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新
剖宮產是臨床上對高危妊娠進行處理的重要手段,是解決難產、妊娠合并癥、胎兒宮內窘迫等高危妊娠的最佳方式[1],剖宮產仍然是有創(chuàng)、非自然分娩方式,對產婦、新生兒造成影響;近年來剖宮產率上升迅速,大部分醫(yī)院采取剖宮產進行分娩的約40%~60%,部分剖宮產率高達80%,引起了婦產科學界的廣泛關注,我們對剖宮產率上升的相關因素進行總結,現(xiàn)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2011年度分娩的產婦2989例,其中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28.4歲;初次妊娠1580例,多次妊娠1409例
1.2 剖宮產指征 胎兒宮內窘迫;難產(頭盆不稱,骨盆異常、產程異常,胎頭位置異常,巨大兒等);瘢痕子宮;胎兒臀位;社會因素(懼怕疼痛、分娩更安全、擔心難產、選擇吉日等);妊娠并發(fā)癥(妊娠合并心臟病、妊娠合并腎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肝臟病、胎盤早剝、胎盤前置等;其他(胎膜早破、過期妊娠、臍帶纏繞、羊水過少等)。
2.1 剖宮產指征變化 本組2989例產婦,剖宮產1585例,剖宮產率53.02%;自然分娩1404例,自然分娩率46.97%;剖宮產指征中難產415例(26.18%),胎兒宮內窘迫205例(12.93%),瘢痕子宮 280例(17.66%),臀 位 44例(2.77%),妊娠并發(fā)癥 60例(3.78%),社會因素 464(29.27%),其他100例(6.30%)。
2.2 社會因素變化 對剖宮產指征中2009~2011年度中464例社會因素進行統(tǒng)計,具體見表1。
表1 社會因素變化
通過對本組產婦進行觀察,剖宮產率高達53.02%;剖宮產指征中社會因素占29.27%、難產占26.18%、瘢痕子宮占17.66%、胎兒宮內窘迫占12.93%、妊娠并發(fā)癥占3.78%、臀位占2.77%。
社會因素在剖宮產指征中占第一位達29.27%,是造成剖宮產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社會因素在2009年度-2011年度中變化觀察,2009年度占總社會因素19.18%,2010年度占總社會因素39.22%,2011年度占總社會因素41.59%,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遏制社會因素是降低高剖宮產率重要措施[2];我們通過向產婦進行多方式健康指導,讓產婦知道自然分娩是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通過正常分娩,胎兒經過子宮有規(guī)律地收縮壓迫,促進胎兒肺部鍛煉,促進肺成熟。對分娩后新生兒呼吸的建立更加有利,并且胎兒經宮縮和產道的擠壓,可以將殘留在呼吸道內羊水、粘液排除,減少新生兒窒息發(fā)生;正常分娩產婦未進行手術及麻醉,產后可以很快的恢復,并且減少手術造成腹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祛除對選擇良晨吉時封建思想,打消產婦對產程恐懼心理,讓產婦知道自然分娩是安全的,對母嬰健康有著積極作用。
重視產痛是降低社會因素造成高剖宮產率中重要環(huán)節(jié)[3],疼痛可以造成兒茶酚胺分泌水平上升、耗氧量增加、基礎代謝率增高,氧離曲線左移,胎盤血供減少,影響胎盤供氧;隨著近年來開展“導樂分娩模式”,營造輕松良好待產室氛圍,充分與產婦進行溝通,可以降低疼痛條件反射,提高疼痛閾值,降低產痛;無痛分娩硬膜外阻滯技術廣泛應用,鎮(zhèn)痛效率達97%,并且能夠使產婦宮頸口擴張,加快度過第一產程活躍期,降低了產婦對疼痛的恐懼,降低社會因素造成剖宮產。
瘢痕子宮占剖宮產指征17.66%,是由于過度的剖宮產形成育齡期婦女存在瘢痕子宮人群;臨床醫(yī)生對瘢痕子宮存在較多顧慮,害怕子宮破裂,引發(fā)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將瘢痕子宮列為再次剖宮產指征,增加剖宮產率,應對醫(yī)生進行指導,對瘢痕子宮妊娠應正確判斷瘢痕子宮試產的適應證[4],降低再剖宮產。
剖宮產技術的進步及麻醉方法的完善,剖宮產得到廣泛應用,醫(yī)務人員對自然分娩中產科技術應用越來越少,并且對產科技術的掌握和熟練程度下降[5],醫(yī)務人員主觀上在保護自己,客觀上有誘導產婦采取剖宮產;對醫(yī)務人員加強助產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及業(yè)務水平,加強對產程觀察及產科技術的應用,積極主動處理產程中遇到的情況。
總之,降低剖宮產率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醫(yī)務人員應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合理使用剖宮產,將剖宮產率控制在合情、合理的范圍內,保障母嬰健康。
[1]粱紅,周利鋒,王炳順,等.上海市區(qū)級醫(yī)院削宮產指征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22(1):22.
[2]楊雪峰,程金華,封全靈,等.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14年變化研究.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1):45.
[3]張小勤.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177例分娩方式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1):57.
[4]劉巍,王家云.手法旋轉持續(xù)性枕后位或枕橫位134例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2):186.
[5]于秀麗.高剖宮產率臨床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