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剖宮產后缺乳的中醫(yī)藥治療近況

2012-12-09 17:01:27夏親華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2年2期
關鍵詞:缺乳方用肝郁

徐 雙,夏親華

(1.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 南京210029;2.江蘇省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南京210129)

產后缺乳是指婦女產后乳汁量少、甚或全無,不夠喂養(yǎng)嬰兒[1]。多發(fā)生在產后兩三天至半個月內,也可能發(fā)生在整個哺乳期。隨著剖宮產的增加,本病發(fā)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對產后缺乳的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尤其是促進產后最初日母乳分泌的增加,改善缺乳,滿足嬰兒哺育喂養(yǎng)的需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2]。

母乳可以提供嬰兒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均衡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微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母乳中所含抗體,是其它代乳品無法替代的,有助于提高嬰兒的抗病能力。同時母乳喂養(yǎng)也有助于產婦自身體型的恢復,減少產后出血發(fā)生。隨著世界范圍內對母乳喂養(yǎng)重要性認識的提高,提倡母乳喂養(yǎng)已成為世界潮流。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要求4個月內母乳喂養(yǎng)率達80%,但我國距此還有相當距離[3]。據(jù)報道一些城市醫(yī)院產科,產后缺乳無乳者占20%~30%,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甚至更高[4]。剖宮產后缺乳率更是達到了70%~80%。研究發(fā)現(xiàn),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yǎng)頻率明顯高于全麻下剖宮產者。原因是與全麻相比,硬膜外麻醉后母親可以與嬰兒更早接觸。剖宮產術后全身使用阿片類藥可以安全進行母乳喂養(yǎng)。但是,應對新生兒的癥狀和體征進行評估,判斷是否存在藥物轉運和蓄積。

很多產婦因為乳汁缺乏而放棄了母乳喂養(yǎng)。乳汁缺少不利于嬰兒健康發(fā)育成長,也不利于產婦產褥期的恢復,甚至會增加乳腺病的機會,隨之會用代乳品,不僅增加家庭經(jīng)濟負擔,而且現(xiàn)在代乳品不安全性日益影響其使用。

現(xiàn)代醫(yī)學對于產后缺乳尚無明確有效的方法,一般僅指導產婦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而祖國醫(yī)學積累了大量的經(jīng)驗與方法。

1 產后缺乳病因

1.1 中醫(yī)病因病機 祖國醫(yī)學認為乳汁為血所化生,而賴氣以運行。缺乳病名首見于《諸病源侯論》,當時認為缺乳皆因津液暴竭、經(jīng)血不足而導致?!度驑O—病證方論》將缺乳分為虛證和實證,開始分虛實治療缺乳,“產婦有兩種乳脈不行,有氣血盛而壅閉不行者,有血少氣弱澀而不行者,虛當補之,盛當疏之?!薄度彘T事親》所說“婦人有本生無乳者不治,或因啼哭悲怒郁結,氣道閉塞,以致乳脈不行。”深化了對病因病機的認識?!陡登嘀髋啤分刑岢觯骸笆槟藲庋玻瑹o血固不能生乳汁,無氣亦不能生乳汁?!薄皻馔鷦t乳汁旺,氣衰則乳汁衰,氣涸則乳汁也涸,必然之勢也?!币虼?,氣血虧虛導致乳汁生化不足或者情志不遂導致肝郁氣滯而影響乳汁生成,為產后缺乳主要發(fā)病機制。固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產后缺乳主要分為兩大主要類型:一是氣血虧虛型,主要是由于脾胃素虛,氣血生化乏源,或因分娩失血過多,氣隨血耗,氣血衰少,影響乳汁的生成。二是肝郁氣滯型,是由于產后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氣機不暢,以致經(jīng)脈澀滯,阻礙運行而致乳汁少[5]。其后引申出各種具體的小分型。剖宮產術后初期以氣血虛弱為主,虛為主,但正常進食以后,轉為實為主,虛為輔,有演變的過程,現(xiàn)研究的是術后1周內的缺乳,以氣血虛弱為主夾雜肝郁的證型。

