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東
(巢湖學院歷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論清代皖志的歷史地位
——以清代與前后時期的方志比較為例
張安東
(巢湖學院歷史旅游文化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方志比較研究是認識方志地位、價值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清代皖志與其前后時期的方志比較為例,分析了清代皖志的地位、特點。認為清代皖志是在前代方志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雖沿襲前代方志內(nèi)容、體例、體裁較多,但也有較大變化,內(nèi)容更為豐富,體例上逐步完善,并對民國方志編纂影響較大,為民國方志的編修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清代;皖志;地位;比較
比較研究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沒有比較,就不能認識和區(qū)別事物,進行歸納,找到共性;沒有比較,就不能確立認識的范疇,認識事物的特殊本質,找到個性。由于中華文化的統(tǒng)一性和多元性的影響,以及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有相異的自然條件、經(jīng)濟基礎、歷史文化傳承,不同的方志纂修者有各自的師承和學術研究方法,不同文獻著述有不同的編纂體例、體裁和風格,所以將清代方志與不同時期方志進行比較,有利于分析、探尋清代方志的價值、地位,總結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皖省是中國文明發(fā)達最早的地區(qū)之一,有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和極其豐富燦爛的文化典籍。其中,方志以其獨特的編纂體例,豐富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真實可靠的史料記載,開發(fā)利用價值極高而屹立于中國文獻之林。皖省修志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朱玚的《九江壽春記》。雖然此志已失,但仍可從清代王謨所輯的《漢唐地理書鈔》中見其大略。自宋至1949年,皖省現(xiàn)存各類志書396種,其中清志267種,占三分之二以上,并且省、府、州、縣、鄉(xiāng)鎮(zhèn)志均有留存。相對于其他時期來說,清代志書數(shù)量大,種類多,覆蓋面廣,史料價值高。不同時代,由于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不同,方志記載的名目和內(nèi)容詳略也有不同。就皖省而言,宋以前的志書,名目主要是圖經(jīng)、郡書、地記,內(nèi)容紀載較為單薄,涉及面不廣,或僅記人物,或僅載地理,或單敘山川地理、神話傳說。如郡書專載地方鄉(xiāng)賢俊杰,地理書主記風土,地記專載疆域、山川、古跡、人物、風土。趙宋方志定型,以“志”為名的志書漸占優(yōu)勢,體例也逐漸完善,內(nèi)容上于一地古今人事物無不載述。其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方志的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志體也越來越成熟?,F(xiàn)以清代皖志與不同時代的志書比較為例,考察清代皖志的歷史地位。
皖省宋以前舊志無存,宋元也僅存羅愿《新安志》。茲以合肥地區(qū)部分明清志書為例進行比較,以說明清代皖志的發(fā)展變化。
