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波
摘要:教師對演示實驗的操作是否規(guī)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文從實驗操作考試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入手,探討了教師實驗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關鍵詞:規(guī)范;操作;實驗素養(yǎng);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6148(2012)4(S)-0056-2
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規(guī)定,凡“普九”合格地區(qū)。初三畢業(yè)生均應參加實驗操作考試。我縣作為涼山首批通過“普九”驗收的地區(qū),實驗操作考試已經進行了幾年了。在這幾年中,以考促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考試中反映出的有些問題仍然較為嚴重。下面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筆者一一加以說明。
1實驗操作考試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關于銘牌的問題:
每件儀器均有一個銘牌,它告訴我們該儀器的使用條件,精度,量程和禁忌等基本信息。
作為一個實驗者,在做實驗前,本應檢查儀器,熟悉儀器。在這里,熟讀銘牌,必不可少,但實際上區(qū)鄉(xiāng)學生普遍不會讀。
例如在測定密度的實驗中,要用天平,其中一項是找出天平的量程和最小稱量。這在天平的銘牌上寫得明明白白,但區(qū)鄉(xiāng)的許多學校的學生,卻把天平的砝碼拿來相加,稱量200g的天平砝碼相加有210g。對精密儀器而言,稱量200g的天平,決不允許稱取210g的物體。
如此眾多的學生出此錯誤,說明部分區(qū)鄉(xiāng)的教師自己都沒有讀取銘牌的習慣。
(2)關于選取量程和讀寫量程的問題
例如在測定小燈泡功率的實驗中,小燈泡為2.5V、0.3A(銘牌),電源為兩節(jié)干電池。作為已知用電器電流和電源電壓的情況下,選取量程,不需試觸。只需接人0~0.6A、0~3V量程即可,但很多學生不會。
在讀寫量程上,如溫度計的量程本為-10℃100℃,但許多學生寫成100~C;電壓表為0-3V寫成3V;電流表為0-0.6A寫成0.6A。他們沒有搞清楚,量程是一個范圍,而不是一個點。
分析原因:這應該和部分教師在上課時不注意,語言不嚴謹,說成:“選取量程為0.6A的接線柱”。和“選取量程3V的接線柱”,“今天用100℃的溫度計”有關。
(3)關于正確讀取數(shù)據(jù)的問題
在初中課本中,關于刻度尺一節(jié)要求“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正對、垂直”。但學生在實驗中,對溫度計、電壓表、電流表等儀器數(shù)據(jù)的讀取時,就很隨意,視線未與尺面垂直,造成誤差極大,他們沒有考慮這些儀器面板也是刻度尺。
還有,在電流表、電壓表同時出現(xiàn)的實驗中,一般應以電壓表為準(調在整刻度上),讀取電流表(估讀),以減小誤差,但學生不會。
分析原因
平時實驗時,教師沒有對學生刻意要求,甚至部分教師在平時的演示實驗中也未注意這些細節(jié)。
(4)關于導線的連接問題
電學實驗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占有較大比重,而導線的連接則是電學實驗的基礎。其正確的接法是:剝取線頭1-2厘米,用食指和拇指把線捻成一股,彎成彎月狀,再以順時針方向鉤在儀器的接線柱上,用右手食指順勢往里壓一下線頭,旋緊旋紐,線頭在螺旋的作用下向里運動,這樣線頭就接得規(guī)矩,穩(wěn)當,速度也快。
而在考試中,有的學校,同學們的接法五花八門,線頭長短不一。有的短到0.5厘米以下,有的則有4厘米以上的長度,順時針,逆時針不分。其結果接頭松動,線頭互碰……。
分析原因
平時實驗時,教師沒有對學生刻意要求,甚至部分教師認為這是低壓,只要導線接上就行,沒有這么多要求。卻不知,細節(jié)決定一切,和電打交道,一不小心,將釀成大的事故。
以上問題雖然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實際反映出我們部分老師在平時的實驗操作中,做得不夠,或者說缺乏必要的實驗素養(yǎng)。
他們只把實驗作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加以運用,只注重實驗結果,而輕視實驗過程,忽視細節(jié),缺乏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這才反映出學生身上這許許多多的問題來。
2提高教師實驗素養(yǎng)的措施
實驗在中學理科教學中有著獨特的地位。特別是新課標,增加了“實驗探究”板塊,該板塊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及實驗能力”,體現(xiàn)了對“過程與方法”學習目標的培養(yǎng)。
所以,作為一位合格的物理教師,不僅要會教書,更要“會”做實驗。
“會”做實驗,并不是指能把儀器組裝、得出現(xiàn)象和結論這么簡單,而是要注重實驗的過程和細節(jié)……。
首先,作為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準備充分是做好實驗的前提。
一位合格的教師,應杜絕實驗的隨意性:尊重事實,不湊(修正)數(shù)據(jù),嚴肅認真,一絲不茍,這是原則。當結果有出入時,只能找問題,分析原因,切不可更改、修正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對于測量儀器的使用,要養(yǎng)成注意量程和調節(jié)零點的習慣;在連接電路時,不帶電操作,養(yǎng)成斷開電鍵,滑變器阻值最大(限流接法),或零電位(分壓接法)接入的習慣;在使用電源時(學生電源、實驗電源),要養(yǎng)成接好導線才能開電源開關(防止短路燒保險)的習慣;在接通電路時,要養(yǎng)成眼看儀表,手持電鍵的習慣;調節(jié)電路時,養(yǎng)成手持變阻器滑鍵,眼看儀表的習慣。
這些細節(jié),雖不起眼,但卻反映出一個教師的實驗素養(yǎng)。如果大家在教學活動中多注意細節(jié),長期對學生加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一定能大幅提高。
參考文獻:
[1]封小超,關注新時期中學物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J]物理教學探討,2007(2):1-2
(欄目編輯王柏廬)
物理教學探討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