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喆
《呼嘯山莊》是“一部生澀的書”(Allott 220),被人們稱為“英國文學界的‘斯芬克斯’”(許巍137),引得無數學者前來解謎。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呼嘯山莊》的第七章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補充性的閱讀和審視全故事的明晰渠道,該章將過去與現在并立起來,為那些難以理解的未來行為提供一種伏筆般的注釋,使得隨后的事件自然浮出水面,人物間的種種矛盾和難以言傳的內心情感逐步得以界定。女作家是用與維多利亞時代小說“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觀點寫不同的主題,而明顯地獨立于19世紀小說主流之外”(Ceil 148)。
正如英國學者布爾沃·利頓所言,小說只需遵循一種統(tǒng)一性原則,即所有情節(jié)“都和某種秘而不宣、但又構成情節(jié)產生原因的思想有關”(轉引自Stang 123)。利頓這里所說的思想顯然指主題思想。貌似混亂、支離破碎的《呼嘯山莊》正是遵循了這一論斷,小說在第七章才顯露故事主題也可謂與這一論斷如出一轍。
小說第七章描述的是女主人公凱瑟琳在畫眉田莊住了五個星期后返回到呼嘯山莊的情節(jié)。這五周在田莊的斷憩對凱瑟琳可謂是革命性的轉變。和以前那個“不懂規(guī)矩,不戴帽子的小野人”相比,此刻的她“可真是個美人兒”(63)①,竟連哥哥辛德雷都差點認不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此時卻“衣冠不整,無人照管”,顯出“一幅令人憎惡的小流氓相”(64)。當凱瑟琳剛一到山莊時,她就迫不急待地問家里人:“希斯克利夫不在這兒嗎?”(64)這說明希斯克利夫仍然在她的心目中。然而當辛德雷招呼希斯克利夫前來迎接妹妹時,凱瑟琳卻忍不住地嘲笑起希斯克利夫蓬頭垢面的鬼樣子,不想讓他的“黑手指”(65)弄臟了她那“華貴的大方格綢上衣”(63)。盡管她的嘲笑是出于無意之中,但那卻深深地刺傷了希斯克利夫的自尊心,使他憤然離開了現場,一直干活到晚上九點,一口未吃,“一聲不吭,賭氣走進臥室”(67)。這一幕就為日后希斯克利夫的復仇埋下了伏筆。在此之前,希斯克利夫遭受的只是辛德雷的壓迫和折磨,但出于對心上人凱瑟琳的愛,所有一切來自于辛德雷的侮辱和毆打他都可以忍受。但現在凱瑟琳對他的輕蔑和嘲笑使他覺得自己正在失去這為兩小無猜的兒時伴侶,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這沉重的壓力扭曲了他的心靈。在這一章,女作家讓希斯克利夫和他的情敵埃德加·林頓狹路相逢。林頓一句無禮的話招致的便是希斯克利夫“抓起一盤熱蘋果醬”,“把它整個向說話人的臉上和脖上摔去”(71)。這里女作家明確暗示,希斯克利夫和埃德加·林頓不共戴天,日后的相斗在所難免。當然希斯克利夫為此舉付出了代價,接著便是辛德雷的一頓鞭子加拳頭,并被主人鎖在屋里。辛德雷的火上加油,使得原本有點回心轉意的希斯克利夫再次被推向了惡的深淵,這使得他日后要對辛德雷的復仇變得更加堅定不移。他嚴肅地告訴女管家耐莉·丁:“我在想辦法,如何向辛德雷報仇雪恨。我不在乎等多久,只要最后能復仇就行。我希望他別在我能復仇之前就死掉!”(74)這里艾米莉已表明,希斯克利夫對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的人們日后的復仇已蓄勢待發(fā),復仇也就理所當然、不可阻礙的成為了這部悲劇壓倒一切的故事主題。
女作家艾米莉在其小說《呼嘯山莊》第七章中,吹響了集結號,故事主要人物都紛紛前來報到,在女作家精心搭好的舞臺上悉數亮相,他們間的種種瓜葛也得以一一澄清。正如英國杰出的作家伊麗莎白·鮑溫對小說家所要求的那樣,小說家的任務就是表現“男人與男人、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沖突”(Bowen 13)。
被從利物浦大街上撿回來的孤兒希斯克利夫原本此刻要打算“顯示他和氣的幽默”(70),卻最終被逼上了復仇的不歸路;辛德雷原本早對希斯克利夫就充滿怨恨,此時的辛德雷對希斯克利夫更是百般侮辱和殘酷虐待,并不忘告誡他未來的妹夫埃德加·林頓:“你就用自己的拳頭來執(zhí)行王法好啦”(72),如此的惡毒和殘忍使他最終難逃精神崩潰,絕望而死;辛德雷的妻子弗朗西斯在此章中雖臺詞不多,但也顯露出她的狡詐和嚴厲,她告誡山莊的人們要嚴管辛德雷的妹妹凱瑟琳,不要讓她“在這兒再變野了”(63),她的陰毒也使她難免不久在產下哈里頓后,就猝然死掉;這一章節(jié)最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人凱瑟琳,她似乎此時對兩個男人都很有興趣。她深愛希斯克利夫,但也不忘對林頓關懷備至。弗洛伊德把愛表述為“其目的受到壓抑的本能”(弗洛伊德199),這里的“目的”有對權力的渴望,有對性的向往,有對物質和精神的更高追求。希斯克利夫和林頓在某種程度上正好代表凱瑟琳的這些目的:希斯克利夫,身材魁梧強悍,是物質上的給力;埃德加彬彬有禮,像個“洋娃娃”(68),是經濟上的給力。他們兩個正好同時彌補了凱瑟琳內心的所需,這種魚和熊掌都想兼得的欲望,使她搖擺在兩個男人之間,倍受感情的折磨,最終在產下小凱蒂不久,便郁郁而死,這同時也給深愛她的兩個男人帶來了難言的痛苦;埃德加·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在本章中雖然所占筆墨不多,但當她的哥哥受到希斯克利夫的無情回擊時,她“哭著要回家”(71),這里女作家也在暗示人們,妹妹伊莎貝拉已把自己的哥哥林頓和山莊的希斯克利夫做了對比,內心已開始喜歡上了希斯克利夫的驃勇,而慢慢地討厭哥哥的懦弱。這為日后她視希斯克利夫為浪漫人物,而不顧哥哥的堅決反對嫁給了希斯克利夫埋下了伏筆。雖然本章不可能提及第二代男女主人公哈里頓和小凱蒂,但凱瑟琳從畫眉田莊帶回的文明氣息,已悄然告訴讀者,閃著地獄之火的呼嘯山莊必將被溫文爾雅的畫眉田莊所融化,哈里頓和小凱蒂也必將成為幸福的伴侶,以愛開始的仇恨最終又歸于愛。