(萬歷)《廬州府志》,十四卷,吳道明修,杜璁纂。隆慶六年始修,萬歷三年(1575)纂成??な貐堑烂鳎中懈?,號豫齋,元城縣(今河北大名)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曾任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此志石星序曰:“吳君守廬陽期年,又期年而志成。”“其書體例,分圖、考、表、志、傳五綱,為目二十有三”,“夫志也,圖郡邑,考沿革,表疆域、分野,表封統(tǒng),表官師,表人物,志地理、建置、食貨、祀典、事紀,傳名宦、鄉(xiāng)賢、武勛、貞烈、僑寓、方外、雜志、山川。凡四閱月,三易稿,匯萃成編”[1]。但此志歸并失當,亦乖志體。如合公署、祀典、恤政、蠲賦為一卷,殊屬不當。人物卷名宦、鄉(xiāng)賢、武勛、貞烈、僑寓、方外、雜志把并列在一起,體例亦未確當。該志使用綱目體,反映了明代志書體例的進步,但分類歸屬不當,說明了志書體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嘉慶)《廬州府志》五十四卷圖一卷,張祥云修,孫星衍纂。此志仍以圖、表、志、傳為綱,下分列沿革、山川、古跡、城署、封爵、職官、選舉、學校、壇廟、寺觀、田賦、水利、名宦、人物、大事、佚事、雜文、文籍、敘錄等,歸類得當,基本沒有錯亂。此志參照明志制定體例,大體皆沿襲前志。但前志沿革分建置沿革、星野、疆域、風俗(土產(chǎn))四志,此志單立一志;前志人物分人物、孝義、列女、隱逸、僑寓、方伎、仙釋等,亦合為一志;前志藝文僅為一志,此志則析為雜文、文籍兩志;前志祥異附屬星野,此志則改列大事記。此志在沿革志、山川志、古跡志、城署志、人物志中,對明以來諸志多有匡補;在學校志、田賦志、水利志、大事志、佚事志中,增訂大量明以后發(fā)生的事項;在人物志中,記述了一批以往諸志未記的人物;在雜文志中,載錄了多篇未見于以往諸志的詩文;在文籍志中,增錄了多種明人書目。此志采集的資料更加廣泛,“廟寺、家墓、金石,搜羅疑佚碑碣,遍覽說部”,這些方面的增補內(nèi)容較舊志幾乎多出了一半[2]??傊?,較前志而言,全志體例完備合理,內(nèi)容豐富翔實,考證認真精當,達到廬州舊志較高水平。(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是對張祥云的嘉慶志的續(xù)修和進一步完善。是志由李鶴章倡修其事,李瀚章、李鴻章任總裁,黃云總其事,以嘉慶志為藍本,“聚米繪圖,籌薪設局,訪忠孝、節(jié)烈之事”[3],廣搜討,嚴考證,洋洋百卷。卷首設皇言紀,以表、志、傳、略為編例,分卷敘述疆域、沿革、山川、形勢、風土、城署、津梁、古跡、冢墓、水利、田賦、恤政、食貸、學校、祠祀、軍制、兵事、職官、名宦、封爵、人物、藝文、金石、祥異,卷末補遺,內(nèi)容全面系統(tǒng),是為善志。全志分四十五個大類,有的大類下分若干個小目,各目之首均有無題小序,言簡意賅,有的是闡述其源,有的是介紹義例,有的是說明著述,篇目設置靈活,門類比較齊全。是志新增內(nèi)容有凡例、皇言紀、風土志、津梁志、祠祀志、恤政志、食貸志、軍制志、封爵表、武功傳、耆壽傳、宦績傳、金石略、補遺等,尤其是卷九十六至一百的《淮軍戰(zhàn)事編·平寇紀略》、《淮軍戰(zhàn)事編·平捻紀略》、《淮軍戰(zhàn)事編·援臺紀略》,不僅記錄了大量的太平軍、捻軍的史實,也反映了淮軍活動和近代外國列強入侵臺灣的情況,是研究近代中國史的重要資料。
(萬歷)《合肥縣志》,二卷,胡時化修,魏豫之纂。此志首邑紀,次四表(星野、疆域、秩官、人物),八志(山川、風俗、創(chuàng)設、食貨、學校、祀典、祥異、藝文),十二傳(名宦、卓行、宦達、名勛、貞烈、儒林、文苑、隱逸、僑寓、釋道、方伎、外傳),最后雜考列之卷末。此志不僅卷少,而且以沿革而標“邑紀”,徒務新奇,有乖志體;“創(chuàng)設”而侈言古跡,與體例不符。相比較而言,(嘉慶)《合肥縣志》體例完善,內(nèi)容豐富。該志為左輔纂修,“經(jīng)始于嘉慶七年之春,閱期有四月,書成編三十六卷”[4]。有以下特色:一、以圖、表、志、傳為綱,下統(tǒng)子目。卷一為圖說;卷二至卷十五設志,分次敘述沿革、疆域、山水、營建、田賦、風土、學校、兵防、祠祀、祥異、古跡、藝文;卷十六至卷十九設表,分別為職宮表、選舉表、世襲表;卷二十至卷三十列傳,分設名宦傳、人物傳、方技傳、耆壽傳、列女傳、流寓傳、方外傳;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六,附以集文、志余。二、征引編撰,態(tài)度嚴謹?!胺才f志編列征引,于鄙見有未安者不敢規(guī)襲?!薄爸旧姓饕?,所以傳信,茲各類編列,務求據(jù)依,偶有事涉不經(jīng),地尚留其名跡,則亦附按于后以俟考,不敢從刪。若荒誕渺茫,及現(xiàn)不隸邑境者,雖見古書,概不濫引”[5]。該志的“圖說”以有一定比例的實用的地圖為“圖”,后加文字說明為“說”。列縣境總圖,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又以山圖、水圖為兩個全境的地形圖附之;首以五鄉(xiāng)區(qū)里圖為總的行政區(qū)劃,以東、南、西、北、梁鄉(xiāng)五分圖詳之;圖后的說明也是詳略得體的。