1.2 現(xiàn)代醫(yī)學病因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產后缺乳主要有以下因素:精神緊張、產時出血過多、疲勞過度、營養(yǎng)不足、求美心切、藥物抑制、開奶過遲等,同時家族缺乳史亦是導致產后缺乳的一個危險因素[6]。分娩后,血中的雌激素、孕激素濃度大大降低,其對催乳素(PRL)的抑制解除,催乳素與乳腺腺泡上皮受體結合,發(fā)揮始動和維持泌乳作用[7]。產后缺乳主要是由下丘腦分泌的催乳素抑制激素(PIH),通過垂體門脈系統(tǒng)作用于垂體,抑制催乳素(PRL)的合成和分泌。行剖宮產時,需要產前禁食以及術后體力不夠,且喂母乳會加劇切口疼痛,不利于切口愈合,以及無宮縮產婦和第2胎剖宮產者在嬰兒吮吸時因為吸吮促進子宮收縮引起痛苦[8]。因為下丘腦功能與情緒有關,故泌乳受情緒的影響較大,同時,心情壓抑可以刺激腎上腺激素分泌,使乳腺血流量減少,阻礙營養(yǎng)物質和有關激素進入乳房,從而使乳汁分泌減少[9]。研究表明[10],產母抑郁致泌乳的始動時間延后,乳汁分泌量較少,產婦因此情緒更低落,對母乳喂養(yǎng)信心不足,形成惡性循環(huán)。皮質醇濃度的增加,致使乳房充盈感的時間以及乳腺分泌物中酪蛋白的出現(xiàn)時間明顯增加。

2 產后缺乳治療

2.1 中醫(yī)治療 對產后缺乳的臨床治療多采用補益氣血、疏肝解郁、活血祛瘀、通絡下乳等。常選用中藥、藥膳、針刺療法[11]等手段進行治療。

2.1.1 辨證論治 《傅青主女科》一書里將產后乳汁不通分為2種類型:氣血兩虧和肝郁氣滯。氣血兩虧方用通乳丹加減,肝郁氣滯方用通肝生乳湯加減。另有一種分為4類[12]:氣血虧虛,方用通乳丹加減;肝郁氣滯,方用下乳涌泉散加減;瘀血阻滯,方用加味生化湯加減;痰濁壅滯,方用蒼附導痰湯加減。祁氏[13]提出將產后缺乳分成以下幾類:氣血兩虧:補氣養(yǎng)血、健脾通乳,方選歸脾湯加減;肝郁氣滯:疏肝解郁,通絡下乳,方選逍遙散加減;痰濁中阻:健脾化痰,通經(jīng)下乳,方選二陳湯加減;腎虛血瘀:補腎填精,化瘀下乳,方選左歸丸合生化湯加減。韓氏[14]總結出產后缺乳論治5法:補氣養(yǎng)血,通絡泌乳,通乳丹加減;疏肝解郁,行氣下乳,逍遙散加減;活血化瘀,通絡行乳,生化湯加減;燥濕運脾,通陽布乳,二陳平胃散加減;益氣養(yǎng)陰,斂汗充乳,玉屏風散合生脈散加減。閆氏[15]更將其分成以下5型:先天不足,補天大造丸加減補腎填精;生化乏源,催乳湯加減益氣養(yǎng)血;肝氣郁結,通肝生乳湯加減疏肝解郁;乳絡壅滯,催乳散活血通絡,散結通乳;外感風熱,通草湯疏風清熱,利絡通乳。楊氏[16]總結出中醫(yī)治療八法:疏肝解郁法:選方下乳涌泉散加減;益氣養(yǎng)血法:選方通乳丹加減;清化熱痰法:選方芩連溫膽湯加減;燥濕化痰法:選方平胃導痰湯加減;行氣活血法:選方漏蘆湯加減;活血化瘀法:選方少腹逐瘀湯加減;滋陰補血法:選方下乳天漿散加減;補腎益精法:選方毓麟珠加減。中醫(yī)辨證治療對于產后缺乳的效果顯著。

2.1.2 驗方 方藥組成[17]:豬油4兩,核桃仁3兩,黑芝麻2兩,紅糖適量。先將核桃仁、黑芝麻研細末,再將豬油置于火上化開后放涼,把研好的核桃仁、黑芝麻放入豬油中攪勻備用。生產后即可服用,每次1~2湯匙,加適量紅糖,一日數(shù)次,不拘時候。糖尿病患者則不加紅糖。此方能補益精血,使乳汁通暢,又能潤燥滑腸,以解大便難之苦。

