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典書法的藝術自覺

2012-08-15 00:50劉忠義
銅陵學院學報 2012年5期
關鍵詞:魏晉草書美學

劉忠義

書法,作為漢字的書寫藝術,其發(fā)展是伴著漢字的“便捷”①模式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大致經(jīng)歷了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fā)展歷程,書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總是徘徊在藝術性與實用性之間。五四前后,一些學者專家為書法是否是藝術著文聲討,主要是因為書法在書寫工具為毛筆時,一直以來均附屬于其實用性而存在。字體的演變至魏晉時期已經(jīng)五體具備,不可忽略的是,字體的具備,直接導致書法技法的完備。書法的藝術自覺,也是此時期水到渠成之事實。

不可否認,漢字本身所具備的空間分割的藝術理念,不管是漢字的指示性,還是漢字的象形性,漢字的藝術美是人類語言文字所獨有的。作為漢字書寫的藝術形式——書法,其藝術性也是自最初的殷商甲骨文就已經(jīng)具備了。對書法的本體實質及其藝術性的概括最具體、最形象的,當推漢魏之際的鐘繇了,其在《筆法》中說:“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雹诓还苁菑囊曈X上,還是從情感上,此言所述都非常準確到位。界,即分割,對空間(平面)作藝術分割,自然產(chǎn)生視覺的藝術美;而“流美者”如否,作書者的個人心性、修養(yǎng)諸因素全在其中。書法的藝術自覺,當從此落定。

應該說,書法的藝術自覺,早在兩漢時期就初顯頭角。草書是從篆隸演變而來的,草書的出現(xiàn),其犧牲了文字內容的可識讀性,實用性即化為零。草書存在的唯一理由便是其藝術性。東漢時期趙壹的《非草書》即是反證。在《非草書》中,趙壹給我們展現(xiàn)了當時書家對草書近乎癡迷的景象:“十日一筆,月數(shù)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鰓出血,猶不休輟。”

而趙壹認為,“鄉(xiāng)邑不此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講試,四科不以此求備,征聘不問此意,考績不課此字。善既不達于政,而拙無損于治?!雹?/p>

文中的“此”即指“草書”。按書法實用性出發(fā),草書是無益于圣人之治也無助于應用的贅物,這是基于儒家實用觀點。而年輕的士子們不是潛心鉆研儒家經(jīng)典,卻是廢寢忘食地苦練草書,這在趙壹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一篇洋洋灑灑的千言《非草書》就是以正統(tǒng)的儒家觀念來批評當代士子過于耽迷于草書而不能自拔之時風。這只能有一種解釋,就是草書具有無窮的審美性。所以有學者將書法的藝術自覺劃在東漢時期[1]。但此時書法的藝術自覺只是一種覺醒,是準備期,真正的自覺應該下推至魏晉南北朝。

一、書法藝術自覺的思想準備

魏晉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新興門閥士夫階層社會生存處境極為險惡,同時其人格思想行為又極為自信風流蕭散、不滯于物、不拘禮節(jié)。士人們多獨立特行,又頗喜雅集。正是在這個時代,士夫們創(chuàng)造了影響后世的文人書法標桿,奉獻了令人模范景仰的書圣。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時期。起自曹丕代漢的黃初元年(220),止于隋文帝統(tǒng)一全國的開皇九年(589),包含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這一時期的特征是:(1)中國歷史上一個群雄并起、戰(zhàn)亂頻仍、哀鴻遍野的時期。除西晉短期統(tǒng)一全國外,一直處于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2)士族地主成為地主階級中上層統(tǒng)治集團,享有政治及經(jīng)濟上的特權。(3)民族大融合。(4)思想文化領域里,玄學代替經(jīng)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文學、史學、科學技術、藝術等方面均有新的進展。[2]

此時期,道教正式形成,外來宗教佛教廣為傳布并逐步漢化,初步出現(xiàn)了儒、玄、道、釋合流的趨向。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儒家經(jīng)學衰微其實質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3]和個體向自我、人性、真情回歸的“個人自我的覺醒。”[4]產(chǎn)生了與政治上的昏暗形成鮮明對比的思想上的解放及個體精神的解放,表現(xiàn)在文藝發(fā)展上,有兩個顯著標志性特點:

