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程永順
這本小書,人文、學術、道統(tǒng)、性情無不包含,既可從中看一位大師的人生和學術探索,也可從中看很多有意思的小段子
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身居海外、曾獲過有“人文學科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約翰·克魯格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學者余英時,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或讀書人一直有些影響。有人對余英時的學術成果持有批評,謂其在某些地方不深甚至有些材料上的錯誤。但余英時的識見實在超過許多人,能看到別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并予以理論的闡釋,“趨新法而不棄舊義,重詮釋而不離實證,能折衷中西學術傳統(tǒng)于一爐”,對中華文明、中國社會懷抱真誠的關切,對中華文化的研究既洞察入微,又通達宏觀,“其勝出在于視野開張,眼光透辟,善分析,具通識,論述周密而綿密。而余英時也自謂中國傳統(tǒng)精神在己身,傲然曰:我在哪里,中國就在哪里?!碑斎唬诠鸫髮W等名校執(zhí)教,著名的弟子很多,也是其影響和名聲的重要基礎之一。
香港浸會大學陳致教授先后三次深度訪談余英時,精心設計的話題,包羅很廣的內容,整理出來,加上余的《我走過的路》、劉夢溪對余的訪談《為了中國文化與社會的重建》,構成了這本書不厚重而內容豐實的《余英時訪談錄》。
中華書局所說本書的話倒也不夸張:精彩深入的訪談需要與受訪人的精神世界直接面對,讓受訪人的思想輪廓顯現(xiàn)、精神之光閃耀。這本書洞徹精神世界,對談有致,精彩紛呈,全面梳理余英時的學術視野,了解其學術養(yǎng)成脈絡,看他論學不專騖于一門,折衷中西學術傳統(tǒng)于一爐,如何修成一代大家。訪談錄中不但真切地表明了余英時的學問氣概,更透露了他可供觀摩的治學門徑。
《余英時訪談錄》陳致(訪談)中華書局2012年3月出版
著名學者葛兆光的評論是:“用‘內在理路’重論清代思想學術史,借胡適闡發(fā)學術典范與自由精神,從價值系統(tǒng)拈出中國文化之‘內在超越’,以中國近世宗教倫理回應韋伯問題,從古代中國‘士’的歷史警醒知識人對‘道統(tǒng)’的擔當,通過陳寅恪晚年詩文揭示偉大學者最痛苦的靈魂,在朱熹的歷史世界中,建立一個政治、思想與文化史研究的新典范。余英時先生始終在觀察中國歷史上的轉折時期的思想變遷,思索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價值。近二十年來,人們都在期待中文世界出現(xiàn)‘有思想的學術,有學術的思想’,可在當今學界,有誰能像余英時先生這樣具有如此的學問、見識與才情?在他常帶感情的筆端寫出的,既是學術,也是思想,更是他一生‘為故國招魂’的大關懷。近年來,我有幸能常聽余英時先生談話,談他的人生、學術與思考,總能感受到,這是一個有世界胸襟而又充滿中國情懷的人,難怪他說,‘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國’。這部《訪談錄》是一個有深刻思想的哲人談論他的學術,也是一個有深厚學術的學者敘說他的思考,讀這部書,仿佛讓我回到普林斯頓綠蔭中余宅客廳,又一次與先生面對面,聽他從容講述從潛山、香港、哈佛到普林斯頓的思想歷程?!?/p>
在我看來,人文、學術、道統(tǒng)、性情無不包含的這本書,還有許多輕松如坐春風之處,可供非學術界的讀者當段子來讀,相當有意思。例如,諷刺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進步人士李公樸、聞一多的對聯(lián):“天下是老子打來,誰教你開口民主,閉口民主;江山由本黨坐定,且看我一槍殺人,兩槍殺人”;陳寅恪、陳獨秀、胡適、錢穆、陳垣、顧頡剛、錢鐘書等大家的故事(像錢鐘書怎樣對他大談馬克思的浪漫史),以及對他們的點評;對官方主導的國學熱“重點似不在‘學’,而在于‘國’字”之類的點到即止的批評……諸如此類,讓人覺得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