2.1.3 針藥結合治療 崔氏等[18]針灸加中藥治療產后乳汁不通,針灸取穴膻中、乳根、少澤,氣血虛弱型加足三里、脾俞;肝氣郁滯型加太沖、期門。氣血虛弱型方用通乳丹加味。肝氣郁滯型方用下乳涌泉散加減。劉氏[19]運用針刺配合中藥內服治療產后缺乳,取膻中、少澤(雙)、乳根(雙),氣血虛弱配足三里;肝郁氣滯配太沖;痰濕瘀阻配豐隆。同時氣血兩虛型治宜補氣養(yǎng)血,佐以通乳。方用通乳丹加減。肝郁氣滯型治宜疏肝解郁,活絡通乳。方用下乳涌泉散加減。痰濕瘀阻型治宜化痰理氣,通絡下乳。方用二陳湯加減。療效明顯。

2.1.4 推拿治療[20]

2.1.4.1 全身推拿 (1)按揉穴位:用中指或拇指按揉中脘、足三里、三陰交、血海、合谷、外關、少澤、肺俞、心俞、脾俞、胃俞、肝俞、膈俞等穴,每穴按揉1 min左右,以達到健脾養(yǎng)胃、疏肝理氣、補血通乳的目的。(2)彈撥小腿胃經(jīng):因乳房屬胃經(jīng),故彈撥胃經(jīng)能益胃,促進氣血生成,對虛證者尤為適用。

2.1.4.2 局部推拿 四指指腹或掌根環(huán)形按揉乳房周邊皮膚2 min,五指相撮以指腹輕輕抓揉乳房10~20次,然后以手掌托住乳房輕輕抖動1 min;自上而下直推胸骨,分推膻中至乳頭各10遍;最后采用梳篦法,即左手托住乳房,右手四指分開成梳子狀,順著乳腺導管的生長方向,從乳房根部向乳頭方向輕拉3~5 min。

2.1.5 按摩治療 服藥的同時,指導患者:①用一手掌從乳房根部將乳房托起,用另一手大魚際向乳頭方向推數(shù)次。②用雙手在乳頭部輕輕做捻法30 s。③雙手大魚際推摩胸部2~3 min(方向:從外向乳頭方向)。④用雙手交替在腰部做摩法(順時針)以腰部皮膚有溫熱感為宜[21]。

2.2 食療 產后缺乳用食療應分清其證型,一般主要分成2類:①氣虛血弱型,可用鯽魚粥、黃酒鮮蝦湯、參芪豬蹄湯;②肝氣郁結型,可用赤小豆粥、通乳粥、炮甲通乳湯。[22]

2.3 西醫(yī)治療 根據(jù)電磁學及物理熱傳導的原理,采用氦氖激光聯(lián)合超短波[23]治療產后缺乳產婦,療效尚可。另有低頻脈沖電刺激[24]治療產后缺乳。但是這些方法執(zhí)行時有一定不便,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可行性較低??傮w來說,在產后缺乳方面的治療上,西醫(yī)還是沒有明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剖宮產率的升高,產后缺乳的發(fā)病率也明顯增加,嚴重影響了母乳喂養(yǎng)的實施,因此尋找有效的手段,對產后缺乳的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尤其是促進產后最初日母乳分泌的增加,改善缺乳,滿足嬰兒哺育喂養(yǎng)的需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祖國醫(yī)學對于產后缺乳的治療有著獨特的特色和優(yōu)勢,歷代醫(yī)家對產后缺乳的治療積累了大量的經(jīng)驗與方法,中藥治療從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出發(fā),調節(jié)患者整體的內分泌環(huán)境以促進乳汁分泌,而剖宮產術后初期以氣血虛弱為主,即虛為主,但正常進食以后,轉為實為主,同時都夾雜肝郁,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尤其需要關注剖宮產后一周內的缺乳,能明顯提高治療效果。目前臨床研究多見,其作用機理研究不夠,尚缺乏相應的藥理實驗證明其作用的靶點。同時,中醫(yī)藥治療產后缺乳還存在著辨證分型標準的統(tǒng)一化,中藥劑型的實用化,多種治療方法結合的完善化[25]等問題,有待于改善這些不足,以真正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1]羅元愷,曾敬光 .中醫(yī)婦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3:146~147.

