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儀
粉絲
我是在大二時認識董陽的。那時我在校廣播站做播音員,同時兼任校報新聞編輯。董陽是校足球隊的新隊員,他倒是個熱心腸,經(jīng)常大汗淋漓地來給廣播站送足球隊比賽的新聞稿。起初,我對董陽并不留意,他送來的稿件,寫得像流水賬猶如小學生作文,而且也不注意格式,有時候整篇文章不分一個段落。我看得直搖頭,他送來的稿子當然不會被播出了。
一天傍晚,我結(jié)束了廣播節(jié)目,收拾好東西打算去教室自習。天色漸黑,我剛走出廣播站的小門,一個人突然站在我面前,我嚇得大叫起來。傳達室的大爺聞聲跑出來,那個男生很鎮(zhèn)定地說:“沒事兒,剛才一只貓兒從這里穿過。”我定定神看看這個男生,原來是董陽。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撫了撫緊跳的胸口,打算繞過他。
董陽卻沒有讓路的意思,堵著我的去路,問:“師姐,為啥今天又沒播報我寫的新聞?”我沒好氣地說:“什么新聞?”董陽理直氣壯地說:“關(guān)于我們足球隊比賽獲勝的新聞??!從今天播音開始我就一直聽著,就是沒有播報我采寫的新聞。自從進入校足球隊以來,我前前后后給你送了20多條新聞稿,無論是廣播還是校報,都沒有采用我的稿子,我想知道為什么?”
我眼前很快出現(xiàn)了他送來的流水賬式的稿子,奚落的話到了嘴邊,轉(zhuǎn)念想到自己總是匆匆一瞥后就把稿子扔到一邊,于是換了很外交的措辭:“對不起,不是我不播報你的稿子,實在是你寫的稿件完全不符合標準。一條新聞應該包含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jié)語等要素??”董陽登時緊張起來,他打斷我:“那么復雜啊?師姐,我一下子記不下來啊,這里又這么黑,要不你改天教教我吧?!笨此暮┲蹦樱矣X得還挺好玩的。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啊,等哪天有空了,好好教你。我走了先。”
4月,學校的海棠開得正好。我終于鼓足勇氣,約了一直暗戀的男生林樂在海棠園看花,我們聊得正歡呢,董陽又冒了出來,看見我就十萬火急地說:“師姐,啥時候教我寫新聞啊?”為了趕緊把他打發(fā)走,我隨口說:“明天吧?!倍枤g天喜地地應了一聲,抱著足球跑了。林樂笑著問我:“是你的粉絲?”我輕描淡寫地說:“大一的小孩?!?/p>
第二天,我去自習。走到二樓時,看到林樂擁著一個女生在前面走。我的心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原來,自己一直暗戀的林樂已經(jīng)有了女朋友。我無心自習,一個人在海棠園徘徊。那種感覺很奇怪,很想哭,卻又哭不出來。我想,還是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再這么胡思亂想下去真是要難受死了。我離開海棠園,不知不覺間走到了廣播站外,我想到了董陽,于是給他發(fā)信息:“你不是要我教你寫新聞嗎?現(xiàn)在就到廣播站來吧!”十分鐘后,董陽喘著氣出現(xiàn)在我面前,看著他憨憨的陽光笑容,我的心情也好了起來。
暗訪
接下來的幾周,我都給董陽補新聞寫作的課。讓我意外的是,搞體育的他對寫作的領(lǐng)悟能力很不錯,學得很快。套路熟悉后,董陽采寫的新聞有板有眼,我開始在廣播里和校報上采用他寫的新聞稿。就這樣,我和董陽越來越熟悉,我們時常在一起聊天。董陽似乎對新聞行業(yè)感興趣了,他常常問我很多問題,我能教他的東西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和董陽聊天成了一種習慣,如果連著幾天不和董陽碰面,我會感覺生活中似乎少了什么。
