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生
( 中北大學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相對論理論與量子理論并稱為近代物理的兩大支柱,在此基礎上物理學發(fā)展迅速,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兩個理論所對應微觀物理圖象的不協(xié)調也是物理學界一直有爭論的問題。
愛因斯坦在解釋光電效應時引入了光子的概念,并給出了光子的能量E=hν。對于質量為m0的實物粒子,相對論理論給出其靜止時的能量E0=m0c2。本文認為所謂能量則不應該是靜止的,而應該是活躍的。如果把能量理解為單位時間內(nèi)物質的活躍度,那么實物粒子的能量就可以類比于光子能量的形式給出。德布羅意曾把實物粒子的能量表示成如下形式1):
E0=m0c2=hf (1)
本文認為光子能量中出現(xiàn)的頻率是光的波動頻率,如果認為能量有脈動,則脈動頻率應該是波頻的兩倍。對于質量為m0的粒子,其能量脈動頻率應滿足如下關系:
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shù),f0為粒子能量的脈動頻率。當粒子運動時,其能量為E=mc2,相應的脈動頻率f滿足:
粒子運動時的脈動頻率要高于粒子靜止時的脈動頻率(運動時間延緩)。如果具體考慮粒子運動時能量的脈動,由于運動時快脈動的主體是一個慢脈動,因此會產(chǎn)生拍脈動現(xiàn)象。相應的拍脈動頻率fp滿足:
Ek為粒子的動能。當粒子以速度v在空間運動時,其拍脈動峰值的空間間距為:
當粒子在空間運動時,其能量會形成拍脈動,時空形態(tài)如同波傳播。對(5)式取經(jīng)典近似,可得到脈動波的空間波長為:
P為粒子的動量,λ便是粒子德布羅意波長。由此本文認為所謂波粒二象性應該理解為:其粒子性是指粒子的不彌散;其波動性是指能量的時空行為呈現(xiàn)拍脈動特性。
引入一個波函數(shù):
ψ(x,t)=ei(px-Ekt)/h(7)
其中P為粒子的動量,Ek為粒子的動能。此函數(shù)的[Reψ(x,t)]2能完好地描述自由粒子能量的拍脈動,因此就將此函數(shù)對應于一個自由粒子。
對于非自由粒子,如果其能量的拍脈動被一個實函數(shù)的平方描述,則對于此函數(shù)可進行如下展開2):
此處E為粒子的經(jīng)典能量。對(8)式作如下運算:
勢場V的變化通過改變粒子的動能而影響粒子能量的拍脈動,相應地會改變波函數(shù)的相速度,但不會改變德布羅意波長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將(11)給出的關系應用于波的描述將不會改變能量脈動波的描述原則,因此聯(lián)立考慮(9)、(10)、(11)式便可得到薛定諤方程:
量子理論給出的波函數(shù)是以概率波的圖象描述粒子質量的時空分布;本文給出的波函數(shù)是以能量脈動波的圖象描述粒子能量的時空分布。由于質量與能量具有確切的關系,因此兩種圖象給出的波函數(shù)是同一個波函數(shù)。對于歸一化問題,概率波要求對質量歸一;能量脈動波要求對能量歸一,因此在歸一化問題上也是一致的。
當粒子處于定態(tài)時,要求波函數(shù)給出的分布不隨時間變,由此便可得到微觀系統(tǒng)的量子化。這樣對波函數(shù)的理解應當擴展:它不僅是對能量脈動的描述,同時反過來會制約其描述對象。
本文脈動波的圖象承認粒子的軌道概念,但是因為有能量脈動,因此其軌道絕不是經(jīng)典意義下的軌道,而是能量拍脈動的軌道。
粒子的時空特性被波函數(shù)描述,行進中遇到雙縫時,波函數(shù)經(jīng)雙縫后其行進方向將呈現(xiàn)干涉性概率狀分布,因此有雙縫干涉。
粒子遇到勢壘時,由于粒子能量拍脈動,因此是否穿過勢壘將呈現(xiàn)概率特性。當勢壘高于粒子動能而穿過便是隧道效應;當勢壘低于粒子動能而將粒子擋回便是粒子能量脈動的表現(xiàn)。
對于量子力學的不確定關系,如果把不確定關系理解成測不準關系,則與本文給出的微觀圖象不矛盾。
當粒子高速運動時,總能量的脈動頻率與靜止能量的脈動頻率差異大,拍現(xiàn)象消失。此時能量的脈動仍然是快脈動與慢脈動的疊加,可看作是運動能量的脈動與靜止能量的脈動的組合性疊加,相應的波函數(shù)應滿足K-G方程。如果考慮相對論時空效應以及粒子自旋對能量脈動的影響,波函數(shù)應滿足狄喇克方程。
本文觀點成立的前提是微觀粒子能量的脈動,當然也涵蓋質量的脈動。微觀測量給出的不確定性結果我們總是把它理解為概率波的原因。如果設計一個實驗能排除概率波的原因,比如讓電子通過一個狹小的電場(或磁場)形態(tài)可調的區(qū)域而測到了與概率波不確定性給出的結果不相同的結果,則本文觀點成立。
量子理論的成就輝煌,但其波粒二象性的物理圖象是只可意會卻難以言表。如果本文觀點成立,則可給出可以言表的波粒二象性的物理圖象。如果我們沒有概率波的觀念,當我們見到一維諧振子的波函數(shù)時,相信更多的人會認為那是能量在振動。
參考文獻:
[1]Olenick R P,Apostol T M,Goodstein D L. Beyond the Mechsanical Uviyverse[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2]曾謹言.量子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