“小說寫作技巧中最復雜的問題在于視點——敘事者和故事之間關系——的運用”(Lubbock 251)。《呼嘯山莊》中的兩個主要敘述者管家耐莉·丁和房客洛克伍德,在小說第七章中同臺競技,他們的性格特點也因此一覽無余。洛克伍德是從外部觀察世界,因而他看到的世界都充滿著不確定和不可預測。相反,耐莉則是位明智和富有同情心的女子,她對故事中的人物感情強烈,而這些感情也使得她的講述更加復雜化,使得她不僅是故事的講述者,同時也是眾多人物的評論者。在第七章中,耐莉提醒希斯克利夫:“驕傲的人給自己帶來傷害痛苦”(68),讓希斯克利夫要學會給人道歉;當希斯克利夫要下決心向曾經傷害過他的人血債血還時,耐莉警告他“應該學會寬恕”(74),而這一告誡最終得以應驗。耐莉不僅是女作家的傳聲筒,同時也在把自己的價值觀不自覺地強加于他人之身。如此看來,艾米莉要把耐莉作為她最依靠的敘述者,那么就會自然而然地把耐莉的全部優(yōu)點呈現給大家,以期讓我們感到耐莉敘述的可靠性。的確,在本章后幾段中,女作家不厭其煩地把耐莉的優(yōu)秀品質推向了前臺。相對最終成為了兩莊的大管家耐莉·丁而言,這位來自英格蘭比較文明的地區(qū)的洛克伍德先生,他的講述便成了耐莉與讀者之間的中介,他和耐莉在本章的對話再次表明,耐莉對他的社會行為準則如此漠視而使他倍感不舒。
女作家艾米莉成功地擺正了自己和主人公們之間的位置,小心翼翼地保持中立,借助限知敘述角度來進一步實現“作者引退”②,避免了個人感情的直接滲入,這有助于表現人物的復雜性,也有助于復雜的審美效果的產生,進而走出了敘述的困境,使得一切都自然地從敘述者們的口中徐徐流出,通篇故事都經由一個遙遠的視角緩緩展開。敘述視點在小說第七章的確立,使得故事情節(jié)同時向過去和未來發(fā)展,形成懸念剛結束,高潮就到來的強烈效果。這種借用戲劇性的表現手法能夠激發(fā)讀者的懸念,調動起讀者的情緒和想象,有助于造成撲朔迷離的氣氛。“這樣,耐莉和洛克伍德的雙重敘述仿佛賦予了這個強烈戲劇化和故事的一個舞臺框架,讀者即臺下的觀眾,欣賞評判臺上的戲”(錢青330)。
正如著名的評論家李維斯所言,偉大的小說不會“缺乏一個決定作用、滋潤作用和控制作用的有機原則”(Lewis 25)。《呼嘯山莊》第七章幾乎覆蓋了故事的所有基本要素,艾米莉通過對小說主題的精心設計,對人物關系的絕佳結合,對敘述視點的準確定位,使得原本這部“生澀的書”,陡然不再那么隱晦曲折,使得原本錯綜復雜的情節(jié),瞬間不再那么混亂無序,使得隨后不可理喻的愛恨悲劇和笨拙臃腫的全局結構不再那么虛無縹緲、神秘莫測。小說第七章浮現的這些關鍵要素,讓讀者變被動為主動,變客體為主體;讓讀者對故事當前發(fā)生的一切全神貫注,不在是觀望者,而是參與者;讓讀者更加心甘情愿投入他們的理智和情感去關注下一步要發(fā)生的事情和結局,自己去解答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
注解【Notes】
①文中相關引文均出自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王惠君王惠玲譯(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年),以下僅標明頁碼,不再一一說明。
②在19世紀中葉前后,“作者引退”已作為理論得到廣泛討論,其強調作者要以不偏不倚的觀察者的身份,通過故事的本身來再現人的生活。這一理論已被普遍地用作小說批評實踐中的一條標準。
Allott,Miriam.The Critical Heritage“The Bront”.London and Boston:Rutledge& Kegan Paul Ltd,1974
Bowen,Elizabeth.English Novelists.London:William Collins Sons and Co.Ltd,1942.
Cecil,David.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London:London constable Co.Ltd,1934.
弗洛伊德:《論文明》,何桂全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
Lewis,F.R.The Great Tradition.New York:Doubleday &Company,Inc.,1953.
Lubbock,Percy.The Craft of Fiction.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57.
錢青:《英國19世紀文學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Stang,Richard.The Theory of the Novel in England 1850 -1870.New York:E.P.Dutton & Co.Inc.,1984.
許巍:《英文觀止》。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