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扶民 李玉玲
[摘要]稻作文化塑造了獨特的梯田景觀,本文以龍脊梯田為例,從生態(tài)的視角探析稻作文化與-梯田景觀之間的內在關聯。一方面,稻作活動在遵循生態(tài)規(guī)律的基礎上,再造了真善美相統一的梯田人文自然景觀,形成具有高度鑒賞價值的景觀生態(tài)藝術;稻作文化衍生出與梯田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契合的人文景觀,主要表現為別具一格的干欄建筑以及民俗節(jié)慶活動。另一方面,傳統稻作文化的式微和梯田景觀的觀光產業(yè)化,引發(fā)梯田生態(tài)承載力的壓力以及生態(tài)異變,由此埋下的生態(tài)隱憂值得關注。
[關鍵詞]稻作文化;梯田景觀;龍脊梯田;生態(tài)
[作者]申扶民,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玉玲,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南寧,530006
[中圖分類號]G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12)02-0128-00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廣西西江流域生態(tài)文化研究》(編號:IOBZX081)階段性成果。
稻作文化,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為根本的文化形態(tài)之一。它的核心內涵是以稻的種植為手段,以提供人們食糧為目的。它的存在,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即稻種、土地以及人的勞作。其中,土地是自然萬物生生不息的母體,它構成了稻作文化的物質基礎;人類在漫長的勞作過程中不斷推動稻作的發(fā)展,是稻作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作為一種人化自然的物質實踐活動,稻作通過改造原生形態(tài)的自然地貌,開辟稻田以種稻,形成了不同形態(tài)的稻田,大致可分為橫向水平稻田和縱向坡度稻田兩種基本類型。其中,尤以坡度稻田的典型——梯田,對自然地貌的重塑最為顯著,在塑造了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的同時,也孕育出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形成獨具特色的梯田景觀生態(tài)格局。
一、稻作文化與梯田人化自然景觀
梯田的稱謂,因其開辟在山嶺之上,在縱向空間形成了似拾級而上的階梯狀貌而得名。以形賦名,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這一自然景觀。梯田并非原生形態(tài)的自然景觀,而是人化自然的杰作。人們在漫長的稻作活動過程中,憑借勤勞而靈巧的雙手以及質樸的生態(tài)智慧,雕琢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地景觀藝術的奇葩——梯田。
(一)梯田景觀的形成,是生態(tài)再造的結果?!懊褚允碁樘臁?,這既是稻作文化的根基,也是其全部活動得以展開的緣由。為了維系自身的生存,人們必須開墾土地、種植作物,才能食以果腹。從稻作文化的發(fā)展史和人類一般的生產規(guī)律來看,人們對于土地的利用應遵循先易后難的規(guī)則。因此,稻田的開墾應發(fā)軔于水源充足、地形平緩的地帶,而梯田的出現,應該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由于人口的增長或逃避戰(zhàn)亂等原因,人們被迫從世代棲居的家園遷徙到林深草密、野獸出沒的山谷,從此落地生根。安土重遷,不僅意味著精神上對故園的難以割舍,而且意味著相沿成習的生活方式的難以改變。對于已習慣于稻作文化的人們來說,即使生存的地域空間和自然環(huán)境已發(fā)生重大變化,他們的策略并非選擇新的生活方式以適應新的自然環(huán)境,而是選擇改造后者以符合自身已有的生活模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們開山為田,根據自己的意圖強行改變山地的原生自然屬性,使原本生長草木的山地變?yōu)榉N植稻谷的稻田。梯田的開辟,在為人們提供糧食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山體原生自然景觀生態(tài)的變化,在年深月久的耕作之下,一種高度人化自然痕跡的梯田景觀便橫空出世了。
