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珠
(南京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97)
《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的一部“雜家”代表著作,大約成書于公元前239年,是先秦諸子中唯一可考其年代的著作。全書分《八覽》、《六論》、《十二紀》,共160篇。①書中的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構(gòu)思精巧,鋒芒銳利,說理深刻,善于運用大量淺顯的寓言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來說明抽象的道理,于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醒世人的藝術(shù)效果,其語言經(jīng)歷代廣泛習用,許多已轉(zhuǎn)化為成語。經(jīng)調(diào)查,《呂氏春秋》一書中出現(xiàn)的成語共有四十余個,本文將就這些成語的結(jié)構(gòu)形式、意義演變,以及這些成語所承載的文化思想等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呂氏春秋》中出現(xiàn)的成語可以分為直接采用《呂氏春秋》原句的成語、調(diào)整原文語序、改動或增加少數(shù)字詞的成語以及從《呂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煉而成的成語等三類。下面分而述之:
這類成語是指后世沿用原書文字,保留原有語法功能而形成的成語?!秴问洗呵铩纷鳛殡s家經(jīng)典和中華文化名著,世代相傳,影響廣泛而深遠。其中一些富于深刻哲理、含義豐富、形象生動的詞語,為大家所熟知,并直接轉(zhuǎn)化為成語。如:
①竭澤而漁——《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竭澤而漁”字面意義是說抽干池塘里的水,以捕捉其中的魚。比喻目光短淺,只圖眼前利益,做事不留余地。亦作“涸澤而漁”、“竭澤涸漁”。 如漢·劉安《淮南子·本訓(xùn)經(jīng)》:“焚林而畋,竭澤而漁”。又如晉·裴松之注引劉向新序:“覆巢破卵,則鳳皇不翔,竭澤而漁,則龜龍不見”。再如姚雪垠《李自成》:“請皇上勿再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為小民留一線生機”。
②鴻鵠之志——《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p>
“鴻鵠”是指天鵝,因它飛得很高,故常用以比喻志向遠大之人?!傍欩]之志”這一成語用來比喻志向遠大。如《史記·陳涉世家》:“庸者笑應(yīng)曰:‘若為耕庸,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又如元·鄭德輝《王粲登樓》第一折:“大丈夫仗鴻鵠之志,據(jù)英杰之才”。
這樣的成語在《呂氏春秋》中占大多數(shù),代表了主流,不能一一詳解,類似的還有“亡戟得矛”(《離俗》)、“博聞辯言”(《疑似》)、“不教之教”(《君守》)、“不偏不黨”(《士容》)、“殫智竭力”(《本味》)、“道而不徑”(《孝行》)、“伐性之斧”(《本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盡數(shù)》)、“揚湯止沸”(《盡數(shù)》)、“天下太平”(《大樂》)“五臟六腑”(《達郁》)、“煙視媚行”(《不屈》)、“言行相詭”(《淫辭》)、“以利累行”(《審為》)等。
經(jīng)分析以上成語的共同特點是它們在《呂氏春秋》里都只是一般的句子,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表示某種具體的意義,后來經(jīng)過長期的使用轉(zhuǎn)化為成語,成為一個凝固的整體,意義上也不再是詞義的簡單相加,使用的時候相當于一個詞。
這類成語是后人在《呂氏春秋》原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簡略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刪減、增加個別字詞,或是對原文語序稍加調(diào)整,使原文語句凝固成四言成語,以達到精簡含蓄的表達效果。
①東面而望,不見西墻——《呂氏春秋·去尤》:“東面望者,不見西墻;南鄉(xiāng)視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p>
改造為成語“東面而望,不見西墻”。該成語字面意思很簡單,是指向東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墻。用來比喻主觀片面,顧此失彼。如劉勰《文心雕龍·知音》:“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各執(zhí)一隅之解,欲擬萬端之變:所謂東向而望,不見西墻也”。
②身在江湖,心存魏闕——《呂氏春秋·審為》:“中山公子牟為詹子曰:‘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
改造為成語“身在江湖,心存魏闕”。魏闕是指朝廷,該成語比喻雖然不當官,卻關(guān)心朝政。如唐·陳子昂《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余獨坐一隅,孤憤五蠹,雖身在江湖,而心馳魏闕?!?/p>
這樣的成語還有“舍本事末”(《上農(nóng)》)、“因噎廢食”(《蕩兵》)、“一夔已足”(《察傳》)、“按兵不動”(《恃君》)、“貪小失大”(《權(quán)勛》)、“物極必反”(《博志》)、“澤及枯骨”(《異用》)、“發(fā)指眥裂”(《必己》)等。
此類成語是將《呂氏春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語句的意思加以概括,摘取其中的主要成分或新加成分組合成的。
刻舟求劍——《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從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备爬槌烧Z“刻舟求劍”,本指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后比喻方法不對頭,拘泥固執(zhí),不知隨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如:唐·劉知幾《史通·因習》:“夫事有貿(mào)遷,而言無變革,此所謂膠柱而調(diào)瑟,刻船以求劍也?!泵鳌だ钯棥恫貢な兰o列傳總目后論》:“受人家國之托者慎無刻舟求劍,托名為儒,求治反之亂。”
