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繳桂躍
正如其他水生哺乳動物,如海豚、海豹,及魚類等動物一樣,鞭狀打腿是人類自身生理結(jié)構(gòu)與水的阻力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自然結(jié)果。
在浩如煙海的游泳文獻中,不乏用鞭狀來形容泳姿的。但鞭子的特點是有收有送,由近及遠(yuǎn),直至鞭長莫及。依此特點來衡量四種泳姿中的踢腿動作,嚴(yán)格講,也只有蛙泳腿是與其相吻合的;而其他三種泳姿的踢腿,雙腳基本是上下踢打,與髖部的距離是不變的,這顯然不在鞭狀打腿的范疇之內(nèi)。對其他三種泳姿的打腿,更確切的地講,應(yīng)該叫“海豚式打腿”,或叫“魚的擺尾”;而鞭狀打腿是蛙泳腿獨自享有的冠名權(quán),只不過張冠李戴了。不妨看看對鞭狀打腿(Whip-kick)的定義:
The name given to the breaststroke leg action. The hips are held in a high position while the feet move in a circular motion to full extension,accelerating throughout. The heels are placed close to the seat.
運動員常聽教練講,踢水時要以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足踝,呈鞭狀打腿。那么,這個鞭狀打腿是有意比劃出來的,還是自然形成的?人體是否可以簡化成鞭子來進行打水過程呢?
在陸地上甩動鞭子時,鞭桿的振動會產(chǎn)生波,波的傳播基本沒有遇到任何阻力。而在水里的踢腿則屬于生物體的鏈?zhǔn)椒磻?yīng),并伴有水的巨大阻力。前者對震源無任何影響,“啪”的一聲就結(jié)束了;而后者會把力量從水里又返還給人體??梢?,一個是單程,一個則是雙向。
所謂生物力的鏈?zhǔn)椒磻?yīng)(Biomechanical Chain Reaction),是指骨骼肌依次或同時收縮形成的一種力量傳遞。以雞脖子為例,每一節(jié)頸椎之間都有數(shù)條骨骼肌相連,每一條的收縮都是一個力源。但只有上百條骨骼肌同時伸縮,才有可能完成如啄米等簡單的動作。
魚類也一樣,在游動中都是大的脊椎帶動小的脊椎,盡管大的運動幅度較小,但傳到小的時,動作幅度就被放大了,前后遵循動量守恒:Mv = mV。同樣,人在完成踢腿這一簡單動作時,大腦會調(diào)動上百條骨骼肌參與,并會遇到正、反關(guān)節(jié)的影響,所以,遠(yuǎn)比一條沒有生命的鞭子要復(fù)雜。
鞭狀打腿是生物體與流體的相互作用,在闡述鞭狀打腿的成因時,就不得不考慮到水的阻力作用。我們知道,水的密度是空氣的八百多倍,任何動作所遇到的阻力都與它運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見Amar公式:F = dV2)。踢球或踢水都是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足踝,之所以踢水時腿部呈現(xiàn)鞭狀,不是有意而為,而是水的阻力迫使足踝用力,必然使之滯后于大腿的擺動而形成的鞭狀。當(dāng)然,踝關(guān)節(jié)要有160度以上的伸展度,而水阻僅是外因。
可見,鞭狀打腿說的是形狀、造型,而不是實質(zhì)或成因。我們不能將一種形狀稱為技術(shù)或理論。如果將鞭狀打腿稱其為“鞭狀技術(shù)”,甚至用“振動和波”的物理模型來解釋復(fù)雜的生物力學(xué)及流體力學(xué)問題,就過于簡單了。
既然鞭狀腿的成因來自于水的阻力,那么,鞭狀腿的訓(xùn)練也就不應(yīng)該脫離水的環(huán)境了。
前面說過,鞭子的力量是單向傳遞的,不會對甩動鞭子的人有任何反饋;但踢腿則不然,踢水的同時,水對人體有阻力,它推進人體前進??梢?,這是一種雙向的生物鏈?zhǔn)絺鲃?,也叫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訓(xùn)練中如果有人不會鞭狀打腿,那么帶上腳蹼,很快就有了感覺。這是因為腳蹼增加了打水的面積,進而增大了反作用力,使鞭狀打腿動作很容易地突顯出來。