(一)文化多元發(fā)展的模式取代了定型于西漢的獨尊儒學的文化模式。此時儒學不再是像兩漢一樣處于獨尊地位,同時,學術上的爭鳴極大地解放了士人的思想;(二)多元化的文化發(fā)展模式必然從多角度激活了士人的思維,促使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探求、追尋個體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而這些因素都極大地促進了文學、藝術的解放與發(fā)展。[5]宗白華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一文中指出的:“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盵6]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經(jīng)學的獨尊地位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被打破,處于衰落之中,但是儒學的傳統(tǒng)并沒有中斷。正因為這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學以及之后的隋唐儒學經(jīng)過曲折的發(fā)展過程,成為上承兩漢經(jīng)學,下啟宋明理學的重要發(fā)展階段。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審美的自覺與興盛是和社會的動蕩、人生的遭際、儒佛道玄等各種思想的影響是互為因果的。如果脫離這一時期的時代背景和哲學風尚,就很難對當時各種藝術和美學思想的全貌與底蘊做出正確的評價。正是這種密切的因果聯(lián)系,才形成了一系列惠及當時及后世的傳統(tǒng)美學思想,如神思、虛靜、隱退、頓悟及氣韻、風骨等意象美學范疇。此時的士人將人生的遭際、各種哲學風尚影響下形成的宇宙觀與自己的審美理想相結合,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審美文化。其中書法作為當時異常引人注目的一種藝術形式,更能體現(xiàn)出這種影響。對于書法美學而言,一系列書法美學范疇、書法美學思想也都與這一時期的儒佛道玄、人物品藻等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書學上的“骨”論、“勢”論、“古質今妍”說、“意在筆先”說、“師法造化”說、“形神”觀、自然觀、中庸觀等。金開誠先生所說的:“通過書法藝術,可以看到傳統(tǒng)文化的種種精神和實質”即是例證。[7]

二、五體具備的筆法準備

漢魏之際是各種書體孕育、產(chǎn)生和演變的重要時期。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在筆法和形體結構上,與篆書相對單一勻稱的格局相比大為豐富。篆書在兩漢以后已不是實用性書體了,它只在某些莊重的場合上使用。應注意的是,字體完備必然帶來書法技法(主要是筆法)的成熟。

與篆書不同,隸書的線條起止分明,且充滿了提按頓挫的運動感,中鋒側鋒并用,極大地豐富了書寫的技法。從西漢簡牘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篆書的圖案意味被逐漸地弱化,形成了漢代隸書的基本造型和用筆方式。由隸書發(fā)展到后來的“八分書”,其有較強的裝飾性,筆畫講究起止,多用于正規(guī)場合,以示莊重。但日常應用為了簡便省事,逐漸產(chǎn)生了一種俗體隸書,它不注重波磔,轉折處多作圓轉,較多地使用尖撇,并出現(xiàn)了鉤筆,一些筆畫也往往連帶。到東漢中后期,這種俗體隸書漸漸演變成了一種新的書體,即行書化的草隸。而楷法摻于隸書之中的明顯期,當屬東漢中晚期。例如東漢元興元年的《王稚子雙闕》,上有“漢故”二字,其書體顯然具有楷書特點,如兩字之撇畫已由隸書的逆筆回鋒蛻變?yōu)榭瑫捻槃莩鲣h,其收筆也少了波磔,字形由扁方變?yōu)檎?。由上可知,行書和楷書出現(xiàn)于東漢中晚期,隨后盛行于魏晉南北朝。

