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文
朱老編姓朱不假,可他的名字卻不叫老編。朱老編的名字叫啥,我還真的不知道。我們那個山屯里,不光我不知道朱老編的真名叫啥,好多人興許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啥。即使知道他的真名叫啥,也都是從來沒叫過。山屯人有個紅白喜事啥的,隨禮寫賬時,賬房先生甚至直接就把他寫成“朱老編”。大伙認可,他自己也沒意見。
打我記事開始,朱老編這個稱謂,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著。我們那個山屯里的人,對人的稱謂,有好多種方式。有按家庭排行稱謂的,像“張老四”;有按屯中輩分稱謂的,像“七太爺”;有按家庭身份稱謂的,像“二懷媳婦”;有按社會地位稱謂的,像“吳會計”;有按長相稱謂的,像“姚羅鍋”;有按公認綽號稱謂的,像“秦檜”;有按能力特長稱謂的,就像“朱老編”。
我喜歡“朱老編”這個稱謂。很小的時候,奶奶就告訴我,朱老編就是一個姓朱的老編匠,是一個專門搞荊條編織行當?shù)氖炙嚾恕N覀兡莻€山屯里,到處都生長著荊條棵子。在我的印象中,朱老編,就是山屯里從事荊條編織的第一人。他所編織的荊條家什,大到盛糧的囤子,小到裝煙的笸籮,都是外形精致,質(zhì)量優(yōu)良。沒有這樣的手藝,他絕對不會被山屯人尊稱為“朱老編”。
朱老編家就住在我們那個山屯的西頭。以朱老編家為界,東邊叫溝外,西邊叫溝里。溝里是第一生產(chǎn)隊,溝外是第二生產(chǎn)隊。朱老編家屬于第一生產(chǎn)隊,我家屬于第二生產(chǎn)隊。我想,特殊的人總會有特殊的作用。有朱老編的存在,就把山屯分成了溝里、溝外,就把山屯分成了第一生產(chǎn)隊、第二生產(chǎn)隊。他的家,其實就是山屯的中心。
有了朱老編這么一個人,荊條就成了山屯人心目中的寶貝。盛夏時節(jié),不管哪家缺燒柴,都不會去割那嫩嫩的荊條棵子。人們知道,那嫩嫩的荊條棵子,長到立秋過后,才可以割下來。割下來的荊條,捋去棵上的葉,就成了編家什的上好材料。花簍、梨包、挑筐、抬筐、土籃、糞箕子……山屯農(nóng)家院里許多好使的家什,都是用上好的荊條編成的。山屯人似乎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就是上好的荊條棵子,絕不會拿來當柴燒。
不起眼的荊條,經(jīng)過山屯人精巧的加工,就變成了美觀耐用的物件。這樣的物件,裝點和改善著山屯人的生活,也為人們帶來了豐厚的經(jīng)濟收入。從溝里到溝外,山屯里,幾乎家家都有會搞荊條編織的人。這些會編織手藝的人,有哪一個不是朱老編帶出來的呢?不是直接的徒子,也該是間接的徒孫。在他的身邊,人們都領(lǐng)略了荊條編織的要義:打好底,收好口。
講起“打底”和“收口”來,朱老編總有說不完的話。他說,底是根基,要用上等的材料。底打得牢固,編出的物件才會結(jié)實。口是品位,要收得圓滿??谑盏脠A滿,編出的物件才好看,才用得住。編家什就像蓋房子一樣,打底就是碼磉,收口就是封頂。磉牢固,頂嚴實,房子才住得安生。他還說,一個人也是一樣,也同樣要打好底,收好口。教育孩子就是打底,給孩子成家就是收口。教育的底打好了,一個人就有了生存的資本,成家的口收好了,一個人就有了日子的和睦。
在我看來,朱老編的話,真是太深奧、太精到了。我本家的一個姑奶是朱老編的兒媳,按輩分,我該管他叫太爺才對。有這樣的一個特殊關(guān)系,我常常沒事找事地跑到屯西頭,跑到朱老編的家,乖乖地坐在他的身邊,聽他有板有眼地講話。他的話,都以編織手藝為由頭,然后涉古論今,滔滔不絕。聽我奶奶說,朱老編并沒讀過書,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一個沒讀過書的人,能講出那么多的人生道理,讓我好生的敬仰。
也許是因為我姑奶是他兒媳的緣故,朱老編對我很關(guān)愛。一次,他深情地對我說,孩子,你要記住,學手藝,應該是三分學、七分悟,悟到了,手藝才算真正學成了。我好告訴你,學藝不如偷藝,學只是形式的皮毛,偷才能悟到真正的奧妙。編家什,光用手不行,要多動心眼才對。心勁到了,編出的家什才打人。我想,朱老編就是憑著一種超常的悟性,成為山屯人敬佩的“朱老編”。
山屯的孩子們,都愿意把割來的荊條賣給朱老編。冬天的時候,我和幾個年齡相仿的小小子,放了學就去割荊條。那種荊條,被朱老編稱為杈條。我們割下來,就直接扛到朱老編家去,賣三分錢一斤。對我們這些孩子,他從不壓價,也不挑剔。他總是說,都要都要,大條子有大條子的用,小條子有小條子的用,反正用得上,一樣價。他高興,我們更高興。我們高興了,他家院子里的杈條,就越來越多。有了零花錢,家里的大人們也同樣高興。
朱老編最拿手的活,就是編盛糧食的荊條囤子。我的奶奶告訴我,山屯各家的荊條囤子,差不多都是朱老編給編成的。荊條囤子是扁橢圓形的,有七、八尺長,二尺多寬,四、五尺高。荊條囤子美觀實用,幾乎是家家必備的東西。各家的高粱,都裝在荊條囤子里。屯子里,不管哪家要編囤子,只要準備好材料,跟朱老編打一聲招呼,囤子就在兩三日內(nèi)編好了。
盛夏的時節(jié),編織的材料往往會出現(xiàn)斷條的時候。這時,朱老編本該好好地歇一歇,休息休息,可他偏偏閑不住。他扛著一把鎬,頂著日光的酷炙,在頭道溝的蒿草地上,在大北洼的山梁下,開出一片又一片的鎬頭荒。秋日的時候,那一片一片的鎬頭荒里,就會開出潔白如雪的蕎麥花來。開荒的時候,遇到荊條棵子,朱老編都會把它們留下來,他舍不得刨下它們。
一個朱老編,讓山屯的荊條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或許誰也沒算過,甚至誰也沒想過。但人們看到的,是源源不斷的荊條家什,從山屯里拉出去,源源不斷的鈔票,揣進了山屯人的腰包。人們看到的,一定是手之勤勞與腦之智慧完美結(jié)合創(chuàng)造的。我想,這種創(chuàng)造,永遠與朱老編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