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莉,李紅麗
護理本科生同理心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馬 莉,李紅麗
[目的]探討不同背景的護理本科生的同理心特點,為提高護生同理心水平提供依據(jù)。[方法]以便利抽樣法選取本科護生208人,采用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護生IRI-C得分為(50.13±9.35)分,護生為干部的同理關懷維度得分高于非護生干部(P<0.05),獨生子女觀點采擇維度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P<0.05),非獨生子女個人痛苦維度得分高于獨生子女(P<0.05),城鎮(zhèn)護生個人痛苦維度得分低于農(nóng)村護生(P<0.05),人際環(huán)境感受較好的護生觀點采擇、同理關懷維度得分高于人際環(huán)境感受較差的護生(P<0.05);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影響護生同理心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是否為干部。[結(jié)論]護生的同理心水平略高于中等水平,影響因素主要是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是否為干部。
護理本科生;同理心;影響因素
同理心也稱共情、移情等,是指偵察和確認他人的情緒狀態(tài),并給予適當?shù)姆磻?]。同理心是人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心理品質(zhì)。人際溝通中出現(xiàn)的許多誤解、沖突往往是由于交流雙方或一方缺乏同理心造成的。護患關系是護理實踐的基礎,同理心被認為是護患溝通的精髓,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關鍵。研究證明,同理心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得到發(fā)展和改變[2,3]。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本科護生同理心的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調(diào)查了5年制本科護生的同理心狀況,并進一步探討不同背景護生的同理心特點,為提高護生的同理心提供實證依據(jù)。
1.1 對象 2011年9月—11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中國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5年制全日制本科護理專業(yè)2007級—2011級在校護生共208人,其中女生204人,男生4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自行設計一般資料問卷,內(nèi)容包括年級、年齡、性別、是否為護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城鎮(zhèn)或農(nóng)村)等。②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IRIC)[4],為自評量表,共22個條目。包括4個維度:觀點采擇(perspective taking,PT),測量個體能夠采納他人心理觀點的傾向,共5個條目;同理關懷(empathy concern,EC),測量以他人為中心的同情感和關注不幸者的行為傾向,共6個條目;想象力(fantasy,F(xiàn)S),測量運用想象去體驗虛構作品,如小說、電視、電影、戲劇中人物的情感和行為,共6個條目;個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PD),測量對他人所處的困境或在緊張的人際背景下產(chǎn)生的內(nèi)傾性的焦慮感、不適感,共5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從“不恰當”到“非常恰當”,分別為0分~4分,反向題則反向計分,總分越高說明同理心水平越高。本次測定的量表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ɑ為0.73,4個維度的Cronbach’sɑ為0.56~0.77。
1.2.2 調(diào)查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調(diào)查對象,由研究者親自發(fā)放問卷,并于測試前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意義及倫理保證,自愿匿名填寫,當場回收問卷。共發(fā)放問卷210份,回收有效問卷208份。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1.5軟件處理,進行統(tǒng)計描述、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護生IRI-C得分情況 護生的IRI-C得分為(50.13±9.35)分,各條目均分2.27。分按照不同年級、年齡、是否學習同理心相關課程、孩童時期與母親的關系、是否喜愛閱讀文學作品進行分組,結(jié)果護生同理心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按照是否為護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城鎮(zhèn)或農(nóng)村)進行分組比較的護生同理心水平在不同維度上的差異不同,詳見表1。2.2 護生同理心主要影響因素 以護生的同理心量表總分作為因變量,對年級、年齡、性別、是否為護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城鎮(zhèn)或農(nóng)村)、是否學習過與同理心相關的課程、孩童時期與母親的關系、是否喜愛閱讀文學作品10個因素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見表2。
表1 不同背景護生IRI-C各維度得分比較(±s) 分
表1 不同背景護生IRI-C各維度得分比較(±s) 分
變量 人數(shù) 觀點采擇 同理關懷 想象力 個人痛苦護生干部 是 60 12.72±3.88 15.58±2.78 16.04±4.31 7.68±3.85否148 12.21±3.63 14.39±3.30 15.52±4.11 7.23±2.31 t值 0.90 2.44 0.80 1.87 P>0.05 <0.05 >0.05 >0.05獨生子女 是 91 13.06±3.61 14.61±3.29 15.51±4.42 6.65±4.23否117 11.78±3.71 14.81±3.14 15.79±3.98 7.87±4.07 t值 2.51 -0.43 -0.48 -2.09 P<0.05 >0.05 >0.05 <0.05生源地 農(nóng)村 98 11.78±3.61 14.85±3.08 16.00±4.00 8.59±4.04城鎮(zhèn) 110 12.40±4.09 14.66±2.94 15.51±4.58 6.44±3.67 t值 -0.87 0.33 0.62 2.95 P>0.05 >0.05 >0.05 <0.01人際環(huán)境感受 差 117 11.37±3.57 14.23±3.19 15.44±4.48 7.45±4.28好 91 13.62±3.50 15.39±3.11 15.96±3.72 7.24±4.06 t值 -4.52 -2.64 -0.89 0.34 P<0.01 <0.01 >0.05 >0.05
