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先,劉士芹
(1.淮南師范學(xué)院 中文與傳媒系,安徽 淮南232007;2.合肥七中,安徽 合肥230022)
“報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種經(jīng)典的倫理心態(tài),也是維系人類情感的一種堅固的倫理手段,與這一倫理主旨相對應(yīng)的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也層出不窮。這一類故事和傳說通過“施惠得報”或“舍身報人”等多種故事內(nèi)容強化了“報恩”的倫理思想。在歷史文化名城壽縣,其地方傳說所展示的“報恩”觀念具有廣博的內(nèi)涵,這一觀念在施惠給動物或陌生人而得到惠及他人的長久回報,或因報答他人而犧牲自己,卻得到以某物為志的精神回報的故事中有著集中充分的體現(xiàn)。它既積淀著壽縣民眾寬厚仁愛而又深邃的倫理思考和民間理想,也體現(xiàn)著這座古老城池的歷史遺風(fēng)和文化底蘊。
一
縱觀壽縣地方傳說,報恩的倫理主題往往呈現(xiàn)出較為完整的形態(tài),同時還融匯了極為繁復(fù)而穩(wěn)定的情節(jié)母題,使故事呈現(xiàn)出一種開放的文學(xué)形態(tài)。依據(jù)壽縣地方傳說的歷史背景和民俗心理,可以將之相應(yīng)地歸納為不同的三類:
第一、動物報恩
以“因施惠動物而得報”為情節(jié)單元的故事,通常講述某人因?qū)游镉卸?,動物在人最困難的時候來報答恩情。有時,動物感恩的回報甚至?xí)菁白訉O后代。壽縣該類故事中的施惠對象多是蛇或龍。壽縣當?shù)孛癖妼ι呤冀K抱有敬畏之心,甚至崇拜。在壽縣民眾的話語體系中蛇即是龍,民眾把人的屬相“龍”稱為“大龍”,“蛇”稱為“小龍”。如果有那種身體微泛黃色的蛇爬進農(nóng)戶家中,農(nóng)戶會認為這是一種祥瑞之氣,是龍的降臨,一定會好好保護。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輕易捕蛇,更不會輕易殺蛇。人們對蛇敬畏的態(tài)度,可能與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和歷史有關(guān),前者指的是,壽縣地處淮河岸邊,當?shù)刂V語云:“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充足的水源,宜人的氣候,適合人與動物的生存。作為水生動物“蛇”,在溝渠池塘,水田灘澤中繁殖極為眾多。又加上壽縣主要以水稻生產(chǎn)為主,蛇能吃害蟲,幫助農(nóng)民保護莊稼,所以蛇是民眾生產(chǎn)生活的好朋友。2009年4月,壽縣政府派人改建一座連接板橋鎮(zhèn)和迎河鎮(zhèn)的公路橋,當挖掘機挖開兩邊的橋墩時,發(fā)現(xiàn)水洞里擠滿了難以計數(shù)的蛇,嚇得施工工人不敢動工。最后請了當?shù)仫L(fēng)水先生,敬香鳴炮,美言禱告,讓成群的蛇搬離了橋窩,才敢施工。這是一件真實的故事,雖然帶有明顯的迷信色彩,但也充分地體現(xiàn)了當?shù)氐纳叽_實很多。這則事例中的勸蛇行為,帶有典型的蛇崇拜特征。后者指的是,壽縣曾經(jīng)是楚國的都城,是君臨天下的君主所處的地方,而君主就是真龍?zhí)熳樱蚨鴫劭h是祥龍騰躍的輝煌之地。人們對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但是真正的龍誰也沒見過,老百姓就依據(jù)身邊熟悉的蛇來想像龍的樣子,就形成了蛇崇拜的民間心理。
