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h醫(yī)院(301600)元鳳霞
隨著剖宮產率在我國持續(xù)上升的趨勢,導致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病例增加,瘢痕子宮中期妊娠要求引產的患者也隨之增多,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方法成為婦產科醫(yī)師面臨的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關于瘢痕子宮引產,以往主要是剖宮取胎,但在臨床工作中,小型剖宮產已越來越不被患者接受。
目前絕大多數觀點認為,瘢痕子宮妊娠在嚴密觀察下引產是可行的,尤其是中期妊娠引產的安全性較為肯定。孕中期引產的宮縮特點是,宮底宮體部收縮力強,向下逐漸減弱,子宮下段伸展不顯著,加之胎兒小,所需擴張力小,對子宮下段瘢痕影響不大,與孕晚期相比不易發(fā)生子宮破裂。如何選用安全、有效的引產方法,減輕對母體的再次創(chuàng)傷,是目前討論的熱點話題。本文就138例瘢痕子宮中期妊娠不同引產方法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天津市靜海縣醫(yī)院婦科于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瘢痕子宮中期妊娠需要引產者138例,根據用藥方法不同分為A、B兩組,其中A組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陰道后穹窿放置引產67例,年齡21~44歲,平均(30.16±3.25)歲;孕13~27周,平均(19.13±2.45)周,孕周<20周31例,占46.3%;距離前次手術時間為5個月至13年,平均(64.2±45.23)個月,B組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引產71例,年齡22~43歲,平均(33.6±4.87)歲;孕14~27周,平均(20.4±6.42)周,孕周<20周40例,占63.4%;距離前次手術時間為6個月至12年,平均(58.7±43.45)個月。盆腔彩超了解子宮下截切口厚度,A組下截切口厚度>0.4cm 62例,<0.4cm 5例,B組下截切口厚度>0.4cm 67例,<0.4cm 4例。術前實驗室檢查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及血尿常規(guī)均正常,無手術禁忌證,產前檢查證實胎兒為畸形、先天性心臟病、死胎或胎膜早破及要求終止妊娠者。
1.2 引產方法 兩組均于術前口服米非司酮150mg,服用方法為150mg,空腹溫開水頓服。48小時后給予米索前列醇,A組67例,行米索前列醇陰道后穹窿放置術,劑量為每次50~100ug,根據宮縮強度、陰道出血情況酌情增加放置次數及藥量,間隔時間為8~12h,每日最多放置3次。B組71例,行米索前列醇口服,劑量為50~100ug,根據宮縮強度、陰道出血情況酌情增加藥量,間隔時間為6~8h,每日最多4次。
1.3 觀察項目 子宮下截厚度、用藥至分娩時間、胎盤胎膜殘留情況、產后2h內出血量、軟產道裂傷、子宮破裂。
1.4 效果評價 療效判定標準:①引產成功:胎兒、胎盤胎膜完全排出,不需清宮,陰道出血自然停止;胎兒自然排出,胎盤胎膜殘留或胎盤滯留,出血多,出血時間長,超聲提示有宮內殘留而行清宮術者;②引產失?。耗┐蚊姿髑傲写紤?4h后,胎盤仍未排出,改用其他方法終止妊娠者;③引產出血:2種引產方法流產時出血量>300ml均診斷為引產出血[1]。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對組間各指標進行比較,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一般情況 兩組孕婦的年齡、孕次、產次、距離前次手術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臨床經過 A組67例患者中,用藥時間距離分娩時間最短3h,最長55h。B組71例患者中,用藥時間距離分娩時間最短6h,最長為86h。用藥至分娩時間、產后2h內出血量,A組與B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2.3 引產效果 A組引產成功率94.03%,B組引產成功率95.77%,A、B兩組胎膜殘留、胎盤滯留患者均行清宮術。A、B兩組引產成功率、清宮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胎盤滯留率、胎盤胎膜殘留率不高于B組,兩組分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3。
2.4 子宮下截切口厚度與引產并發(fā)癥 A組下截切口厚度>0.4cm 62例,<0.4cm 5例,B組下截切口厚度>0.4cm 67例,<0.4cm 4例,A組引產出血5例,子宮破裂1例,軟產道裂傷3例。B組引產出血患者中1例因胎盤植入,產時出血2500ml出現失血性休克,行全子宮切除術,引產并發(fā)癥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4。
附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附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附表2 兩組臨床經過比較()
附表2 兩組臨床經過比較()
注:與B組比較,P<0.05
附表3 兩組引產效果比較
附表4 兩組下截切口厚度與引產并發(fā)癥比較
米非司酮是受體水平拮抗孕激素的一種藥物,作用是使子宮蛻膜和絨毛變性,提高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軟化宮頸,促進宮縮,縮短引產時間,減少引產時出血量。米索前列醇主要作用為引起子宮收縮和內膜脫落,對人妊娠子宮有較強的興奮作用,使子宮產生強烈的收縮,前列腺素可使子宮頸的膠原分解酶活性增加,使膠原纖維降解,膠原束間隙擴大,宮頸松弛、軟化而變短,胎盤受損,繼發(fā)血黃體酮水平下降,胎兒缺氧,以及子宮內源性前列腺素上升,引起類似正常分娩時子宮高頻率、高幅度收縮,達到流產和引產的目的。藥物引產時兩藥聯(lián)合應用能夠協(xié)同誘發(fā)宮縮,使宮頸擴張同步進行,成功率高,建議在服用米非司酮48h后行引產術。
本文138例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患者在術前48h內均選用米非司酮口服,A組引產成功率為94.03%,B組引產成功率為95.7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兩種引產方法用于終止瘢痕子宮中期妊娠都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國外對孕中期的瘢痕子宮孕婦應用米索前列醇引產有許多研究[1][2]認為是安全的,不增加子宮破裂的風險,國內也有相應的研究[3],認為米索前列醇引產可行。但是國內外大量文獻報道瘢痕子宮妊娠引產潛在的風險較大,子宮破裂是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
1996年Lynch等[4]報道前次以剖宮產終止妊娠而再次妊娠時,發(fā)生子宮破裂的危險為3.8%。術前超聲檢查子宮下段厚度,明確切口愈合情況,在以后工作中應該引起足夠重視。術中要嚴密觀察宮縮強度、頻率、陰道出血情況和腹部體征,并根據瘢痕子宮厚度預測母嬰手術風險,可能將對婦產科臨床處理有指導意義[5]。
綜上所述,對于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兩種引產方法都是相對安全有效的。尤其對子宮下截切口厚度>0.4cm者,米索前列醇陰道后穹窿放置術簡便、快捷,應作為首選方法。米索前列醇口服對子宮下截切口厚度<0.4cm者更為安全。無論選用哪種方法,瘢痕子宮妊娠引產屬于病理情況,為確保手術的安全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6],并做好隨時開腹手術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