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江 顧強
肱骨外科頸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骨折病,各種年齡都有發(fā)生,但因老年人骨質疏松,發(fā)病率較高[1],此骨折分為嵌插型、內收型、外展型等。因受傷的外力作用不同,發(fā)生骨折的類型也不同,所以診斷及治療上,手法復位和有效的外固定也不相同。在臨床工作中需預防一些錯誤發(fā)生:
首先,將骨折誤診為肩關節(jié)脫位。其次,漏診骨折合并肩關節(jié)脫位。再者,漏診神經(jīng)血管損傷。要預防這些錯誤,就必須詳細查問其受傷原因,了解暴力方向,與肩關節(jié)脫位鑒別,測量患肢上臂與健側的長度,查明骨的體征,認真檢查手部的感覺及運動,橈動脈搏動情況,淤血腫脹的張力大小,有無血管損傷的可疑征象,并采用科學的輔助檢查方法進行檢查,如:X片、CT、彩色多普勒超聲等,了解骨折類型及骨折斷端的具體情況,包括血管、軟組織的損傷情況。需提出的是攝片時,需有正、側位不同方位的片,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因前后重疊移位的骨折,僅從正位片上是很難顯現(xiàn)出前后移位,只能顯現(xiàn)斷端的嵌插,而從側位片上就可清晰顯示骨折遠端前后分離移位。因為只有嵌插的骨折與完全移位的骨折在治療方案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診斷肱骨外科頸骨折不能沒有肩部的側位片。有時還需輔助以CT掃描成像,提供更全面的診斷依據(jù),提高診斷率,減少漏診與誤診率。
《醫(yī)宗金鑒》手法總論曰:“蓋一身之骨體,既非一致,而十二經(jīng)筋之羅列序屬,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于處,巧生于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庇幸莆坏碾殴峭饪祁i骨折,因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手法整復較困難。如手法不當即導致復位失敗。常見的有:
(1)對抗牽引力不足。其原因是近斷端甚短和肩部軟組織豐滿,用手牽拉無法用力,故須用較寬的布帶繞腋下施以對抗牽引[2]。坐勢復位時須上提,臥勢復位時需往頭部斜向健側方向斜拉。這樣不僅可以獲得足夠的牽引力,而且有更多空間施法操作。
(2)肘關節(jié)位置不當,使復位不成功。在復位時不管采用平臥位或坐勢位,在作對抗牽引時都要保持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左右,前臂中立位。最常見的錯誤就是肘關節(jié)伸直位進行牽引,使肱二頭肌緊張,產(chǎn)生對抗力,從而增加復位難度,以致復位失敗。
(3)在沒有矯正重疊移位之前,矯正側方移位。如果撥伸牽引時重疊尚未完全矯正就矯正前后側方移位不僅徒勞無功,而且適得其反。因為這樣就會使肱骨頭旋轉、肌肉嵌夾,增加了復位難度。
(4)上臂前屈過頂?shù)慕嵌炔粔颉9钦蹚臀缓?,如X片顯示骨折部后側的骨質還有嵌插或肱骨頭呈圓形,說明骨折仍有向前成角畸形,未能矯正的原因是復位時上臂前屈過頂角度不夠。應采用方法如下:施法者立于患肢的后外側,兩拇指置于骨折遠斷端后側,其他四指環(huán)抱肩前側,置于骨折近斷端成角部,在牽引下,助手握住前臂前屈上舉過頂,同時術者兩拇指推擠骨折遠斷端向前,其他四指對向扣壓骨折近斷端,實施推擠扣壓法,待前后移位及成角畸形矯正,施法者用手挪住骨折部,助手在維持一定的牽引力情況下,將上臂垂下到生理功能位,屈肘為中立位,此時輕叩擊肘部,使骨折斷端相互嵌插,防止再移位的錯誤發(fā)生。
肱骨外科頸骨折治療的早中期(三周內),都要有效的外固定,不但小夾板和紙壓墊要放置妥當,還要行“三聯(lián)”固定法。即連肩,連上臂和軀干固定在生理功能位,聯(lián)為一體。常見的錯誤有:
(1)前后外側的夾板過短,未超肩關節(jié)固定。正確的方法是,此夾板必須有足夠的長度,上端塑形內屈30度,超肩鎖關節(jié)2~3cm,下端達肘部上1cm,(三板可用單板,也可用三合一塑形板)。如夾板過短或未超過肩關節(jié),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2)內側腋板過長,此板應比其他板短,近端至腋窩,遠端至肱骨內髁上,如超長,上端可壓迫肱動脈或臂叢神經(jīng),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和上肢感覺異常。下端壓迫尺神經(jīng),可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和皮膚壓瘡。
(3)紙壓墊的位置放錯,壓墊是防止骨折再移位,矯正殘留畸形,鞏固復位成果的重要作用墊。一旦放置不當,將導致不良后果。“內收型”骨折內側板下端放較厚的蘑菇頭墊,外側骨折成角處放平勢。
(4)功能康復鍛煉時方法錯誤
骨折復位固定后,即必須正確指導患者做手指關節(jié)、腕關節(jié)、肘關節(jié)的屈伸、握掌運動,使各部位肌肉得到相應的活動鍛煉。故不僅要保證有效的外固定,還要充分的功能活動,同等重要,同步進行,加強血液循環(huán),加快骨痂生長,提高骨折治療效果。
總之,在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時,查體要細致,閱讀輔助檢查要認真,了解骨折詳情,明確其骨折的類型。康復功能鍛煉,始終貫通與整個治療期中。發(fā)揚中醫(yī)骨傷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使肱骨外科頸骨折的治療更加完善。
1 敖志堅,周細江,劉習群,等.皮牽引甩手配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80例?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123-124.
2 萬小梅.浮肩損傷14例的康復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0,9(3):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