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開
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本文根據政治課的任務和性質,結合實際,從強化德育意識、聯(lián)系學生實際、增強教學信度、變革教學方式四個方面去探討如何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教學方式
思想政治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充分發(fā)揮和不斷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功能,關系到堅持學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德育首位,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大計。因而,如何正確認識和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問題,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強化德育意識
(1)要實現教育觀念的變革。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德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德育在現實中被削弱的危險性,從而把升學教育轉移到公民素質上來,擺脫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的束縛,切實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結束“口頭上重視,思想上輕視,行動上忽視”的現象。
(2)要正確地認識傳授知識與德育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傳授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是德育的基礎,而德育則是傳授基礎知識的目的和歸宿。如若離開知識教育的傳授去講德育,或若離開德育進行知識教育,都只能把政治課引向歧途。
(3)應充分認識到政治課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西方敵對勢力竭力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妄圖實現其“不戰(zhàn)而勝”的圖謀,攻心為上,潛移默化,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同我們爭奪青少年的斗爭將是長期的、激烈的。因此,“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是一個十分嚴峻的緊迫的重要課題,它關系到我們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關系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能否順利進行。
二、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思想實際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增強思想政治課教育性,發(fā)揮其德育功能的關鍵。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從自己的教育對象出發(fā),努力做到從備課、講課、作業(yè)和考核等各環(huán)節(jié)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實際,避免無的放矢。
(1)備課要摸清學生的思想。這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性,發(fā)揮其德育功能的前提。對學生的思想情況,必須了然在胸,講起來才有針對性。
(2)講課要針對學生的思想現狀。這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決學生思想問題,提高其思想覺悟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真理與謬論直接交鋒的戰(zhàn)場。教師應在講清概念、原理的同時,針對學生的模糊認識,進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
(3)作業(yè)和考試要結合學生思想。思想政治課的作業(yè)不能停留在填概念、背原理的水平,而應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課的考試要進行改革,使其發(fā)揮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的教學作用,逐步實現從知識、能力、覺悟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改革、發(fā)展,深化對學生思想的教育。
三、要增強教學信度
教學實踐表明:教育者所施加的一切影響,必須經過受教育者的思考認可,方能付諸行動。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做到入耳入心,而信度的增強,也就成為強化德育功能的關鍵了。如何增強信度呢?
(1)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增強信度的前提。加里寧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币虼?,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
(2)堅持疏導原則,這是增強信度的有效途徑。疏導就是如同大禹治水采用疏通河道一樣,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堅持疏導:一要擺事實,即要善于公開地肯定那些現有的事實,而不是肯定那些感覺到的似是而非的“事實”。二是要抓住“熱點”,引入教學,這是增強時效性的重要手段。這就需要教師做把握學生思想脈搏的有心人,以有效的途徑去捕捉學生中間的“熱點”問題。
四、要變革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教學改革的實踐證明,促使教學方式的變革是實現和強化德育功能的主要手段。
(1)要講究“灌輸藝術”喚起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也是實現政治課德育功能的“入口處”。這就要求教師熔現實生活、教材內容、學生思想狀況于一爐,熔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生動活潑地教學。
(2)實現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確立開放式教學。就是在教學內容上不局限于教材,要把教學與沸騰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在教學形式上,可力求把課外閱讀、影視廣播、社會實踐、撰寫小論文、時政講座、討論會、演講會、辯論會等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之中,采取各種方式,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深入實際。同時,要使德育寓于所有學科之中形成合力,協(xié)同作戰(zhàn),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3)要加強思想政治課教育科研、努力探索教學最優(yōu)化,以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使教育給教師帶來歡樂,使每天的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把每個教師引入研究的幸福之路?!苯逃蒲惺墙虒W改革的先導,是教育質量提高的“母機”,是實現德育功能的動力。為此,有關部門應組織人力,對確有成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論證、提高、推廣。要在本職崗位潛心研究,不斷實踐總結,努力探索出一條使所有學生都喜歡、主動學習的新路子,實現教學最優(yōu)化。
(4)思想政治課要與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社會、家庭對學生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將形成合力,促進學生認識水平的提高。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加強德育意識,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法,配合社會、家庭進行教育,不斷增強教學信度,使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參考文獻:
[1]李宏勛,馬燕.必須強化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J].中學政治,
1992(6).
[2]劉建勛,張鳳云.論新時期如何強化中學政治課的思想教育功
能[J].許昌師專學報,1995(2).
(河源市連平縣忠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