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花
〔關鍵詞〕 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妙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01—0090—01
我們常說教無定法,對于如何實施課堂教學,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妙招。而一堂課是否充滿情趣,關鍵在于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試想一下,你鉆研了教材、教輔,精心打造了一節(jié)課,本以為可以圓滿地完成教學目標,走進教室開始上課時卻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景:設計好的教學問題學生無一人舉手回答。這時你會怎么樣呢?也許你泄了氣,也許你會勃然大怒,但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不論是泄氣還是發(fā)怒都只能讓你的課堂氣氛更加沉悶。為了能讓自己的課堂活起來,筆者對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反思,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一、用熱情洋溢的問候語營造氣氛
星期三早上第一節(jié)語文課,筆者走進教室,當學生喊“起立,老師好”后,筆者沒有像往常一樣說:“同學們好”,而是在每個同學臉上掃視了一遍后輕聲說:“你們好,請坐!”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讓教室里的氣氛立刻變得與以往不同。起初學生們很愕然,緊接著開始交頭接耳,然后是坐下后的哄堂大笑。事實證明,這句問候拉近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一句親切的問候換來了同學們真誠的笑容,因為這句問候廢除了多年來加在學生身上的“不平等條約”,讓高高在上的老師和“你們”在人格上平等了。
以后,筆者經常變換問候方式,諸如“大家好”、“孩子們好”、“大家早上好”、“節(jié)日快樂”等等都是筆者常用的問候語,力爭讓學生在老師邁進教室的瞬間就產生愉悅的心情,讓每節(jié)課都在良好的開端中進行。
二、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在提問時經常叫一些文化課成績好的同學回答問題,久而久之,就導致了另一部分學生不積極思考問題,不參與課堂討論,只是被動地聽著老師的講述,機械地抄著老師寫在黑板上的講義,而讓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獨霸”了課堂。這樣的課堂教學顯然是老師做的無用功多而有用功少,因此,我們必須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筆者在教《新型玻璃》這一課時就給了學生們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先初讀課文了解新型玻璃的名稱、特點、作用,并填寫表格。學生們通過自學很快就填寫出了夾絲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及它們的特點、作用??梢?,學生已經對課文內容有了了解。對于學生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老師為什么還要包辦代替呢?因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是非常必要的。其次,給學生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筆者讓學生們以推銷員、顧客的身份用買賣對話的形式來推薦、介紹新型玻璃,加深學生對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的了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給了學生們一個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同學們個個興致勃勃,紛紛上臺表演,有的演顧客,有的演推銷員,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交際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最后,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想象、創(chuàng)造的空間。筆者進一步鼓勵學生走向社會,想一想、看一看我們的生活中還需要什么樣的新型玻璃,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爭當小小設計師”的評比活動。學生們結合生活所需設計出了“不沾油玻璃”、“吸塵玻璃”等,這一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課內知識延伸到了課外,增強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三、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競賽活動
以往的課堂教學任務結束后,教師總是讓學生看書、背課文或布置作業(yè)來打發(fā)剩余的課堂教學時間。其實,在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不妨設計一些簡單的競賽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讓學生將身邊發(fā)生的事或看過的故事講給同學聽,培養(yǎng)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組織粉筆字或鋼筆字大賽,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寫字的習慣;組織詞語積累大比拼,激勵學生識記字詞等等。這些有意義的競賽活動,無疑會打開學生課后自覺學習的大門。
最后,讓我們記住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要讓學生抬起頭來走路!”倘若教師能讓學生都抬起頭來,還擔心他們不主動參與到你的課堂中來嗎?
編輯:沈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