據考證,舉世聞名的龍脊梯田的開創(chuàng)壯舉,可以上溯元代、下迄清朝,橫跨數百年的歷史長河。在此之前,由于龍脊地區(qū)“萬山環(huán)峙,五水分流”的自然地貌,使得這一地域人煙稀少。直至元代,以壯族為主體的稻作民族才陸續(xù)遷徙至此,開始其世代相繼、艱苦卓絕的重塑自然面貌的浩大工程。在崇山峻嶺之問,世世代代的龍脊人,經年累月、胼手胝足,使一個又一個原本森林密布的山坡,化為層層疊疊、直上山巔的梯田群落,形成蔚為壯觀的人化自然景觀。今日的人間奇跡,昔日只是為了化解生存困境而為之的結果。梯田數量的多寡,決定著糧食的豐足與否。龍脊梯田景觀的狀貌,折射了對水土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龍脊嶺上,凡有涓涓水流之處,必有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田塊,一些袖珍稻田甚至小到“蓑衣蓋過田”,龍脊梯田對土地的精耕細作由此可見一斑,生態(tài)再造的直觀形象也通過梯田景觀展露無遺。
(二)梯田景觀的塑造,遵循自然內在的生態(tài)規(guī)律和尺度。盡管人們出于功利主義的目的而開山造田,卻并未罔顧自然規(guī)律而肆意妄為??v觀那些飽經風雨卻完好無缺的梯田,不難發(fā)現其經久不衰的奧秘,那就是人的梯田稻作活動既符合自身賴以生存的目的,又吻合自然內在的規(guī)律,從而達到了合目的性與合規(guī)律性的統一。因此,即便化山為田的活動導致了自然景觀生態(tài)的重大改變,卻依然能保持該區(qū)域的生態(tài)平衡,不至于造成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從現存的梯田構造來看,基本上遵循著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天衣無縫的生態(tài)規(guī)律。
其一,梯田的造型雖然千形萬狀,卻并非人們隨心所欲創(chuàng)造的結果。相反,而是人們嚴格依照山體的走勢和狀貌精心打造出來的。以龍脊梯田為例,在縱向的坡度上,依照同一個角度和相同的傾斜度,順勢而上,形成層層疊疊、層次分明的階梯狀稻田;在橫向的等高線上,每一塊稻田都隨著山體的自然曲線形塑自身的姿容,一道道田埂不僅托起一塊塊稻田,更宛如游走在山嶺之問的一條條巨龍身姿,蜿蜒回轉、曲折有致。隨體賦形的梯山為田活動,盡管改變了山體表層的景觀生態(tài),以稻谷的人工種植取代了草木的自然生長,卻并未破壞山體的內在肌理,因而作為梯田載體的山體景觀生態(tài)仍然基本完整,這也是龍脊梯田景觀賴以存在的根基。
其二,梯田水源的開發(fā)、保護和利用,體現了稻作文化的高度生態(tài)智慧。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稻這一稱謂,直白地說明了有水才有稻,水對于稻谷生長的決定性意義。梯田的稻作對象以水稻為主,如何在縱向的山地上獲取穩(wěn)定可靠的水源,便成為梯田稻作文化生死攸關的問題。相對于平谷地帶的稻田而言,梯田缺乏諸如江河、湖泊、溪流等豐沛且便于利用的徑流。因此,梯田水源只有另辟蹊徑。既然梯田依托于山坡之上,就只能靠山吃山了。人們認識到山林是涵養(yǎng)水源的天然水庫,因而在開辟梯田的過程中,并未將林木砍伐殆盡,而是對山頂的風水林(水源林)實施封山育林、嚴加保護的措施。如龍脊梯田大多分布在山腰以下,山頂的森林保存完好,汩汩泉水和涓涓細流從林中潺潺而下,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山水景觀。這些水流雖無巨流奔騰的氣勢,卻是細水長流,無聲地滋潤著良田萬頃。嶺上有田、田上有林的景觀生態(tài),正是人化自然與原生態(tài)自然完美契合的景觀生態(tài)典范。
