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望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天津300387)
當前近代文學研究中的“早秋精神”*
李希望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天津300387)
文章對向第十五屆中國近代文學學會提交的代表性論文進行了分析,指出當前的近代文學研究已經(jīng)進入到了反思和重視自我定位的階段,也即具有了“早秋精神”。在此基礎上,對反思和自我定位中所涉及的“立場”、“近代性”、“五四標準”、“現(xiàn)代性研究的缺失”、“本位觀”、“闡釋系統(tǒng)”等提出了淺見,并以小說觀念研究為例探討了近代文學理論研究的趨勢。
近代文學;文論;小說觀念;反思
林語堂有一篇美文《論年老——人生自然的節(jié)奏》,其中談到“早秋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時光,個人如此,國家亦復如此,在此一段時光之中,我們充滿了早秋精神,這時,翠綠與金黃相混,悲傷與喜悅相雜,希望與回憶相間。在我們的生活里,有一段時光,這時,青春的天真成了記憶,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還隱約可聞;這時看人生,問題不是如何發(fā)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如何奮斗操勞,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有的那寶貴的剎那;不是如何去虛擲精力,而是如何儲存這股精力以備寒冬之用。這時,感覺到自己已經(jīng)到達一個地點,已經(jīng)安定下來,已經(jīng)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東西。這時,感覺到已經(jīng)有所獲得,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貴而微小,雖微小而畢竟不失為自己的收獲,猶如秋日的樹林里,雖然沒有夏日的茂盛蔥蘢,但是所據(jù)有的卻能經(jīng)時而歷久。[1]
2010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江西近代文學研討會”在江西贛州贛南師范學院召開,到會代表80余人,提交論文80余篇。在對論文集進行了認真閱讀以后,筆者真切感受到當前近代文學研究中的一點兒“早秋精神”。
在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跋涉和攀登后,為了休息,也為了繼續(xù)前進,是需要回頭望望的——看看當初選擇的方向有沒有錯,想一想為何選擇了這么一條道路,有沒有更好的道路可走?左鵬軍先生的文章《近代文學研究中的新文學立場及其影響》在這次會議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正是這種反思的體現(xiàn)。在文中,左先生指出:“近代文學研究中存在著一種新文學立場。從文學史觀念和研究方法來看,這種新文學立場主要表現(xiàn)為:持續(xù)進化、追求變革、向往西學、否定傳統(tǒng)的文學史觀念,在研究方法上也表現(xiàn)出相同的價值向度和思想特點。在如此分明的新文學立場驅動下,近代文學的研究在內容取舍和敘述框架方面也就具有同樣清晰的以新文學為標準的傾向。從評價標準和判斷尺度的角度來看,出于新文學立場的近代文學研究,同樣帶有明顯的注重實用價值、革命精神、思想意義,而輕視學術價值、文化建設、科學精神的傾向,特別突出者如,保守還是革新,文言還是白話、雅正還是俚俗,這些相對的觀念和范疇已經(jīng)成為首要的評價標準和判斷尺度,成為新文學立場的一個顯著標志。由于如此清晰的文學革命目標的驅動,新文學立場下的近代文學研究采取了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表現(xiàn)出明顯的否定傳統(tǒng),瓦解正統(tǒng)的思想傾向。基于對傳統(tǒng)文學的否定與批判和對新文學的向往與鼓吹,新文學立場下的近代文學研究明晰地認定方興未艾的新文學價值,而且這種認定對于傳統(tǒng)文學而言是排他性的;由此生發(fā)出來的文化指向也當然是以未來可能興盛的新文學為目標,從而必然徹底否定傳統(tǒng)文學。”基于對于新文學立場的認識,左先生分別對“近代文學的過渡性質”、“五四標準”和“現(xiàn)代性研究中歷史性的缺失”進行了反思,并最后提出了確立科學通達的近代文學立場、建立多元互補的研究格局的建議。
