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直屬機關第一幼兒園 龔蕊萍 徐 銳
游戲一課多研活動中促進教師成長
■ 湖北省直屬機關第一幼兒園 龔蕊萍 徐 銳
游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更廣更深地了解它。一課多研能提升教師對游戲理論的認識,提高教師游戲執(zhí)教能力。在游戲的一課多研活動中讓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營造愉悅、向上的研討氛圍,運用各種方法鼓勵教師積極準備、自覺參與,提高研討效果,從而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一課多研 游戲 教師成長
一課多研是現(xiàn)階段幼兒園教研活動中非常普遍、實用的教研形式。它立足于一個個實際游戲活動,貼近教師需求,讓教師們在觀摩—反思—研討—再觀摩研討的螺旋上升過程中,不斷感悟,獲得成長。《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弊鳛橛變合矏鄣挠螒?,有很多內(nèi)容值得教師思考和研討。有效利用教研讓教師更廣更深的認識游戲,提高教師游戲的執(zhí)教能力,是需要不斷摸索和實踐的。一課多研的教研形式根植于每一位參與的教師、每一個實實在在的游戲活動和每一位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讓觀念來源于碰撞、行為轉變于實踐,有效地促進教師在這種草根化的教研形式中成長。
了解教師的需求,讓教師成為一課多研的主人,這種教研形式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實效。
根據(jù)游戲有針對性的設計調查問卷或座談問題,如教師喜歡或困惑的游戲類別、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的區(qū)別、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樂意參與的教研形式等,通過整理調查數(shù)據(jù),撰寫調查報告,科學地了解教師的想法和需求,并及時向教師們反饋調查結果,充分尊重教師。幫助教師梳理出在游戲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提高教師聚焦問題的能力。
教師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組合成不同的游戲一課多研小組,為有效發(fā)揮教師能動性奠定基礎。在這樣自主形成的集體中,大家團結協(xié)作,集思廣益。
各小組可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協(xié)商選擇相對適宜幼兒的一課多研游戲類別。小班偏重規(guī)則游戲,隨著年齡的增長,創(chuàng)造性游戲越來越多,大班幼兒就可以在創(chuàng)造性游戲中加強與人合作、交往的社會性培養(yǎng)。教師們在尋找和確定游戲類別、素材的過程中,對幼兒年齡特點的把握、不同類型游戲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確定了一課多研游戲的類別,就要從理論上了解該游戲的特點、組織方法、如何體現(xiàn)規(guī)則等,讓幼兒在游戲中既有能力的提升,又有社會性的發(fā)展。翻閱書籍刊物、上網(wǎng)查閱資料等途徑都可以幫助教師學習游戲理論,提高對不同類別游戲的認知,為一課多研提供理論上的支撐。教師們有了這些第一手資料,就能比較輕松地參加一課多研,有效減輕教師研課、評課時的壓力。隨著一課多研的推進,她們更能明確,什么樣的資料能為自己所用,逐步學會有選擇地借鑒,讓搜集的資料最大效能地發(fā)揮作用。
資料只有在共享中才能發(fā)揮最大價值。一課多研小組成員相互交流搜集的資料,形成一種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愉悅氛圍。為了讓搜集的資料能發(fā)揮更好的相互學習價值,可以對搜集進行分工。如體育游戲小組,有的查閱《綱要》中健康領域的指導要點,有的收集體育活動與體育游戲的區(qū)別、有的查閱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如何制定等等,使教師們在資料內(nèi)容的學習上能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游戲方案也在這種交流、碰撞、集思廣益中形成。
