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元
【摘要】本文探討了番茄紅素的提取工藝條件,并對番茄紅素提取工藝條件的影響因素做了初步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用丙酮為浸提溶劑,按料液比為1:5,在45℃、pH6條件下浸提4 h,連續(xù)浸提3次提取效果最佳。
【關(guān)鍵詞】番茄紅素;提??;工藝條件
番茄紅素是一種脂溶性不飽和碳氫化合物,是類胡蘿卜素的一種,為針狀深紅色晶體,分子式為C40H56,分子量為536.85,熔點為174℃。番茄紅素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少,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紅色葡萄柚等食物中,其中在番茄中含量最高,且隨成熟度升高而增加,在成熟番茄果實中含量可達3~14mg/100g,我國新疆番茄中番茄紅素含量多達40mg/100g以上。研究表明,番茄紅素的抗氧化性很強,是維生素E的100倍,胡蘿卜素的2倍以上,它能高效淬滅人體中的單線態(tài)氧和清除自由基,可作為抗氧化劑、營養(yǎng)保健劑、天然色素等廣泛應(yīng)用于保健食品。本文采用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劑為浸提溶劑,在不同pH值、溫度、時間因素下浸提番茄紅素,在此基礎(chǔ)上得出番茄紅素提取工藝條件。
一、實驗材料與儀器
(1)實驗材料。新鮮番茄:要求成熟度高,果皮紅色,市售。丙酮、氫氧化鈉、鹽酸、苯、甲醇、單硬脂酸甘油酯、苯甲酸、乙醇等均為分析純。(2)實驗儀器設(shè)備。高速組織搗碎機、電熱恒溫水浴鍋、減壓過濾裝置、721可見分光光度計等。
二、實驗方法
(1)番茄紅素提取工藝流程。新鮮番茄→破碎→預(yù)處理→浸提→抽濾→濾液濃縮→干燥→制品。(2)番茄紅素提取工藝實驗方法。采用不同溶劑浸提番茄紅素,取浸提液用721型分光光度計測其吸光度值,在初步確定最佳浸提溶劑的基礎(chǔ)上,對影響浸提率的主要因素:溶劑、溫度、時間、料液比、PH值、浸提次數(shù),預(yù)處理等進行單因素實驗。在此基礎(chǔ)上得出番茄紅素最佳的提取工藝條件。(3)番茄紅素含量的檢測方法。將實驗設(shè)計的同一個因素中不同的試驗水平所得出的浸提液分別裝入1cm比色皿中,采用721型分光光度在番茄紅素最大吸收波長處測浸提液的吸光度值,然后根據(jù)吸光度值的大小比較番茄紅素含量的大小。
三、結(jié)果與分析
(1)番茄紅素最佳提取溶劑的確定。稱取相同質(zhì)量(10.00g)的番茄糊4份,分別置于具有相同體積(20ml)的正己烷、環(huán)己烷、石油醚、丙酮浸提容器中,在室溫下密閉,避光靜置2h,抽濾,取浸提液在波長410~520m范圍內(nèi)測吸光度,得到不同溶劑的浸提液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度,結(jié)果表明(見表1),5種提取溶劑中丙酮的提取效果最好,因此,本研究確定丙酮作為番茄紅素的提取溶劑。
(2)番茄紅素最佳提取溫度的確定。采用丙酮作為單一浸提溶劑,在不同的浸提溫度中進行試驗,測得提取液的吸光度見表2。從表2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25~50℃之間,隨著溫度的增加番茄紅素提取液吸光度值增大,然后在50~55℃之間持平,55℃以后就開始降低,原因可能是丙酮的沸點是56℃,當(dāng)溫度超過56℃之后,隨溫度的升高溶劑會蒸發(fā),故吸光度會下降,再者可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番茄紅素的穩(wěn)定性會越來越差,導(dǎo)致番茄紅素被氧化或者是分解,從而出現(xiàn)吸光度降低。所以確定45~50℃為最佳的提取溫度。