左先生的意見可謂高屋建瓴,貼實肯綮。筆者沿著這個思路對當初如何形成這樣的新文學立場,以及對將來如何避免一種“立場或選擇”對其他立場和可能性的遮蔽再談一點兒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今后的關鍵不在于消解而在于建立?,F(xiàn)代哲學的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把方法論上升到主體位置,近代及以前的哲學都是圍繞著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做文章,而現(xiàn)代哲學則對問題和方法本身產(chǎn)生了懷疑,對以前的所有觀點進行了解構。譬如建一座房子,近代以前是對如何建設,如何增添它的功能,以及在房子內如何裝飾做各種研究,而現(xiàn)代則根本質疑建設房子的必要,它研究的問題是如何走出房子,去除房子對大自然的遮蔽。而它采取的方法就是“解構”,開始是把房子拆掉,進而要把建房的想法也拆掉。然而,都拆掉以后怎么辦呢?“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凈”以后,不就連文明也沒有了嗎?這就是后現(xiàn)代主義所面對的困境。而我認為解構不是目的,解構只能限定在方法論的范疇上,不能充當本體。解構之后,還是要進行新的建構,而且是更多形式的,不斷超出前一個模式的建構,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超構”。小到個人,大到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它為人類所做出的最終貢獻就在于提供一種生存的模式和發(fā)展的可能,學者的根本作用就是針對本民族和國家的問題作出思考,提出自己的辦法。相對于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科學、平等、民主、自由、法制的核心觀念,我覺得中國文明中具有可推崇的核心觀念在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團結協(xié)作、修身養(yǎng)性”,這才是中國的氣派和作風,這才是中國為世界文明做出的貢獻。這一點兒也適合于中國近代文學研究的立場。
左先生認為:“這是值得認真反思的一種文學史觀念。從文學史發(fā)展過程的連續(xù)性來看,任何時代的文學都有過渡性。過渡性不能等于不成熟、不完整?!?/p>
我認為,當我們討論一個時代的文學特性時,我們首先要明白它不是文學在這個時代的獨有性質。從文學的立場看,它不過是文學本身具有的性質在這個時代突出的呈現(xiàn);從時代的立場看,它是時代在文學身上打下的烙印??傊俏膶W的性質與時代的性質相結合生出的。以此觀察由古典向現(xiàn)代的過渡,西學東漸確是近代文化的根本性質。我們應該以它為邏輯起點,研究它在文學身上的獨特展現(xiàn),或者以文學文本的研究為依據(jù),對舊有的邏輯起點進行批判;而不是以它為邏輯終點,通過研究文學文本得出近代性的結論。如果覺得過渡性會引起歧義的話,那么付建舟先生在會議論文中提出的建立一個“近現(xiàn)代轉型時期中國文學”的新文學史概念也未嘗不可。
左先生在文中引用了陳思和的文章,認為“在當代文學的研究者的思考中,不自覺地存在著一種‘五四’標準”,“我們自己把本來很豐富的傳統(tǒng)簡單化了,形成了一個相像的傳統(tǒng)?!逅摹拖衩C:谝怪械囊槐K路燈,它照到的地方,是核心,是精華,應當珍惜,但畢竟只能是一小部分,而照不到的那些地方非常廣闊?!保?]其實“五四標準”與新文學立場是同一個性質的問題,它的核心是唯物主義歷史觀對文學研究的影響。反思機械唯物主義的文學反映論,祛除它對近代文學豐富性的遮蔽是非常必要的,海內外的學者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如王德威對“被壓抑的現(xiàn)代性”的研究,李歐梵對現(xiàn)代文學的傳統(tǒng)性的研究,王元化對“激進與保守”的文化策略的研究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五四:文化的闡釋》是對海外學者五四研究的一個論文集,可以為我們豐富認識提供不少啟示。與會論文中,張俊才先生的《晚年林紓:一個文化保守主義者》,從個案出發(fā)對“五四標準”簡單化、激進化的標準做出了突破,他認為:“在‘歐化的狂癖’借著新文化運動的東風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時尚的背景下,在由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進程已經(jīng)波及到中國的特定情勢下,晚年林紓對傳統(tǒng)文化的衛(wèi)護,對全盤西化思潮的反對就彰顯出一種可貴的民族意識,并對現(xiàn)代中國自身的文化建設和現(xiàn)代中國正確地融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發(fā)揮著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p>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這種反思演化為反對唯物主義和反共立場。文學研究的前提是還原歷史和文本的本來面目。在中國近代史上,“救亡圖存”是首要問題,“革命和啟蒙”是主要方法,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人們也要生活、休閑、追求現(xiàn)代,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所以說不是“革命”壓抑了現(xiàn)代性的發(fā)展,而是歷史現(xiàn)實選擇和彰顯了“革命”主題。因此正確的態(tài)度是:用唯物主義的方法研究在它的歷史觀指導下的革命文學,用現(xiàn)代性的視角研究反應都市生活的“鴛蝴派”文學,站在傳統(tǒng)的立場觀察近代文論的轉化……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共同繁榮。
