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虹
(臺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孕育于新世紀初的“生態(tài)翻譯學”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眾多學者對肇始于中國、由中國學者首倡的翻譯新論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研究興趣。胡庚申教授將達爾文的適應與選擇原理運用到翻譯研究中,從全新的角度對翻譯實質、過程、原則、方法和標準進行了解讀,指出“翻譯即適應與選擇”。[1]39
胡庚申教授在其專著《翻譯適應選擇論》中將翻譯定義為 “譯者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選擇活動”。[1]16時隔幾年,他對翻譯的定義有了新的理解,指出“翻譯是以譯者為主導、以文本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轉換為宗旨的譯者適應與譯者選擇行為”,[2]將跨文化信息轉換提到了宗旨的地位,這也充分凸顯了文化在生態(tài)翻譯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個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漢語中最活躍、最能直接反映中國民族文化的語言單位正是漢語文化語匯。目前我國的翻譯仍是以英譯漢為主,西方文化影響力遠大于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3]對致力于擴大民族影響力的中國譯者來說,必須在學習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努力向世界譯介和傳播中國文化。
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指的是原文、原語和譯語所呈現(xiàn)的世界,即語言、交際、文化、社會,以及作者、讀者、委托者等互聯(lián)互動的整體。[1]174方夢之對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作進一步分析,將其分解為翻譯生態(tài)和翻譯環(huán)境兩個方面,將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定義為影響翻譯主體生存和發(fā)展的一切外界條件的總和。[4]
作為譯者和譯文生存狀態(tài)的總體環(huán)境,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動態(tài)的,不斷變換著的,而文化語匯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則更是如此。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文化語匯的翻譯已經不單單是詞匯層面意義的轉換,而是更廣泛層面文化的轉換。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中仍以發(fā)達國家占統(tǒng)治地位,經濟地位的差異也導致了文化地位的差異。發(fā)達國家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通過翻譯將自己的強勢文化強加于處于弱勢地位的發(fā)展中國家。長此以往,這必將使弱勢文化逐漸失去其民族性、自主性和獨立性。西方文化一直也未停止對中國文化的滲透與同化,而作為譯者應該對文化偏見與對抗沖突有著清醒的認識,努力譯介本族文化,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發(fā)展。
中外學者對譯者主體性和主導性的研究由來已久。英國學者哈提姆和梅森曾明確指出,“譯者作為介乎源語語篇作者與譯文讀者之間的中介者,處于這種動態(tài)交流過程的中心位置”。[5]223文化的多樣性和譯者的個體性也決定了譯者在文化語匯翻譯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
不同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歷史背景,因此文化多樣性和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在不同文化中成長的譯者對帶有文化印記的事物也勢必有著不同的認識?!霸谝环N文化中有價值的事物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會失去其重要性,而譯者的獨特作用就在于辨別并努力消除這些差異?!保?]223-224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應體現(xiàn)出對源語文化的充分尊重,同時也應該站在譯語讀者的角度去考慮,可能未必每個文化語匯都需要忠實地去傳遞。
由于譯者本身是翻譯過程中的焦點因素(focal element),所以在其翻譯作品中不可能完全客觀。[6]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有著多重身份,“既是讀者、作者,同時又是創(chuàng)造者、研究者”。[7]譯者首先作為 “享有特權的讀者(privilege readers)”,[5]224要對原文進行分析理解,然后又作為譯文的“作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將原文用另外一種語言表達出來。譯者的個人家庭背景和知識背景都會影響譯者對原文的理解,其所思所想對其翻譯風格的形成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源語語篇中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細微差別、文化傾向等內容,都必須通過譯者自身對現(xiàn)實的理解去原原本本地(untainted)傳遞?!保?]224譯者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使得不同譯者對同一文化語匯可能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處理方式。比如“雨后春筍”,有譯者表示應考慮英語讀者的背景知識,譯為“to grow like mushrooms”。也有的譯者表示應遵循源語中的文化內涵,譯成 “to grow like spring shoots after a spring shower”。文化與文化之間是互相置換,或是互相消解,或是互相保留,這都留待譯者來做出選擇。
