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研究型教學在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以《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為例

2012-08-15 00:54王麗娟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小說史專題研究研究型

王麗娟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人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2)

近年來,研究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方興未艾,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學界關于研究型教學的內(nèi)涵、特點、理論基礎等,已有大量研究。在這些理論基礎上,本文擬就古代文學課程體系中的《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課程來看其具體實施和效果,以此個案來探討研究型教學在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并試圖為專題研究式課程提供某種參考。

一、研究型教學的目標

根據(jù)筆者講授《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學狀況不盡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文學史與小說史協(xié)調(diào)互補的問題;教學時間短與教學內(nèi)容多的矛盾;學生主動性不強、依賴心理重。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改進和解決的話,這門課程就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學生將會出現(xiàn)小說作品沒有細讀幾篇,小說史的脈絡也理不清,小說賞析的方法更是一竅不通的令人擔憂的狀況。鑒于此,筆者大膽嘗試研究型教學,如此一來,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教學模式的改變都可以在研究型教學中加以貫徹,上述問題也能有效改進和解決。

什么是研究型教學?一般說來,本科研究型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研究’的本質(zhì)特點,側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精神、意識、態(tài)度和能力等,從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型’教學轉變?yōu)橐耘囵B(yǎng)認知能力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學,從而達到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1]。具體到《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開展研究型教學,就是在宏觀把握小說史和小說文體的演變脈絡的基礎上,在對經(jīng)典作品進行精讀細品的前提下,領略小說的獨特魅力,掌握賞析小說的視角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傊瑒?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是開展研究型教學的重要目標。

二、研究型教學的具體實施

古代文學課程體系中,《古代文學史》是基礎必修課,也是中文系主干課程之一,而《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唐詩宋詞研究》、《古代散文專題研究》、《古代戲曲專題研究》等則是選修課程。相對于前者來講,《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等專題研究式的選修課更適合進行研究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另外,《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一般是在本科三、四年級開設,高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基礎,參與起來不至于覺得茫然無緒,難以適應。研究型教學在《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的具體實施,分開始、展開、評價三個教學流程:

(一)開始

這一階段主要包括教師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學生文本細讀和方法的訓練積累階段。就教師而言,開始階段首先要確定講什么和如何來講,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編排也涉及到教學理念。如何一方面要避免與《古代文學史》內(nèi)容的重復,另一方面又要盡力彌補文學史課的缺憾。按照很多小說史教材的編排,一直從小說的孕育講到晚清小說,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很難講完全部內(nèi)容?!按髮W文學課專題研究型教學模式是研究型教學模式的一個類別,它屬于研究型教學模式,它在強調(diào)研究的大前提下,突出以專題的形式切入課堂教學”[2]。在研究型教學的理念下,以專題的形式來切入是個很好的辦法。那么,如何取舍,講什么,不講什么?設置哪些專題?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教師在內(nèi)容設置時必須思考的問題。

