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清
“識知”能力與碩士研究生教學
王思清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特別是碩士研究生教育不斷擴招,其批量生產(chǎn)給研究生的教育教學帶來壓力,其質量也令人擔憂。與本科生相比,碩士研究生階段對“識知”能力的要求更高,故教學應同時注重靜態(tài)“知識”儲備的增加以及動態(tài)的“識知”能力的加強。個人知識的境遇性、意會性、可塑性、實踐性要求研究生階段在實施師徒式、專業(yè)式、協(xié)作式、教學式教學模式時,注重探究性、凸顯協(xié)助性、體現(xiàn)自助性、回歸實踐性,以提高研究生的“識知”能力。
“識知”能力;碩士研究生;教學模式;個人知識
“個人知識”既是一種知識的存在形態(tài),也是一種知識的形成過程;既是一種靜態(tài)的“知識”,亦是一種動態(tài)的“識知”[1]。恩里科·C·佩羅蒂(Enrico.C.Perotti)認為,可編碼的顯性知識僅僅是“冰山”一角,藏在水面下的大量隱性知識還有待人們開發(fā)[2]。石中英認為,緘默知識是人類知識總體中那些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陳述的知識。[3]波蘭尼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形成隱性知識即緘默知識。愛因斯坦認為,“把所學的東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這標志著教育是知識與個體經(jīng)驗的結合,從而轉化為能力的過程。研究生教育作為一種高等教育,不僅應該關注研究生的知識,還應該關注研究生的“識知”能力的加強。
1.個人知識的境遇性與“識知”。個體具有差異性,個人知識也因人而異。個人知識具有情境性和介入性。雅斯貝爾斯等學者認為,人的基本存在結構是“境遇一內居一存在”[4]?!吧钪幸磺欣Щ蟮木硾r歸根到底都是由于我們真正難以形成關于情境的價值判斷”[5],而日常的經(jīng)驗會告訴我們,某一事物能滿足我們的要求,同時也告訴我們相應的結果[6]。沒有“識知”者的參與就沒有個人知識,個人知識是“識知”者在一定情境下自我建構的結果,個人、情境以及個人的自我建構是其三大要素。個人知識的境遇性決定了“識知”者的“識知”是個人知識增長的重要因素。
2.個人知識的意會性與“識知”。有多少個讀者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這是不同的個人意會的結果。相對于意會知識而言,言傳知識不過是露出水面的冰山,意會知識才是隱匿在底下的宏大部分。我們的習慣、態(tài)度等,都是人類生活經(jīng)驗的智慧化積淀,它們構成了“我們行動基礎的‘理性不及’的因素”[7]。個人知識獲得方式的意會性是它的重要標志,但并非所有個人知識都是不可言傳的。通過不斷的“識知”,個人知識也會不斷增進,個人的意會能力也會隨著“識知”能力的增強而增強。個人知識的意會性要求“識知”者具有較強的意會能力,這需要意會能力不強的人不斷地進行自我建構和“識知”。
3.個人知識的可塑性與“識知”。個人知識是“識知”主體主動建構的,而不是被動接受或吸收的。個人知識是通過主體的“識知”活動,不斷適應生活世界的結果。個人知識的建構是個體與他者在交往商談中進行的社會建構[8]。個人知識是可塑的,是個人不斷地主動進行建構的結果,是可以習得的。比如,一個不會言語的嬰兒,在經(jīng)過不斷學習和建構后會具有很好的語感。
4.個人知識的實踐性與“識知”。個人知識是個體在一定的情境中自我建構的結果,個體自我建構的過程就是個人實踐的過程。在個人知識的視野中,“世界對我來說無非就是在這些思維中被意識到存在著、并對我有效的世界”[9]。個人知識本身是一個根植于“識知”者與其生存、生活境遇互動的實踐過程,是不斷變化著的概念,是一種“知道如何”做事的知識,是隨著個體在不斷實踐中不斷成長而不斷提升和不斷形成的。
我國招收研究生的數(shù)量逐年提高,從2000年的39.7萬人提高到2010年140萬人,研究生的質量問題受到關注。長期以來,碩士研究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習慣于查閱資料,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不敢于挑戰(zhàn)權威進行自己獨立的研究,不習慣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碩士研究生與本科及以下級別的學習相比,應該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個人性,對“識知”能力的要求更高。碩士研究生又分為學術性和專業(yè)性兩類,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碩士研究生,都需要有較強的“識知”能力。
研究生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研究高深知識,對創(chuàng)新、對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求更高。雖然高深知識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文化之中,高深知識的內涵是不同的,其邊界會隨著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和知識價值觀念的變化而變化[10]。高深知識具有相對性,對于主要傳授高深知識的大學而言,應該跟上知識更替的要求,應該時刻走在學術的前沿,并且最好是能夠探求未知,從而引領學術的發(fā)展方向。如同潘懋元提到的,“大學的理想,就其本質而言,是人們對大學的一種展望、追求和向往,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設計與構想,是引導大學乃至整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航向?!盵11]要想完成這一追求就應該在研究生教育中關注研究生識知能力的發(fā)展。大學的主要功能是傳授、發(fā)現(xiàn)、應用知識。研究生作為大學的高級學生群體,發(fā)現(xiàn)知識更為重要,這就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識知能力。在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在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整合和發(fā)現(xiàn)知識,這就需要他們不斷地進行知識建構。當研究生面臨的挑戰(zhàn)性任務與先前知識、經(jīng)驗之間存在差異時,就需要不斷地進行闡釋和反思建構。特別是碩士研究生,他們還沒有從本科生的角色中轉換過來,還沒完全適應研究生的角色。在知識或意義建構過程中,研究生所進行的學習是高階學習,對“識知”能力的要求更高。
