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煒
一、教學目標
在《在山的那邊》的教學中,筆者設置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①通過誦讀,來體會詩歌的音樂美、感情美和意境美,并有感情地朗讀詩歌;②感悟詩歌中的思想感情,探究詩句中蘊含的深層意義;③培養(yǎng)學生為理想而奮斗不止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與步驟
1.導入
在授課前,筆者設計了一段導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如一個山區(qū)孩子的夢想是看看大海。在去看海的途中,一座座高山擋在了他的面前。他感到絕望,但心中泛起的雪白海潮一次次拍打著他的心,在遠方誘惑著他。他終于鼓起勇氣,在翻越了一座座高山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人生的際遇總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個孩子的經歷會讓你們產生怎樣的聯想?得出什么結論?”聽完筆者的這段話,學生們備受鼓舞,他們認識到:“只有勇敢地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薄俺晒Φ穆飞峡偸遣紳M荊棘,要斬斷荊棘,勇往直前?!?/p>
2.講解關鍵詞語
在講解關鍵詞語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分了以下兩個步驟來進行: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尋找詩歌中的關鍵詞語,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語氣;然后,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筆者講解關鍵詞語。如癡想,即發(fā)呆地想;隱秘,即隱藏、不外露;鐵青,即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懼、盛怒或患病時發(fā)青的臉色;種子,用來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喧騰,即喧鬧、沸騰,指理想、信念對“我”的激勵和鼓舞等。
3.賞析過程
(1)教師示范朗讀第一章,再把第一章分成三小節(jié),請三位學生分別朗讀一小節(jié)。
在朗讀第一節(jié)時,學生會產生疑問:“山那邊是海嗎?”于是,筆者趁機提問:“在第一節(jié)中,哪些詞語用得很巧妙?這些詞語寫出了什么?”學生回答:“‘伏字勾畫的是遐想的神態(tài);‘癡字描寫出了渴望的心情。這兩個字神形兼?zhèn)涞乜坍嬃松絽^(qū)孩子對‘山那邊世界的向往?!逼渲校俅┎骞P者的一些感嘆:“《在山的那邊》起源于作者的童年經驗。作者出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區(qū)武當山下,一直沒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對于幼年的‘我來說,就是無言的群山。而‘我偏偏又是一個好奇心重的少年。”
在朗讀第二節(jié)時,學生能夠體會出當“我”的看海想法遭受到了打擊時,“我”是多么失望和沮喪。于是,筆者提問:“為什么是‘隱秘的‘想望?”學生回答:“因為作者兒時看海的想望沒有告訴別人?!惫P者接著提問:“在這一節(jié)中,還有哪些詞語用得好?它們好在哪里?”學生回答:“‘哭體現了兒童的特點;‘鐵青寫出了作者的失望和沮喪之情等?!痹谫p析第二節(jié)時,筆者又穿插了一些個人感悟:“‘我之所以受挫是因為對實現理想的艱巨性估計不足,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都有破滅的一天。我在青少年時期,也經歷過這樣的痛苦時刻。我們這一代人出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從小受理想主義的教育,有人稱我們是理想主義的一代,也有人稱我們是幻滅的一代。理想主義培養(yǎng)了我們的幻想和精神,但我們也為‘理想的虛妄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p>
在朗讀第三節(jié)時,筆者要求學生深刻體會這些詩句中包含的豐富感情,如埋怨、懷疑和迷茫等。
(2)筆者示范朗讀第二章,再把第二章分成三小節(jié),請三位學生分別誦讀。
在賞析第二章第一節(jié)時,筆者向學生解釋海的真正含義是指理想和信念,即“?!钡某霈F恰好與“山”形成了對應,這里的“山”是指一個封閉、灰暗、壓抑的現實生活世界;海,是指一個想象世界,它開闊、光亮而自由。
在賞析第二章第二節(jié)時,筆者引導學生對比“今天”與“小時候”,從中發(fā)現“信念”不再是幻想,而是牢固樹立在心中的信念和理想。
在賞析第二章第三節(jié)時,筆者總結這篇詩歌的真諦,即告訴人們奔向理想人生的征途漫長,但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終將會實現。
三、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與詩人的經歷存在很大的差距,導致學生難以準確地理解詩人兒時對山外面世界的迫切憧憬。因此,筆者認為,在今后的教學中,有必要把詩歌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歷結合起來。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學初中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