為實施研究型教學,筆者結合自己的研究,將《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分為以下幾個專題:專題一,中國古代小說的起源;專題二,中國古代小說兩大系統(tǒng)及其演進;專題三,古代小說研究的觀念、視角與方法;專題四,文言小說專題;專題五,白話小說專題(四大名著專題)。專題一、二講述小說史的脈絡,這期間布置閱讀書目,讓學生細讀幾部作品,保留第一印象。專題三介紹賞析和研究小說的一些觀念和視角,讓學生慢慢接觸一些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這是研究型教學從開始到展開階段的過渡。專題四、五是研究型教學的展開階段,涉及到文本的分析及小課題的研究等多種形式。五個專題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研究型教學并非一開始就進行問題研究的,學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得有積累緩沖的余地,不然實施起來就會感覺手足無措。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習慣了“授受”式教學,對研究視角和方法比較陌生,只有零散的閱讀印象,所以專題三這個過渡階段很重要。筆者講這個專題時,先講古代小說研究的四種觀念:思想本位觀、歷史本位觀、文化本位觀和文學本位觀;再結合黃毅、許建平《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視角與方法》,介紹具體的研究視角與方法:文本分析派、社會學批評、文化學研究、理論批評派、索隱派的視角與方法、考據(jù)派的視角與方法、文獻學的視角與方法,而重點講文本分析派里面的形象論析、形式分析、比較研究及文化學研究、社會學批評。當然,即使是對本科高年級學生,這些觀念和方法仍然顯得深奧難懂,過于抽象。要想細細消化的話,還得需要通過實例來說明。比如,運用以上四種研究觀念,從多種角度分析宋江形象。學生開始只能講出一兩種較易把握的分析角度,接著筆者再進一步鞏固,列舉一些論文,讓學生指出分別對應哪種或哪幾種研究觀念。這些不同時期的論文涵蓋四種研究觀念,如《從宋江形象看投降派的丑惡嘴臉》、《封建王朝的忠實走狗,瓦解農(nóng)民革命的蛀蟲——〈水滸〉中宋江形象的剖析》、《從草莽英雄到忠臣義士——試論宋江形象演變的主要過程》、《從市井到廟堂——宋江形象生成的歷史解讀》、《宋江的文化遭遇》、《論宋江形象的人格內(nèi)蘊》、《主流文化與江湖文化的整合者——從吏人身份分析宋江形象》 、《宋江: 很棒的 “CEO”》、《試論金本〈水滸〉中宋江的形象》、《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統(tǒng)一性及其他》、《由類型化典型向個性化典型過渡——宋江形象補論》、《從歷史和美學的角度論宋江形象的塑造》、《宋江形象的悲劇性質(zhì)——兼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四種英雄形象》、《重讀〈水滸傳〉:“平庸領袖”宋江形象的精神分析》、《論劉備、宋江、唐僧的“淳儒”化》、《試論宋江與唐僧形象之可比性》等二十多篇論文。等學生慢慢消化之后,最后請學生在此基礎上寫一個宋江形象研究的小述評。這樣下來,學生也能理解宋江形象分析的多角度、多方位,比文學史課就會深化許多。這些研究觀念、視角和方法即使暫時難以理解,也沒有太大關系,后面的訓練中,會春風化雨式的點點滲入學生腦海中。

就學生而言,開始階段的文本細讀尤為重要,沒有這一階段的對一些古代小說的細讀,后面就很難適應真正的研究訓練。只有積累了一定的閱讀感受后,才能有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二)展開

在對文言、白話小說及研究視角、方法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就進入到專題四、五的具體文本分析和小課題的研究,這是實施“研究型”教學最重要的階段。鑒于學生對文言小說相對陌生,白話小說相對熟悉的情況,筆者嘗試兩種淺深不同的研究型教學形式。

第一種:思考題式。這種形式主要針對文言小說,是即興思考,無需課外準備。文言小說專題重點講述漢魏六朝小說、唐傳奇、《聊齋志異》。在講授過程中,如何設置思考題呢?可以細分下列幾種:

閱讀感受式:比如志怪小說文本《三王墓》、《宋定伯》、《陽羨書生》、《龐阿》,先提問:閱讀以后有什么感受,第一印象是什么?學生回答以后,老師進一步引申拓展,前后貫通,縱橫比較,四部小說整體上可以考察志怪小說的某些特點,單篇小說個體又可以分別考察不同類型故事的豐富含蘊。閱讀過程中,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三王墓》“成三”現(xiàn)象比較突出,然后在這個閱讀感受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寫成課程論文《〈搜神記·三王墓〉中的“成三”現(xiàn)象淺析》。還有一位同學,對《宋定伯》中的鬼形象較感興趣,在老師“《搜神記》中的鬼是不是都是這樣呢?還有別的面目嗎”的啟發(fā)下,最后完成論文《淺論〈搜神記〉中的鬼故事與鬼形象》。