左先生指出,當前在對現(xiàn)代性的研究中,忽視了其對話層面——歷史性。我認為,歷史性可以理解為現(xiàn)場性和傳統(tǒng)性。對歷史現(xiàn)場性的忽視,導致我們用一種理論和視角去選擇文本進行解讀和闡釋,難免會犯斷章取義和削足適履的錯誤。對傳統(tǒng)性的低估,讓我們采取“革命”的方法去更新文化,成為“把著自己的頭發(fā)脫離地球”的傻子。其實對于現(xiàn)代性的反思并不是現(xiàn)代化完成以后才開始的,而是一直伴隨著整個現(xiàn)代化的進程,這種反思突出地表現(xiàn)在對待傳統(tǒng)的態(tài)度上。近代“整理國故”派、學衡派等并不是頑固的封建衛(wèi)道士,這一點正如張俊才先生在與會論文中指出的:“晚年林紓是一位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他保守本民族美好而有價值的傳統(tǒng),雖然在文白之爭和儒學存廢等問題上與激進的五四新文化派形成了尖銳對立,但是他們雙方都贊同維新,都贊同進步,都期望中國文化實現(xiàn)現(xiàn)代轉型,因此他們也是在一個共同的觀念框架中運作的?!绷硪环矫?,激烈的反傳統(tǒng)的革命派,也自知不能脫離傳統(tǒng),“全盤西化”只是一個文化策略,其目的是“西體中用”。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仍然限制在“不破不立”、“矯枉過正”、“非此即彼”的簡單二元對立之中。隨著這種二元對立觀念的破除,當前對傳統(tǒng)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的轉換問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重視,在文學研究中,像陳平原的《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李怡的《中國現(xiàn)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tǒng)》、林毓生的《中國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等都是這方面的力作。在與會論文中,陳春生的《論現(xiàn)代中國小說理論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寧俊紅的《近代文論演進中古代文論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耿傳明的《清末明初小說中“現(xiàn)代性”的起源、形態(tài)與文化特性》、季桂起的《近代文學對中西文化資源的選擇與融合——以民主主義思想與國民意識為例》、龔奎林的《私塾(書院)教育與新文學的生產(chǎn)——以郭沫若、康白情等白話新詩創(chuàng)作為探討中心》也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其共同的特點是改變過去傳統(tǒng)被動適應的看法,強調傳統(tǒng)的主動性和選擇性,如季桂起先生指出:“近代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在對西方文化資源的接受和借鑒上,并非采用簡單的移植,而是根據(jù)中國文化變革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盡享甄別、梳理和吸收,使其能夠與自己的本土文化資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對西方文化資源的選擇上,他們盡可能借鑒那些與本土文化資源具有結合點的文化元素。并注意用中國自己的文化資源對其加以改造,企圖使其轉化為建構新的中國文化的重要成分,這是近代文學區(qū)別于古典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的一個突出特點?!?/p>
此外,在國內現(xiàn)代性研究中還有一個缺失,就是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性質被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其實被殖民的經(jīng)歷、被殖民者的心態(tài)正是近代中國人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一點還需要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
