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弟
什么是“洪武趕散”?
“洪武趕散”是明朝初年江蘇南部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活動,一般稱作“洪武遷徙”。先是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在蘇州建立根據(jù)地,自稱吳王,與朱元璋抗衡。四年后張士誠兵敗被俘,自縊于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為鞏固政權(quán),下令沒收蘇州城內(nèi)原來擁戴過張士誠的士紳商賈的家產(chǎn),責令全家遷徙到外地墾荒屯田。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洪武遷徙”,亦稱“洪武趕散”。據(jù)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馮仁宏撰《新安鎮(zhèn)源流》稱:“大明洪武登極之初,慮大族相聚為逆,使各道武員,率游騎擊散,謂‘洪武趕散,子孫相沿,傳世為例。傳至嘉靖,適奉旨擊散,而蘇之間門周姓、常之無錫惠姓,以及劉、管、段、金皆被趕散,來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區(qū)),蘆葦荒灘,遂各插草為標,占為民地,以作避兵之計。后人煙漸繁,乃詣州請為州民,州牧載入版圖,是為里人。”因為當時這些被“趕散”者,無一出自自愿,而是強制性的,加上是武裝押送,事情又集中發(fā)生在洪武年間,故稱為“洪武趕散”。蘇北許多縣的人口始祖多從蘇州遷徙而來,不少舊宗譜均有記載,也有稱“紅蠅趕散”“紅蜂趕散”或“紅巾趕散”“紅軍趕散”。
朱元璋為什么要讓蘇州人外遷呢?這里邊有一個傳說。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泰州人張士誠起兵謀反,割據(jù)蘇州達12年,其勢力范圍大體為:北逾江準,直抵濟寧;南至紹興,占有長江下游的富有地區(qū)。他為恢復和發(fā)展經(jīng)濟,先后實施過減少田賦、獎勵農(nóng)桑、興修水利、疏浚白茆江等措施,使凋敝的農(nóng)村重萌生機,較之元政府的苛政,蘇州百姓已相當知足了。難怪在朱元璋部大兵壓境,將蘇州城圍困了十個月后才破城,其中少不了全城百姓的支持。
蘇州城久攻不下,惹怒了朱元璋,在進攻蘇州之前,他曾命令“毋肆擄掠,毋妄殺戮”,可破城后,卻大燒大殺,以致“死者枕藉,積骨如山”。在平定天下后,有一次,朱元璋微服行走在三山街上,看見一老嫗坐在木榻中,便同她攀談起來,問她是什么地方人,答日蘇州人。又問她對張士誠的看法,她說,在大明皇帝起兵時,張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就歸附元朝,讓蘇人免受兵戈之苦,因此,百姓至今感德。在次日早朝時,朱元璋深有感觸地說,當初,我認為張士誠對蘇州人沒有什么深仁厚德,從昨天遇見的老嫗身上,我感到了蘇民的忠厚,“恐京師百姓千萬無此一婦也”。為了防止張士誠原有“臣民”不服統(tǒng)治,聚眾謀反,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就想出了把蘇州百姓分散的辦法,屢屢將蘇城富戶遷至京師(南京)、鳳陽、蘇北等地。
為什么亦稱“紅蠅趕散”?
在蘇北平原流傳著許多傳說。一說,明初在蘇州閶門一帶偶生很多紅頭蒼蠅(也有說是“紅蜂”),見人就叮,人被叮就死,故人們紛紛逃往海州避難。二說,元末張士誠率鹽民起義,義軍頭裹紅巾,后來義軍之間互相混戰(zhàn)爭天下,張士誠的紅巾軍為了死守蘇州,把蘇州閶門的老百姓強行驅(qū)趕到海州。故稱“紅軍趕散”或“洪武趕散”,又稱為“閶門趕散”。
昆蟲學家對“紅蠅趕散”“紅蜂趕散”的說法持否定態(tài)度,他們認為:從古到今,還沒有任何一種昆蟲能造成如此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蒼蠅只能傳播疾病,根本不可能咬人就死;蜂類一般不主動叮人的;退一步講,假如是“紅蠅”“紅蜂”這類昆蟲造成的,他們的家譜為什么沒有記載一位親人被“紅蠅”或“紅蜂”叮死的呢?由此可見,他們的逃難,根本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屈服于某種人為的因素,被強迫驅(qū)趕而來的,只是他們不敢說,史家不敢寫罷了。因此,所謂“紅蠅趕散”或“紅蜂趕散”趕散之說,是毫無科學依據(jù)的,只能是以訛傳訛罷了。
