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生 左偉塵 黃萼華
百色紅色資源蘊涵著豐富的理想信仰教學資源。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仰是百色起義精神的靈魂。由于其形式多樣、資源豐富、直觀生動等特點,在右江民族醫(yī)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要平臺。因此,研究如何充分發(fā)揮百色起義精神的理想信仰價值作用對增強醫(yī)學生共產主義信仰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教學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在運用百色起義精神對醫(yī)學生進行共產主義信仰教育中,教師是學生對百色起義的體驗和理解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評估者,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講解和引導。
首先,教師要做好精心的準備工作。教育者先受教育,講解藝術與引導藝術來源于教師對百色起義的了解與領悟。對百色起義的背景、過程、意義、精神及領導人物、革命英烈等,教師應了然于胸,要把百色紅色資源“放在整個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大背景下進行闡釋,深刻挖掘這些紅色資源的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并且融入到我們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世代民族精神中去,形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1]一個學識淵博、專業(yè)精深、善于溝通、充滿熱情、富有責任感的教師,及其體現出來的風范學識和人格魅力,是醫(yī)學生共產主義信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教師要講究講解藝術。[2]教師要用簡單明白的話語對所講解的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深刻的剖析,從而使學生對所講解的內容非常明白、釋惑,并在心靈上實現與教師的互動與溝通。講解的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學術性、思想性和政治性,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醫(yī)學實際。講解的語言必須莊重、嚴肅、變化、準確、簡潔、得體。
再次,教師要講究引導藝術。教師“導”得好,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精心導學要預設問題情景,從整體上闡釋百色起義的內容和意義,尤其是闡釋體現在百色起義過程中的精神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指出這種精神和信仰成為黨戰(zhàn)勝敵人的法寶。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提出要求。組織學生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粵東會館(紅七軍軍部舊址)、走訪紅軍村及紅軍后代、觀看電視劇《紅七軍》等,這不單是組織學生旅游和看電視劇,而是進行現場體驗式教學。教師應要求學生用“心”參觀、走訪和欣賞,并做好筆記和記錄,告知其實踐活動后要寫好心得體會或感想,并且要進行討論與交流,同時還要講清楚應注意的事項。
共產主義信仰教育,必須植根于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解讀,必須與個體的思想、行為及現實生活世界相關聯,經過互證、互滲方能達到真正的理解。但是,“當代大學生大多成長在改革開放年代,他們的人生體驗、生活經歷決定了他們對我國的紅色歷史、革命歷程缺乏感性認識?!盵3]因此,精心組織學生的實踐體驗成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首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要讓學生在自主性實踐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體驗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積累信息、捕捉靈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和看法,并在實踐過程中體會百色起義精神。帶隊教師應明白,學生終歸有一天要走入社會,學生自己的路終歸要他自己去走的。
其次,學生的實踐活動應始終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始終處于主導地位,以利于對學生活動的引導。沒有教師的引導和監(jiān)督,學生的實踐活動就會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會失去活動的方向性,達不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再次,學生的實踐體驗應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學性。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親歷百色紅色勝地、走訪紅軍村、觀看《紅七軍》,開展“學習革命傳統(tǒng)、服務老區(qū)人民”的實踐活動等,但卻不可能直接地把紅色資源運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來,“如果將其直接運用到教育教學當中來,讓每個受教育者都像當年紅軍一樣,都爬雪山、過草地,重走一遍長征路顯然是不具備操作性?!薄案镜拇胧┻€是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其得以轉化,”[4]將紅色資源移植到課堂中來。如將紅色文化制作成三維動畫、影視、圖片等,或邀請有關歷史專家、革命老戰(zhàn)士進校園,開展專題講座等,達到集聚的教學效應。
共產主義信仰教育不是要將現成的結論訴諸對方,而是要將紅色文化精神內化在學生的文化心理結構之中?!霸谒枷胝谓逃?,引入紅色資源作為教育載體,其目的是以紅色資源作為心理刺激物,把滲透在紅色資源中的思想和精神同化到人的認知結構中,以改善教育主體的心理認知結構,促進心理品質提升?!盵5]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反思,跟自己較勁,跟自己過不去。因此,實踐教學應要求學生寫報告,闡述自己的看法,并告知學生將要向全體同學發(fā)表演說,表達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收獲,從而鞏固實踐活動的成果。
首先,引導學生生成一種對自我的追問意識。實踐活動后,首先就要促使學生認識和反思自己實踐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感受和領悟及實踐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行為,要讓學生在體驗紅色文化中讀懂其肩負的沉甸甸的社會責任;要讓學生在寫作心得體會中生成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促使醫(yī)學生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的責任情感和信念;要讓學生在反思中“把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人的作用轉化為內心信念,自覺肩負起人類社會健康的責任和使命”[6]。
其次,教師在交流過程中應擔當導演與主演角色。在與學生對話或討論中,教師既是導演,又是主演。因此,一是要把握對話與討論的主題和方向,把握交流進程,控制現場局面;二是要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三是要用心聆聽學生的演說,要與學生平等地探討,不擺架子、不使用隱性話語霸權,而要以理服人。
再次,在討論中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共產主義信仰教育實踐的評價是對學生實踐體驗、寫作和討論的肯定或否定,注重的是思想評估,因此其評價方式必須是多維度的。評價的形式主要有學生自我評價、學生間評價、教師評價等三種。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對自我的認識;學生間的評價是學生間的取長補短、相互認識。在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間評價的基礎上,教師應做出總結性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中肯,對于學生的一些思想閃光點,要加以贊美。教師對學生的贊美應該是出自內心的,讓學生體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和關懷。對于學生的一些不正確的觀點、意見和評價也應予以指出,并說明道理。通過這樣的評價總結,可以起到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作用。
運用紅色資源進行實踐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緊密相聯的,首先是教師講解與導學;其次是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然后將活動過程中的所得得想用文字清楚地表述出來;再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話與交流;最后是對于整個活動進行評價與總結;通過導、學、視、聽、做、思、寫、說、評的綜合過程,給予學生全方位的刺激,使整個實踐教學活動達到最佳效果,讓大學生體驗戰(zhàn)爭年代的艱苦生活,經受思想洗禮,使大學生的思想得到熏陶,理想信念得到升華,[7]從而堅定其共產主義信仰。
[1]耿琪.“紅色資源”———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點[J].吉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6,(2).
[2]匡勝,陳勝華.拓展紅色資源,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9,(1).
[3]羅海英,喬湘平.增強大學生紅色教育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4).
[4]胡松,楊宇光,朱小理.“紅色資源”的界定及其轉化的必然性[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5).
[5]楊罡.紅色資源的心理效應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策略[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6]黃萼華,王華生,于中鑫.醫(yī)學人文教育和醫(yī)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0,(2).
[7]鐘先麗.淺談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老區(qū)建設,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