在生活中,當我們準備邁出家門,踏向征途的時候,總是習慣先照一照鏡子。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認為,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等等,也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3]認識和把握自己的關鍵是自我定位,正確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放下思想的包袱,增強前進的信心。郭浩帆先生《關于近代文學學科地位與研究趨向的思考》從學理層面深入思考了近代文學研究問題,文中指出:確立近代文學的歷史地位,最迫切的事是確立近代文學的本位觀,構建近代文學的理論體系和“闡釋”系統(tǒng),今后近代文學的研究重點在女性文學、翻譯文學和文獻學。其中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三個:近代文學的本位觀、“闡釋”系統(tǒng)和研究趨勢。
對事物本體的探尋,一直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追求,不僅是近代文學,所有的研究對象都面臨著樹立自己本體觀的問題。因此,關鍵不在于要不要或應不應該樹立近代文學的本體觀,而在于如何去樹立,什么又是近代文學本體的特殊性?,F(xiàn)代科學對事物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有了明確的認識,事物的本體研究包括質與量的規(guī)定、因和果的發(fā)展、偶然和必然的選擇等多個方面,這些屬于本體論的范疇。而我們要想認識本體一方面必須深入本體內部,盡量還原歷史,另一方面必須選擇參照物,建立參照系。就近代文學而言,它的參照系的坐標原點無疑應該是近代文學的文本,其X軸則應該是歷史的發(fā)展,其Y軸是中西的文學交流和對話,其z軸則是文學的文化背景。一句話,近代文學的研究應該堅持“致廣大而盡精微”。在方法論方面,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兩分法和“二元”對立論,處理好理論和實際的關系。我們反對二元論,但不應反對兩分法。兩分法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必經(jīng)階段。我們可以得魚忘筌,卻不能得魚丟筌或得魚罵筌,等魚吃完了,我們再去抓魚的時候,還是要用筌的。我們反對用理論去剪裁事實,但不能否定理論為我們提供一種新的方法和視角,有利于我們在歷史的基礎上發(fā)展、前進。
徐復觀認為,求古書之義,解古人之思,必須將其置入多層次的“解釋循環(huán)”之中,即文本內的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循環(huán)及本文與作者整體思想乃至時代思潮之間的循環(huán)。(參見劉順的與會論文《徐復觀“偉大”的文學觀簡論》)解釋學循環(huán)指在對文本進行解釋時,理解者根據(jù)文本細節(jié)來理解其整體,又根據(jù)文本的整體來理解其細節(jié)的不斷循環(huán)過程。關于“闡釋的循環(huán)”這個命題,德國施萊爾馬赫正式提出這一概念,認為理解的循環(huán)運動沿著文本來回移動,在文本被完滿理解時才消失。狄爾泰發(fā)展了這一概念,認為解釋學的循環(huán)包括相互依賴的三種關系:單個詞與文本整體的循環(huán);作品本身與作者心理狀態(tài)的循環(huán);作品與它所屬的種類與類型的循環(huán)。他并把這種循環(huán)擴展到解釋活動中理解與經(jīng)驗的關系上。海德格爾認為對未知文本的理解,永遠由被理解的前結構所決定,完滿的理解不是整體與部分之間循環(huán)的消除,而是這種循環(huán)得到最充分實現(xiàn)。伽達默爾繼承了海德格爾的觀點,在其解釋學理論中認為理解就是不斷地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到整體的過程。他用這種解釋學的循環(huán)去說明傳統(tǒng)與理解之間的循環(huán)關系,認為傳統(tǒng)就是從過去傳遞下來的東西,我們理解時,一定會受傳統(tǒng)的影響去認識事物,而且在認識事物之后所得到的解釋又轉變成為以后認識的傳統(tǒng),這種循環(huán)是不斷存在的,但這不是壞的循環(huán),而是人的認識所必須的。認為啟蒙思想家把傳統(tǒng)與知識對立是一種片面的觀點,從解釋學的角度來看,傳統(tǒng)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通過理解中的選擇、批判而不斷前進的。傳統(tǒng)是人類知識中的—部分,它必然要在理解中起作用,解釋學的理解歷史性思想就說明這種循環(huán)是知識的歷史性的表現(xiàn)。伽達默爾還認為理解的這種循環(huán)不是一種方法論的循環(huán),而是描述了理解中一種本體論的結構因素。[4]