壽縣民間傳說中的動物多為蛇,故事的敘述多附麗在具體的歷史遺跡上,使歷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壽縣此類傳說主要包括“蛇或龍報恩”和“感恩的蛇或龍和忘恩的人”兩類故事。先看“蛇報恩”的故事,這類故事在中國源遠流長?!肮穲蠖鳌?、“牛報恩”、“虎報恩”等多種故事很早就見于典籍記載,隨著此類故事的演化與發(fā)展,義犬、義馬舍身救主或代主雪怨的故事逐漸興起,其中的動物與人是一種主仆關(guān)系,動物往往是主人家里飼養(yǎng)的大型牲口,這在中原一帶的漢族民眾那里是一種普通常見的動物角色。壽縣雖以漢族民眾居多,但對蛇或龍情有獨鐘,不能不說是一個奇特而有趣的現(xiàn)象??v觀壽縣“蛇報恩”型的故事,其在諸多方面都顯示鮮明的個性色彩。其一,“動物報恩”型故事中的“蛇”多作為崇拜物而存在的。其二,壽縣“動物報恩”故事的結(jié)果常常惠及人類群體,帶有澤被后世的意味。壽縣“蛇或龍報恩”的傳說最典型的莫過于《報恩寺的來歷》[1](P23):
壽縣城內(nèi)東北隅的報恩寺,原名是東禪寺。傳說以前東禪寺有一個老和尚救了一條受傷的小花蛇,花蛇養(yǎng)好傷,長到很大后,被老和尚放回到大自然中去了。后來,老和尚病重將亡之時,花蛇回到寺里用舌頭舔遍老和尚的全身,老和尚的病痊愈了,和尚為感花蛇的救命之恩,就把東禪寺改名為報恩寺了。
這是一則情趣深濃的關(guān)于報恩的倫理故事。故事沿著施惠——得報——回報的線索敘述,將這種善善相待的倫理思想無限循環(huán),使故事“善有善報”的民間理想得到不斷傳承。
再說“感恩的動物和忘恩的人”傳說。此類型的故事源于佛經(jīng)故事中的因果輪回或感恩思報的思想,這類故事往往將報恩的動物和忘恩的人置于同一篇故事之中,通過人與動物的對照來彰顯人性的貪婪、自私和恩將仇報的劣根性,而且故事多以施惠得報者忘恩行徑的可惡與劣為極力鋪陳渲染的情節(jié),將人心險惡暴露無遺。壽縣“感恩的動物忘恩的人”,最典型的一則是附麗在壽縣東城門甕壁石刻上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這則故事和全國各地普遍流傳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情節(jié)類型基本相同,都是講述某人因救了一條大蛇,大蛇后來回報人,而人卻貪心不足,為了自己的私利要置大蛇于死地,后被大蛇吞食。壽縣這則傳說的蛇在民間有時也被描述成受傷的龍,充分體現(xiàn)出壽縣民眾龍蛇不分家的思想主題。這類故事有時還會與洪水故事融匯復(fù)合,如壽縣雙廟集蓮花塘傳說,講述了一個風(fēng)水先生因發(fā)現(xiàn)一條大龍盤旋的寶地,想占為己有,跛子花匠幫助風(fēng)水先生度過生活上的難關(guān),后為得到寶地想把跛子花匠勒死,結(jié)果整個地方陷落為塘,風(fēng)水先生被淹死了。這個傳說雖沒有講述人與大龍之間的恩怨糾葛,但是,大龍作為一個背景性的意象也同樣照見了人心的險惡。劉守華先生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中,對此一類型的故事有專門的研究。劉先生認為“動物報恩型的故事表現(xiàn)了在古樸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人與動物相互依存、和諧共處的親密關(guān)系”。而“感恩的動物忘恩的人”則“巧妙地把具有不同思想性格特征的人和動物串聯(lián)在一起,以被救動物的感恩圖報來反襯人類中忘恩負義者的險惡卑劣,……”[2](P163)
第二、神靈報恩
