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明
(大連民族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櫝勝于珠:舊體域外紀游詩中的“夾注”現(xiàn)象
蘇 明
(大連民族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在近現(xiàn)代舊體域外紀游詩中存在著一種奇特而有趣的“櫝勝于珠”的現(xiàn)象,即詩中的夾注較之原詩更為引人注意。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揭示了在跨文化書寫過程中,舊風格(舊體詩)與新材料(現(xiàn)代域外行旅體驗)之間的矛盾沖突。“櫝勝于珠”現(xiàn)象既是舊風格與新材料之間相互背馳的表征,也是舊風格為了適應新材料所做出的一種變通。這一書寫策略的選擇,顯示了舊風格在現(xiàn)代域外體驗面前的失語,同時也預示著文學變革發(fā)生的必然。
舊體域外紀游詩;舊風格;新材料;現(xiàn)代域外行旅體驗
行旅很容易催發(fā)詩興。清末民初,隨著國門的打開,中國人的足跡逐漸延伸到世界各地??缭轿幕乩砜臻g的異域之旅帶來的是全新的域外行旅體驗。一方面是快捷的交通、通訊工具給旅行者帶來的充滿新奇感的現(xiàn)代行旅體驗,另一方面,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shù)、繁華都市則帶給旅行者強烈的驚羨體驗。但與此同時,來到陌生文化語境里的旅行者,不但要承受由于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文化觀念不同等各種因素所造成的身心不適,而且還要面對在強大他者的比照下,自身文化認同發(fā)生危機所帶來的焦慮和不安。所有的這些情緒體驗,都需要一個宣泄的渠道。傳統(tǒng)的紀游詩似乎是最順手的表達工具。旅行者在紀游文學傳統(tǒng)里得到了慰藉。于是數(shù)量可觀的舊體域外紀游詩應運而生。選擇舊體詩來紀游,不但在清末民初十分普遍,甚至在新文學已經(jīng)牢牢占據(jù)主流地位的 20世紀二三十年代,采用舊體詩詞來進行域外紀游的現(xiàn)象仍不絕如縷。
用格律謹嚴的舊體詩來表達現(xiàn)代域外行旅體驗,本身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而運用新名詞的紀游詩,則更是突破了讀者的期待視野。在舊風格中穿插新名詞,會給讀者一種新奇的閱讀審美感受,但也可能因為過于陌生而造成閱讀障礙,限制作品的流通范圍和影響力。受舊體詩形式上的束縛,舊體域外紀游詩無法清楚明了地介紹新事物、傳遞新意境。于是,在舊體域外紀游詩中就出現(xiàn)了一種奇特的“櫝勝于珠”現(xiàn)象。
錢鐘書在評價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時,認為其“端賴自注,櫝勝于珠”[1]347?348。誠哉斯言,與原詩比較起來,后人似乎更關注《日本雜事詩》的自注,如《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中鈔錄詩注為《日本雜事》一卷,王之春《談瀛錄》卷三四即《東洋瑣記》,也幾乎全是照搬《日本雜事詩》的詩注。
一
“櫝勝于珠”的現(xiàn)象在域外紀游詩中極為普遍。最早出現(xiàn)在林鍼的《西海紀游草》自序中。如:
百丈之樓臺重疊,鐵石參差(以石為瓦,各家兼豎鐵支,自地至屋頂,以防電患);萬家之亭榭嵯峨,桅檣錯雜(學校行店以及舟車,浩瀚而齊整)……博古院明燈幻影,彩煥云霄(有一院集天下珍奇,任人游玩,樓上懸燈,運用機括,變幻可觀);巧驛傳密事急郵,支聯(lián)脈絡。暗用廿六文字,隔省俄通(每百步豎兩木,木上橫架鐵線,以膽礬、磁石、水銀等物,兼用活軌,將廿六字母為暗號,首尾各有人以任其職。如首一動,尾即知之,不論政務,頃刻可通萬里。予知其法之詳);沿開百里河源,四民資益(地名紐約克,為花旗之大碼頭,番人畢集。初患無水,故沿開至百里外,用大鐵管為水筒,藏于地中,以承河溜。兼筑石室以蓄水,高與樓齊,且積水可供四億人民四月之需。各家樓臺暗藏銅管于壁上,以承放清濁之水,極工盡巧。而平地噴水高出數(shù)丈,如天花亂墜)。[2]36?37
林鍼對避雷針、博物院、電報、自來水、噴泉等現(xiàn)代新事物進行了特別的補充說明。這篇自序是駢文體,原稿本在詩句后面用小字夾注,對前面詩文所述內(nèi)容詳加解釋。在詩文中間夾注的方式在晚清域外紀游詩中比較普遍,如斌椿的《海國勝游草》和《天外歸帆草》、何如璋的《使東雜詠》、張斯桂的《使東詩錄》里也多附有詩注。“櫝勝于珠”最典型的代表還是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黃遵憲在每首詩的后面均附上非常詳細的解說。如果讀者讀過詩作仍不知作者所云為何,只消看看自注,就一切都了然于胸。有趣的是,“櫝勝于珠”的奇特現(xiàn)象并不僅限于晚清,直至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舊體域外紀游詩中仍存在著這種現(xiàn)象,如吳宓的《歐游雜詩》、王禮錫的《去國五十絕句》等。吳宓在《歐游雜詩》中常常在詩后用長篇大論來注釋詩文中提及的歷史事件或人物事跡,如第二段吟詠英國倫敦訥耳遜紀念碑的一首。詩中“苦愛哈米頓,艷史風流裊”的主人公訥耳遜,能有幸“英雄遇美人”似乎讓吳宓頗為羨慕,五言十六句的古體詩顯然無法交待清楚興建訥耳遜紀念碑的來龍去脈,于是吳宓在自注中用了幾千字的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了“訥耳遜與哈米頓夫人相愛之歷史”。與前面的五言古詩相比,后面的自注所講述的英雄美人的艷史傳奇更為引人入勝。