我國關于研究生教學模式的研究已經(jīng)有很多,潘懋元認為,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三種模式——學徒式、專業(yè)式和協(xié)作式。這三種模式依歷史順序產(chǎn)生[12]。薛天祥認為,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應該包括教學式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專業(yè)學位)。李盛兵認為,對研究生教學模式的研究已經(jīng)開始深入到詳細具體的問題,比如,區(qū)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或者是按照專業(yè)門類進行區(qū)別研究。無論是哪一種學科,實行哪一種教學模式,都應該關注研究生特別是碩士研究生“識知”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階段,碩士研究生教育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大規(guī)模擴招所致的質量下降問題;二是為了滿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研究生教育的價值追求正由單一的學術性轉向多元價值[13],對研究生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多樣化也是研究生個體差異及研究生教育自身的需要[14],現(xiàn)有的學徒式、專業(yè)式、協(xié)作式和教學式等教學模式中,學生主體地位缺失、實踐性差,對研究生“識知”能力不夠關注等等,研究生的教學應該更加注重探究性、凸顯協(xié)作性、體現(xiàn)自助性、回歸實踐性。
1.增添談話討論,注重探究性。關注探究性有助于研究生研究高深知識,多進行談話討論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探究能力。蔡元培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15]??死嗽谄洹陡叩冉逃到y(tǒng)》一書中,曾專門論述了知識問題,認為高深知識處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目的和實質的核心[16]。布魯貝克也強調,“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學問,高等教育關注的是深奧的學問。”[17]高深知識本質上內在于人,緘默知識是其重要的部分。它還具有強烈的實踐性,是人創(chuàng)造性活動、實踐的結果,專家的復雜性社會實踐是其主要來源。這同時導致了它具有開放性、不確定性、創(chuàng)新性、自主性等特點。學者們認為,通過實踐和直接經(jīng)驗的方式、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學徒制”形式可以傳遞和獲得緘默知識[18]。
《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與研究雜染并基于此種研究獲得的證據(jù)提出解釋的多種不同途徑。探究也指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科學家的思想觀念、領悟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種種活動[19],重視開發(fā)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識知”能力。在發(fā)現(xiàn)——探究的教學方法中,一切知識都是嘗試性的,是開放、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是有待不斷完善的結論。[20]探究式教學是一種走向知識生成的教學,是與高深知識和個人知識形成相適應的一種教學方法。
現(xiàn)階段,碩士研究生數(shù)量在不斷膨脹,對導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徒式的教學能否在研究生教學中有序進行,需要導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多的關注研究生們的進展與變化需要,啟迪他們的思維,提高其思考能力,注重探究性。有些學校某些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教學進行的是學徒式的模式,有些專業(yè)是協(xié)作式的,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都可以融入談話討論。
2.凸顯協(xié)作性,體現(xiàn)自助性。沒有“識知”者的參與就沒有個人知識,個人知識是“識知”者在一定情境下自我建構的結果。這里所說的自助性,主要是針對具有一定識知能力的研究生,可以給予其一定的自主權,導師只在其需要幫助的時候發(fā)揮好協(xié)作性的作用,協(xié)助研究生的自助“識知”。如同客人吃自助餐,研究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營養(yǎng)需要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真正好的研究型大學,應該如同超級市場一樣,能夠提供給學生眾多的學習機會。
對于主要以傳授高深知識為主的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而言,凸顯協(xié)作性、體現(xiàn)自助性能夠提高受教育者的積極性。研究生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并試圖通過各種途徑自行解決問題[21],如果無法解決,應該在其學習團隊中進行討論解決,也可以向導師或導師組提出。如此不斷重復、循環(huán),螺旋上升,研究生會掌握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最終實現(xiàn)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學術水平的進步,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形成自身的思維方式,不斷增加知識的儲備量,不斷增強“識知”能力。