這樣的成語還有“罄竹難書”(《明理》)、“嘗鼎一臠”(《察今》)、“掩耳盜鐘”(《自知》)、“分行同氣”(《精通》)、“射石飲羽”(《精通》)、“癬疥之疾”(《直諫》)、“宵魚垂化”(《具備》)、“丁公鑿井”(《察傳》)、“魯魚亥豕”(《察傳》)、“良工巧匠”(《不廣》)等。
見于《呂氏春秋》中的成語在后來使用過程中,大部分保留了《呂氏春秋》中的原義,但是,還有一小部分的成語,由于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其含義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與最初的意義稍有不同,綜觀《呂氏春秋》一書中的成語,最具特色的是該書中的成語在后世的演變中普遍產(chǎn)生了比喻義。
①三豕涉河——《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劣跁x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惫沤窳x都是指文字訛誤或傳聞失實。
②博聞辯言——《呂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聞辯言而似通者?!惫沤窳x都是形容道聽途說似是而非的言論。
③不教之教——《呂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不言之詔?!惫沤窳x都是不以直接的方式教育。指自然言行中很自然地進行熏陶。
此外出自本書的成語如“殫智竭力”(《本味》)、“道而不徑”(《孝行》)、“煙視媚行”(《不屈》)、“言行相詭”(《淫辭》)、“按兵不動”(《召類》)、“物極必反”(《博志》)、“宵魚垂化”(《具備》)、“良工巧匠”(《不廣》)等均屬此種情況,其古今含義始終保持一致。
①貪小失大——《呂氏春秋·權(quán)勛》:“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于美唐甚多。此今貪于小利而失于大利者也。”原指因貪金而致失國,現(xiàn)形容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
②射石飲羽——《呂氏春秋·精通》:“養(yǎng)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痹稳萆涑龅募α亢艽螅髞矸褐肝渌嚫邚?。
③舍本事末——《呂氏春秋·上農(nóng)》:“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zhàn)?!痹笚夀r(nóng)從商,古以農(nóng)為本,以商為末。后用來比喻做事情只在枝節(jié)上下功夫,放棄了根本或輕重主次顛倒。
①立錐之地——《呂氏春秋·為欲》:“輿隸,至賤也;無立錐之地,至貧也;殤子,至天也?!北扔髂軌蛉萆淼臉O小之地。
②亡矛得戟——《呂氏春秋·離俗》:“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豈亢責也哉!”比喻有得有失或得失相當。
③鴻鵠之志——《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北扔髦鞠蜻h大。
《呂氏春秋》中具有比喻義的成語很多,不能一一詳解,故列舉如下:“竭澤而漁”(《義賞》)、“鴻鵠之志”(《士容》)、“滿而不溢”(《察微》)、“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盡數(shù)》)、“揚湯止沸”(《盡數(shù)》)、“五臟六腑”(《達郁》)、“舍本事末”(《上農(nóng)》)、“因噎廢食”(《蕩兵》)、“罄竹難書”(《明理》)、“嘗鼎一臠”(《察今》)、“掩耳盜鐘”(《自知》)、“丁公鑿井”(《察傳》)、“魯魚亥豕”(《察傳》)等。
《呂氏春秋》這本書是呂不韋召集門下賓客輯合百家九流之說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它的內(nèi)容龐大駁雜,思想內(nèi)容與先秦諸子百家的主張有著深厚的淵源?!稘h書·藝文志》將其列為“雜家”,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對此書做出了較為公允的評價:“不韋固小人,而是書較諸子之言獨為醇正,大抵以儒為主,而參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與孔子、曾子之言?!雹?/p>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其主流是儒學(xué),《呂氏春秋》中蘊含豐富的儒學(xué)思想,它不僅是一部學(xué)術(shù)性著作,它也是呂不韋“為當時秦國統(tǒng)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的思想武器”。④成語是一種固定短語,一般總是作為語言的建筑材料來使用,和詞一樣具有結(jié)構(gòu)的定型性、語義的融合性以及功能整體性。⑤源自《呂氏春秋》中的成語,其中大部分與原義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大部分能夠反映出該書深邃的文化內(nèi)涵。這些成語都顯示了漢語大量吸收《呂氏春秋》思想學(xué)說的營養(yǎng)作為自己一部分的建筑材料,涉及了《呂氏春秋》各個重要的思想文化領(lǐng)域。《呂氏春秋》所蘊含的儒學(xué)思想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呂氏春秋》繼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儒家提出民本思想的目的是希望國君能夠順應(yīng)老百姓的意愿,關(guān)心民生問題,解決老百姓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實現(xiàn)政權(quán)的鞏固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秴问洗呵铩吩敿氷U述了“以人為本”的政治理論思想,并博采先秦諸子百家之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人為本思想理論體系。該書中能夠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成語主要有:
①澤及枯骨——《呂氏春秋·異用》:“文王賢矣,澤及髊骨,又況于人乎!”
