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土 付承林 陳靈斌 陳慧 林平 陳佳玉
[摘要] 目的 探討大棗多糖對S-180瘤細胞的殺傷性及應(yīng)用。 方法 將200只荷瘤BALB/c裸鼠按瘤體大小隨機分為對照組,低濃度組,中濃度組,高濃度組各50只,每日分別給予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2 mL,大棗多糖0.05 g/kg,0.15 g/kg,0.25 g/kg。14 d后斷頸法處死裸鼠,對比四組的抑瘤率,腫瘤細胞生長周期時間,裸鼠生存時間和病理組織學觀察。 結(jié)果 大棗多糖濃度越高抑瘤率越高,腫瘤細胞生長周期時間越短,裸鼠生存時間越長。病理組織觀察可見明顯改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jié)論 大棗多糖對S-180瘤細胞具有一定的殺傷作用,為多糖治療骨髓瘤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和實用性。
[關(guān)鍵詞] 大棗多糖;S-180瘤細胞;裸鼠;殺傷性
[中圖分類號] R96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12-0020-02
大棗多糖是從植物大棗中提取的一種多糖,具有復雜多樣的生物活性,近來研究發(fā)現(xiàn)其抗腫瘤可能有直接和間接作用[1]。本研究通過研究大棗多糖對S-180瘤細胞的殺傷性作用,為臨床應(yīng)用多糖治療骨髓瘤提供理論依據(jù),同時也為臨床提供一種治療骨髓瘤的新藥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骨髓瘤的動物模型建立
4~6周齡雄性BALB/c裸鼠(溫州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重16~20 g,于裸鼠背部皮下注射S-180瘤細胞懸液約500 μL(含細胞數(shù)為1×107 個),至瘤體大約0.5 cm3時開始給藥。
1.2 分組與治療
荷瘤BALB/c裸鼠200只按瘤體大小隨機分四組,每組50只。按下述方案處理,14 d后斷頸法處死裸鼠。其中對照組給予生理鹽水每日0.2 mL,腹腔注射;低濃度組給予大棗多糖注射液(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06022221)每日0.05 g/kg,腹腔注射;中濃度組給予大棗多糖注射液每日0.15 g/kg,腹腔注射;高濃度組給予大棗多糖注射液每日0.25 g/kg,腹腔注射。
1.3 觀察指標[2]
①抑瘤率:給藥后每周測定瘤體長徑與短徑,計算瘤質(zhì)量(m=1/2×長徑×短徑2),并計算腫瘤生長抑制率(抑瘤率)=1-實驗組瘤質(zhì)量/對照組瘤質(zhì)量×100%。②腫瘤細胞生長周期時間(tc):tc=[Ig(1+G)/lg(m2/m1)]×t,G為腫瘤生長組分,m2和m1為某組分中不同觀察時間的腫瘤質(zhì)量,t為觀察間隔時間。③裸鼠生存時間:指從接受治療到自然死亡的時間。④病理組織學觀察:包括大體標本檢查及鏡檢,取腫瘤組織,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 染色,光鏡下觀察,免疫組織化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不同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檢驗水準α=0.05,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觀察指標
大棗多糖濃度越高抑瘤率越高,腫瘤細胞生長周期時間越短,裸鼠生存時間越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2 病理組織學觀察
各組均有Caspase-3 m RNA、Caspase-8mRNA、ERCC-1和GST-π的表達,而且可見細胞核固縮,染色質(zhì)邊集,部分細胞可見凋亡小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細胞壞死,各組濃度越高病理學變化越明顯。
3 討論
骨髓瘤為中老年常見的一種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目前以化療為主,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往往難以耐受大劑量化療藥物。目前,臨床上一直探索一些具有不同機制、療效肯定、副作用小的藥物。大棗多糖是從植物大棗中提取的一種多糖,其對S-180瘤細胞有直接和間接殺傷作用[3]。直接作用主要包括影響腫瘤細胞膜的生化特性、影響細胞內(nèi)信號傳遞途徑、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代謝、直接抑制細胞增殖等途徑,而間接作用主要是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等。