這些都是明代縣志無法比擬的。“志”十四卷,是該志的主要部分,內(nèi)容極為豐富。不唯以營建志、田賦志、學校志、兵防志、祠祀志網(wǎng)羅了一代掌故,而且以沿革志把作為合肥這個行政單位的名稱、屬轄的流變作了詳細的記錄和精確的考證,并附有漢以來的大事記;以疆域志、山水志對合肥縣境的地理面貌作了詳細記錄;以古跡志對縣境內(nèi)的各處古跡作了記載和考證;以祥異志記載了漢以來縣內(nèi)發(fā)生的疫、旱、澇、風災、地震及一些奇異的征兆,以藝文志記錄了合肥人所著書目。該志“表”體中的職官表分三表:漢以來的行政官員表,明以來的學官表,武官職表。“傳”是該志的一個比重很大的部分,計十卷。在人物傳中,凡是有一可供后人取法之處者,上自官師,下至善弈者,皆為之立傳?!独m(xù)修四庫全書提要》對該志評價較高,認為“其得失亦多可論,如刪星野以免附會,藝文惟志邑人著述,職官、選舉兩表,皆本年經(jīng)事緯之法,井然有序,輿圖用開方之法,皆能刊除俗體,悉歸雅正?!?/p>
雖然清代的志書無論在內(nèi)容上還是在體例上都比前志翔實、完善。但清代志書與前志相似的多而差異的少。在指導思想上,清志與前志都是在封建思想指導下編纂的,按照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通過記人記事,宣揚封建道德,為封建統(tǒng)治服務;在內(nèi)容上,很少記載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和生活,忽視社會經(jīng)濟狀況??傮w來說,清代志書對前代沿襲的多,變革的少,雖在記載內(nèi)容上和編纂體例上發(fā)生一些變化,但根本性的變化不多。
清代皖志的高度發(fā)展,對民國時期的方志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尤其在體例上民國前期的志書因襲清代的較多。茲以清代方志和民國方志作比較來考察此種情況。
(同治)《霍邱縣志》以輿地志、營建志、食貨志、學校志、禮儀志、勛爵志、秩官志、選舉志、人物志、藝文志、雜志為綱,(民國)《重修蒙城縣志》設輿地志、建置志、河渠志、食貨志、學校志、武備志、秩官志、選舉志、人物志、列女志、藝文志、雜類志作為大類,兩志的綱目幾乎相同,下分的細目差異也很小。這說明民國前期的志書體例受清代志書的影響很大,因時變革的情況較少。因襲清代志書體例的民國志書還有很多,如民國九年(1920)張其濬修、江克讓纂的《全椒縣志》,設輿地志、山川志、風土志、食貨志、學校志、武備志、職官志、人物志、列女志、宗教志、藝文志、雜志,“略仿光緒志定為十二綱,……惟宗教一志新增,取舊雜志中仙釋改為釋、道,補輯回、耶,分為四類,而以寺觀等附載各教之后,余悉仍舊?!薄捌鋺円酌Q者,如坊鄉(xiāng)今改坊區(qū),錢法改錢幣,鹽法改鹽運,兵制改營防是也。有應遷移次第者,如沿革舊在坊鄉(xiāng)后今改置疆域前,經(jīng)緯度舊附星野今改附疆域是也。有應補加門類者,如輿地志增鐵路、郵政,食貨志增實業(yè),附加稅、公債,學校志增學校、教育會、勸學所,武備志增警察、警備隊、器械是也”[6]。從這可以看出,(民國)《全椒縣志》以(光緒)《全椒縣志》為依據(jù),基本上仿照光緒志體例而編纂,只是改變了一些門類的名稱和位置次序,在舊綱下增加一些門類,整體結構并未發(fā)生大的變化。民國十三年(1924)黃佩蘭修、王佩箴等纂的《渦陽風土紀》為卷十八,其編次,卷首題名、序、目錄、纂修姓氏,卷一圖(全境總圖、四縣分撥分圖、縣城全圖),卷二疆域(沿革、晷度、境界、村堡表、圩寨表、交通、道路、形勝),卷三山川,卷四古跡,卷五建置,卷六藩封,卷七名宦(職官表),卷八食貨(物產(chǎn)),卷九學校(選舉表),卷十憲典,卷十一禮俗,卷十二人物上,卷十三人物中,卷十四人物下(列女、忠烈表),卷十五兵事(兵防),卷十六藝文,卷十七后敘,卷十八樂輸題名。此志體例一仍前清,未有變化。借此可以看出民國前期志書體例受清代志書影響較大,新的體例、體裁尚未出現(xiàn)。那么,民國中后期方志體例有沒有大的變化呢?現(xiàn)再舉例予以比較分析。