草書的確立與盛行。關于草書的產(chǎn)生,許慎《說文解字敘》指出:“漢興有草書?!贝掼ァ⒍哦?、張芝就是當時的草書大家,張芝并且被奉為“草圣”。但從出土的秦末漢初的資料看,只有寫得較為草率的隸書,尚無草書的實物。現(xiàn)在能見到的是在居延漢簡里夾雜著的草書。由此可知,草書的出現(xiàn)略晚于八分書,草書中的波挑是吸收于八分書的。這種保存有隸書的筆法、字字獨立的早期草書,魏晉以后為區(qū)別于連綿縱逸的今草,稱之曰“章草”,而漢代人只稱之為“草書”。魏晉南北草時期,草書,特別是章草,尤為盛行。

書法發(fā)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種書體發(fā)展完備,楷書法度的形成和對筆法的精研。從魏晉時期的書論來看,主要是針對筆法的研究。如:鐘繇的《用筆法》、衛(wèi)鑠的《筆陣圖》、王羲之的《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等。在《筆勢論十二章》的序有這樣一大段話值得注意:

“此之筆論,可謂家寶家珍,學而秘之,世有名譽。筆削久矣,罕有奇者,始克有成,研精覃思,考諸規(guī)矩,存其要略,以為斯論。初成之時,同學張伯英欲求見之,吾詐云失矣,蓋自秘之甚,不茍傳也?!雹?/p>

作為右軍將軍的王羲之,竟如此之小氣,足見其對書法筆法的重視了。從技法角度來看,重視筆法使得“有意識的藝術表現(xiàn)”成為可能。還應注意到,寫字講究筆法這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自覺的表現(xiàn)。如果說篆隸時代實用性與藝術性的概念相交融、區(qū)分還比較模糊的話,那么在魏晉南北朝以后書法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便明確了各自的職責。

三、“二王”現(xiàn)象的歷史詮釋

陳振濂先生在《中國書法批評史》一書中指出:真正使書法成為一門完全意義上的獨立的自覺藝術,是以二王為代表的一大批魏晉及后來的南北朝時代的杰出的書法家,書論家。正是他們的努力,才使書法成為文人士大夫抒情遣興的工具。[8]中國古典書法在實踐上成熟的標志是以“二王”書法為代表的“晉韻”書風的確立。二王即指王羲之與王獻之父子,此二人的書法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思想籠罩下,書家個性解放大背景中的一種必然。這個時期書法藝術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大量參與,促使書法超越儒家經(jīng)學功用而走向審美藝術之途,即開始真正自覺地體現(xiàn)主體的生命意識、個性風度、氣質品格等。由于玄風的浸淫,書法藝術尚韻,而二王無疑是這個時代玄遠超逸的魏晉風韻不可替代的最理想的傳達者。正如《中國美學史》所言的:“從王羲之開始,中國書法理論才把‘書’與‘意’在本質上聯(lián)系起來,擺脫了舊傳統(tǒng)的‘觀其法象’的束縛,把主體內在的意提到了首要地位。”并且“把書法作為純粹的藝術來看待,充分自覺地追求書法的美,并把這種追求引向主體內在的難于言傳的‘意’的表現(xiàn),這是晉代書法的重大成就所在”[9]。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對王羲之的法書做了非常準確地論述:“寫《樂毅》則情多怫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jīng)》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10]。這是玄學之“意”,也即作書主體所抒發(fā)的蘊含于點畫之中又超越于點畫之外的某種情緒、胸懷、意志,是主體生命形式的轉化。這時,書法作品中的“字”“已不僅是一個表達概念的符號,而是一個表現(xiàn)生命的單位”[11]。換言之,此時的書法藝術中,可以折射出主體的氣質個性、才情風度。這時期,書論上重“意”,是魏晉時期書法創(chuàng)作上尚“韻”的理論概括與總結。這里的“韻”是由當時玄風籠罩下的一種在人物品藻中的具體運用,它與玄學的“以無為本”、“統(tǒng)無御有”、“崇本舉末”的主旨是根本一致的,是與超越具體形象而向自由精神進發(fā)的時代審美理想相吻合的。徐復觀先生在其《中國藝術精神》著作中對“韻”作了如此剖析:“韻”是由玄學而來的?!耙粋€人的情調、個性,有清遠、通達、放曠之美,而這種美流注于人的形相之間,從形相中可以看得出來的。”[12]“韻”是中國古代最基本的美學范疇之一。這種尚“韻”書風究其實質,是在魏晉時代玄風的浸潤日久,對超絕意象的“無”的一往情深,導致人們注重于人的形貌、舉止之中的神采與風韻。因為,說到底,這神采與風韻并不是別的,正是體現(xiàn)人的本質所在的那個“無”(或曰“道”),體現(xiàn)“這宇宙里最幽深最玄遠卻又彌淪萬物的生命本體”[13]。這種重視人的神采與風韻的思想意識擴展、滲透到書法藝術中時,也就必然以超越筆墨之外的空靈境界的風韻和神采為尚了。另外,魏晉時代是向個體生命本原回歸的時代,以個性化為特征的表“情”主義美學思潮成為時代主流。這種美學思潮反映在形式層面上,就必然呈顯出一種清綺的、優(yōu)美的、淡遠的藝術風貌。因為重“情”,而這“情”是純粹個人心靈的喜怒哀樂,與命運遭際相關,卻不與傳統(tǒng)經(jīng)學教化相聯(lián)。在當時因政治局面十分混亂、玄風盛行境況,關注主體價值成了當時士人的首選,作書者主體對外部世界抱以超越態(tài)度,而轉向對內心世界的尋求,切實關注自我的情感和心靈的體驗。這樣自然就避免了因向外追求而發(fā)生的振蕩、亢奮不安以及極大的希望與失望的情緒反應,有的只能是寧靜的、清綺的、優(yōu)美的風貌。書法在此時就不可避免地順應時風而變?yōu)榱鞅沐馈h逸脫塵藝術風貌。