重點解析式:對一些文本進行重點解析,具體操作步驟為:文本細讀——學生指出該文本可以分析的角度——教師評述、總結、補充。比如唐傳奇《鶯鶯傳》的解析,設置課堂思考題:《鶯鶯傳》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簡介)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解析?(解析角度)學生運用專題三介紹的觀念、視角與方法,再結合文本本身,列出以下解析角度:①鶯鶯形象分析(從女性心理分析鶯鶯形象、跟張生對比);②題材演變;③傳達新的愛情觀;④創(chuàng)作動因;⑤男性視角、男權意識;⑥悲劇之因;⑦張生原型、本事、元??;⑧小說中的詩歌(文體、與女主角形象的關聯(lián));⑨《鶯鶯傳》與《西廂記》的比較。雖然有淺有深,但是面對一個文本,能夠即興想出較多的分析角度,還是很不錯的,也是很好的思維訓練和研究方法的訓練。具體操作中,要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不同見解。

深度比較式:選擇一些嬗變文本,進行深度比較。比如劉義慶《幽明錄 焦湖廟?!?、沈既濟《枕中記》、蒲松齡《聊齋志異·續(xù)黃粱》三個文本,設置思考題:比較三個文本,列出它們的同和異。學生所列一開始可能會較為簡單、表面化,老師可以進行啟發(fā)誘導,最后通過“枕中”(“黃粱”)題材的傳承變異,體會不同時期文言小說的文體和敘事特點。

第二種:小課題式。這種形式主要針對白話小說。因時間限制,白話小說主要選取四大名著為代表,講述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系列、四大名著的文化觀照、四大名著的風格與敘事、四大名著的傳播與接受等。小課題式的操作步驟為:文本細讀(專題閱讀)——老師布置研究小課題——學生選取子題目,課后查找資料——課堂發(fā)言,老師、學生提問質(zhì)疑——老師點評、總結。筆者在講述“四大名著的文化觀照”時,曾布置“《水滸傳》與江湖文化”的研究課題,下設九個子題目:①什么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文化?②如何看待梁山好漢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③如何看待《水滸傳》中的“義”?④如何看待梁山好漢的仗義疏財?⑤如何看待梁山好漢的暴力、嗜血傾向?⑥如何看待梁山好漢的女性觀念?⑦如何看待《水滸傳》中的酒肉話題?⑧如何看待《水滸傳》中的民間宗教?⑨什么是“水滸氣”?《水滸傳》是否是“毒書”?這是涉及江湖文化的幾個小題目,每個題目至少要2位同學認領,不同觀點形成對話,有交流、有碰撞,才能激發(fā)思維、開闊視野。認領題目后,回去查找資料,準備提綱或發(fā)言稿,每個題目準備5-10分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再由學生上臺講,教師和其他學生發(fā)問質(zhì)疑,最后由老師點評總結。發(fā)言、點評完畢,還要分組寫一個“《水滸傳》與江湖文化”的課題總結。這一輪完成后,學生受益良多:從過程來講,體會到了探究的樂趣和合作的重要,初步懂得一個專題怎樣分解成小問題,又怎樣合攏歸納,得出觀點。從結果來講,可以形成江湖文化對《水滸傳》正面和負面雙重影響的客觀認識,認識到《水滸傳》的很多問題可以從江湖文化的層面來切入,對當代一些偏激觀點有自己的見解和判斷。一般來說,學生對四大名著熟悉度高,但不夠深入,所以這種形式比較適合這個專題,它比討論更集中,更有效,更能體現(xiàn)研究性,缺點則是耗時偏長。

四大名著除了小課題式外,還可采用辯論式、講座式、沙龍式,比如“當代大學生與四大名著”、“今天我們該如何讀四大名著”、“如何看待 《三國演義》、《水滸傳》雙典批判”、“四大名著影視作品、衍生作品熱議”等話題可以讓學生自己討論、辯論,甚至自己開講座、辦沙龍,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把學術研究與當代文化聯(lián)系起來,既要調(diào)查探究,又要深思明辨;既能保持學術的嚴肅性,又能以活潑的形式來體現(xiàn)。這些形式都需要學生做好準備工作,有積極參與的熱情,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評價