本研究中大棗多糖濃度越高抑瘤率越高,腫瘤細胞生長周期時間越短,裸鼠生存時間越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腫瘤細胞通常具有很強的增殖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S期的DNA復制旺盛、合成活躍?,F(xiàn)有的抗腫瘤藥物有很多是影響細胞周期而發(fā)揮作用。以細胞周期過程中的各種調(diào)節(jié)因子為藥物作用靶點,研究開發(fā)新型的細胞周期調(diào)控藥物,也是當前研究新型抗腫瘤藥物的重要方向。影響或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的藥物可以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分化或?qū)е录毎劳觥R灿袑W者認為[4]CyclinB1、CyclinD1均為細胞周期蛋白,是細胞周期調(diào)控因子,與細胞癌變密切相關(guān),通過對細胞周期的有序調(diào)控可以抑制腫瘤,其中G1/S和G2/M兩個檢查點是細胞周期調(diào)控的關(guān)鍵,以此判斷大棗多糖的生理作用。
Han等研究認為[5],影響或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的藥物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從而誘導細胞分化或?qū)е录毎劳?。此外,Li等[6]研究亦發(fā)現(xiàn)具有S-180瘤細胞的裸鼠經(jīng)過治療后其細胞周期可大都停留在G0/G1期,即靜止或合成前期,從而提高抑瘤率和裸鼠生存時間。本研究中各組均有Caspase-3mRNA、Caspase-8mRNA、ERCC-1和GST-π的表達,而且可見細胞核固縮,染色質(zhì)邊集,部分細胞可見凋亡小體,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細胞壞死,且各組濃度越高,其病理學變化越明顯。
李穎博等認為[7],作為細胞凋亡中最關(guān)鍵的酶,Caspase-3mRNA、Caspase-8mRNA的活化可引起細胞不可逆凋亡,是細胞凋亡的標志。而GST-π作為一種與機體解毒功能相關(guān)的酶能有機的結(jié)合谷胱甘肽,在細胞分化、轉(zhuǎn)錄因子激活、DNA修復和保護細胞免受損害等方面起重要作用。ERCC-1在核苷酸切除修復(NER)系統(tǒng)中起著核酸內(nèi)切酶和損傷識別的雙重功能,其表達水平與NER系統(tǒng)的活性關(guān)系密切,是NER途徑一種重要酶。
上述病理組織的變化,均能進一步證明大棗多糖對S-180瘤細胞生長分化起著積極的抑制作用,且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
總而言之,大棗多糖對S-180瘤細胞具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可為多糖治療骨髓瘤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和實用性,值得在臨床科研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娟. 多發(fā)性骨髓瘤診治新進展[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3):225-229.
[2]錢青,張志勇. 植物活性多糖的藥理作用及應(yīng)用研究進展[J]. 華西醫(yī)學,2009,24(1):250-252.
[3]吳波,梁謀,佟麗,等. 茯苓多糖抗腫瘤作用與機理的實驗研究[J]. 中國藥理學通報,1994,10(4):300-304.
[4]Yuan C,Pan X,Gong Y,et al. Effects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 on the expression of immune response genes in head kidney,gill and spleen of the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 L.[J]. Int Immunopharmacol,2008,8(1):51-58.
[5]Han SB,Lee CW,Kang JS,et al. Acidic polysaccharidefrom Phellinus linteus inhibits melanoma cell metastasis by blocking cell adhesion and invasion[J]. Int Immunopharmacol,2006,6(4):697-702.
[6]Li SG,Wang DG,Tian W,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08,73(2):344-350.
[7]李穎博,李宇華,王瑞,等. 靈芝多糖對腫瘤細胞與內(nèi)皮細胞相互作用的影響[J].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8,24(2):250-253.
(收稿日期:20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