最能彰顯這一情節(jié)意旨的故事在壽縣民間傳說中尤為豐富,多以“神仙試探人心”的模式最為突出。“神仙試探人心”是民間文學(xué)中極為常見的類型,故事多講述神仙下凡借助生活小事考驗人心善惡。顧希佳將它歸為“神仙考驗”故事的亞型[2](P191-192)。壽縣此類傳說中接受試探或考驗的人往往是處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主人公因心善而得到神仙的回報?!吧耢`報恩”型故事雖然有著久遠的民間文化傳統(tǒng),但其興起、繁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教文學(xué)對這一題材的利用,很多的道教經(jīng)典和佛教故事中都有對該類型故事的記載。漢代是道教盛行的時期,劉邦之孫劉安統(tǒng)治淮南國時仍定都壽春,當年劉安因在八公山下煉丹以求長生不老,最后煉成豆腐,使八公山豆腐聞名天下。受道教神仙思想的影響,壽縣“神靈報恩”的故事非常豐富。但是壽縣此類型的傳說有自己獨特的倫理思考,首先,壽縣“神仙試探人心”的故事多與當?shù)厥⑿械牡澜逃嘘P(guān),故事中的神仙多為太白金星或道士等形象。其次,壽縣“神仙試探人心”故事中神仙多以弱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民眾眼前,以此考驗人心善惡,往往是那些心地善良、同情并幫助弱者的人最后得到了神仙的恩報,故事也由此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最后,壽縣“神仙試探人心”故事與“洪水神話”中某些情節(jié)母題融合,形成如“洪水神話”的一個亞型“地陷型”傳說,如《壽縣安豐塘的傳說》[1](P7):
天上的一條幼龍受傷掉在了地上,當?shù)氐睦习傩瞻延埖娜夥指畛粤?,只有那個叫李直的年輕人因同情幼龍就沒有吃龍肉,天上的老龍王派太白金星化身乞丐尋找龍子,發(fā)現(xiàn)龍子被人吃了,就告訴李直等到石獅子的眼睛變紅了,這個地方將要塌陷為湖,你趕快背著老母逃走吧。殺豬的用豬血涂紅了石獅子的眼睛,李直看見石獅子的眼睛變紅了,就回家背起老母親逃走,他前腳剛跨出去,身后就淪陷為湖了,李直嚇得打碎了隨身帶著的鍋,所以現(xiàn)在的安豐塘鎮(zhèn),又稱“戈店”,即鍋砸店的意思。
一直到現(xiàn)在,戈店李姓人口特別多。這個故事發(fā)展到后來是,神仙念李直家境貧困,就贈給他一棵仙草,也就是現(xiàn)在的席草。實際上,壽縣確實因廣泛種植席草而成為全國第二大草席生產(chǎn)基地。李直不食龍肉的善行得以逃生并惠及子孫后代,萬建中先生認為此類故事還包含了禁忌的主題,殺豬的固然有足夠的豬肉可吃,但要想獲得延長生與死間的距離,就要進行精神上的修煉,行善事則是修煉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高的境界[3]。李直的善行雖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無功利目的的善,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李直看到眾人都在吃龍肉時,覺得幼龍很可憐,并沒有上前阻止眾人,僅僅是自己和老母親不吃龍肉。因而,李直的善是一種“小善”,還遠沒有達到普及眾生的“大善”。這可能與當?shù)亓餍械牡澜趟枷牒蜕裣伤枷胗泻艽蟮年P(guān)系。袁珂先生在《中國神話史》中“仙話及佛典中的神話”一章所說:“仙話的出發(fā)點,終究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它和古神話里所表現(xiàn)的神人們的奮斗犧牲、拯民濟世的精神是有差異的?!保?](P111)壽縣這則傳說雖不是仙話,但是,道教神仙思想的痕跡十分鮮明。
第三、凡人報恩