翻譯適應選擇論認為,“翻譯過程是譯者對以原文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和以譯者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對譯文的‘選擇’”。[1]120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洛斯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層: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譯者從事翻譯活動,或是為了家庭生活需要,或是為了興趣愛好,或是為了個人理想,不一而定。
張培基先生在退休后翻譯了許多中國散文,“一是為了消遣,二是出于對英文和散文的愛好,三是為了向國外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中國現(xiàn)代散文作品?!保?]正是出于向英語讀者介紹中國優(yōu)秀文化作品的原因,張培基先生在文化語匯的翻譯中通常都選擇盡可能多地保留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
例1 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9]25(郁達夫《故都的秋》)
However, judging from the Chinese idiom qiushi(autumn scholar,meaning an aged scholar grieving over frustrations in his life) and the frequent selection in textbooks of Ouyang Xiu’s On Autumn Sough and Su Dongpo’s On the Red Cliff,Chinese men of letters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autumn-minded.[9]28-29( 張培基譯)
例2 見面時點頭或握手,有事時走訪或通信,口頭上彼此也稱“朋友”,筆頭上有時也稱“仁兄”,諸如此類,其實只是一種社交上的客套,和“頓首”“百拜”同是儀式的虛偽。[9]38(夏丏尊 《中年人的寂寞》)
We may be on nodding or hand-shaking terms,look up or correspond with each other on business, call each other “friend”, sometimes write to each other with the salutation of “Dear So-and-So”, ect.All these are, in fact,nothing but civilities of social life,as hypocritical as the polite formula dunshou (kowtow) or 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 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fashioned Chinese letter-writing.[9]40( 張培基譯)
在上兩例中,譯者對“歐陽子”和“蘇東坡”等人名都采取了音譯的方法,而對“秋士”、“頓首”和“百拜”等文化語匯則都采取了音譯加解釋的處理方法,既保留了源語的文化色彩又達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滿足了譯文讀者的閱讀需要。
例3 真正的朋友,恐怕要算“總角之交”或“竹馬之交”了。[9]38(夏丏尊《中年人的寂寞》)
Realfriendship between two persons originates perhaps from 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9]40( 張培基譯)
然而,在翻譯過程中,出于對譯文風格和可讀性的考慮,譯者有時候也不得不對一些文化因素做出一定的犧牲。正如張培基先生翻譯的初衷所言,翻譯是出于對散文的愛好,那么其譯文的風格就應該定位于散文。倘若譯者將例3中的 “總角之交”和 “竹馬之交”統(tǒng)統(tǒng)直譯,則會變成“friendship from the time when children’s hair are twisted in a knot”和“friendship from the time when children play with a bamboo stick as a toy horse”。這樣的譯文不僅會令讀者感覺長篇累牘,而且散文的美感也消失殆盡,而這都有悖于張培基先生的翻譯初衷。
譯者在選擇翻譯文本時并不會只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而是會選擇自己有能力、有興趣、有把握的文本去翻譯。正如王寧教授所言,“譯者在選擇擬翻譯文本時充分考慮到原文內在的 ‘可譯性’和譯者本身對原文的適應性和駕馭性”。[10]12文化語匯的翻譯也是如此,譯者應正視文化翻譯中的不可譯現(xiàn)象。文化語匯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結晶,其所攜帶的文化意象在另一種文化中未必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例4 何況林氏“衛(wèi)道”之心甚熱,“孔孟心傳”爛熟,他往往要“用夏變夷”,稱司各特的筆法有類于太史公……于是不免又多了一層歪曲。[9]154(茅盾《直譯·順譯·歪譯》)
Lin was a passionate champion of orthodox Confucian teachings,and the “doctrine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had been spiritually passed down to him. He would identify Scott’s style with thatofthe greatChinese historian Sima Qian…The corollary could only be yet another distortion.[9]156-157( 孫藝風譯)