(三)梯田景觀的塑造,暗合“美的規(guī)律”,從而成為景觀生態(tài)藝術。誠然,人們開鑿梯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取食物以維系生存,但這并非二者之間唯一或全部的關系。一方面,自然不僅作為人類的物質食糧而存在,而且作為精神食糧而存在。自然“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因此,開山為田的自然改造活動,不只是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欲,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觀藝術。作為一種高度人化的自然景觀藝術,梯田充分印證了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顯現。另一方面,藝術化的梯田景觀,雖然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塑造的,卻是康德式的“無目的而又合乎目的”的行為結果。因為梯田的開辟完全出自一種明確的功利目的,而作為結果的梯田外形美則純屬“意料之外”的產物,所以,盡管梯田的開辟是一種無目的的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卻合乎純粹形式鑒賞的目的。就此而言,梯田作為審美對象,確實僅僅是暗中吻合“美的規(guī)律”塑造的結果。
歷經數百年“無目的”的審美創(chuàng)造,龍脊梯田所呈現的景觀宛如鬼斧神工、造化天成的藝術杰作。在某種意義上,它實現了自然美與藝術美的完美統一,是自然的藝術和藝術的自然的渾然融合。在美的層面上,自然與藝術是相通的,“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時像是藝術;而藝術只有當我們意識到它是藝術而在我們看來它又像是自然時,才能被稱為美的”。龍脊梯田集自然美和藝術美于一身的天地之大美,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整體造型的雕塑之美。龍脊梯田的開辟,從藝術和審美的層面上來看,就是一個以崇山峻嶺為創(chuàng)造對象、歷時悠久、耗費數十代人精力和心血的浩大雕塑工程。它所展現的輪廓和曲線之美,攝人心魄,足以與任何天才雕塑家的作品相媲美。龍脊山嶺從龍江之畔迤邐而上,山谷之間溝壑縱橫,稟有自然天成的輪廓曲線之美。但從未被開辟為梯田的山體來看,其外形之美因被林木覆蓋而遠不及梯田那么棱角分明、奪人眼目。梯山為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一方面不斷祛除遮蔽,另一方面不斷開啟敞亮的過程,山體的骨骼、經脈、肌理,在一代代墾殖者的雕琢下,逐漸呈現出來。它的造型之美,早已潛藏在山體之中,不過假人之手將其揭露而已。在龍脊人犁耕刀鋤的精雕細鑿之下,自山巔至山腳的一層層梯田曲線,既似蕩漾開來的一圈圈水的漣漪,又如一道道逐年增長的樹的年輪,形成如螺似塔等狀貌各異的大地景觀雕塑。
其二,寓動于靜的音樂之美。龍脊梯田的音樂之美不僅在于天籟和地籟的自然之音,更在于大音稀聲的無聲之美,即梯田線條之形貌所蘊含的節(jié)奏、律動之美。歌德曾將建筑稱之為凝固的音樂,這個譬喻也同樣適合于龍脊梯田。橫看龍脊梯田的曲線,如行云流水,蜿蜒曲折,既宛若游龍飛動,又恰似忽而激昂高歌,又驟然淺吟低唱,回轉沓復的音律節(jié)奏,其龍威萬鈞、氣貫長虹般的聲勢呼之欲出。縱觀龍脊梯田的輪廓,自下而上,層層疊疊,每一塊梯田的輪廓線相互平行,隨海拔高度依次收縮,直至封頂之田狀似句點的弧線,它們如同音樂旋律的不斷回旋,樂章節(jié)拍的漸次增強,到高潮處戛然而止。龍脊梯田群落分布于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山坡之上,每一個坡度梯田的律動線條都如同一個獨特的聲部,最終匯成多聲部的梯田大歌。寓動于靜,于無聲處聽天籟正是龍脊梯田音樂的魅力所在。
其三,四季變幻的色彩之美。龍脊梯田景觀生態(tài)對原有景觀生態(tài)的改變,還表現為變化更為分明的自然景觀色彩。隨著季節(jié)的更替,梯田的色彩之美也隨之異彩紛呈。水、禾苗、稻谷和積雪等,是梯田景觀調色板上最為關鍵的元素,決定著色彩之美的呈現。早春時節(jié),水成為梯田景觀色彩的主打元素。極目遠眺波光粼粼的稻田,猶如一塊塊千形萬狀鑲嵌于山嶺丘壑問的明鏡,“水光成卦,山巔俯視,如萬鏡開奩?!碧旃庠朴坝痴罩拢f千氣象盡在其中。梯田的白水映襯著菁菁遠山,飄緲的煙云曼妙卷舒,構造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山水畫,充分展現了春回大地的生機與活力。仲夏時分,禾苗吐翠,層層疊疊的稻田,仿佛一條條蜿蜒飄動于山麓之問的綠羅帶,又恰似沿一級級臺階鋪設而上的綠色地毯。此時的龍脊,惟有青翠的綠,方能窮其容貌。金秋十月,是對龍脊節(jié)氣和梯田景觀最為貼切的描述。千山萬壑問的無數梯田,布滿了金燦燦的稻谷,微風輕拂,稻浪翻滾,狀如織金錦帶,璀璨奪目,不禁使人心蕩神馳。隆冬季節(jié),龍脊梯田銀裝素裹,萬籟俱寂。皚皚白雪隨田賦形,與黯淡無光的青黛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線條分明的天然黑白版畫。冬去春來,夏往秋至,四季輪回,龍脊梯田景觀的色彩也隨之交織變幻,美輪美奐。
