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桂青 譚守勇 高翠南 何慶秋 鄧虹
結核病是一種由Mtb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據估計,目前全球大約有1/3的人口已經感染了Mtb,每年約有900萬例新發(fā)患者,并有300萬例死于結核病[1]。肺結核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根治肺結核病,不但需要醫(yī)生正確的診斷和合理的化療方案,更需要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以完成足夠的療程,這是治愈肺結核的關鍵。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良好可以提高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2]。自我效能是調節(jié)認知和行為之間關系的關鍵因素,影響或決定人們對行為的選擇,以及對該行為的堅持性和努力程度[3]。因而,針對影響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指導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行為,對肺結核的有效控制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探索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的有效途徑。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選擇2011年1—6月在廣州市胸科醫(yī)院門診確診的182例肺結核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結核病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結核病診斷標準,患者意識清楚,無溝通障礙,調查前簽署知情同意書。
1.調查方法:相關類似的問卷調查研究已有多篇報道[4-5],本研究采用心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課題組研制的《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的調查問卷》,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及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狀況。調查表由2名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員發(fā)放,采取面對面口頭詢問的方式進行,由患者自己填寫;或由調查人宣讀,患者口述選擇,調查人填寫。本次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82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2.一般情況調查表:根據臨床經驗和相關文獻,將可能影響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納入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工作狀況、年收入、醫(yī)療付費方式等人口學特征),疾病資料(病程、同時有無患糖尿病、目前服用抗結核藥情況等),患者對疾病的態(tài)度及對疾病健康知識了解程度,患者心理狀況及社會支持度。
3.自我效能評價表:自編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評價表,該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數α為0.802,結構效度系數為0.69。此量表包括3個因素:日常生活(堅持運動、合理飲食、良好生活方式、衛(wèi)生習慣)、健康行為(戒煙、限酒、穩(wěn)定情緒、適應壓力反應)、遵醫(yī)行為(按劑量服藥、按時服藥、堅持服藥、定期復查),共12個問題。評價表將每個問題分為5個等級,即完全沒信心、基本沒信心、不確定、基本有信心,完全有信心分別賦予0~4分,滿分48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好。相關研究表明,當自我效能得分≥7分(總分為10分)時,完成某項任務或行為的可能性較大[6]。因此,本研究參照此評分標準,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其評分標準為自我效能得分≥34分為高水平,25~33分為中等水平,≤24分為低水平。
數據錄入采用EpiData 3.1系統(tǒng)軟件,由調查員進行雙人雙份錄入,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包對資料進行分析。經正態(tài)性檢驗后,肺結核患者的一般資料及自我效能水平以“±s”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不同特征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采用成組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因素分析,將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為入選標準,P>0.10為剔除標準,確定自我效能的主要相關因素,
182例肺結核患者中,118例(64.8%)具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效能,32例(17.6%)自我效能水平低下,僅有32例(17.6%)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平均總得分為(26.45±4.99)分,各維度平均得分為日常生活(7.93±2.18)分、健康行為(8.22±1.65)分、遵醫(yī)行為(6.53±2.38)分,自我效能得分≤2分的4個條目見表1。
182例肺結核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為(26.45±4.99)分,對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有影響的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個人月收入、家庭社會支持功能、患者心理狀況、患者對疾病態(tài)度、醫(yī)療付費方式10個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個人月收入、家庭社會支持功能、心理狀況、文化程度、患者對疾病的態(tài)度6個因素與肺結核患者的自我效能有關(表2)。
以自我效能得分作為因變量,在單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個人年收入、家庭社會功能、心理狀況、文化程度、醫(yī)療付費方式作為自變量,在進入水準0.05、剔除水準0.10上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由大到小依次為家庭社會支持功能、心理狀況、對疾病態(tài)度、文化程度,這4個變量一共解釋19.1%的自我效能改變量(表3)。
表1 182例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2分的條目
表2 各因素在182例肺結核患者中的自我效能分析
