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聿平
一、對問題背景的幾點認識
1. 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是一切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歸宿。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如果只得到一定數(shù)量的知識儲備,那么他享受的就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成功的教育應當是使“學生綜合發(fā)展指標”,得到全面提升的教育,其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便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正所謂“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新課程背景下加大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力度,從學習的主體——“學生領域”出發(fā),去研究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研究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學習,如何提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為終生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應當是一切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歸宿。
“學生有效學習”應該是在“自學”的基礎上獲取“有效指導和幫助”,從而在新的基礎上增強“自學能力”,實現(xiàn)“用自己最恰當?shù)姆绞胶筒呗浴苯媽儆谧约旱膫€性化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系統(tǒng)。
2. 傳統(tǒng)教學導致教師變成“講師”,教師進入“角色誤區(qū)”。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的“講師”角色是角色誤區(qū)。講授式教學的優(yōu)勢是對學科知識的講授能夠“集中、系統(tǒng)、快捷”,劣勢是容易忽視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生的個性特征。新課程環(huán)境下,教師應當轉變角色,從追求“課型”向追求“學型”轉變;從講授者向組織者轉變;從“前臺演員”向“幕后導演”轉變;從“威嚴統(tǒng)治”向“平等合作”轉變。
3. 解讀文本不是文科的專利,理科也需要深入的“文本解讀”。新教材依據(jù)學生年齡特征,插入了大量的圖片、人物、顏色以及情景問題等,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我們不“刻意”地去指導學生閱讀這些信息,那將失去教材應有的作用和根據(jù)。
經(jīng)過去年的研究與試驗,我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要把課本看作“說明書”,其“讀懂、看透、用好”的水平,決定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層次。
二、指導學生解讀文本的操作要領
1. 反復閱讀、分步達標。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接觸到新內(nèi)容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為淺讀,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全文閱讀,達到對文本內(nèi)容有全面的框架性了解,基本明晰學習任務,認定學習目標。第二遍為深讀,要求學生基本掌握文本中的重要概念、法則、原理、例題和注釋等,對重點內(nèi)容進行圈點勾畫并深入理解,有選擇性地強化記憶。第三遍為整合,要求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合,提出應掌握的具體問題,并做好問題提綱,繪制“知識樹”,這是學生閱讀文本的關鍵所在,也是體現(xiàn)學生深度思維的主要標志。
2. 分解結構、分層建構。以生物教材為例,其結構一般分為四個部分:自主學習——問題探究——綜合建?!獙嶋H運用。學生要針對不同的部分,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
3. 生生交流、合作共建。學生獨立閱讀文本后,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教師要抓住時機給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滿足學生的“欲望”,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理解與困惑,參與小組交流、討論或辯論,最終達到優(yōu)勢互補、互相釋疑、共同提高的目的。
4. 強化延伸、提升能力。指導學生解讀文本,課堂指導是手段,課外運用是目的。讓學生憑借漸進提高的解讀文本能力,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家庭,改變學生單純性做題和背誦的家庭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問題探究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1 教師深入解讀文本,是指導學生“有效解讀文本”的前提。文本解讀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對文本解讀的深刻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具體指導。教師做到“有效指導”至少要具備以下三點:一是轉變觀念,變“教教材”為“用教材”;二是高屋建瓴,幫助學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知識、資料、各種圖片等包含的信息;三是用動態(tài)觀點看待文本。
2. 指導學生“解讀文本”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軸”。以“解讀文本”為主軸,學問才有源頭,學生才有抓手,問題才具體,目標才明確,師生才有揮灑空間,“知識、能力、情感目標”才能落到實處。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載體,也是教師指導學生解讀文本的有效時機。要切忌把解讀文本只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引導學生形成“閱讀(下轉 133頁)(上接 131頁)—問題—再閱讀”的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的循環(huán)學習方式。
3. 學生解讀文本常出現(xiàn)的問題。理解膚淺,走馬觀花。學生解讀文本最大的問題是,對文本內(nèi)容的膚淺理解,只是流水似的閱讀,缺乏對文本內(nèi)容的內(nèi)涵挖掘,出現(xiàn)“用眼不用腦”的現(xiàn)象。
問題整合,任重道遠。學生在閱讀理解文本內(nèi)容后,能針對文本內(nèi)容提出相應的問題,這是一種高層次思維,大多數(shù)學生能概括性地提出幾個甚至更多的問題,但是普遍缺乏的是對問題的歸類、整合,缺乏嚴謹?shù)恼Z言表述概括能力。這也是指導學生解讀文本必須注重的問題。
4. 指導學生解讀文本,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指導學生解讀文本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練就“引領”和“指導”的功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循序漸進,切勿急于求成半途而廢。
指導學生解讀文本,是保障學生有效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抓手,必將對學生一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只要我們轉變觀念立足學生,以研究學生學習規(guī)律、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為宗旨,我們的教育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