在詩中夾注,即在詩中(或詩后)穿插以散文式的文字,不但破壞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詩歌原有的韻律美。但即便如此,舊體域外紀游詩中“櫝勝于珠”現(xiàn)象卻仍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在于詩中所涉及的域外體驗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讀者的認知格局,如果不加以說明,詩中出現(xiàn)的新事物、新體驗就成了讀者無法解讀的符碼,致使閱讀無法順利進行。域外游記承擔著傳遞新知、啟蒙民眾的重任,寫作游記本身就是為了將旅行者在海外森羅萬象的眼界、奇怪多端的耳聞介紹給無法走出國門的國人。因而讓讀者讀得懂就成為舊體域外紀游詩的第一要義。舊體域外紀游詩受到嚴格的格律、字數(shù)限制,短短幾十個字根本無法將作者耳聞目睹的新鮮事物、現(xiàn)代體驗表述清楚。無奈之下,作者只好選擇在詩中穿插自注這種權(quán)宜之計,這雖然破壞了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但卻可以消除讀者的閱讀障礙,實現(xiàn)游記傳遞新知的功能。
二
舊體域外紀游詩中時常會運用一些新名詞,這些新名詞如果不加以說明,就會令讀者如讀天書。新名詞造成的閱讀障礙減弱了詩歌的社會影響力,對此梁啟超曾經(jīng)作過深刻的反省。晚清詩壇一度風行“新學詩”。所謂“新學詩”就是夏穗卿和譚復生等人于1896―1897年間提倡在詩中使用新名詞的詩歌改革嘗試。他們喜歡在詩中使用一些如“喀私德”、“巴力門”等音譯詞,或者如他們所說的“經(jīng)典語”①。因為當時夏穗卿等人“方沉醉于宗教,視數(shù)教主非與我輩同類者,崇拜迷信之極,乃至相約以作詩非經(jīng)典語不用”[3]5326??墒且驗檫@些新名詞太過生僻,“茍非當時同學者,斷無從索解”。連和夏穗卿、譚復生等人關系十分密切的梁啟超,在收到夏穗卿贈送給自己的詩作時,也苦惱于“此皆無從臆解之語”[3]5326。故而摻雜著新名詞的“新學詩”只能局限在一個很小的社交圈內(nèi)。對于“新學詩”的認識,梁啟超前后的態(tài)度有很明顯的變化。1899年,梁啟超還認為“新學詩”雖然“已不備詩家之資格”,但其“善選新語句,其語句則經(jīng)子生澀語、佛典語、歐洲語雜用,頗錯落可喜”。他自己也親身嘗試作過“新學詩”,但試驗的結(jié)果卻使他體會到了“新學詩”存在的弊端。他仿效“穗卿、復生之作”,其中有這樣一首:“塵塵萬法吾誰適,生也無涯知有涯。大地混元兆螺蛤,千年道戰(zhàn)起龍蛇。秦新殺翳應陽厄,彼保興亡識軌差。我夢天門受無語,玄黃血海見三蛙?!碑斢腥讼蛄簡⒊捌驗閷懼易⒅睍r,梁啟超“注至二百余字乃能解”。日后觀之早年的詩作,他自己都覺得“可笑實甚也。真有以金星動物入地球之觀矣”[3]1219。到了 1902年以后,梁啟超對于“新學之詩”進行了檢討。他指出了“當時所謂新詩者,頗喜挦扯新名詞以自表異”的流弊。對于夏穗卿、譚復生等人喜歡在詩中使用“喀私德”、“巴力門”等音譯詞,或者從《新約全書》中擇取故實的做法給以全面的否定②,認為“此類之詩,當時沾沾自喜,然必非詩之佳者,無俟言也”。對于自己早些年跟風摹仿新學詩,“時從諸君子后學步一二”的行為,此時的梁啟超已經(jīng)感到“既久厭之”了[3]5326。
同一時期的域外游記中也存在著很多讓人“無從臆解”、“無從索解”的新名詞。翻開清末民初的域外游記,這樣的新名詞不勝枚舉,如伯理喜頓(總統(tǒng))、掊樸(羅馬主教)、各里思答爾巴累恩(水晶宮)、洋技(美國佬)、陽明之氣(氧氣)、羔求(橡皮)、海車(倫敦之公共馬車)、柴艾斯(國際象棋)、紹勾臘(巧克力)、三鞭(香檳酒)等。這些新名詞大部分是根據(jù)英文音譯而來。由于晚清的海外游歷者多不懂外語,故而音譯詞的發(fā)音稀奇古怪。加之當時翻譯規(guī)范尚未建立,所以不同游記中出現(xiàn)的用來指稱同一事物的音譯詞往往各不相同。如果不加以說明,讀者根本就是一頭霧水,不知作者所云為何物。由于讀者缺少域外的親身體驗,使得游記作者在談及域外新事物、新體驗時,不得不考慮讀者的接受問題,所以時常出現(xiàn)邊記錄邊說明的現(xiàn)象。以凝煉含蓄、短小精悍見長的域外紀游詩,在描述域外體驗時,就更需要在詩外加以說明。這樣一來,有時注釋反而比詩本身更吸引讀者,“櫝勝于珠”的有趣現(xiàn)象就發(fā)生了。
