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廣宇 李玉霞
智障學生在生活中的頻遭失敗和挫折,不僅僅因為他們智力缺陷,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禮儀形象和與人交往的禮貌習慣,比如,對他人的言語缺少反應,他人向其打招呼時沒有應答,或者勉強答之;對長輩不尊重,不主動打招呼;與他人說話時不能認真傾聽,常隨意打斷或插話。這些情況必然會影響周圍人對智障學生的接納程度,妨礙他們的發(fā)展。因此,對智障學生進行必要的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學會并運用一定的禮貌用語和懂得交往禮節(jié),顯得尤為重要。
我校根據學生的現(xiàn)狀,為每個學生制定了個別化的禮儀教育計劃。這里所提到的個別化教育計劃是一種根據殘疾兒童的身心特征和實際需要制定的針對每個殘疾兒童實施的教育方案。它既是殘疾兒童教育和身心全面發(fā)展的一個總體構想,又是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我校積極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并取得了一些實效。
制定小而實的目標
在個別化禮儀教育訓練計劃制訂初期,教師認真分析每一位學生的行為習慣等,結合其日常表現(xiàn)充分預設學生各月的禮儀教育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還結合月教育重點,立足一月一目標,為每位學生客觀地制定每月的禮儀教育重點目標及運用的策略。例如,對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教師會從語言表達的靈活性和流暢度方面重點訓練,對語言表達能力差或語言有障礙的學生,教師會從發(fā)揮其肢體語言、表情神態(tài)的角度考慮,使其達到禮儀訓練目標。總之,因人而異、切合實際、有效達成是個別化禮儀教育計劃實施的目的。
開展多形式的訓練
班級教育是推動、落實個別化禮儀教育計劃的基礎陣地。禮儀目標確定后,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訓練形式促進禮儀目標的達成。如情境模擬、教師講授、模仿訓練、活動實踐、日記交流、輔助支持、簡化練習、展示培訓等,通過多角度、全方位、個性化的訓練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實踐的積極性,加強學生愉悅自信的情感體驗,使每位學生在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
多渠道引導
智障學生的禮儀教育是一個全員參與、全方位育人、長期堅持的教育訓練過程。個別化禮儀教育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必須由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以及社會實踐基地人員參與、支持、協(xié)作。因此,我們請家長和社區(qū)相關人員走進學校,參與學生的禮儀教育計劃的制定,達成共識后,明確一段時期內學校禮儀教育重點目標,在家庭與社會多方提供教育環(huán)境與支持下,形成教育合力。學校還在各班教室創(chuàng)辦禮儀教育角,開展禮儀班會、五星文明班、禮儀小標兵評選等活動,將每人每月的禮儀訓練目標進行展示,使禮儀教育的宣傳學習更加貼近學生。與此同時,科任教師參與的領域教學訓練也有效地促進了禮儀教育中相關技能的學習,讓課堂教學成為促進禮儀技能學習的有效推手。如通過例行教學訓練、綜合課、音樂課、康復課、社會實踐課等學習,學生們明確了鞠躬問好的標準動作;在外出實踐與人溝通時,掌握了禮貌向人詢問的方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走入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在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中運用禮儀、禮貌實踐技能,其禮貌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不斷提高。
全方位滲透
在各種展示活動中,學生們學習和鞏固禮貌用語、形成禮儀習慣會更加自然,教師的教育引導更有針對性。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為學生們提供真實的文明禮貌用語、儀表禮節(jié)禮儀的實踐機會,成為檢驗禮儀教育成效的平臺和載體。每周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也是學校全方位展示學生禮儀教育的宣傳陣地,有的班級通過情景劇“客人來我家”,帶領全校學生學習招待客人時應有的禮貌語言和行為;有的班級通過禮儀歌曲大家唱,讓文明禮儀規(guī)范在校園中傳唱,時刻提醒學生在與人交往時要恰當運用禮貌用語。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有的學生學會主動問好,有的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能問好、回答問題,還有的學生懂得通過肢體動作和表情、體態(tài)與客人交流。
□編輯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