我認為明確認識闡釋的循環(huán)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陷入循環(huán)的相對主義,而要破除這一點,關鍵在于如何在對文本的理解中批判和選擇傳統(tǒng)(既有理論觀點)而促使它不斷前進。具體到近代文學研究中,就是第一步對既有的理論和觀點進行學習、借鑒,第二步在對文本細讀的過程中找出既有理論所不能解釋的東西,第三步對原有的理論進行批判,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新的理論。只有這樣不斷循環(huán),才能最終建立起近代文學的闡釋系統(tǒng)。
郭浩帆先生在與會論文中指出,今后近代文學研究的重點會集中在翻譯文學、女性文學。與會學者在討論中,補充了家族文學、地域文學、比較文學等。在與會論文中有一篇孟暉的《蘇曼殊傳記研究初探》,掀開了傳記文學的一角。我認為除了上面之外,對近代文論的研究也應該加強,只有這樣才能把郭浩帆先生“構建近代文學理論體系”的設想落到實處。
在對文論的研究中,首先要做的是選擇中國的立場,“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目的在于發(fā)展中國自己的文論體系。其次,要對中國古代和西方近代的文論作認真的了解。第三,要對歷史資料進行甄別,把古代的還給古代,把西方的還給西方。第四,要對近代中西文論的交流和中國文論的現(xiàn)代轉變進行歷史的敘述。第五,要對近代中國文論的轉型進行文化的分析。最后對當前的文論建設提出新的構想,以利于今后的發(fā)展。以小說觀念的研究為例,第一需要認識到,中國小說存在著文言和白話兩個系統(tǒng),也存在者兩種小說觀念。文言小說主要受史傳傳統(tǒng)的影響,從功能上是補裨史之不足,從形式上受紀傳體的影響。白話小說起源于民間的說話,屬于表演藝術,和戲曲同源,戲曲觀念的當行本色也是它的本色。白話小說發(fā)展走了一條書面化的路徑,從話本到擬話本再到章回小說,這是它的載體演變。它的傳播方式有兩個層次,一是劇場的表演,二是書本流傳。到了近代,新小說的倡導者出于啟蒙的需要,認識到戲曲小說受眾廣的特點,從小說的創(chuàng)作上入手提高小說的位置。而報刊的發(fā)展則在技術上為小說傳播的書面化和大眾化,提供了方便。第二需要對小說從書場到案頭,從話本到章回小說,從觀眾(聽眾)到讀者,從坊間流傳到報刊,讀者、作者、批評者分別扮演的角色進行歷史的描述。第三,分析用西方的觀念對中國的小說觀念和現(xiàn)狀進行重新審視和選擇的結果,西方小說的傳入與西方小說觀念的傳入及影響是脫離的這樣一條線索,前者在前,后者滯后,西方小說傳入(翻譯)—學習—借鑒,中國作家在文本感受的基礎上開始自覺地更新觀念,然后指導創(chuàng)作。最后是對當代小說如何借鑒西方,如何發(fā)展自己,將來往哪里去,選擇那條路去走提出建議。
[1]林語堂.林語堂談人生[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9.
[2]陳思和.“五四”文學:在先鋒性與大眾化之間[N].中華讀書報,2006-03-08(4).
[3]庫利.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4]霍伊.闡釋學與文學[M].張弘,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
“Early Autumn Spirit”in Current Research of Modern Literature
LI Xi-w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On Summarizing papers of the Fifteenth Sess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ssociation,the author poined out that the current modern literature has entitled self-reflection and self-position that named"early autumn spirit".On this basis,the author offered his own opinion for self-reflection and self-position such as"modernity","May Fourth Standard","lack of modern research","standard view","interpretation system"and so on.At las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trend of modern literary theory.
modern literary;literary theory;novel concept;self-reflection
I 206.5
A
1673-2103(2012)01-0126-05*
2011-10-15
李希望(1975-),男,山東聊城人,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博士生,研究方向:近代中西小說觀念交流。
(責任編輯:王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