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鳴
以鼓室積液及傳導性聾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的分泌性中耳炎(SOM),耳鳴、耳脹悶阻塞感及聽力下降是其三大癥狀,可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1]。冬季是其多發(fā)期,鼓膜切開置管術是對于保守治療無效且反復發(fā)作的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相對有效治療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88例(100耳)我院耳鼻咽喉科在鼻內鏡下行鼓膜置管術,療效良好,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從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88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保守治療經過多次門診無效后,行鼻內鏡下鼓膜置管術,病史2個月至10年,平均年齡35歲,年齡2~46歲,其中52例(54耳)女,36例(46耳)男。除部分患者伴有耳鳴外,聽力下降、耳堵、耳悶為癥狀臨床表現(xiàn),以電子喉鏡、鼻內鏡或耳鏡檢查,多見鼓膜渾濁或內陷。其中純音測聽檢查傳導性聾45例,聲導抗測試10例“c”型曲線,26例“B”型曲線,56例伴鼓室積液。88例中,18例慢性鼻竇炎、1例鼻咽癌、17例腺樣體增生、7例鼻息肉、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28例合并慢性鼻咽炎、8例過敏性鼻炎。
1.2 治療方法 患者患耳向上,取仰臥位,外耳道消毒使用75%酒精,Storze0度鼻內鏡于局麻下(幼兒不能配合者采用全麻)導人。鼓膜切開刀于鏡下在鼓膜后下或前下呈放射狀切開約3 mm鼓膜,鼓室積液以微型吸引器吸除。以糜蛋白酶與醋酸潑尼松龍混合液對部分患者滲液黏稠難以吸除者進行沖洗中耳腔,吸盡滲液后,將啞鈴形硅膠鼓膜通氣置人管??股卦谛g后1周常規(guī)應用預防感染。隨訪3~6個月,每月觀察鼓室黏膜情況,清理干痂、滲出液,檢查鼓膜通氣管情況,復查鼻內鏡。鼓膜通氣管在自覺鼓室黏膜恢復正常、滲液消失、癥狀明顯改善后于鼻內鏡下取出。聲導抗、電測聽待鼓膜切開口愈合后復查。
1.3 療效評定標準 無效:經電測聽氣導聽閥提高小于5分貝,且自覺聽力無明顯提高,有效:經電測聽氣導聽閥提高10分貝以上,且自覺聽力有所恢復,顯效:經電測聽氣導聽閥提高20分貝以上,且自覺有明顯的聽力提高,治愈:經電測聽氣導聽閥小于等于2O分貝,自覺聽力恢復至發(fā)病前。
88例(100耳)隨訪3~6個月。治療3個月后,總有效率為99%,1耳(1%)無效,14耳(14%)好轉,85耳(85%)治愈。在治療時8 8例患者無一例副損傷出現(xiàn),未發(fā)生聽骨鏈斷裂及脫位咽、鼓膜穿孔、鼓管永久性瘢痕狹窄閉鎖等并發(fā)癥。相對于治療前的(51±6.6)dB,治療后聽力明顯好轉為(26.2±6.5)dB,
作為臨床常見的耳部疾病的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易復發(fā)、且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病機理,通常認為血管滲透性可由咽鼓管黏膜變態(tài)反應而增加;抑或導致腺體與杯狀細胞分泌增多,積液也在鼓室內出現(xiàn)。因咽鼓管形態(tài)發(fā)育和感染、免疫、變態(tài)反應及功能不良等因素與分泌性中耳炎的發(fā)病有關[2],故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發(fā)生的原因之一既是咽鼓管咽口開放不良[3]。
治療反復不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最有效的方法是鼓膜置管術。盡管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病因就是咽鼓管功能不良,但可將環(huán)境氣壓取代中耳氣壓的鼓膜置管,不僅可以可以防止中耳內非感染性滲出液的積聚[4],又防止鼻咽部分泌物吸人中耳。以往多在顯微鏡下進行置管術,其能在鼓膜上準確定位,有效避免操作的盲目性,損傷小,視野清晰,并盡可能的吸凈膠狀物和積液。但除操作上較復雜外,不少中小醫(yī)院尚無手術顯微鏡此種設施。
同樣具有上述優(yōu)點的鼻內窺鏡圖像監(jiān)視系統(tǒng)下置管,其操作精確,視野清晰、對外鼓岬、鼓膜、耳道的損傷也減少了。手術者在鼻內鏡的明視下,必須遵循以下幾點:①術前應認真研究頸靜脈球急性或高位發(fā)作期病例的MRI或CT,且手術適應證應認真選擇,以免發(fā)生其他并發(fā)癥或出血而影響療效。②應于鼓膜表面呈放射狀切開鼓膜置管的鼓膜切口,這樣鼓膜纖維層中的放射狀纖維的完整性[5]便可得到保護。③為避免損傷咽鼓管咽口黏膜導致狹窄或粘連而影響其療效,故操作要輕柔。④無菌操作必須嚴格執(zhí)行,咽鼓管咽口的清洗需在插管前先行,可避免鼓室被帶入鼻咽分泌物。
總之,相比顯微鏡下手術而言鼻內鏡下鼓膜置管術術后效果好、不需調焦距、物像清晰、大大縮短手術時間、立體感強、易掌握、無后遺癥和并發(fā)癥發(fā)生且操作方便、簡單。另外手術環(huán)鏡也無需要特定,各級醫(yī)院值得進行推廣。
[1] 田勇泉.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323-324.
[2] 陳亞秋.分泌性中耳炎病毒衣原體感染及發(fā)病機理的研究進展.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5,13(1):67-68.
[3] 段衛(wèi)紅,萬世恒,陳靜華,等.鼻內鏡下咽鼓管置管術治療分泌性中耳炎.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6,13(10):703-705.
[4] Fields MJ,Allison RS,Corwin P,et al.Microtympanometry,microscopy tympanometry in evaluating middle ear efusion prior to myringotomy.N Z Med J,1993,106(963):386-387.
[5] 劉波,孔勇剛.鼻內窺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療中的作用.中國內鏡雜志,2002,8(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