壽縣此類故事多與歷史人物、事件或遺跡有關(guān)。壽縣是楚國最后的都城,從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遷都壽春到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歷經(jīng)19年。楚國最后遭遇勁敵秦國,將士們奮勇抗戰(zhàn),但最后戰(zhàn)敗,他們的鮮血灑在報恩寺門口的一塊土地上,他們的忠魂化作一棵棵香草,被將士鮮血滋養(yǎng)的草兒,香氣四溢,傳說這種香草如果移地種植就會變得毫無香味,因而這種草又被稱作“離鄉(xiāng)草”或“離香草”,壽縣民眾認為這是楚國將士感念楚國的一種奇特方式。而壽縣境內(nèi)《珍珠泉》的傳說,主人公被賦予了大善的品德:八公山下的一個小村莊,因干旱缺水而導(dǎo)致很多人渴死,或逃亡他鄉(xiāng)。珍珠姑娘在埋葬自己的母親后,就開始四處找水,她受到神仙老人的指點,找到一棵生長茂盛的紫荊樹,在樹根下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終于挖出了一眼泉水,出水的那天,珍珠姑娘累死了。當?shù)卮迕裰兰依镉兴耍娂姀耐獾刳s回,當他們看到珍珠姑娘為挖泉水累死時,非常傷心,為了答謝珍珠姑娘,就給此泉稱作“珍珠泉”。直到現(xiàn)在,珍珠泉還在汩汩地流淌著,為當?shù)鼐用裢侣陡嗜?/p>
壽縣這類傳說的報恩主題,表現(xiàn)的多是人與人之間或人與物產(chǎn)之間的大回報,有惠及群體的開闊胸襟,蘊涵著人當感念一草一物的人文關(guān)懷。
二
報恩主題的地方傳說負載著民眾豐富的倫理訴求,當學(xué)校教育還沒能完全普及的時候,老百姓對子孫后代的教育主要依靠口頭流傳的故事,倫理的道德訴求和精神修煉的追求,就通過地方傳說和故事得以表達,民眾在反反復(fù)復(fù)的講述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倫理觀和道德觀。
以報恩為主題的地方傳說,往往賦予行善積德這一倫理觀念豐富的內(nèi)涵。其本質(zhì)是,行善本身是人對他人利益和生命的高度關(guān)懷,對自然的仁愛之心與人道情懷的具體顯現(xiàn)?!叭省笔侨寮彝瞥绲淖罡叩赖聹蕜t,儒家極力倡導(dǎo)以仁愛治國治家,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報恩故事是民眾對“仁”的思想的自覺而形象的傳承。與仁愛思想相一致,壽縣地方傳說中的報恩故事將故事的主旨凝聚在對他人行善,折射出當?shù)孛癖妼π猩菩袨榈母叨荣潛P,也表達了善有善報的倫理希望。其中,“神仙試探人心”故事與“洪水神話”中“逃難、重新繁衍”等母題融合,將行善事積善德的倫理觀念推崇到了決定人類存在與延續(xù)的關(guān)鍵。
行善得報系列故事蘊含著民眾對“行善”這一倫理行為的評價標準和道德要求。首先,行善得善報的結(jié)果并非是行善者行善的動機,行善者的“善”是一種出自內(nèi)心的仁愛之心,是無功利目的的“善”。報恩的動物、神靈和人因受到感化而生出感恩情懷,這與中國民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無私忘我的行善觀是一脈相承的。壽縣地方傳說中的主人公幾乎沒有一個是為了得到某種既定的目的而有意識地行善,而是將行善的思想踐行于生活的點滴之中,積善成德。這種純樸善良的行善動機,滲透著壽縣民眾對行善的內(nèi)在精神與崇高意義的不懈追求。其次,報恩故事的行善行為的過程之艱難復(fù)雜,突顯了行善行為的價值,也突出了行善者高貴的品德。這些故事多將行善的手段與特定的背景密切聯(lián)系,以突出主人公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如《珍珠泉》的傳說,珍珠姑娘不顧個人艱辛,一路辛苦地尋找水源,最后獻出生命。投射出當?shù)孛癖娤热撕蠹旱牡赖戮辰纭?/p>