3.回歸實踐性。石中英提出要重新審視“實踐教學”的價值[22]。研究生教學不同于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更強調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更關注“識知”能力。在實踐過程中,研究生能夠很好地投入進去,有利于其靈感的形成和思想的升華。研究生教育要加強科研實踐環(huán)節(jié),注重提高研究生科研與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的能力。個人知識,關注個人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強調知識的價值性,知識對于個人的意義,諸如信仰、情感、希望等與個體生存密切相關的一切實體或非實體的存在。研究生要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將實習與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合理的結合。
為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研究生,鼓勵研究生參加學術交流,不僅有助于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還能促進學術的發(fā)展,對個人的“知識”儲備量的增加和“識知”能力的增強都大有裨益。在學術交流中,能夠開闊研究生的學術視野,不斷獲取新的學術思想,并增強其自身的“識知”能力,從整體上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幫助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研究生也可以進行各種求職訓練。培養(yǎng)研究生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注重對德、智、體等各方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提升,都會影響個人的發(fā)展?;趥€人知識具有境遇性、意會性、可塑性和實踐性四大特性,研究生教育應該增強境遇性、意會性、實踐性,增強研究生的學習思考能力,促進其個人知識的不斷建構、“識知”能力的不斷加強。
總之,研究生教學應該實現(xiàn)方式的多元化,在實施師徒式、專業(yè)式、協(xié)作式、教學式的基礎上,強調教學中的探究性、凸顯協(xié)作性,體現(xiàn)自助性以及實踐性,促進研究生靜態(tài)“知識”儲備的增加以及動態(tài)“識知”能力的加強。
[1](英)邁克爾·波蘭尼.個人知識——邁向后批判哲學[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93.
[2]Enrico C.Perotti,Bank Lending in Transition Economies[J].Journal ofBanking and Finance,1993,(17):1021—1032,North Holland.
[3]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 [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29.
[4][8]蔡春.個人知識:教育實現(xiàn)“轉識成智"的關鍵[J].教育研究,2006,(1).
[5][6](美)約翰·杜威.確定性的尋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68,263.
[7](奧地利)費雷德里奇·阿·馮·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l997.33.
[9](德)埃德蒙德·胡塞爾.先驗現(xiàn)象學引論[A].倪梁康.面對實事本身:現(xiàn)象學經(jīng)典文選[C].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111.
[10]陳洪捷.論高深知識與高等教育[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4).
[11]韓延明.哲學的觀點:大學理念.轉引自:潘懋元.多學科觀點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7.
[12]潘懋元等.關于當前研究生教育體制創(chuàng)新的若干問題——兼論信息與電子學科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問題[J].煤炭高等教育,2004,(1).
[13]李盛兵.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之反思[J].教育研究,2005,(11).
[14]孟珊.我國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多樣化之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5)
[15]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A].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論著選[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2.
[16](美)伯頓·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tǒng)[M]王承緒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2.
[17](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王承緒,鄭繼偉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18]石中英.波蘭尼的知識理論及其教育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1,(2).
[19](美)國家研究理事會.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S].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30.
[20]趙蒙成.復雜性思維與“高深知識”[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5,(5).
[21]王剛.新形勢下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探討[J].科技與管理,2008,(4).
[22]石中英.關注緘默知識深化教學改革[J].人民教育,2004,(Z1).
責任編輯:賀春健
G643
:B
:1671-6531(2012)06-0080-02
王思清/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助教(云南麗江6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