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余華
摘 要:紫砂掛盤在我國陶藝百花園中以其自然質樸、渾厚、粗獷的藝術魅力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我們要繼承和發(fā)展古人和前輩高超的紫砂陶刻掛盤技藝,充分利用陶刻的各種用刀技法和紫砂豐富的泥色相映襯,使其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
關鍵詞:紫砂掛盤;裝飾;感悟
1 前言
陶瓷是人類勞動中所產生的“火”的藝術,正如恩格斯所說,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編制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夠耐火而產生的,人們發(fā)現(xiàn)粘土成形不需要內部的填充物,也可以達到目的。當人們在燒毀編織物時,便發(fā)現(xiàn)雛形的原始陶器上留下了編織紋樣,于是原始不加修飾的“藍紋”產生了。人們在勞動中認識了客觀事物,逐漸產生了審美觀念,也給我們留下了原始生活的縮影和一些原始生活的歷史資料。這就充分說明“圖案形象”是人們在勞動中對客觀事物逐步獲得審美觀念而產生的,從原始意象雛形的產生、發(fā)展到現(xiàn)代多種流派的陶瓷裝飾領域,始終脫離不了生活,也和生活息息相關。千姿百態(tài)的陶瓷裝飾形象便是五彩繽紛生活的折射和軌跡。
2 紫砂陶刻掛盤的裝飾
紫砂掛盤在我國陶藝百花園中以其自然質樸、渾厚、粗獷的藝術魅力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掛盤的形式分類很多,就陶瓷而言可分為瓷質和釉質兩種,其表現(xiàn)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彩繪、貼花、刻瓷、刻陶、浮雕等等。而紫砂掛盤和其他材質,再以不同的方法和表現(xiàn)形式一氣呵成,由于紫砂泥質的細而不膩、澤而不耀、含而不露、古樸典雅,表達的藝術語言豐富,是制作各類陶藝品的最佳材質。紫砂掛盤就是利用富于變幻的紫砂泥色,再以各種刀法來表達多種藝術形象的。運用點、線、面的處理,深與淺的刀法,剛柔相向、虛實互輔,以達到淋漓盡致的藝術效果。盤子一直是作為餐具使用的,至于將掛盤作為陳設品玩賞,明清時期最盛行,當時作為上層大夫或宮廷用的陳設擺件都為瓷盤,紫砂掛盤由于其材質渾樸,獨具典雅莊重和裝飾效果,多種泥色都屬比較沉著內涵的,故有紫而不姹、紅而不嫣、黃而不嬌、綠而不嫩、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高雅色調,因而掛盤是一種高檔的陳設品。其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和風格:表現(xiàn)纖細秀氣的用刀,類似裝飾畫手法效果的各種題材;表現(xiàn)粗獷,手法猶如剪紙、木刻形式那樣對比明快的調子;也可采用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表現(xiàn),可以吸收秦漢瓦當、磚刻、石刻等摩古形式;也可采用頓挫、舒展的用刀表現(xiàn)中國書法,使人們更能領略到墨味和刀味的完美統(tǒng)一,布白和章法的恰到好處。在紫砂陶刻掛盤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你所構思的內容如何和完美的藝術形式相融合。作為紫砂掛盤,首先必須考慮的是如何發(fā)揮紫砂泥的材質,充分發(fā)揮古樸、莊重、典雅、多樣的色泥,各種陶瓷都依附著民族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形成自己所獨具的特點。如景德鎮(zhèn)的青花、湖南的釉下彩、唐山的噴彩等等都依附色素、彩繪、釉色來體現(xiàn)表達的形式美。紫砂陶刻掛盤裝飾中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突出“刀”刻的作用。對于如何發(fā)揮刻刀的作為,前人早已摸索出一條正確的路,如西安碑林不同時期的碑刻和不同風格的刀刻、明清的壺刻等等,他們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也是在石刻、碑刻的基礎上利用犀利的刻刀,使文人書畫、金石碑刻和壺體真正融為一體,達到了紫砂藝術新的境界。
3 感悟
用刻刀來創(chuàng)作紫砂掛盤,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題材,必須根據不同題材充分發(fā)揮多種刀刻的手法來完成,或抑揚頓挫、或逆鋒疾馳、或輕刮淺刻、或提刀雕琢、或陰刻陽刻等等。在創(chuàng)作運用上必須把形式、內容、風格、泥色及刀刻手法通盤考慮,總之要使掛盤產生較好的藝術效果,真正要使紫砂陶刻掛盤裝飾在原有的傳統(tǒng)中國書畫為基礎而開創(chuàng)新的面貌,又必須仍然保持紫砂原有的古樸、典雅、清逸的風格,在創(chuàng)新上應該充分抓住“刀味”和“泥色”這兩個重要因素。所以我們繼承和發(fā)展古人和前輩高超的紫砂陶刻掛盤技藝,就必須在這方面不斷追求和探索,充分利用陶刻的各種用刀技法和紫砂豐富的泥色相映襯,因此紫砂陶刻掛盤藝術的發(fā)展提高勢在必行,要使其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就要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同時,也要借鑒西方文化的精華來進行消化提升,從而不斷完善、充實、提高,使之不斷有風格多樣的作品創(chuàng)造出來。
陶瓷是“火”的藝術,紫砂陶刻掛盤也是在火苗中誕生出來的藝術品,那形制各異、風格多樣、色彩斑斕的紫砂陶刻裝飾掛盤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限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