稻作文化,鑄就了梯田的人化自然景觀,它既符合人自身生存的目的,也合乎自然的內在規(guī)律,更于無目的之中遵循著美的規(guī)律。因此,盡管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辛勤勞作、艱苦度日,卻依然安之若素、樂天知命,因為流淌的每一滴汗水,收獲的不僅是充饑裹腹的糧食,而且是賞心悅目的美,人的存在才會如荷爾德林所歌頌的那樣,“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二、稻作文化與梯田人文景觀
梯田稻作文化不僅塑造了獨特的人化自然景觀,而且催生了與梯田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契合的人文景觀,即梯田居民日常生活形態(tài)的人文景觀。它主要表現為靜態(tài)的建筑人文景觀,以及動態(tài)的民俗節(jié)慶人文景觀。
(一)稻作文化與梯田建筑景觀。安居樂業(yè),安居是樂業(yè)的前提條件。稻作活動的對象稻田,一旦被開發(fā)成種植糧食的載體,一般就會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生產地域空間。與之相應,人們通常選擇就地定居下來,從而形成適應于生產空間生態(tài)的生活空間。其中,最為重要的生活空間莫過于作為居所的建筑物。就稻作文化所衍生的建筑而言,大致可分為磚瓦結構型和干欄結構型等兩種基本類型。梯田稻作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山地稻作文化,與之相適應的建筑則是一種典型的干欄建筑。“干欄”是漢語對木質結構的樓房建筑的音譯稱謂,其構造特征表現為,“在地面上豎立木柱,然后在立柱上用木料構筑成屋架,頂上蓋以茅草、樹皮或瓦,鋪板為樓,合板或糊泥為隔墻,人居樓層上,以防獸害和避潮濕;下層架空,用來圈養(yǎng)牲畜?!辈煌谄降仄鸶邩堑拇u瓦結構建筑的根本原因在于,梯田山地的傾斜坡度迫使建筑物必須依地之形、就地之勢,凌空而起的梯田干欄建筑完全是生態(tài)環(huán)境造就的建筑形態(tài)。
龍脊梯田的干欄建筑,在地域空問上主要分在在山腰一帶。其上林木蔥郁,其下梯田密布,生活空間和生產空間的布局極盡地利之宜,作為人文景觀的干欄建筑與周邊的自然景觀渾然一體。龍脊梯田建筑物空間的選址和布局,不僅是與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的結果,而且也是文化選擇的結果?!褒埣埂钡拿痛逭姆植?,就是傳統文化風水觀的現實體現,“巍峨起伏的龍脊山脈自北向南蜿蜒,猶如一條巨龍爬行,聳峙起伏的峰巒猶如龍的背脊,故名‘龍脊?!埣褂蔁o數的山峰組成,風水喻之為‘龍脊;山脊兩側分布著一個個隆起的土嶺,風水喻之為‘龍肉、‘龍軀或‘輪暈;……在龍脊山東南面的坡地(輪暈)之上,依次分布著平安、廖家、侯家、龍普等村寨?!边@些安扎在“龍軀”之上的村寨,由一棟棟鱗次櫛比、高低錯落的干欄建筑構成。它們的構造,大多為三問以上房問的立柱式木質樓房,一般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人的生活起居空間,下層關養(yǎng)家禽牲畜、放置農具雜物等,主樓一般連帶曬樓以晾曬稻谷。由此可見,干欄內部空間的如此布局,與梯田稻作文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息息相關。即便在梯田景觀成為旅游目的地的今天,為外來游客提供住宿的旅舍依然保持著干欄建筑的風格,這不僅是吸引觀光客眼球的一道異文化景觀的策略,也是傳統文化的習慣使然。儲藏糧食的谷倉是龍脊梯田的另一道干欄建筑景觀,與稻作活動的成果直接相關。谷倉大都與住宅保持一定距離,底部懸空,結構與一般干欄相類似,能有效地防潮防蟲害。此外,在稻作生產活動空間的梯田區(qū)域,修建有類似亭閣式的簡單木質干欄建筑,既是勞作之余的休憩之所,也可作為堆放其它物資的場地。綜上所述,龍脊梯田的干欄建筑無論做何用途,都一一打上了稻作文化的烙印,是與梯田自然生態(tài)相適應的文化生態(tài)的產物。