表2 護生同理心主要影響因素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
3.1 護生同理心的整體狀況 本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護生IRI-C得分為(50.13±9.35)分,各條目均分2.27分,略高于量表條目均分2分,提示所調(diào)查的護生的同理心略高于中等水平,這與王鈺[5]的研究結(jié)果是一致的。說明大多數(shù)護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與體驗他人的處境和情緒,并作出適當?shù)幕貞?,但護生的同理心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護理教育者應根據(jù)護生的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3.2 影響護生同理心的個人因素分析 本次調(diào)查使用的人際反應指針量表將同理心分為4個維度。經(jīng)單因素分析,護生的同理心得分在是否為護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等方面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護生為干部的同理關懷維度得分高于非護生干部。一般來說,擔任干部的護生往往是所在群體中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管理者及教師和護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擔任干部的護生的人際交往范圍較普通護生更為廣闊和復雜。在為同學、老師服務和處理各項事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關心他人、照顧他人需要的能力。獨生子女觀點采擇維度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非獨生子女個人痛苦維度得分高于獨生子女,這可能因為獨生子女一般是家庭中眾人呵護和關心的對象,與非獨生子女比較會產(chǎn)生較強的自我中心觀念,從而表現(xiàn)出對他人的關注相對較少。農(nóng)村護生個人痛苦維度得分高于城鎮(zhèn)護生。Alligood[6]認為,同理心可分為特質(zhì)和狀態(tài)兩種,特質(zhì)是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zhì),而狀態(tài)是后天培養(yǎng)而來的能力。護生同理心的發(fā)展與其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農(nóng)村相對城鎮(zhèn)而言,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更注重人際間的交往。在這樣氛圍下成長的農(nóng)村護生可能更多地關注他人。人際環(huán)境感受較好的護生觀點采擇、同理關懷維度得分都高于人際環(huán)境感受較差的護生。Hojat等[7]認為,同理心的發(fā)展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對人際環(huán)境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際環(huán)境感受較好的護生能更多地感受到老師及同學的關心支持,能更好地體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通過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影響護生同理心的主要因素有人際環(huán)境感受、生源地、是否為干部。了解培訓對象的特征及同理心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對于保證同理心培訓效果是非常重要的[8]。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可以為護理教育者和護理管理者提供依據(jù),有的放矢地對護生的同理心進行培訓,促進護生同理心水平的提高,從而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1]李小寒.護理中的人際溝通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
[2]Das-Gupta S,Charon R.Personal illness narratives:Using reflective writing to teach empathy[J].Acad Med,2004,79(4):351-356.
[3]杜玉芳,黃麗,馮涯.培養(yǎng)醫(yī)護生同理心的策略[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8,28(3):188-191.
[4]詹志禹.年級、性別角色、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系[M].臺北:臺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1987:7-14.
[5]王鈺.護理本科生的共情特點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0:6.
[6]Alligood MR.Empathy: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two types[J].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1992,30(3):14-17.
[7]Hojat M,Gonnella JS,Mangione S,etal.Physician empathy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Experience with the Jefferson scale of physician empathy[J].Seminars in Integrative Medicine,2003,1(1):25-41.
[8]凌銀嬋,劉海燕,莫潔玲,等.護生職業(yè)同理心培養(yǎng)初探[J].全科護理,2012,10(7B):1902-1904.
Analysis on status quo of empath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a Li,Li Hongli(Nursing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110001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29.018
1009-6493(2012)10B-2727-02
馬莉,講師,碩士研究生,單位:110001,中國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李紅麗單位:110001,中國醫(yī)科大學。
2011-12-07;
2012-09-12)
(本文編輯 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