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涌泉
(貴州省交通建設咨詢監(jiān)理有限公司)
縱縫是指平行于混凝土路面行車方向的接縫。縱縫間距一般按3~4.5 m設置,這對行車和施工都較方便。當雙車道路面按全幅寬度施工時,縱縫可做成假縫形式。按一個車道施工時,可做成平頭式縱縫。為利于板間傳遞荷載,也可采用企口式縱縫,縫壁應涂瀝青,縫的上部也應留有寬3~8 mm的縫隙,內澆灌填縫料。為防止板沿兩側路拱橫坡滑動拉開和形成錯臺,以及防止橫縫錯開,有時在平頭式及企口式縱縫上設置拉桿,見圖1(a)、(c),(d),拉桿長50~70 cm,直徑18~20 mm,間距1.0~1.5 m。
圖1 縱縮縫的構造形式(尺寸單位:mm)
對多車道路面,應每隔3~4個車道設一條縱向脹縫,其構造與橫向脹縫相同。當路旁有路緣石時,緣石與路面板之間也應設脹縫,但不必設置傳力桿。
縱縫與橫縫一般作成垂直正交,使混凝土板具有90°的角隅。縱縫兩旁的橫縫一般成一條直線。實踐證明,如橫縫在縱縫兩旁錯開,將導致板產生從橫縫延伸出來的裂縫(圖2)。在交叉口范圍內,為了避免板塊形成銳角并使板的長邊與行車方向一致,大多采用輻射式的接縫布置形式。
圖2 橫縫錯開時引起的裂縫
應當補充指出,目前國外流行一種新的混凝土路面接縫布置形式,即脹縫甚少,縮縫間距不等,按4 m、4.5 m,5 m、5.5 m和6 m的順序設置,而且橫縫與縱縫交成80°左右的斜角,如設傳力桿,則傳力桿與路中線平行,其目的是使一輛車只有一個后輪橫越接縫,減輕由于共振作用所引起的行車跳動的幅度,同時也可緩和板伸張時的頂推作用。
至于縮縫傳力桿的設置問題,國外一般認為:對低交通量道路,當縮縫間距小于4.0~6.0 m,可不設傳力桿;對大交通量道路,任何時候都應該設置傳力桿。當采用板中計算厚度的等厚式板時,或混凝土板縱、橫向自由邊緣下的基礎有可能產生較大的塑性變形時,應在其自由邊緣和角隅處設置下述兩種補強鋼筋。
(1)邊緣鋼筋。一般用兩根直徑12~16 mm的螺紋鋼筋或圓鋼筋,設在板的下部板厚的1/4~1/3處,且距邊緣和板底均不小于5 cm,兩根鋼筋的間距不應小于1 cm??v向邊緣鋼筋一般只設在一塊板內,不得穿過縮縫,以免妨礙板的翹曲;但有時亦可將其穿過縮縫,但不得穿過脹縫。為加強錨固能力,鋼筋南端應向上彎起。在橫脹縫兩側板邊緣以及混凝土路面的起終端,為加強板的橫向邊緣,亦可設置橫向邊緣鋼筋。
(2)角隅鋼筋。設置在脹縫兩側板的角隅處,一般可用兩根直徑12~14 mm長2.4 m的螺紋鋼筋彎成的形狀。角隅鋼筋應設在板的上部,距板頂面不小于5 cm,距脹縫和板邊緣各為10 cm。在交叉口處,對無法避免形成的銳角,宜設置雙層鋼筋網(wǎng)補強,以避免板角斷裂。鋼筋布置在板的上下部,距板頂(底)5~7 cm為宜。
當混凝土路面中必須設置窖井、雨水口等其他構造物時,則宜設在板中或接縫處,在井口邊設置脹縫同混凝土面板分開,構造物周圍的混凝土面板需用鋼筋加固。如構造物不可避免地布置在離板邊小于1 m時,則應在混凝土板薄弱斷面處增設加固鋼筋。
混凝土路面同橋梁相接處,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搭板。搭板一端放在橋臺上,并加設防滑錨固鋼筋和在搭板上預留灌漿孔。如為斜交橋梁,尚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漸變板。漸變板的塊數(shù),當橋梁斜角大于70°時設一塊;45°~70°時設兩塊;小于45°至少設三塊。漸變板的短邊最小為5 m,長邊最大為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