(二)稻作文化與梯田民俗節(jié)慶景觀。由稻作活動所引發(fā)的一系列民俗節(jié)慶活動你方唱罷我登臺,輪番在梯田這個天然舞臺上常演不衰,呈現了其生生不息的動態(tài)一面。龍脊梯田上的居民雖然族別不同,但他們的節(jié)慶活動都同稻作文化契合無間,體現了稻作文化特有的生態(tài)意識。這些活動的展開,嚴格對應著稻作活動的節(jié)氣,相沿成習,形成一套依時間和節(jié)氣順序逐一舉行的活動序列,茲舉數例如下:
新年伊始的春節(jié),龍脊梯田的紅瑤對狗奉若神明,抬狗巡游全村,挨家挨戶禳災祈福。狗之所以如此備受尊崇,在于人們對其所寄予的厚望,庇佑五谷豐登、衣食無憂。根據瑤族傳說,先民為求取谷種,遣狗上天盜取,歷經千辛萬苦,返回人問時碩果僅存,只有粘在狗尾上的數顆谷種,然而,就是這區(qū)區(qū)數顆稻谷,卻在人問生根發(fā)芽,遍布大地,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頭等大事,其豐功偉績絲毫不亞于為人類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因此,對狗的圖騰崇拜,已作為瑤族共同體的儀式活動傳承下來,即便在山高水遠的龍脊嶺上,依然跨越時空的距離,回應著先祖對稻作活動的深厚感情。
傳統稻作文化的耕作活動,離不開動物的協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農耕動物非牛莫屬。由于在犁田耕地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牛在稻作文化傳統中一直受到人們的呵護和尊崇。大凡從事傳統稻作農業(yè)的民族,民間都將農歷四月初八定為牛的生日,并在這一天舉辦各種形式的節(jié)慶活動以示慶祝。如節(jié)日當天,龍脊梯田的居民通常會以五色糯米飯和甜酒犒勞任勞任怨的孺子牛,并借機載歌載舞、自娛自樂,形成一道人畜同慶的節(jié)慶景觀。
時至六月,一年有半。龍脊當地習俗將農歷六月初六視為上下半年的分界點,稱之為“半年節(jié)”。當此之時,人們宰殺家禽家畜,供奉祭祀神靈,對主宰五谷豐歉與否的田神更是敬奉有加。與其他人聲鼎沸的慶典活動不同的是,祭祀田神的活動切忌喧鬧嘈雜,于悄無聲息之中進行,以免驚動神靈。這一奇特的慶典在方志中不乏記載,“戶主一手提籃,一手執(zhí)竹竿、草標。祭時插竹竿于田中,上掛彩色紙條。草標帶回,來回路上遇人不互打招呼,至家門插標,忌人串門?!睉c典的私密性表明,它直接關乎個人與家庭的切身利益,似乎只有人神之間一一對應的頂禮膜拜,方顯祭祀活動的神圣和莊嚴,才能讓田神庇佑稻作活動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人文景觀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最為淳樸無華的原生態(tài)生活藝術。在此意義上,美就是生活本身,滲透、顯現于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每一個層面和每一個細節(jié)。美的外延的最大化,同時意味著美的內涵的包羅萬象,也就是審美日常生活化與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一體兩面。龍脊梯田人文景觀生態(tài)的動靜結合、立體呈現,正是稻作文化通過日常生活審美化、藝術化的一個鮮活例證。
三、梯田景觀的生態(tài)隱憂
梯田景觀作為傳統稻作文化的一種表征形式,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尤其是在現代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傳統稻作活動本身也經歷了一次農業(yè)機械化的工業(yè)化轉型,凡適合機械操作的稻作地區(qū)基本上完成了這一轉型。在整個稻作文化模式發(fā)生巨大變革的時代大背景下,以梯田稻作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模式便獲得了一種文化遺存的面貌和性質,為象征現代文明的都市文化提供了一面回歸田園生活的詩意鏡像。然而,在此進程中,盡管梯田景觀一方面日益成為人們夢想中的詩意家園,而另一方面卻在迎合希冀不能承受之重的過程中解構了自身的本真存在,淪為剝離稻作文化與原生梯田景觀生態(tài)之問的有機聯系,以外殼化的仿像而實質上的旅游商品招徠紛至沓來的消費,這些因素潛藏著梯田景觀的生態(tài)隱憂。