民國二十五年(1936)石國柱、樓文釗修,許承堯纂的《歙縣志》,共十六卷,卷一輿地志,包括晷度、疆域、沿革、山川、都鄙、風土、古跡、丘墓八門,卷二上卷為營建志,包括城池、公署、學校、秩祀、寺觀、水利、津梁七門,下卷為官師志,包括職官、名宦二門,卷三武備志、食貨志、恤政志,武備志包括兵防、兵事二門,食貨志包括物產(chǎn)、賦役、貢品、鹽法、茶綱五門,恤政志包括倉儲、院局、蠲賦、賑濟、優(yōu)老五門,卷四至五為選舉志,包括薦辟、科目、武科目、仕宦、勛爵、特恩、封蔭七門,卷六至十四為人物志,包括勛績、宦績、忠節(jié)、儒林、文苑、材武、孝友、義行、士林(詩林賦)、遺佚、方技、列女十二門,卷十五至十六上卷為藝文志,包括書目、奏疏、序、記、書、文、碑碣、考辨、議、頌、說、紀事、墓志、行狀、詩賦十五門,十六卷下卷為雜記,包括祥異(人瑞附)、拾遺、志源、人物志姓氏備查表四門。此志編目次第幾同(乾?。鹅h志》(厘為輿地志、建置志、官師志、食貨志、恤政志、選舉志、人物志、藝文志、雜志等九志),體例結構沒有任何變化,子目內(nèi)容也大致相同,沒有體現(xiàn)出時代特色。
總之,通過清代皖志與各個時期方志的縱向比較,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一是清代皖志是在前代方志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雖沿襲前代方志內(nèi)容、體例、體裁較多,但也有較大變化,內(nèi)容更為豐富,體例上逐步完善,綱目體志書漸成主流,體裁上序跋、凡例、圖、表、志、傳、紀運用比較普遍。二是志書編纂的目的突出了統(tǒng)治者的政治需要和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念,入志的內(nèi)容與資政、教化的迫切需要相關,人文、經(jīng)濟內(nèi)容的記載雖有增加的趨勢,但取舍的標準是服務于封建統(tǒng)治。三是清代皖志對民國方志編纂影響較大。清代時期方志體例基本定型,資料和內(nèi)容取舍標準基本確定,因而民國時期方志對清代方志的體例因多創(chuàng)少,盡管隨著社會的變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內(nèi)容,但在志書中所占比重較小。民國時期方志遵從清志舊轍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續(xù)修四庫全書提要》評之曰:“自光緒中葉以后,新政已漸推行,若自治、郵政、畢業(yè)、議員、公債、勸學所,與夫其他各種雜稅,志中皆未言及。”石國柱的序言也說:“入民國后國體既更,非舊例所可包舉,自應更定別為記載,今未遑及”[7]。總體上說民國方志沒有突破清代方志的藩籬,基本格局未變,因時厘革的情況很少。
清代皖志發(fā)展有著輝煌的歷史。順治時期社會環(huán)境雖然動蕩不安,但各級政府和地方官紳關注修志事業(yè),修出了數(shù)十部志書,開啟了有清一代修志的先例。入康熙朝以后,由于中央政府編修《大清一統(tǒng)志》的需要,迭令各地修志以備采摭,皖省開始出現(xiàn)第一次的修志高潮,歷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修志不斷,志書不斷出現(xiàn),特別是道光年間撰修建省以來的第一部省志,使全省修志更加普及,蔚然成風。在兵慌馬亂的咸豐朝作短暫停頓后,同、光時期又迎來了第二次修志的高潮。上至省府,下至府、州、縣、鄉(xiāng)鎮(zhèn),旁及衛(wèi)所,莫不有志。綜觀皖省的修志歷史,可謂縱不斷線,基本上各個時期都在修志,數(shù)量之多,范圍之廣,均為空前。
輝煌的修志歷史,使清代方志在皖志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跡,也使它的價值和地位日漸突出。首先,清代方志不僅保存了大量已失傳的珍貴資料,而且是皖省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據(jù)前文統(tǒng)計,清代以前,皖省僅存宋志1種,明志74種,而清代卻存有數(shù)百種志書。由于志書連續(xù)性的特點,大量的有關明代以前皖省地情資料得以保存,正如倉修良所說:“在我國發(fā)展過程中,在一般情況下,每次修志總是在前人所修志書的基礎上進行續(xù)修,這中間既有補充遺漏,又有糾正錯誤,然后再續(xù)寫新的內(nèi)容,……真正一刀切式的續(xù)修,其數(shù)量真是微乎其微”[8]。也就是說,后期修志既承繼前志內(nèi)容,也續(xù)編新的內(nèi)容。這樣,清代皖省數(shù)量眾多的方志,就是我們了解清代以前和清代皖省地方各方面情況的重要資料,可以為歷史研究特別是區(qū)域研究提供詳盡的資料。而且“方志猶今之歷史與人文地理,一隅之地理沿革,政治經(jīng)濟,學術文獻,社會風物,靡不悉載。