圖1
圖2
圖3
再比如,水面與水下打腿有所不同,水面打腿有可能踢破水,喪失水阻,加之要抬高下肢,所以出現(xiàn)了下打為主的打腿。但在水下不存在破水的問題,前踢后擺始終伴隨著水的阻力,所以人會很容易產(chǎn)生魚尾那樣鞭水的感覺。最典型的屬水下海豚踢(Dolphin Kick)和立式踢腿(Vertical Kick),它們既能檢驗踢腿的效率,也可以規(guī)范鞭狀打腿的動作。舉個例子,一般人頭部占體重的15%,體重140斤的人,若立式打腿時頭能出水,則說明雙腿有21斤的推進力。如果擺幅過大,推進力就會減少,人體就會下沉,因此,人會迅速反方向擺腿,由此限定了打腿的幅度,使其在有效的范圍內(nèi)擺動。鞭狀打腿的效率取決于兩個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在游進方向上的分力,一個是運動的速度。也就是說,足踝的各個部分(見各三角形單元)是否有更多的游進方向的分力Fnx(如圖1所示符號,帶向量),及該三角形更大的運動速度Un(如圖1所示符號,帶向量)。只有較大的雙腳面積,才能有較大的推進力;也只有較大的伸展度,才能獲得較大的推進方向的分力,及較長的、與水相互作用的時間。
游泳這項運動,前面要追求一個“粘”字,后面要力求一個“彈”字。也就是說,劃水時,手與水的作用周期要盡量延長,“粘”不住水就沒有推進力。但踢腿的周期則較短,且有幅度的限制,過大的踢腿幅度不但沒有推進力,還會帶來附加阻力。所以雙腿過硬或過軟都不適合游泳,需要有“彈”性。
任何東西都是長度越短,律動頻率越高。比如打六次腿時,基本是大腿鎖住,只有小腿在擺動;但打兩次腿時,發(fā)力上延到了髖部,大腿帶動小腿擺動。一旦上延到胸部發(fā)力,腰就開始帶著髖等部位擺動了,這時就達到了人的整體律動頻率:54~57周/分鐘(約1次/秒),這就是海豚踢或蝶泳腿的頻率,即約每秒兩次踢腿。整體律動時如此,但局部律動時,比如自游泳腿時的鎖髖或鎖膝,它的頻率就提高了,這與手指滑動琴弦發(fā)出不同頻率的聲音是一個道理。
一般來講,整體律動頻率(54~57周/分鐘)也就是劃水的頻率。劃水是有一個過程的,如圖2所示。當(dāng)左右手交替劃水時,手掌上的壓力記錄是緩慢增加的;若將左右手的壓力重疊起來,基本是一個連續(xù)的推進過程,這也是各種泳姿所追求的效果。
但是打腿則不然。首先,打腿頻率永遠(yuǎn)大于或等于劃水頻率,相當(dāng)于一種“脈動”。其次,劃水方向基本平行于游進的方向,且越長越好;但打腿的方向基本垂直于游進方向,所以越短越妙??梢?,二者既有量的差別,也有質(zhì)的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由上述分析可見,類似鞭狀打腿那樣的劃水,在四種泳姿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手臂并不是沒有鞭狀動作, 比如仰泳推水結(jié)束前的下壓水,連同小菲(圖3)練習(xí)的“甩泳”,手臂依然可以叫“鞭打”(Whiplash);但若因此稱其為鞭狀劃水,則有悖于劃水的本意。
正如其他水生哺乳動物,如海豚、海豹,及魚類等動物一樣,鞭狀打腿是人類自身生理結(jié)構(gòu)與水的阻力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自然結(jié)果。海豚不需要陸上模仿鞭狀打腿即可在海里游進,人類也應(yīng)該在游泳中去學(xué)會游泳;因為,只有人體對水壓力的感覺,才是形成正確肌肉記憶的依據(jù),進而定型人類的泳姿。
可見,鞭狀打腿說的是形狀、造型,而不是實質(zhì)或成因。我們不能將一種形狀稱為技術(shù)或理論。如果將鞭狀打腿稱其為“鞭狀技術(shù)”,甚至用“振動和波”的物理模型來解釋復(fù)雜的生物力學(xué)及流體力學(xué)問題,就過于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