[2]張宇,彭巧,廖東霞 .產后缺乳的病機研究及治療現(xiàn)狀[J].中醫(yī)藥導報,2008,14(5):117~118.

[3]張高東,王繼林 .產科因素與母乳喂養(yǎng)[J].重慶醫(yī)學,2000,29(2):137~138.

[4]韋黎 .當代產婦缺乳者增多的中醫(yī)防治思路及其方法[J].中國醫(yī)藥學報,1995,10(4):38~40.

[5]林毅,唐漢均 .現(xiàn)代中醫(yī)乳房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38~242.

[6]柏曉林 .影響母乳喂養(yǎng)成功的因素及相關措施[J].職業(yè)與健康,2004,20(4):128.

[7]張麗敏,王軍,何文娟 .母乳喂養(yǎng)現(xiàn)狀綜述[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8):26.

[8]何美寧 .剖宮產術后影響母乳喂養(yǎng)的難點及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1,(1):96.

[9]周燕蓉,謝萍,毛利華,等 .產后缺乳的中醫(yī)系認識[J].甘肅中醫(yī),2006,(2):27.

[10]何志毅 .產后抑郁對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0,16(5):250~251.

[11]柴廣麓,劉淑芹 .針藥結合治療產后缺乳120例[J].四川中醫(yī),1999,17(10):39.

[12]楊婷,亢麗 .淺述中醫(yī)對產后缺乳的辨證治療[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2):36.

[13]祁慧敏,侯玉華,李小燕 .產后缺乳治療體會[J].甘肅中醫(yī),2010,(7):50.

[14]韓素芹 .產后缺乳論治五法[J].東方食療與保健,2006,10(7):44.

[15]閆振喆 .產后缺乳辯治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3):82.

[16]楊光 .缺乳中醫(yī)證治八法[J].新疆鋼鐵,1996,60(4):8.

[17]董曉麗,魏秀蘭 .產后缺乳癥驗方[J].中醫(yī)雜志,2010,51(5):135.

[18]崔素芝,趙得風,高淑蘭 .中藥加針灸治療產后缺乳112例[J].時珍國醫(yī)國藥,1999,10(3):219.

[19]劉麗,李文麗 .針刺配合中藥內服治療產后缺乳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2006,28(6):452~453.

[20]單春艷 .推拿手法治療產后缺乳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31(8):1.

[21]于輝,金季玲 .內服外用綜合治療產后缺乳45例[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0,(2):9.

[22]鄧運發(fā) .產后缺乳,食療可補[M].農村百事通,2001,7(2):44.

[23]翟雅香,霍瑞霞,陳超萍,等 .氦氖激光聯(lián)合超短波干預產婦產后缺乳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0):49.

[24]劉灶娣,歐季月,李順好 .低頻脈沖電刺激治療產后缺乳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在藥物研究應用,2009,3(21):183~184.

猜你喜歡
缺乳方用肝郁
支氣管哮喘基本用方
五行音樂療法用于剖宮產術后缺乳的可行性探析
從肝郁論治失眠
唐喜玉治療肝郁脾虛型泄瀉經(jīng)驗總結
中醫(yī)辨證治療慢性腹瀉
產后缺乳治療研究進展
中醫(yī)辨證治療慢性腹瀉
加減平胃散在獸醫(yī)臨床中的應用及體會
滋腎解郁湯治療肝郁型陽痿41例
按摩治療產后缺乳98例
古交市| 鄂尔多斯市| 来宾市| 会同县| 栖霞市| 桐乡市| 嘉义县| 通许县| 辽中县| 耿马| 嘉善县| 宁强县| 莒南县| 大关县| 陵川县| 通化县| 珲春市| 清镇市| 宁河县| 湖口县| 林甸县| 龙南县| 乐清市| 松原市| 温泉县| 宜兰市| 澄江县| 广昌县| 依兰县| 乌兰县| 申扎县| 蕲春县| 板桥市| 永顺县| 太仆寺旗| 富民县| 义马市| 百色市| 连山| 长治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