②立錐之地——《呂氏春秋·為欲》:“輿隸,至賤也;無立錐之地,至貧也;殤子,至天也?!?/p>
③舍本事末——《呂氏春秋·上農(nóng)》:“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zhàn)?!?/p>
④竭澤而漁——《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成語“澤及枯骨”指恩澤及于死人身上,形容恩德深厚,普遍?!傲㈠F之地”指插下錐子的一點地方。比喻能夠容身的極小的地方。“舍本事末”原指棄農(nóng)從商,古以農(nóng)為本,以商為末,說明了該書對農(nóng)業(yè)的重視,對人民生存的擔憂?!敖邼啥鴿O”指抽干魚塘里的水,以捕捉其中的魚,這是一種只圖眼前利益,不夠長遠的做法,是應(yīng)當否定的。該成語恰恰反映了人們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法的反思與認識。這些成語無不折射出了君主對人民的重視和關(guān)心,正是民本思想之所在。
“和”的目標,即追求“和而不同”。《呂氏春秋》這種“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向心力和包容性,實際上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貴和尚中”在先秦時期自覺地、較為成熟地體現(xiàn)?!敖獭钡氖侄危粗匾暯逃敖袒姆e極功用。《呂氏春秋》以儒家尊師重教的思想為核心,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的教育思想,為維護中華民族的穩(wěn)定和諧,推動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提供了精神的動力與支持。例如成語:
①伐性之斧——《呂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齒,鄭衛(wèi)之音,務(wù)以自樂,命曰:‘伐性之斧’?!?/p>
②不教之教——《呂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無言之詔。”
③宵魚垂化——《呂氏春秋·具備》:“三年,巫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觀于亶父,見夜?jié)O者,得則舍之?!?/p>
成語“伐性之斧”指毀壞性命的斧頭,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秴问洗呵铩穼⑶橛c養(yǎng)生結(jié)合在一起,明確提出了“節(jié)欲”的主張。“不教之教”指不以直接的方式進行教育,在自然的言行中進行熏陶。這與孔子的教學(xué)理念相契合,也正是我們當今教育所追求的?!跋~垂化”是形容地方官吏治理有方,善于教化。這些成語正是《呂氏春秋》“和”的目標與“教”的手段的具體體現(xiàn)和有力的佐證。
《呂氏春秋》為了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在研究政事時十分注重認識事物的方法與途徑,并且運用儒家洞察社會的認識方法,指出觀察事物要察其秋毫。這種“察其秋毫”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仔細辨別傳言。這樣的例子在《呂氏春秋》成語中有明確的體現(xiàn):
①三豕涉河——《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笔侵肝淖钟炚`或傳聞失實。
②一夔已足——《呂氏春秋·察傳》:“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辟缦鄠鳛閳驎r的樂正。孔子答魯哀公問,說“足”是足夠的意思,表示有夔一人就可以制樂。后用成語“一夔已足”比喻只要是專門人才,有一個就可以了。
③丁公鑿井——據(jù)《呂氏春秋·察傳》記載,春秋時,宋人丁某家中挖了井,不須外出汲水,節(jié)省一人力,于是對人說:“吾穿井得一人”。比喻語言輾轉(zhuǎn)傳誤。
《呂氏春秋》為了適應(yīng)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政治需要,試圖在意識形態(tài)上統(tǒng)一天下的思想,吸收諸子百家之長,并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包括政治、經(jīng)濟、哲學(xué)、道德等多方面內(nèi)容的雜家理論體系。特別是保存了大量的儒家思想言論片段,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奠定了前期的思想基礎(chǔ),也為后人研究先秦時期儒學(xué)思想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該書中的成語雖只有近五十條,但是這些成語以它表意豐富,結(jié)構(gòu)縝密、功能完備、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等優(yōu)點在漢語寶庫中熠熠生輝,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魅力,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注釋:
①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2510.
②班固撰,張傳璽主編.漢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654.
③[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冢汉D铣霭嫔纾?000:608.
④夏征農(nóng)等編.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728.
⑤邵敬敏主編.現(xiàn)代漢語通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9.
[1]呂不韋著.高誘注.畢沅校.呂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劉萬國,侯文富主編.中華成語辭海[M].吉林: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1994.
[4]韓省之.中國成語分類大詞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9.
[5]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4.
[6]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夏征農(nóng)等編.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