激勵是一種教學藝術,這種藝術也同樣適用于一課多研活動中。對教師積極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和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評價,適當?shù)剡\用獎勵可以在團隊中樹立一種正面的、向上的研討風氣。領導表揚、專業(yè)技能評價優(yōu)秀、送出去參加學習培訓等物質或精神的激勵措施,都可以鼓勵教師們積極、主動、專注地參與研討。
輪流或用猜謎語、快樂對歌等小游戲確定一課多研中每次研討活動的主持人,主持人提前準備下一次活動的重點,提前作好安排。研討活動中,帶領組員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小結提升,形成下一研執(zhí)教游戲方案。搜集整理資料如考勤、游戲方案、聽課記錄表、研討活動記錄表等等。輪流主持讓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由“被動”變“主動”,讓每位教師都是活動的主人。在此過程中,對他們的主題意識、條理性都是很大的鍛煉,且要敢于擔當、勇于思考。
擬訂一課多研的活動安排。認真做好每一次活動的記錄,通過研討形成游戲方案—觀摩游戲活動—反思活動效果—再研形成二度游戲方案—再觀摩—再反思的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從一研到四研,老師們在不斷付出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大家在共同提高的同時更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
在一課多研活動中,每位教師不僅僅參加全程活動,還必須親自執(zhí)教,避免出現(xiàn)“參而不與”,所以一課多研小組控制在6個人以內(nèi)。3到4次研討執(zhí)教外,有的承擔最后的觀摩執(zhí)教,有的對青年教師培訓執(zhí)教和對外接待執(zhí)教等等,總之每個人都有執(zhí)教任務。如果人多了,可以兩個小組同時進行一種游戲的一課多研,開發(fā)兩個的案例,除了案例不同外,研討和觀摩都在一起。教師們有親自執(zhí)教的壓力,才能轉化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動力。以小班智力游戲“找朋友”小組的小結表格為例,展現(xiàn)人人參與的軌跡和效果。
一 研 二 研 三 研 四 研 分 析游戲內(nèi)容形式老師引導幼兒給人物找到相應的配件,完成游戲要求。以劇場經(jīng)理的角色導入,情景設置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欲望,以完成任務的形式達到預設目標。同前 同前結束環(huán)節(jié),新增評紅花。游戲材料警察、廚師人物圖片;警察、廚師的帽子和相應配件圖片;其他人物的帽子若干;小操作盤若干;鈴鼓一個。同前小組操作盤六個;新增起始音樂,控制游戲的開始和結束;將人物圖片貼在一個小舞臺上?!窕顒訉嵤┱f明,情景的設置和角色的介入,是對小班幼兒參與、完成活動任務的手段之一,它能很好地調動幼兒自發(fā)學習的欲望。同前根據(jù)觀摩研討和幼兒操作能力的分析,操作盤還是還原成一研使用的人手一個小操作盤。同前新增評紅花?!袢宋锏倪x擇貼近幼兒生活,相應的帽子和配件幼兒也熟悉?!癫僮髁晳T和操作盤的使用?!駥ι贁?shù)幼兒還有待提高。干擾的材料不宜太多。●起始音樂要是幼兒日常游戲中使用過的就會更好。
續(xù)表
在一課多研活動中要求每個小組要有自己的研討重點。可以通過制定計劃、集中問題、初次觀摩活動等途徑,集思廣益,確定本小組的研討重點。每次的觀摩研討前大家要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根據(jù)幼兒游戲特點和幼兒年齡特點提出修改的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依據(jù),避免泛泛而談。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提升教師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水平。如在小班的智力游戲“食物對對碰”一課多研中,教師們從一研到四研不斷探究如何在游戲中科學地投放材料的問題。她們從材料投放的安全性、適宜性、趣味性、取放的便利性出發(fā),不斷在執(zhí)教中關注幼兒表現(xiàn)不斷調整,最終形成了較完整、詳實的小班智力游戲四研活動方案。在方案中不但對游戲中的游戲材料投放的調整過程進行了表格記錄,而且對整個調整過程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分析,為以后小結儲備了第一手資料。