有一天,董陽告訴我,他想寫一篇關(guān)于暗訪調(diào)查類的深度新聞,他感覺社會上的名記都是這樣寫出來的。我說:“你現(xiàn)在的水平還遠遠不夠,暗訪還是挺危險的,你萬萬不可‘以身試法?!倍枠泛呛堑卣f:“我現(xiàn)在有新的目標了,我要做一位名記,用手中的筆為普天之下遭受不公待遇的人抱打不平?!蔽胰⌒λ骸澳猩奶摌s!你以為自己一腔熱血、嫉惡如仇,其實什么也做不了。要真想當記者,你還是先加入校報新聞記者團吧?!倍柌灰詾橐?,他突然轉(zhuǎn)了話題,問我:“你喜歡什么樣的男生?”我有些意外,淡淡地說:“勇于擔當?shù)哪猩?。?其實我很想告訴他,我喜歡像林樂那樣的男生,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如果是作為男友,比你小的男生你介意嗎?”董陽冷不丁地問。我脫口而出:“介意!”于是,我們的氣氛就變得很尷尬。我假裝要去上選修課,匆匆地離開了。
沒過多久,董陽還真加入了校報新聞記者團,只是他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tài)。習慣了和董陽聊天,我突然找不到他,總是為他擔著心。
一個月后,一條新聞引起了熱議。晚報頭版頭條報道了本市警方查獲一起特大傳銷團伙的案件,我看到了稿子上有董陽的名字。我在播音室看到報道,急忙找書包里的電話,想要打給董陽,他卻背著書包,懶散地出現(xiàn)在了我的面前。一段時間不見,董陽消瘦了不少,臉色也不太好。
“你去哪里了?都找不到你。這報道跟你有關(guān)系?”我關(guān)切地問。
“嗯,我參加這次暗訪了?!倍柵d奮地說。原來,是他給晚報提供的傳銷線索,他拒絕了報社給予的線索獎金,一直懇求記者能帶他一道暗訪調(diào)查。起初報社不同意,后來實在拗不過他,報道也需要有個年輕人參與,記者才答應帶他一起暗訪。董陽繪聲繪色地跟我說著這二十幾天里的種種驚險和意外。我津津有味地聽著他的故事,心里在暗暗感嘆,那個不會寫新聞稿的體育少年,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模樣。
鳥與樹
大三那年,董陽成為了晚報的特約通訊員,經(jīng)常為其提供新聞線索,有時候還會和特派記者一起深入一線采訪,校報記者團的新人都對董陽崇拜得不得了。曾經(jīng)在董陽面前耀武揚威、神采飛揚的我,也不能再對他吆喝什么了。
轉(zhuǎn)眼到了大四,很多學弟學妹忙著校園戀情你儂我儂,董陽的業(yè)余時間已經(jīng)完全和晚報捆綁在一起了,他打心眼里愛上了記者這一職業(yè),他比大家都跑得更快更遠,我這位曾經(jīng)的“啟蒙老師”已經(jīng)要拜他為師了。雖然如此,董陽似乎變化不大,他還是會來找我聊天。
一天,閑聊中,我打趣董陽,大三了,還不找女朋友?董陽依舊是招牌的笑容,卻不答我的話。看著董陽,我不禁有些發(fā)呆。我已經(jīng)大四,就要畢業(yè)了,想到很快無法看到他的笑臉,我竟然有種不舍和難過。我轉(zhuǎn)過頭,告訴他,已經(jīng)跟負責校報的老師推薦他做下一任編輯組長了。董陽半天沒說話,我想換換氣氛,于是調(diào)侃道:“怎么,看不上這位置?”董陽長長地嘆口氣說:“愛情沒了,還要組長做什么?我走了先?!蔽疑瞪档赝x開的背影。是的,也許心底里我知道董陽是喜歡我的,我也不能否認自己對他動心了,只是,這層窗戶紙我們都沒有捅開。仿佛一說破,我們連朋友也沒得做。
6月的一天,我投給晚報副刊的文章發(fā)表了,題目是《大樹沒有愛情》,意指樹的根基雖然扎于厚厚的泥土,繁茂的枝葉伸展于鋪滿陽光的蔚藍天空,但一棵大樹總是孤單地立在那里,不愿脫離泥土,不愿為愛情向前動一動腳步,除了鳥兒之外,不再有其他生物棲息其上,聽其心聲,所以大樹沒有愛情,它的一生皆因它的等待注定都是孤獨的。沒過多久,我在同一版面上,看見了董陽寫的一篇名為《樹的愛情就是等待》的文章。文章說,大樹一旦離開泥土便會干涸致死,大樹之所以選擇孤獨地等待,是因為心有期待,期待自己茁壯成長,敢于冒險,勇于擔當,能給心愛的鳥兒一片避風港,也期待孤寂時,大樹暗戀的鳥兒能在其也許還并不粗壯的枝頭歡唱。只是,還未等到大樹足夠健壯,那只鳥兒,就要離巢了。
我哭了。我知道,董陽的QQ昵稱是大樹,他也知道我的昵稱是飛鳥。無論如何,我們都選擇等待。這個畢業(yè)的時分,我已經(jīng)選擇了南下,那張笑臉只能在記憶里回望了。
責任編輯:張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