表2 番茄紅素不同溫度下的提取效果實驗
(3)番茄紅素最佳提取時間的確定。采用丙酮作為浸提溶劑在45℃的溫度下,進行不同的浸提時間試驗,測得提取液的吸光度見表3。由表3看出在浸提時間為4個小時的時候吸光度最大,超過5小時番茄紅素提取液吸光度值反而隨著浸提時間的延長減小,其原因可能與長時間浸提導(dǎo)致番茄紅素降解有關(guān)。因此,確定番茄紅素最佳浸提時間為4個小時。
表3 不同的浸提時間番茄紅素提取效果實驗
(4)番茄紅素提取料液比的確定。采用丙酮作為浸提溶劑,在45℃的溫度下、設(shè)計不同的料液比、浸提4個小時,其番茄紅素浸提液的吸光度見表4。從表4的數(shù)據(jù)看出,浸提溶劑的用量對番茄紅素的吸光度有很明顯的影響,隨著料液比的增加,吸光度增大,浸提效果越好,當(dāng)料液比達到1:5時,吸光度達到最大,浸提效果最好,料液比超過1:5時,吸光度開始下降,浸提效果越來越差,說明料液比達到1:5時已達飽和,再多加浸提溶劑已不能浸提出更多的番茄紅素,故確定1:5的料液比為最佳的番茄紅素提取料液比。
表4 不同的料液比番茄紅素提取效果實驗
(5)番茄紅素提取酸度的確定。采用丙酮作為浸提溶劑,1:5的料液比,設(shè)計不同的pH值、在45℃的溫度下,浸提4個小時,測得浸提液的吸光度見表5。根據(jù)表5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料液的PH值為5~6時,吸光度最大,所以確定PH值為5~6之間為番茄紅素的最佳提取PH值。
表5 不同的pH值番茄紅素提取效果實驗
(6)提取次數(shù)的確定。稱取4份(每份10克)番茄糊分別裝入4個燒杯中,采用丙酮作為浸提溶劑,1:5的料液比,調(diào)PH值至6,在45℃的溫度下浸提4個小時,減壓過濾后,將濾渣在相同浸提條件下反復(fù)浸提(4次),用1cm比色皿在波長480nm處測得浸提液的吸光度見表6。由表6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前三次浸提液的吸光度值基本相當(dāng),后兩次浸提液的吸光度值明顯減少,從工業(yè)經(jīng)濟價值和效率分析后兩次浸提也無多大經(jīng)濟價值。由此確定番茄紅素最佳的浸提次數(shù)為三次。
表6 浸提次數(shù)對浸提效果的
四、結(jié)論
(1)番茄紅素是一種油溶性色素。丙酮作為提取溶劑溶解色素能力強,其自身性質(zhì)與其它溶劑相比更加穩(wěn)定,是用來提取番茄紅素的一種極好的單一浸提溶劑。(2)用丙酮為浸提溶劑,按料液比為1:5,在溫度為45℃,pH值為6的環(huán)境下連續(xù)浸提三次,每次浸提4 h可取得最佳的提取效果。(3)番茄紅素是類胡蘿卜素中的一種色素,極容易被氧化,因此浸提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對溫度的控制,并且要注意所采用的各種化學(xué)試劑和有機溶劑,避免番茄紅素被氧化。(4)本實驗在確定番茄紅素最佳吸收波長的過程中由于實驗室儀器設(shè)備的限制沒有進行浸提液全波長的掃描,對實驗結(jié)果的精確度有一定的影響。
參 考 文 獻
[1]伊利亞等.番茄紅素與腫瘤[M].北京:臺海出版社,2004
[2]馮艷麗等.番茄紅素提取工藝研究[J].西南園藝.2005(6)
[3]楊鈴等.番茄紅素提取工藝研究進展[J].糧油食品科技.2004(5)
[4]杜為民等.番茄紅素提取工藝的研究進展[J].中國保健食品.2004(3)
[5]張為強等.番茄紅素的提取工藝初步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1(5)
[6]蔡?。鸭t素提取工藝的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0(2)
企業(yè)導(dǎo)報2012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