上例中譯者對“衛(wèi)道”、“孔孟心傳”和“太史公”采取了意譯的處理方法,而對“用夏變夷”這個文化負荷過重的文化語匯則直接采取了省略的方法?!坝孟淖円摹背鲎浴睹献印?,原指以諸夏文化影響中原地區(qū)以外的偏遠部族,現(xiàn)指以中華文化影響少數民族文化和外國文化。對很多以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這個文化語匯的意義尚不能準確理解,譯者又怎能奢望英語讀者能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呢?正如譯者所言,“在不明顯影響基本信息 (包括文化信息)傳遞的情況下,對于文化不可譯部分可以省略。尤其是那些看似含有文化意蘊,實際上已屬陳腐僵死的詞語,包括成語,棄之毫不可惜,同時如有必要可進行再造和重組。”[11]譯者若不正視自身實際能力,強行翻譯那些有較強文化印記的詞,其作品也只能是差強人意。譯者應將文化交流作為交際活動的重要內容,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選擇最能為譯文讀者所接受的形式,盡量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白g者的主觀能動作用與原文的內在可譯性達成了默契,最終產生了盡可能完美的譯文”。[10]13
作為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特殊要件,譯者需要多維度地適應包括原文、原語、作者、讀者等在內的其他要件,并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例5 生日是自己長大以后聽家里大人說的,是農歷十月十五酉時生人,所以我的乳名叫“酉”,北京人的習慣愛用兒化韻,前面加個小,后面加“兒”,就叫“小酉兒”。[9]74(侯寶林《我可能是天津人》)
I was told about my birthday by my foster parents when I grew up.I was born in the “you” period (between 5-7 p.m.), 15th of the 10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year.So I was named You.Prefixed with Xiao---young,and suffixed with a diminutive er---an intimate way of addressing young and small things by Beijingers,my name,therefore,became Xiao You’r.[9]75( 劉士聰譯)
例6 我同書籍,即將分離。我雖非英雄,頗有垓下之感,即無可奈何。[9]91(孫犁《書籍》)
Soon I’ll part with my books; I’ll have to,the way the ancient hero Xiang Yu parted with his favorite lady Yu Ji at Gaixia.[9]92( 劉 士 聰 譯 )
上兩例中譯者都充分考慮到了譯文讀者。例5中譯者為了滿足英語讀者的閱讀期待,對 “農歷十月十五酉時生人”和“兒化韻”做了詳細的解釋,既可以讓譯文讀者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又不至于在閱讀過程中產生障礙。例6中涉及了霸王別姬這個歷史典故,那么譯者是否有必要在譯文中對這個典故加以解釋呢?劉士聰曾指出,“在涉及比喻時,還要考慮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譯文對于譯入語讀者的可接受性問題”。[12]在這里原文作者想要表達的是自己對書籍的眷戀之情,就好比項羽在垓下與虞姬訣別時一樣。因此,在這里譯者站在譯文讀者的角度去考慮,完全可以省去相關的背景內容,只需根據行文需要略作變通即可。
從翻譯適應選擇論視角來解釋,不論是歸化還是異化,也不論是直譯還是意譯,都可以看作是譯者為了適應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所作出的一種翻譯策略的選擇。[1]125在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大趨勢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日趨緊密,文化語匯翻譯也越發(fā)凸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譯者應該充分發(fā)揮其主導性,多維度地去適應不斷變化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出合情合理的選擇,順利完成雙語文化內涵的傳遞。
[1]胡庚申.翻譯適應選擇論[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胡庚申.生態(tài)翻譯學:譯學研究的“跨科際整合”[J].上海翻譯,2009(2):6.
[3]包惠南,包昂.中國文化與漢英翻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3.
[4]方夢之.論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J].上海翻譯,2011(1):1.
[5]Hatim,Basil&Ian Maso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45.
[7]田德蓓.論譯者的身份[J].中國翻譯,2000(6):20.
[8]張培基.英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2.
[9]楊平.名作精譯——《中國翻譯》漢譯英選萃[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5.
[10]王寧.生態(tài)文學與生態(tài)翻譯學:解構與建構[J].中國翻譯,2011(2).
[11]Delisle,Jean&Hannelore Lee-Jahnke&Monique C.Cormier編著.孫藝風.仲偉合編譯.翻譯研究關鍵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8-9.
[12]劉士聰.我所見到的司徒喬先生[J].中國翻譯,2006(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