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貧困生思想教育理論及實踐探討

2012-08-15 00:42:55宋亞飛
文教資料 2012年1期
關鍵詞:貧困學生貧困生困難

宋亞飛

(淮海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高校貧困生思想教育理論及實踐探討

宋亞飛

(淮海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校貧困生數(shù)量和比例也呈迅速增長趨勢,已成為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普遍關注、家長操心、學校擔心、學生憂心的問題,甚至影響到國家人才儲備和當前高校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不僅要給貧困生以經(jīng)濟解困,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實現(xiàn)精神解困。文章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高校貧困生的不良思想表現(xiàn),提出了貧困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體對策。

貧困生 思想教育 理論 實踐

隨著高校經(jīng)濟貧困學生人數(shù)的不斷攀升,他們中的精神貧困現(xiàn)象又呈現(xiàn)了高發(fā)趨勢。精神貧困更多地影響了貧困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學業(yè)的順利完成,如何幫助貧困生從精神上脫貧已經(jīng)成為高校貧困生幫扶工作的新課題。

一、高校貧困生思想現(xiàn)狀

總體上看,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和心理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因更多地體味到生活的艱辛和求學的不易,他們大都具有一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成熟感,謙虛順從、辦事認真,艱苦樸素、勤奮節(jié)約,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存現(xiàn)狀。同時,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如父母文化水平底,或者家庭殘缺,或者家庭突遭變故等,加之經(jīng)濟上的沉重負擔,使得他們普遍存在一系列思想問題。

1.自立自強意識淡薄。

一些貧困生對國家、學校等存在著依賴心理,他們認定進了校門,校方?jīng)Q不會由于貧困把自己趕出去。錯誤地認為自身的貧困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社會和學校的資助,并以接受這些補助而心安理得。自己不想著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緩解生活的困難,只知道坐享其成。貧困使得一些學生抱怨自己生活境遇,感嘆自己出身不好,社會不公。把困難想象得過于嚴重,缺乏與困難和貧窮作斗爭的意志與勇氣。在生活上卻不注意勤儉節(jié)約,追求高消費,不愿參加稍微艱苦一些的勤工助學活動。也有一些貧困生認為別人天生就比自己優(yōu)秀,無原則地迎合別人,沒有獨立的人格,缺乏自立自強的奮斗精神。

2.缺乏感恩意識。

目前中國已告別了公費時代,但遺憾的是中國大學生并未因此而確立“自立求學”的新觀念。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思想上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申請困難補助及各種資助時十分積極,對勤工助學及其他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卻缺乏興趣,對政府、社會和學校給予的幫助覺得理所應當,缺乏感激之情、報效之心。甚至把“貧困”作為資本,認定社會不會讓一個窮人的孩子輟學,從而四處伸手,而且把得到的錢用在與自己經(jīng)濟條件不相稱的消費上。

3.自卑心理嚴重。

貧困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在于其具有較強的自卑感,自卑心理是與強烈的自尊相碰撞而產(chǎn)生的。與當代所有大學生一樣,貧困生富有理想,也渴望成才,有著同樣強烈的求知欲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但是,與一般大學生相比,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使貧困生較為敏感,自尊心也相對更強,他們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但入學后與他人的諸多反差對他們的心理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諸多的反差往往使貧困生在心理上不適應,從而造成了自尊與自卑心理的強烈沖突。

二、貧困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對策

1.開展感恩教育,促進學生自愛。

加強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誠信、感恩教育,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獲得社會的種種捐助的同時,使自己在這一過程當中完成人格的塑造。例如,經(jīng)濟困難學生可以經(jīng)常參加學校的志愿者活動,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影響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開展“受助者助人、把愛心傳遞”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幫助經(jīng)濟困難大學生認識到,自己不僅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而且有更多的弱勢群體在等待自己的幫助,讓他們通過公益活動在奉獻社會中升華自己、增強自信。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受助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培育感恩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開展“母愛校園行”主題教育活動,邀請部分學生的母親從家鄉(xiāng)走進校園,讓她們與學生共度一天的時光,讓學生家長體驗孩子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感受孩子們的所思所想,以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同時,讓學生充分理解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增強感恩意識,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提升能力,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將感恩意識教育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相結合,開展“知榮辱、曉感恩、學先進、促和諧”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聽專家學者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輔導報告、參加一次感恩體驗、實現(xiàn)一個感恩愿望等活動,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組織受到資助學生與中小學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結對子,開展“一幫一”的實踐活動,使他們從幫助他人并受到他人尊重的過程中體驗助人的快樂,領悟人生的真諦。

為了幫助貧困學生樹立服務、感恩意識,鼓勵貧困學生通過參加公益活動得到鍛煉、獲得資助,要求所有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社會資助金的學生群體,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參加一定量腦力或體力勞動的活動,一方面使那些思想覺悟比較高、想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來回報社會的學生,可以在不被人譏諷挖苦的情況下,沒有顧慮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此來回報社會對自己的關愛。另一方面,又使那些認為得到資助是天經(jīng)地義的學生有適當?shù)膲毫Γ兄谝龑麄冊诜瞰I社會、服務他人的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為他人服務的習慣,并在實踐中將這種習慣內(nèi)化為自覺行為,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

