡治療該病[8]。相關資料表明:急性膽囊炎剛發(fā)作時膽囊和附近組織水腫、充血明顯,容易分離、解剖,也容易弄清楚膽總管、肝總管、膽囊管三者的相互聯(lián)系[9-10]。但發(fā)作超過2 d后,膽囊附近的組織出現(xiàn)粘連,膽囊管的暴露也比較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治療的難度。因此,腹腔鏡治療急性膽囊炎應越早越好,否則手術難度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11]。
本研究只要探討分析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術中平均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療效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臨床療效顯著,具有創(chuàng)傷小、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jīng)濟負擔,可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馮思棟,惠明陽.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4):106-106.
[2] 王滿貞.老年人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56例臨床分析[J].臨床急診雜志,2008,9(1):40-41.
[3] 許江平,王煒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并發(fā)癥及其預防對策[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3): 98-99.
[4] 甘雨平.腹腔鏡聯(lián)合輸尿管鏡同期治療膽囊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0):34-35.
[5] 王清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肝硬化合并膽囊結石60例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8):124-124.
[6] 陳宇.急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結石性膽囊炎臨床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1):16-17.
[7] 賀衛(wèi)鋒.老年急性膽囊炎的外科手術治療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1,31(6):59-60.
[8] 郎咸波.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人急性膽囊炎81 例[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1):131.
[9] 楊洪政,鄭華容.腹腔鏡下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評價[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6(4):77-78.
[10] 蘇生藹.腹腔鏡下急性膽囊炎切除術綜合療效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5):29-30.
[11] 史建中,萬煥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20(8):895-896.
(收稿日期:201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