其為用也,不惟征文獻于既往,實所以資考鏡于來茲。吾國舊史,多備縉紳先生之瀏覽,或供文人學士之傳誦。文飭雕作,意義復沓。方志之書,雖難盡免此失,而其所記事實,則多較史書為可取”[9]。故清代皖志又是我們研究地方歷史的最珍貴可靠的資料。方志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寶貴積累,在傳承文明上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清代皖志以其豐富而系統(tǒng)的記載,使社會文化資源及其精神財富得以世代相傳。從清代方志中,我們可以全面了解皖省地方的歷史和現(xiàn)狀及其演變過程,縱觀皖省的社會變遷,了解皖省人民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清代皖志既是皖省古代文化傳承的基礎,也是未來皖省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建設皖省文化,既要從文化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進行思考,又要在文化傳承、文化融合、文化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探索,從而創(chuàng)造出富有地域特色、時代特色的文化精神。方志記述了皖省各時期創(chuàng)造的時代精神和輝煌業(yè)績,體現(xiàn)折射出皖省文化的總體發(fā)展方向,在今后的文化建設實踐中,仍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其次,清代方志在皖志發(fā)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清代皖志上承前代的端緒,下啟民國時期皖志的編修,為民國方志的編修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尤其是晚清是一個變化激劇的時期,經(jīng)歷了從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各種新生事物不斷涌現(xiàn),新的思潮紛至沓來,這些無不給方志纂修者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使他們的修志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均發(fā)生了較多轉變,因而清代皖志編修的指導思想、原則、體例、方法對民國皖志的發(fā)展均產(chǎn)生較大影響。民國皖志所體現(xiàn)的反映各地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面貌,反映近代資本主義企業(yè)的興起,反映人民群眾疾苦的理念,不能說與清代方志的影響沒有關聯(lián)。
清代皖志雖然沿襲前代較多,但也有新的發(fā)展,在諸多方面體現(xiàn)出不同于以往時代的特點。除在修志的組織管理上,形成了地方官主持,社會各界參與的模式和規(guī)范;方志編修頻繁;體例結構完善,體裁多樣兼用等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在志書的種類上,清代皖志基本定型,形成了以行政區(qū)劃為基礎和以內(nèi)容為基礎的兩大類型方志的格局。以行政區(qū)劃為記載范圍的志書為多,主要有通志、府志、州志、縣志、鄉(xiāng)鎮(zhèn)志,其中縣志最多,記載內(nèi)容最為系統(tǒng)完備。以內(nèi)容為記載范圍的專志也大量出現(xiàn),有專記山水的,如程弘志輯的《黃山志》、閔麟嗣輯的《黃山志定本》、黃身先輯的《黃山志略》、汪士鈜輯的《黃山志續(xù)集》、張佩芳的《黃山志》、謝維喈等輯的《九華山志》、陳蔚輯的《齊山巖洞志》、程竑輯的《秀山志》、吳康弼輯的《重修浮山志》、李恩綬輯的《紫蓬山志》、《巢湖志》等;有專記河渠水利的,如貢震輯的《靈璧河渠原委》、夏尚忠輯的《芍陂紀事》等;有專記人物,如許楚的《新安外紀》、汪洪度的《新安女史征》、《新安節(jié)烈志》、程云鵬的《新安女行錄》、董大鯤的《姓氏郡望考》、程功的《姓氏景行錄》、程之康的《程氏人物志》;有專記文獻的,如汪德淵的《汪氏藝文》、方椿的《歙藝文志》、吳蔭培的《吳氏藝文略》、胡培系的《績溪金紫胡氏所著書目》等。另外,還有專記地方風俗、學校、書院、寺廟、鹽場等志。
