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土地復墾學”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理念探索

2012-06-03 10:05:14馬守臣劉昌華
中國地質教育 2012年4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土地理論

王 銳,馬守臣,劉昌華

河南理工大學 測繪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土地復墾學是研究土地破壞的產生機制、演變規(guī)律及其恢復利用的政策、理論、方法、管理和技術的學科,其核心問題是破壞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與生態(tài)恢復,涉及土地、采礦、生態(tài)、環(huán)保、測繪、水利、土壤、生物等多個學科,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據統(tǒng)計,截至2007 年僅礦業(yè)開發(fā)占用和損壞的土地面積為165.8 萬hm2,其中尾礦堆放90.9 萬hm2,露天采坑52.2 萬hm2,采礦塌陷20.3 萬hm2。為確保耕地總量動態(tài)平衡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促進破壞土地及其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切實改善,我國于2011 年3 月5 日頒布實施新的《土地復墾條例》,藉以大力加強土地復墾工作。但是,當前土地復墾管理機構和從業(yè)公司存在不健全、人員少、基礎工作薄弱、基礎支撐不夠等問題;同時,土地復墾基礎理論、技術與管理等仍需進一步加強研究。為了更好落實《土地復墾條例》的各項要求,必須切實加強土地復墾機構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因此,對土地復墾方面管理和專業(yè)技術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土地復墾學”課程也成為許多高校尤其工科院校土地資源管理、測繪工程等專業(yè)的必修課和特色課。

“土地復墾學”課程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有關土地復墾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另一方面掌握土地復墾的規(guī)劃設計方法,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何在教學中結合當前需求和學生專業(yè)背景,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改進和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需要在教學中深入研究和不斷總結。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本文就目前“土地復墾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教學體系及教學理念提出一些建議,以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一、當前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土地復墾學”課程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學科交叉眾多,課程內容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不足

土地復墾基礎理論涉及多方面知識,但是各學科之間相互聯(lián)系,缺一不可。當前開設“土地復墾學”課程的有土地資源管理、測量工程、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專業(yè),其中以土地資源管理專業(yè)為主。由于各專業(yè)學生知識背景不同,且授課教師的專業(yè)背景和特長也不相同,教學中往往只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講授,教學內容缺乏知識的系統(tǒng)化以及專業(yè)針對性。學生學習過程中常感覺知識點缺少聯(lián)系,只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學起來稍感吃力或缺乏興趣。

2.實踐教學薄弱,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欠缺

由于考察經費、安全保障、協(xié)調管理以及基地是否典型等問題的存在,學生集中到礦區(qū)或其他生產建設單位實地參觀考察土地破壞狀況及土地復墾情況的機會很少,從而對本課程中的土地復墾對象缺乏直接印象,不能根據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的實際問題,缺少進行具體分析、探究原因等方面的思索。因此,學生畢業(yè)進入工作崗位后應用能力不能滿足實際崗位需求,在學校掌握的知識與社會實踐脫節(jié),還需要進行二次培訓。

3.教學與考核方式相對單一,課堂教學過程缺乏生機

目前,教學中基本上都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將抽象的描述形象化,同時,能容納大量的信息。例如,利用圖片等形式可以直觀地呈現(xiàn)各種土地破壞類型、對環(huán)境的危害及復墾效果,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但是,僅僅依靠圖片、動畫等還不能夠完全展示全局的土地破壞狀況以及采用的復墾技術措施等;也由于信息量龐大,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是觀看課件內容,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缺少互動,無暇思考,時間一長容易疲倦,非學習性行為增多。

另外,課程考核不僅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也是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的重要指揮棒。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多采取一次性期末考試的方式,考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引導學生重視實踐的過程,造成學生平時不注意積累,只靠期末突擊,使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更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水平。

二、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探討

1.拓展性課程體系改革

每一輪教學計劃修訂都在盡量壓縮專業(yè)課程的學時,多數(shù)高?!巴恋貜蛪▽W”的學時為32 或36 學時。那么,若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以最有效的土地復墾學知識教育,必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不斷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理論- 實踐”兩個層面構建土地復墾學課程體系(表1),課程內容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整合,突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避免一味重視理論性和片面追求技能性兩個極端。

因此,在現(xiàn)有的教學基礎和條件下,按照“課程背景-理論基礎-技術體系”的思路介紹理論知識;同時,加大應用實踐環(huán)節(jié),增設2 周集中實習時間,分別進行野外考察調研和室內規(guī)劃設計。在此基礎上,可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xiàn),鼓勵其中感興趣的學生進一步開展拓展性學習,在課后開展土地復墾相關的調研,以對土地復墾學整個領域有更深入的認識??傊?,通過課堂教學和實踐鍛煉,讓學生熟悉土地復墾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zhàn)的過程中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