在舊體域外紀游詩中出現(xiàn)的“櫝勝于珠”現(xiàn)象,其實質(zhì)是在跨文化書寫過程中,“舊風格”與“新材料”之間發(fā)生矛盾沖突的結(jié)果。傳統(tǒng)格律詩在表現(xiàn)現(xiàn)代域外體驗時處處顯得捉襟見肘,新材料時常會脹破舊風格狹小的表現(xiàn)空間?!皺硠儆谥椤爆F(xiàn)象的發(fā)生,說明“以傳統(tǒng)格律體而嘗試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體驗必然遭遇美學困境”[4]。錢鐘書在評價黃遵憲的《日本雜事詩》時說:“假吾國典實,述東流風土,事誠匪易,詩故難工”[1]348。意思是說黃遵憲在介紹日本的風土人情、國勢政治、天文地理、服飾技藝等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事物時,沿襲的仍然是舊體格律詩的表現(xiàn)形式,借用的亦是傳統(tǒng)的典章故實。用舊風格來表現(xiàn)近代日本的現(xiàn)代轉(zhuǎn)變,黃氏為此所作的努力誠然匪易。但是,對于如何將舊風格與新材料完美、和諧地整合起來這一難題,黃遵憲在《日本雜事詩》中的文學嘗試表明他并未找到什么錦囊妙計。所以錢鐘書說他的《日本雜事詩》很難作得工整?!皺硠儆谥椤爆F(xiàn)象既是舊風格與新材料之間相互背馳的表征,也是舊風格為了適應新材料所做出的一種變通。這一書寫策略的選擇,顯示了舊風格在現(xiàn)代域外體驗面前的失語,同時也預示著文學變革發(fā)生的必然。域外紀游詩在舊格律詩中摻雜大量散文體的自注,或許可以看作是新詩出現(xiàn)、文學語言走向通俗化的歷史征兆。
注釋:
① 所謂經(jīng)典者,普指佛、孔、耶三教之經(jīng)。
②“蓋當時所謂新詩者,頗喜挦扯新名詞以自表異。丙申、丁酉間,吾黨數(shù)子皆好作此體。提倡之者為夏穗卿,而復生亦綦嗜之。此八篇中尚少見,然‘寰海惟傾畢士馬’,已其類矣。其《金陵聽說法》云:‘綱倫慘以喀私德,法會勝于巴力門?!λ降录碈aste之譯音,蓋指印度分人為等級之制也。巴力門即Parliament之譯音,英國議院之名也。又贈余詩四章中,有‘三言不識乃雞鳴,莫共龍蛙爭寸土’等語,茍非當時同學者,斷無從索解;蓋所用者乃《新約全書》中故實也?!币浴读簡⒊罚ū本┏霭嫔?999年版,第5326頁)。
[1] 錢鐘書.談藝錄(補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 林鍼.西海紀游草·自序[M].長沙:岳麓書社,1985.
[3] 梁啟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 王一川.全球化東擴的本土詩學投影——“詩界革命”論的漸進發(fā)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A Study on the Interlinear Notes in the Old-Style Extraterritorial Travel Poetry
SU M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0, China)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old-style travel poetry, interlinear notes draw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the poems they lie in, which disclos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old style (classical poetry) and new material (modern extraterritorial traveling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writing. The phenomenon is both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ld style and new material and a kind of adjustment made by old style to new material. The choosing of this kind of writing strategy shows the aphasia of old style when confronted with modern extraterritorial experience and indic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literary revolution.
old-style extraterritorial travel poetry; new material; modern extraterritorial traveling experience
I207.227
A
1006?5261(2012)04?0077?03
2012-02-1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10YJC751012);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0045)作者簡介:蘇明(1972―),女,遼寧大連人,講師,博士。
〔責任編輯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