至于說“紅軍趕散”,還是有道理的,只不過并非張士誠所為。因為元末紅巾軍起義并非張士誠一家,朱元璋的部隊同樣是頭扎紅巾的,民間將其統(tǒng)稱為“紅巾軍”或“紅軍”?!昂槲溱s散”的說法,讓我們知道了事情的發(fā)生時間是“洪武年間”;稱為“紅巾趕散”或“紅軍趕散”,使后人知道了干這件事的主體是“紅巾軍”。在蘇州話中“巾”與“軍”同音,因此“紅巾軍”就簡稱“紅軍”了?!凹t蠅趕散”則是“紅巾趕散”的訛傳,可能是出于對紅巾軍的不滿而將其暗喻為可惡的“紅頭蒼蠅”的緣故。稱為“閶門趕散”,則告訴我們“趕散”的集結(jié)地是“閶門”?!摆s散”兩字用得相當貼切,至少讓人覺得這個行為并非出自自愿,而且有相當?shù)囊?guī)模,類似于“趕鴨子上架”的味道。
“紅蠅趕散”的范圍
洪武三年(1370年),遷蘇、松、杭、嘉、湖諸府之民4000余戶至臨濠墾田,又移江南民14萬戶于鳳陽府。泗州、盱眙為交通要道,經(jīng)元末大亂,人口銳減,當時均屬鳳陽府,故遷移的14萬戶中,有相當一部分被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陸續(xù)將江南的人民遷徙到準安府境。蘇北很多現(xiàn)存家譜,都明確記載本戶在明代時,由蘇州閶門因“紅蠅趕散”遷來。如沭陽縣大竹園洛安堂《孫氏家譜》、東??h張灣紫陽堂《朱氏家譜》、贛榆縣沙河無錫堂《孫氏家譜》、灌云東辛洛槐堂《王氏家譜》等。灌云縣下車鄉(xiāng)《戴氏家譜》記得更為具體,明確記載該戶在明初,由蘇州閶門五里十甲遷來海州定居。在灌云、東海、沭陽、灌南、贛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稱自己祖先是在明代由蘇州一帶因“紅蠅趕散”“紅軍趕散”“紅蜂趕散”而遷來海州定居的。在漣水、洪澤、鹽城、阜寧、響水等地也聽說過“紅蠅趕散”的事,如漣水、淮陰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間整族地“奉旨”遷來的。漣水孫氏、張氏,灌南湯氏以及金湖等地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為洪武年間從蘇南遷來的。泗陽縣的席、唐、吳、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蘇州的東洞庭山、昆山、吳縣等地遷入。山東的郯城、沂水、莒南、臨沭等地的老百姓也有“紅蠅趕散”的類似說法。可見,其影響范圍在蘇北、安徽、魯南一帶,地域廣、時間跨度長,民間影響大。
“紅蠅趕散”的事實真相
元末戰(zhàn)亂使淮安及其周圍地區(qū)人口逃斃殆盡,亟待移民充實。同時,江南地區(qū)的富豪有很多曾依附張士誠。故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項重要措施是,進行強制性的大規(guī)模的移民。除了上文所引灌南縣《新安鎮(zhèn)志》稱,蘇州閶門的周姓、常州的無錫惠姓及劉、管、段、金等姓被趕散至朐南蘆葦荒灘外,民國《泗陽縣志》也有類似記載。元末明初,由蘇南遷來的有翁、朱、盧、吳等25氏族,其中由蘇州遷來的有21族。
據(jù)《蘇州市志》載: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平江路(即后來蘇州府)領(lǐng)縣,人口已有240余萬。經(jīng)元末明初的戰(zhàn)亂,到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統(tǒng)計時,蘇州府領(lǐng)縣有190萬人,80年中銳減50多萬人。除了戰(zhàn)爭造成的死亡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洪武遷徙”。新纂((蘇州市志》云:洪武初年,為加強國家統(tǒng)治,開發(fā)落后地區(qū)以及邊遠地區(qū),實行
戍邊屯田制,先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徒。洪武三年(1370年)遷蘇州、松江等地無田農(nóng)民4000余戶至臨濠墾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遷蘇州閶門一帶商戶百姓至蘇北沿海灶區(qū)(鹽區(q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遷蘇州富民充實南京。永樂元年(1403年),遷蘇州等地富民充實北京。