表1 “土地復墾學”課程內容體系及學時分配

2.教學內容探討

在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正如上文提及,土地復墾學內容豐富,涉及面寬,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針對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同學,不斷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對其他課程涉及的內容盡量避免重復,從追求全面系統(tǒng)到突出重點難點的轉變,并盡量講授當前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以土地資源管理專業(yè)為例,學習土地復墾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熟悉土地復墾基本理論和方法,結合該專業(yè)其他課程,成為具備土地復墾學理論與技術知識結構的綜合型人才。本課程一般在大學四年級上半學期開設,根據培養(yǎng)計劃,此時學生已經修完土地資源學、土地利用規(guī)劃、村鎮(zhèn)規(guī)劃、土地資源管理、土地法學、土壤學、生態(tài)學、農田水利學、基礎測量學、MapGIS、建筑工程概預算等課程。因此,在講授基礎知識部分時,除了補充介紹開采沉陷學的基本原理和常用預測方法外,不必要詳細講授土壤學、土壤重構理論以及生態(tài)學(包括景觀生態(tài)學和恢復生態(tài)學)的全部知識,而應該重點闡明土壤肥力、物質循環(huán)理論、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生態(tài)平衡理論、生物多樣性理論等在土地工程復墾和生物復墾中的作用。土地復墾規(guī)劃設計中,重點介紹土地破壞分析和適宜性評價方法,同時以課后作業(yè)的方式,進行土地復墾預算編制學習。

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根據筆者所在學校條件和教學要求,制訂了以“馬村沉陷區(qū)—中站森林公園—城西縫山針公園—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基地的考察路線,首先在馬村礦區(qū)讓學生了解開采沉陷對土地的破壞及其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然后在中站森林公園考察沉陷區(qū)復墾后土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城西縫山針公園考察采石對土地的破壞情況以及綠化復墾后的效果,最后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焦作項目區(qū)考察大型水利建設工程對土地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在考察過程中,開挖土壤剖面觀察記錄不同類型條件下土壤剖面特征,并采集土壤在室內分析其理化性質。通過野外考察與室內試驗,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采礦及其他生產建設活動對土地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的認識。

三、教學理念的探索

1.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多媒體教學不是教學的本身,教師上課最重要的是要擁有兩門工夫,一是信息選取的工夫,二是吸引學生腦球而不是眼球的工夫。雖然多媒體教學有助于生動形象展示一些土地破壞狀況,但是課件中堆積太多的信息,也容易讓學生感到疲勞。因此,教學中以學生為主,老師起引導作用,利用設問式、討論式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習與思考積極性;課堂教學過程中以重點和難點講授為主,對學生能夠理解自學以及網上容易查詢到的知識點應盡量少講,以課后作業(yè)、預留思考題等形式,有意識地讓學生課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和拓展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程度。

2.進行研究性教學的理念

土地復墾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其學科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知識仍在不斷研究和總結中。因此,教學中要更新教學內容,把科研活動引入教學,開展研究性教學。這可以和學校開展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步步高大學生科技攀登計劃”等科研項目結合起來,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調查研究,進行相關實驗分析,例如,進行土壤水分、土壤質地、煤矸石理化性質等方面測定,開展生土培肥、矸石風化、植被調查等研究;對破壞土地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進行土地復墾管理、土地復墾效益評價等研究。使學生知識來源與能力培養(yǎng)多元化,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認識和掌握。

3.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

“土地復墾學”的教學內容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鼓勵學生通過調查和體驗,開展節(jié)約土地和保護耕地、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重建等方面的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既重視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教育,又注重人文素質教育,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胡振琪.土地復墾學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J].中國科學基金,1997,(1):17-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環(huán)境公報[EB/OL].[2011-07-20]http://www.cigem.gov.cn/ReadNews.asp?NewsID=14697.

[3]高正夏.地下水資源評價與管理課程體系及教學理念初探[J].中國地質教育,2009,(3):80-82.

[4]董維佳.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多元拓展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1):169-171.

[5]王金滿,白中科,師學義.“土地整理與復墾”課程建設與實踐教學設置的構建[J].中國地質教育,2008,(2):46-48.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土地理論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我愛這土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海峽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以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fā)展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加強青少年中醫(yī)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伊宁市| 乌苏市| 溧阳市| 齐齐哈尔市| 瓦房店市| 长阳| 莱西市| 绥滨县| 阳春市| 青龙| 延津县| 喀什市| 句容市| 上饶市| 莎车县| 长治市| 盖州市| 阿拉善左旗| 莒南县| 南平市| 胶南市| 依兰县| 曲阳县| 财经| 石阡县| 安达市| 罗城| 江北区| 富阳市| 青河县| 揭西县| 迁西县| 安化县| 灵石县| 高邮市| 高青县| 衡山县| 武隆县| 大关县| 岚皋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