2.加強對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精神的教育。

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扶貧,緩解學生的生活壓力,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yè),但是其根本目的應該是“強志”,希望通過物質(zhì)上的資助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社會、學校大家庭的溫暖,獲得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增強學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樹立熱愛祖國、回報社會的信念。在經(jīng)濟困難學生中尤其突出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自立自強教育,通過教育幫助貧困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定期開展挫折教育和樸素生活等主題活動,幫助貧困生在親身體驗和指導老師的分析過程中,樹立起不怕困難的思想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實行資困中心與學院心理健康中心的聯(lián)合,關注貧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切實解決其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學校各級團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勵志活動,讓受助學生參加公益勞動,樹立自立自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畢業(yè)后自愿向學校愛心基金捐款,努力培養(yǎng)自強奮進、回報社會的責任感。

3.加強對貧困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人無信而不立”,我國歷來就是一個崇尚信用的國家,從造字結構看,“人言即信”就是我國對信用的重視?!懊鞫Y誠信”、“言必信,行必果”等道德準則亦是崇尚信用的體現(xiàn),在當今社會,信用記錄被稱為公民的“第二身份證”,良好的信用是個人賴以立人、立業(yè)、立世的最重要的資本。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誠信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活動為載體,組織黨團組織、班級加強法規(guī)、法制意識宣傳,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和團員先進意識活動,進行誠信教育,并貫穿于學生成長、成才教育的始終。貸款學生在校期間,堅持進行信用意識教育。為了使學生恪守信用,認真履約,將誠信教育與學風建設結合起來抓,開展做人誠信教育、還貸誠信、考試誠信等系列“嚴謹治學,誠信做人”主題教育活動,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誠信在人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意義。

堅持“三封信”制度,即給貸款畢業(yè)生的一封信,給貸款學生家長一封信,給貸款學生所在單位一封信,使貸款者貧困意志依然堅強,獲助學習更加刻苦,牢固樹立刻苦學習,學成后努力回報社會的信念,同時進一步認清違約給學校、個人、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

學校及時組織對貧困學生進行助學貸款的誠信教育,舉辦信用教育講座,邀請銀行的同志為學生做專題報告會,向貸款學生宣傳全國個人征信系統(tǒng)的情況,說明誠信品質(zhì)在市場經(jīng)濟時代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進行貧困學生承諾儀式,對自己在校期間必須達到的學習目標和德育實踐目標等進行承諾;組織貸款學生觀看誠信教育片;廣泛開展“誠信天下行”討論和征文活動,同時,在畢業(yè)生離校前,組織有貸款的畢業(yè)生簽訂還款確認書,讓他們在確認書中作出誠信承諾。

4.加強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貧困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樹立正確的貧困觀。學校應通過咨詢、講座、樹立貧困生先進典型等多種途徑,讓學生認識到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貧困而喪失追求理想和實現(xiàn)抱負的信心。人窮但不能志短,清貧的生活更能鍛煉一個人的意志;教師應教育學生正視現(xiàn)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貧困生沖破貧困對其自身認識的束縛,加強自立自強觀念教育,調(diào)整心態(tài),努力消除自卑,樹立信心,他們最終將會戰(zhàn)勝自我,遠離心理貧困。對此,高校學生工作部門可以經(jīng)常組織經(jīng)濟困難學生參加一些素質(zhì)拓展活動,在訓練中鍛煉他們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堅強意志。[2]此外,還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為貧困生提供良好的疏導、排解渠道,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總之,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已經(jīng)不再局限高校的校園界域之內(nèi),它已經(jīng)成為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社會問題,對于高校來說,給予貧困生經(jīng)濟資助,僅僅是完成了資助工作的一半,而其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只有將經(jīng)濟資助與精神資助二者有機結合,雙管齊下,才能拓展貧困生救助的路徑,促進貧困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1]陳陽春.高校貧困生思想特征及教育對策探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72-74.

[2]農(nóng)秀麗,閉劍鋒.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淺探[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101-102.

2009年度此文為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指導)09sjd880090。

猜你喜歡
貧困學生貧困生困難
困難中遇見團隊
困難我不怕
選擇困難癥
軍旅書法家李洪海捐助蘭考縣貧困學生
雷鋒(2015年9期)2015-12-14 06:29:13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中國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中國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 10:23:07
有困難,找警察
小說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6
籌資百萬救助貧困學生
中國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3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中國火炬(2012年10期)2012-07-25 10:10:40
鄄城县| 抚州市| 尼木县| 洪雅县| 仁寿县| 义马市| 景德镇市| 白沙| 阿拉尔市| 祁连县| 永新县| 盐源县| 太仓市| 兴山县| 铜梁县| 阜新市| 化德县| 山东省| 乳山市| 蚌埠市| 阜平县| 华池县| 甘洛县| 射阳县| 兴文县| 安吉县| 平乡县| 沁阳市| 包头市| 晴隆县| 平遥县| 措勤县| 呼玛县| 新兴县| 海淀区| 嘉荫县| 湟源县| 普兰县| 临高县| 郯城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