總之,尚“韻”書風歸根結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士人自身的瀟灑風流在書法上的一種表現(xiàn)、折射。是時人“俯仰自得,游心太玄”[14]的超然心態(tài)、氣格、風度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其間,“二王”法書是這種玄遠、超逸的魏晉風韻的典型代表和不可替代的最理想的傳達者,同時也是古典書法成熟的標志。

注:

①孫曉云在其《書法有法》中,從書寫的便利角度分析漢字的演變是遵循“便捷”的規(guī)律而發(fā)展的。

②陳振濂教授在《書法美學》專著的第一章《書法美學的確立》中,將鐘繇的這一論斷置于開篇的第一句,也是該書開篇的第一句,可見作者對這一論斷的重視度。鐘繇的這一論斷也應該在書法批評理論中引起足夠的注意和發(fā)掘。

③④見上海書畫出版社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74年聯(lián)合出版的《歷代書法論文選》。

[1]宋明信.論中國書法藝術的自覺[J].文藝研究,2007,(3).

[2]百度百科.魏晉南北朝[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69597.htm,2012-03-11.

[3]李澤厚.美學三講[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89.

[4]錢 穆.國學概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1997.147.

[5]景俊勤.魏晉風度與魏晉書法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

[6]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金開誠.中國書法文化大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8]陳振濂.中國書法批評史[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9]李澤厚,劉剛紀.中國美學史(第二卷上)[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10]孫過庭.書譜[A].王原祁等纂輯.佩文齋書畫譜(卷五)[Z].北京:中國書店,1984.

[11][1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14]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魏晉草書美學
盤中的意式美學
沒落期|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康里巎巎草書謫龍說卷
外婆的美學
自作詩(草書)
《陽泉 草書賦》
純白美學
書法欣賞(草書)
“妝”飾美學
魏晉風流,縱是靜坐也繁華……
自治县| 竹北市| 衡阳县| 阆中市| 瑞丽市| 鲁甸县| 平和县| 三江| 洛川县| 修武县| 中西区| 双峰县| 中宁县| 清河县| 古田县| 鄢陵县| 南阳市| 龙陵县| 东安县| 赣榆县| 常宁市| 崇仁县| 海阳市| 乐清市| 依安县| 商都县| 天水市| 勐海县| 玉林市| 商城县| 宣武区| 双流县| 曲周县| 合江县| 武安市| 濉溪县| 宜都市| 年辖:市辖区| 莱西市| 明光市|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