掌握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任務。游戲是幼兒學習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途徑。幼兒通過遵守游戲規(guī)則,從而遵守社會秩序,體會參與游戲的公平性,鍛煉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通過角色扮演建構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理解和對社會性角色的最初領會。教師一定要把這些游戲需要達成的社會性目標牢記于心,在一課多研中,逐步、深入地理解社會性在游戲中的體現(xiàn)。
如:大班體育游戲小組從時事入手,針對日本發(fā)生大地震,孩子們經(jīng)常三五成群地談到媒體里關于地震的所見所聞,抓住關注的焦點,設計了體育游戲——“小小志愿者”,讓幼兒在游戲中,用體驗的方式,去營救遭受地震中的小動物以及給災區(qū)人送水。舉行哪組最先穿過地震災區(qū)比賽時,教師將幼兒共同制定的規(guī)則用圖標的方式畫在黑板上,時刻提醒幼兒遵守規(guī)則,體現(xiàn)游戲的公平性,從而達到體育與社會性發(fā)展的雙贏。中班角色游戲“星期八小鎮(zhèn)”,扮演店鋪老板的幼兒要熱情、禮貌接待每一位顧客。為了推銷自己的商品要叫賣或用打折、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來吸引顧客。扮演打工角色的幼兒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到錢,賺到錢才能去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幼兒將自己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有效地遷移到游戲中,進一步理解周圍的生活,感受社會中的角色。
熟練掌握利用游戲發(fā)展幼兒社會性的方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一次次的研討活動,牢牢把握游戲的特點,在實踐中慢慢摸索獲得的。教師們只有理解了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才能在游戲方案設計、游戲執(zhí)教過程中時刻銘記,并貫徹落實。
每一次研討活動結束后都要及時進行小結,每位教師都填寫了“游戲活動反思自評表”和“游戲觀摩互評表”,為研討活動留下軌跡。教師撰寫教育筆記、觀察筆記、論文等,促使教師多動筆,積累成果。
一位教師在游戲一課多研活動中這樣反思道:
無米之炊——初次活動中,幼兒角色是“小司機”,在手握方向盤開車走過平衡木后,在假設的下雨情境中,頭頂方向盤當做雨傘走過平衡木送食物。剛開始孩子活動興趣很大,但因游戲器材單一,孩子一會兒就沒什么興趣。
步步高——第二次游戲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變。通過二研,幼兒角色定位成“小猴子”,并設置不同路徑:平面的限制寬度的線、有一定高度的紙板、最后才是高度為15~20cm的平衡木,讓孩子在不同游戲情境中、在不同材料上練習平穩(wěn)走。幼兒們同時知道了要在游戲中保護自己,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豐富了社會情感。
滿堂紅——第三輪執(zhí)教教師是一位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年長教師,她把前幾度教研的所得所感成功地用于教學實踐中。作為本次活動收關之作,教學難度提升了,“S”形平衡木的提供使得材料的投放更加科學合理,孩子的活動興趣層層遞增,執(zhí)教過程十分精彩,使得我們的體育游戲方案日趨成熟。
這篇反思可以看出教師在整個一課多研活動中層次清楚,能把握住游戲活動中的問題,及時調整游戲方案,并檢驗出調整的可行性,牢牢把握了游戲的設置為達成能力目標和社會性目標服務。從反思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觀念和行為都有較大的轉變。
為了將教研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內(nèi)化為教師自己的經(jīng)驗,一課多研活動最后都要開展橫向小結交流,方便各組間相互學習、借鑒、吸納,有效實現(xiàn)一課多研中“你的經(jīng)驗完善了我的不足,我的感受激發(fā)了你的創(chuàng)意”的境界。
總之,在這種一課多研的教研模式推動下,作為主體的教師始終處于主動的狀態(tài)。不是規(guī)定教師說什么、怎么做,而是由教師自己確定應該說什么、用什么方式說、怎樣說明白……一課多研有效促進了教師的成長,努力實現(xiàn)著斯坦豪斯為教師所下定義——教師即研究者。
[1]劉焱.兒童游戲通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邱學青.學前兒童游戲.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