報恩主題的傳說在施惠與報恩的輪回敘述模式中潛隱著民眾關(guān)于公平正義的倫理思考和理想寄托。公平正義是社會對待社會成員的一個基本準則,社會與個體、個體與社會之間應(yīng)該有一個評判善惡、感知良心的秩序,當公平正義發(fā)生偏頗的時候,民眾通過民間敘事來表達自己的訴求[5]。當人以一種積極樂觀、善良淳樸的精神對待一切時,善報是應(yīng)當?shù)玫降慕Y(jié)果,當人的惡行暴露時,公平正義的大錘就要掄向惡者,不然就難以滿足老百姓樸素的倫理希望。壽縣城隍廟里有這樣一幅對聯(lián):為善不昌,祖上必有余殃,殃及必昌;為惡不減,祖上必有余德,德盡必滅。民眾對公平正義的理想訴求到善惡對等的倫理道德中,既是對善惡有報的希冀,也是對天行其道的倫理秩序的構(gòu)想。報恩主題的傳說一方面強調(diào)行善者本身有著善良的天性,因而向他人行善是故事得以發(fā)生的重要背景,另一方面又借助神異的動物或神靈或上天的冥冥之意等超自然的力量,使行善者能夠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得到意外的恩惠。而行善者面對回報,不貪婪是這類故事最樸實最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
壽縣地方傳說中的報恩故事,繁復(fù)多樣,人物各異,而敘事情節(jié)和故事的重心基本相同,形成傳說模式化的特征。這些模式化的故事能在當?shù)孛癖娔抢锏靡源鄠?,除了有著鮮明的道德教化的價值外,還昭示著一定的民間生活倫理的功利性意旨。首先,報恩傳說呈現(xiàn)出“行善”與“報恩”必然統(tǒng)一的敘述模式,“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無功利目的的行善,一定會得到功利性的豐厚回報,是這類故事極力渲染的重心。貧窮老百姓要想獲得塵世的幸福,行善即可得到相應(yīng)的回報,善心和善行便是獲取幸福的有效途徑。因而,壽縣地方傳說的報恩主題在表達民眾關(guān)于社會公正這一倫理希望的同時,更展示了民間文化的倫理思想與實際生存需要密切相關(guān)的功利性意趣。其次,壽縣地方傳說的報恩主題,還強化了行善者得到回報的豐厚性,既表達了當?shù)孛癖妼κ┥菩卸蒙茍蟆⒑駡蟮膫惱砭竦臉闼卦竿?,也凸顯了行善者善心善行的自覺性,教育人們要修身養(yǎng)性,積善成德。如《安豐塘的傳說》中,李直孝順自己的老母,同情受傷的小龍不食龍肉,即有了地陷后迅速逃生的幸運?!秹劭h白龍?zhí)兜膫髡f》中[1](P14),醫(yī)生陳濟元因幫助白龍而得到一塊龍腦,用于治病,既幫助更多的老百姓擺脫疾困,也成就了自己江淮名醫(yī)的美名。最后,壽縣地方傳說的報恩主題,寄托著當?shù)孛癖姸鳚珊笫赖睦硐搿!逗邶執(zhí)兜膫髡f》中黑龍留給后世紫金石和煤等豐富的物產(chǎn),不一而足。在壽縣民眾的倫理思想中,報恩是一個世代延續(xù)的仁愛之旅,人在接受大自然給予的回報或饋贈時,如果不加以保護,貪婪索取,人就會使自己陷入萬劫不復(fù)的境地。
壽縣地方傳說承載著壽縣民眾積淀長久的習(xí)俗行為和倫理希望,其鮮明的報恩主題蘊含了復(fù)雜而深刻的倫理內(nèi)涵。通過形象化的地方傳說來表達善惡有報這一傳統(tǒng)社會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識和倫理思想,是壽縣地方傳說的報恩主題所彰顯的美好愿望。
[1]壽縣歷史文化叢書(九卷本之軼聞傳說)[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2]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2.
[3]萬建中.地陷型傳說中禁忌母題的歷史流程及其道德話語[J].廣西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2001,(2):62-65.
[4]袁珂.中國神話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5]劉紅.云南民族民間文學(xué)的“施惠得報”故事[J].民族文學(xué)研究,2008,(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