表3 各類自變量在182例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評價中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182例肺結核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為(26.45±4.99)分,其中64.8%具有中等水平的自我效能,17.6%自我效能水平低下,僅有17.6%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得分≤2分者有4項。肺結核患者需要早期、規(guī)律、聯(lián)合、全程、適量治療,患者承擔對自己所患病的自我管理及自我保健任務,必須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識、技能和信心,三者缺一不可。自我效能的高低在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但可以促進患者行為的管理,而且可直接提高患者的健康功能[7]。因此,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幫助其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可大大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1.文化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水平高。這可能是因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參與管理疾病的能力強,其對事物的理解力、接受力、自控力較強,更能意識和感知到良好的自我效能所帶來的好處,使之能更自覺地參加到提高自我效能的活動中去,利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示應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接受能力采用適宜的方式提供指導和咨詢,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護理人員在健康宣教時,應重視對文化程度較低患者的宣教內容及方式,可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有計劃、有目的、系統(tǒng)地進行,提高教育活動針對性。
2.家庭社會支持功能: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家庭社會支持功能直接影響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家庭社會支持程度較高的患者在其防治疾病的過程中,可表現(xiàn)出較高的自我效能。家庭社會支持功能差者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在長期的治療和自我管理過程中,因家人的照顧和支持,能獲得正性的情感和體驗,從而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效能。因此,應重視家庭關懷及社會支持,亦可通過提升社會支持程度,增強自我效能促使患者持續(xù)遵從服藥治療[2]。
3.心理狀況:本研究結果提示,患者身心狀況是影響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重要因素之一。身心狀態(tài)較差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較低。有研究表明,肺結核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慮的心理,對各項防治治療措施極易產生抵觸情緒,當患者面臨困難時,會使患者自我效能降低[8]。Schoenthaler等[9]研究也證實了此點。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從肺結核患者日常生活、健康行為、遵醫(yī)行為三方面調整計劃和目標,與患者進行情感交流,讓其發(fā)泄不良情緒,使其以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從而到達治愈結核病的目的。
4.患者對疾病的態(tài)度影響:本研究結果提示,采取積極面對態(tài)度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水平較高,患者能積極面對疾病,較能主動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實,并能主動利用來自各方面的社會資源,采取有利于促進疾病康復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產生較好的遵醫(yī)行為,從而服藥依從性及自我效能較高。而消極無所謂方式,會增加應激反應的負性作用,降低患者自我效能。因此,對患者應進行有目的的情感激發(fā)[10],改變其消極態(tài)度,促進患者自我潛能的發(fā)揮。
綜上所述,文化程度、心理狀況、患者對疾病的態(tài)度及家庭社會支持功能是影響肺結核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主要因素。醫(yī)護人員應在給予患者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從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為、遵醫(yī)行為等方面給予患者個性化、有針對性的自我效能增強干預措施,鼓勵患者積極面對自己的疾病,為患者爭取家屬及社會支持,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report 2003,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3.
[2]熊文輝,楊倬.結核病個案社會支持及自我效能對遵從服藥治療之影響.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6,33(6):895-897.
[3]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 Rev,1977,84(2):191-215.
[4]何志青,胡貴方,薛植強,等.廣州市中小學校學生家長開展防治結核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中國防癆雜志,2010,32(7):383-385.
[5]盧譚旺,劉晉洪,趙梅桂,等.深圳市寶安區(qū)中學生結核病健康促進干預效果分析.中國防癆雜志,2011,33(6):331-334.
[6]Bodenheimer T,Lorig K,Holman H,et al.Patient 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in primary care.JAMA,2002,288(19):2469-2475.
[7]Fu D,F(xiàn)u H,McGowan P,et al.Implement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me in Shanghai,Chin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3,81(3):174-182.
[8]林弈,李勁,徐若,等.肺結核患者心理調查與護理干預研究.中國防癆雜志,2007,29(4):306-309.
[9]Schoenthaler A,Ogedegbe G,Allegrante JP.Self-efficac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hypertensive African Americans.Health Educ Behav,2009,36(1):127-137.
[10]楊廷忠,施衛(wèi)星,許亮文.自我效能增強:臨床護理的一種思路和方法.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9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