其次,方志內(nèi)容更加豐富與充實。清代皖省行政建置變動頻繁,社會生活日趨豐富,反映一方地情民情的記載也愈加豐富,幾乎囊括了一地政治、歷史、地理、經(jīng)濟、文化、教育、天文、風俗、人情、名勝、古跡、人物、事件等各方面現(xiàn)狀及其沿革,內(nèi)容極其廣泛,包羅萬象,成為資料性極強的“一方之全書”。清代方志內(nèi)容的豐富與充實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記載范圍的擴展。清代皖志在明代方志基礎上沿著豐富化、詳細化、具體化的軌跡擴展。如地理方面,清(同治)《祁門縣志》在明(萬歷)《祁門志》原有地理、山川基礎上增加了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形勢等內(nèi)容,而食貨方面在原有賦稅一門的基礎上,增加了戶口、田土、恤政、食局、優(yōu)老、蠲復、賑饑、鹽法、物產(chǎn)等更為具體的內(nèi)容,人物則細化為儒林、忠義、宦績、文苑、武功、隱逸、孝友、義行、列女、流寓、方技、仙釋等,并新增了溪河、壩、塘、堨、水碓等水利方面,學宮、學額、學產(chǎn)等學校方面以及進士、舉人、思賜、薦辟、封贈等選舉方面的內(nèi)容。就反映祁門一地各方面情況來說,(同治)《祁門縣志》比(萬歷)《祁門志》豐富充實得多,為后人研究和了解祁門的社會發(fā)展狀況提供了充足的資料。這種擴展可以看作是清代經(jīng)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發(fā)展與志書體例日臻完善,互相影響,彼此作用的結果。二是有關國計民生的經(jīng)濟內(nèi)容大幅度增加。清代皖志中的田地、戶口、賦役、稅收、土產(chǎn)、水利、屯田等方面的內(nèi)容幾乎無志不有。(嘉慶)《建德縣志·凡例》云:“舊志編戶口未詳,置徭役不載,以我朝丁不加賦,役隨田征,故也。然民谷之數(shù),奏之督撫,登諸史館,而州縣雇募乎民,與民之食力于官者,又為酌定,額數(shù)則未嘗不在,朝廷籌劃中矣,特補詳之;”“丁田貢賦今古異,宜難拘舊例。茲以現(xiàn)行規(guī)則為主,而以大字詳于前,其有隨時裁改,名存而實異者,以小字附錄于后,眉目似較前志為楚”[10]。王元慶在(光緒)《續(xù)修舒城縣志》序中說:“夫志土田、水利,則原隰、陂澤、山地之廣,物其土宜,勤其糞溉、利可十倍,則農(nóng)學宜講也;志物產(chǎn)則竹木、麻茶、桐漆、蠶桑、果蔬之屬,不可屢數(shù),精制造之功,竭人工機器之巧,利且百倍,則工學宜講也;邑西南諸山綿亙六、桐、霍、潛之境,包孕宏深,礦產(chǎn)饒富,則礦學宜講矣;邑前后河東注巢湖,道光以后沙淤水淺,舟楫不至,商業(yè)遂衰,若疏濬兩河,申行土貨,帆檣易集,商賈必多,則商學易講也”[11]??梢姡敃r的志書編修已注意到經(jīng)濟類事項的重要性,并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記載。經(jīng)濟類內(nèi)容在各志中表現(xiàn)不一,如(嘉慶)《寧國志》食貨志內(nèi)容三卷,占全志十二分之一;(康熙)《含山縣志》列戶口、田賦、物產(chǎn)三卷,占總篇幅十分之一;(康熙)《廬江縣志》列土產(chǎn)、歲辦、田賦、田塘、水利、蠲賑、役法七目,幾占全志五分之一。(道光)《繁昌縣志》專設食貨志一卷,下領戶口、田賦、蠲恤、恩赍、積貯、藉田、囚田、馬田、社倉、鹽法、物產(chǎn)十一目,是經(jīng)濟內(nèi)容列目較細的一例。(道光)《懷寧縣志》水利志下領挽運、灌溉、邑城水脈三目,食貨志下領丁徭、田賦、起費、經(jīng)費、支給、漕米、漕豆、解支、耗羨、雜榷、鹽引、茶綱、前代賦稅、物產(chǎn)十四目,經(jīng)濟內(nèi)容分目更細。從總體情況看,清代安徽方志對經(jīng)濟內(nèi)容的記載,后期比前期越益豐富。如(康熙)《望江縣志》僅以一卷篇目記載經(jīng)濟內(nèi)容,列目較少,只有戶口、田賦、物產(chǎn)三目,為全志的十五分之一,而(乾?。锻h志》記載經(jīng)濟方面的內(nèi)容占全書的八分之一,列目也細致得多。三是反映人文、社會及地方特色的內(nèi)容更加豐富。清代大部分書都列有人物、學校、藝文,體現(xiàn)了當時統(tǒng)治者對政務、人文的重視,特別是對學校教育的記載,內(nèi)容更為詳實。風俗、方技等內(nèi)容的大量記載則為我們提供了掌握當時社會狀況、民情民俗的路徑。(康熙)《桐城縣志》理學人物的記載和數(shù)百種藝文的著錄,體現(xiàn)了桐城的地方人文特色,是研究清代桐城派人物行跡及著述成果的珍貴資料。(道光)《徽州府志》記載的當?shù)刎S富的物產(chǎn)品種,以及世家大族的源流和日后演變,也是研究經(jīng)濟