(一)梯田生態(tài)承載力閾限的突破。梯田的原初意義和價值在于為棲居于此的人們提供了穩(wěn)定的生活空間,在長期的磨合過程中,二者之間形成了高度契合的共生關系。然而,驟然而至的旅游觀光熱潮,一夜之間就打破了恒定已久的生態(tài)格局。絡繹不絕的觀光客賦予了梯田全新的定位,稻作文化的載體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景觀新貴。龍脊梯田猶如養(yǎng)在深閨的美女一般,一旦展現其驚艷之美,便被譽為世上僅有的“天下一絕”。四面八方的人慕名而來,當他們踏上這塊土地之際,梯田區(qū)域便承載了不能承受之重。為了接待不斷攀升的人群,鑿山開路,劈坡建房,致使原本草木覆蓋的土壤、巖石裸露出來,在風雨的侵蝕之下,加劇了水土流失的隱患。水質的惡化日益凸顯,由于大量人流的涌入,打破了原住民與水環(huán)境之問的生態(tài)平衡,生活污水(大都來自旅舍)暴增,在缺乏排污系統的舉措下,直接排入溪澗之中,導致水體的污染。這些例證表明,梯田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長期保持著超穩(wěn)定的生態(tài)平衡,它所蘊藏的生態(tài)資源,恰好能承載世代棲居于此的人們的生活所需。而當外部因素高強度介入,如超過原住民的外來觀光人潮短時間內的高度密集,就能在短期沖擊梯田長期所形成的生態(tài)平衡格局,突破其生態(tài)承載力的閾限,從而導致梯田的生態(tài)隱患。
(二)梯田景觀生態(tài)的異變。梯田景觀生態(tài)本身就是改造自然原生態(tài),梯山為田的結果。這一自然生態(tài)的異變,形成了以梯田作為載體的稻作文化,人們通過對梯田的長期勞作,逐漸創(chuàng)造出一個圍繞梯田展開的生存與生活空間,衍生出梯田景觀這一相對封閉的內生型生態(tài)格局。然而,隨著現代休閑消費社會的來臨,諸如梯田之類的景觀,由于長期與外界的隔絕,尤其能以神秘的陌生者形象,激起外部世界他者的強烈窺探欲望。一方面,梯田作為稻作文化的一種表征形式,對于外來觀光客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在他們眼里,它不外乎一道新異的靚麗景觀,因此,在他者的視域里,梯田的所指已篡改了其原有的內涵。另一方面,原住民默認甚至迎合了外來者對梯田的重新定位,將它包裝成一個旅游觀光熱潮中的新賣點和品牌。如此一來,梯田的景觀生態(tài)“煥然一新”,如龍脊梯田仿吊腳樓式的現代化旅舍雨后春筍般聳立起來,各式大同小異的所謂特色旅游紀念品觸目可見,相當一部分梯田居民開始脫離原來的稻作勞動,從事蓬勃發(fā)展的旅游觀光產業(yè),唯一不變的就是梯田本身,因為惟有它正是這一切變化的根源。然而,即便梯田這一能指依然如故,它的所指已不復是唯一的稻作對象,而是逐漸衍化為旅游景觀。在觀光客的嘖嘖贊嘆聲中,在原住民的迎來送往聲中,昔日默默無聞的梯田隨著人聲的日益鼎沸而聞名遐邇,搖身化為行情看好的風景名勝。盡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梯田由傳統自給自足的稻作對象轉化為現代化的旅游商品,交換雙方都各取所需,滿足了各自的欲求,但無論就梯田作為稻作物質文化,還是作為旅游產業(yè),從長期來看,都存在不可小覷的生態(tài)隱憂。由于梯田在很大程度上已異變?yōu)橛^光產品,從而導致當地民眾將精力基本上集中在為游客提供食宿、販賣觀光紀念品等服務業(yè)方面,而忽視了對梯田本身的經營,只有老一輩還在耕作。在后繼無人的情況下,梯田長期形成的景觀生態(tài)將難以為繼、岌岌可危,它是在人與田地互動的緊密關系中生成的,一旦二者間的關系疏離,頹廢將不可避免。而從旅游觀光的角度來看,梯田正是以其稻作文化所造就的景觀生態(tài)而成為別具一格的旅游景觀,但頗為吊詭的是,正是觀光產業(yè)的介入,引發(fā)了梯田稻作景觀生態(tài)的危機,繼而反過來又導致梯田作為旅游品牌的式微。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梯田內外雙方最初所取得的雙贏最后落得兩敗俱傷,根源就在于他們共同造成了梯田景觀生態(tài)的異變。
[責任編輯:陳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