這里主要是指對學生的學習評價?!皩W生學習評價不局限于學生的知識掌握,而是擴大到學生的研究意識增強、研究習慣形成和研究能力提高;不局限于學生學到了什么,而是擴大到學生進一步學習與研究的意愿、熱情和動力;不局限于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擴大到學生將所學應用于實踐、解決問題的本領”[3],正因如此,研究型教學不應僅以一張試卷或一篇論文來打分考核。在 《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的學生評價中,考核分以下幾項:平時成績占50%,期末論文占50%。平時成績又分如下指標:課堂參與(課堂上發(fā)言、提問、討論等);作業(yè)訓練(小說史脈絡的勾勒、小述評的寫作、小課題的總結等);課外參與(讀書筆記、請教老師、參加講座、沙龍等),這幾項分別占20%、20%、10%。期末課程論文是一次綜合檢驗,比值當然很大。

綜上所述,《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中研究型教學的實施,是一個貫穿了內(nèi)容安排、問題設置、課堂組織、研究訓練到學習評價的全過程,大體體現(xiàn)了本科研究型教學“核心在研究、學生為主體、過程重互動、問題為中心、方法重啟發(fā)、形式重靈活、評價重全面”[4]的特征。

三、研究型教學的總結及推廣

經(jīng)過幾輪教學摸索和實踐,研究型教學雖不是十全十美,比如存在學生前期積累欠缺,準備不足導致主動性不高;教師問題設置難易不適中,學生互動不起來;有的教學形式耗時過長;教師的研究性不夠;課內(nèi)與課外的結合不夠等諸多問題。但相對而言,它仍是最適合《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這種“專題研究”式課程的一種模式,它取得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從外在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自主性大大提高;師生關系融洽和諧,平等交流、教學相長。從內(nèi)在看,學生問題意識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研究能力增強;文獻查閱能力和寫作能力大大提高。

教學效果的提高,可以從學生的評教分數(shù)和期末論文的質(zhì)量得以體現(xiàn)。筆者第一次上《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時,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授受式教學,評教分數(shù)為87分;現(xiàn)在采用的是研究型教學,評教分數(shù)接近93分。再看學生的期末論文,論文中出現(xiàn)了一批不錯的選題,涉及人物形象分析、比較研究、形式分析、文化學研究、交叉研究、社會學批評等,基本涵蓋了專題三重點講述的幾種研究視角與方法。無論是從論文選題,還是論文整體質(zhì)量,《古代小說史專題研究》期末論文都明顯高于《古代文學史》明清部分的課程論文。

由此可見,研究型教學是值得借鑒和嘗試的,可以揚長避短,推廣到《唐詩宋詞研究》、《古代散文專題研究》、《古代戲曲專題研究》等古代文學課程。除了研究型教學理念的貫徹、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推廣,還可以嘗試研究型教學教材的編寫。學海無涯,教海無涯,只要不斷地摸索和實踐,總會在教學上不斷前進取得佳績。

[1]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學模式及其推廣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6):66.

[2]全華凌,劉國英.大學文學課專題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2010,(6):74.

[3]李宏祥,姚利民等.大學研究性教學內(nèi)涵、特征和過程[J].湖南社會科學,2008,(5):174.

[4]張穎.本科研究型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猜你喜歡
小說史專題研究研究型
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
專題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
國有企業(yè)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孫武專題研究》
邯鄲淳《笑林》與“笑林體”文體獨立的示范意義
時軍:定錨現(xiàn)代化研究型醫(yī)院
定錨研究型人文醫(yī)院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mouse genetic reference population designed for dissecting complex traits
淺議《中國小說史略》之“略”
Ireland and Joyce’s Novel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