[1](萬歷)廬州府志·石星序[M].萬歷三年刻本.
[2](嘉慶)廬州府志·張祥云序[M].嘉慶八年刻本.
[3](光緒)續(xù)修廬州府志·黃云序[M].光緒十一年刻本.
[4](嘉慶)合肥縣志·左輔序[M].嘉慶九年刻本.
[5](嘉慶)合肥縣志·凡例[M].嘉慶九年刻本.
[6](民國)全椒縣志·凡例[M].民國九年刻本.
[7](民國)歙縣志·石國柱序[M].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
[8]倉修良.方志學新論[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9]傅振倫.中國方志學通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
[10](嘉慶)建德縣志·凡例[M].嘉慶十三年刻本.
[11](光緒)續(xù)修舒城縣志·王元慶序[M].光緒二十三年刻本.
ON QING DYNASTY ANHUI LOCAL RECORDS,HISTORICAL STATUS——take the Qing Dynasty with the around time local records comparison as an example
ZHANG An-do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The local chronicle comparison research is knows the local chronicle status,the value important method.If this article take the Qing Dynasty Anhui will around the time local chronicle comparison as the example,the analysis settles the generation of Anhui will the status,the characteristic.Believed that,the Qing Dynasty Anhui will is develops in the front generation of local chronicle foundation front,although follows the generation of local chronicle content,the style,the literature style are many,but also has the sweeping change,the content is richer,in the style consummates gradually,and compiles the influence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local chronicle to be big,edited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local chronicle provides massively has been possible to supply the model the experience,has function which linked the preceding with the following.
Qing Dynasty;Anhui local records;status;comparison
book=7,ebook=76
K290
:A
:1672-2868(2012)04-0007-06
責任編輯:松 水
2012-03-20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項目編號:09YJA770003),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08jyxm435).
張安東(1964-),男,安徽廬江人。巢湖學院歷史旅游文化系教授,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傳世文獻與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