由此不難看出,明初的確實行過強制性的遷民政策,且這種政策貫穿于明朝始終,不僅于蘇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錫、常等廣大地區(qū)。因此,所謂“紅蠅趕散”,當指移民事件,這一民間的咒罵稱呼,在明、清“文字獄”盛行的時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筆直書,只好回避這個民怨很深的事件,這就是史書和地方志不見或少見記載的真實原因。
六百年后的聞門尋根記
歷史的疑云,就這樣在閶門的上空籠罩了600多年;閶門,承載著太多太多的鄉(xiāng)愁。對于迷霧重重的“洪武趕散”,也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guān)注。
民國《續(xù)修鹽城縣志》卷十四引凌蘭孫《凌氏譜》:“元末,張士誠據(jù)有吳門,明主百計不能下,及士誠兵敗身虜,明主積怒,遂驅(qū)逐蘇民實淮揚兩州?!边@一說法認為,朱元璋是為了報復張士誠,而對蘇州百姓實施了懲罰性移民。
顧頡剛曾說過“興化人祖籍多蘇州”,當?shù)厝俗约阂舱f,興化是“江北小蘇州”。中國移民史權(quán)威學者、上海交大歷史系主任曹樹基教授,20世紀80年代,在蘇北地區(qū)的10個縣進行過調(diào)查,結(jié)果讓他吃驚:大豐發(fā)現(xiàn)的18種族譜中,有14種明確記載先祖于元末明初從蘇州閶門遷入;寶應(yīng)的朱、劉、喬、王四大望族,皆自稱是明初從蘇州遷入的;民國《泗陽縣志》記載,縣內(nèi)的席、唐、吳、朱四族,明初分別從蘇州的東洞庭山、昆山、吳縣楓橋等地遷入。他認為:“在縱橫數(shù)百公里的范圍內(nèi),大批的蘇北人異口同聲地說祖先來自蘇州,這絕不可能是集體臆想造假,我們可以推定,這些移民們即使不全是來自蘇州,那至少也是來自蘇州周邊的江南地區(qū)?!?/p>
復旦大學的葛劍雄教授認為,江南移民后裔都說自己祖籍閶門,這一說法“半真半假”,因為閶門的名氣極大,很多不知祖籍何處的移民后裔們,便在從眾心理的驅(qū)使下,集體附會“祖籍閶門”,“不管怎么說,蘇州閶門已經(jīng)成為江南移民后裔心目中的‘根,這充分彰顯了蘇州文化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力”。
為了進一步弄清“洪武趕散”的真實面貌,2009年下半年,姑蘇晚報社組織專人,進行了為期半年的“發(fā)現(xiàn)之旅”尋根活動。自2010年1月10日至29日,連續(xù)推出20期《閶門尋根記》,取得了許多一手資料,有利于這一專題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其主要成果是:
1.流傳了600多年的鳳陽花鼓,是舊時江南移民后裔們每年清明沿途乞討回鄉(xiāng)祭祖而編制的歌謠。
2.在海安墩頭鎮(zhèn)的蔣氏家族有個風俗,除夕晚上的團圓飯,要吃“姑蘇菜”,以紀念從蘇州遷過來的祖先。所謂“姑蘇菜”,就是將胡蘿卜絲、藕絲、百葉絲、肉絲放在一起炒成的,“姑蘇菜”這個名字是祖宗定下的,用意是叫后人不忘自己的根在蘇州。
3.如皋市白蒲鎮(zhèn)上有一條顧家老宅巷,巷子里一座顧家老宅的大門上有一副對聯(lián):“武陵世澤,吳郡家聲。”“武陵”是顧姓的郡望,“吳郡”則表明該家族很可能與蘇州有著很深的淵源。
4.在大豐、揚州、姜堰、泰州、海安等地,同蘇州一樣延續(xù)著燒“狗屎香”的風俗,而且都是假托地藏王菩薩的名義燒給張士誠的。有學者認為,燒“狗屎香”的風俗,很可能就是明初閶門移民們從江南帶到江北去的;也有人認為,一批跟隨張士誠起義的鄉(xiāng)黨渡江去了蘇州,后來張士誠敗亡后,這些鄉(xiāng)黨們又逃回了江北,將燒“狗屎香”的風俗帶了回去。
5.在姜堰市橋頭鎮(zhèn)狀元村,人們把睡覺做夢叫做“上蘇州”。在揚州、泰州、淮安、鹽城等地區(qū),幾乎當?shù)厝硕紩阉X叫做“上蘇州”或“上虎丘”。
6.大豐市小海鎮(zhèn)夏宣家的大門上,每逢春節(jié)都要貼上這樣的對聯(lián):“姑蘇世胄,渤海家聲?!边@副對聯(lián),從明朝開始一直流傳至今,寄托著閶門移民們割不斷的故鄉(xiāng)情。
作者單位:蘇州市地方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