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峰
有一個問題,經常令人思考:攝影的文化屬性從何而來?換句話說,攝影靠人機合作完成,其作品如何具有了文化意義?
這個問題,前人已經有很多周詳的論述,比如攝影中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選擇—是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制約下的選擇;比如擷取并留存影像的技術—是文化發(fā)展的體現。如此說來,問題已經解決了,不需要再費思量。但是,如果我們能更加清楚地認識攝影的文化價值的來源,就能讓我們更加主動和目標明確地凝聚力量,從而把作品拍得更有力度。
總括起來說,攝影的文化價值來源于“關系”;干脆一點說,“關系”即意義。
“關系”有兩種,一種是攝影活動過程中人的關系,包括拍攝者、被拍攝者和觀眾三者之間的關系;另一種是在將三維現場空間轉化為二維平面空間過程中必須處理的信息點之間的關系。前一種關系決定著機位高低、距離遠近和作品感染力強弱;后一種關系決定著一幅作品的認識價值高低和藝術效果的好壞。這兩種關系同時在一個拍攝過程中發(fā)揮作用,任何人的任何一次拍攝都如此。
針對前一種關系,我們提倡的是拍攝者、被拍攝者和觀眾三者之間的平等與尊重,摒棄傲慢與偏見,攝影者秉持真誠之心關注和凝視他人,把目擊到的事物轉化為具有客觀性的圖像;通過基于事實的編輯,傳播開來,幫助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之間達成相互理解的狀態(tài),從而改善社會關系。具體而言,這種關系會決定一組照片的基調,呈現為鏡頭的運用方式,構圖的正斜、大小方式,對瞬間的擇取把握方式,以及后期的影調處理方式。這里,關系最主要和最直接地體現為攝影者的態(tài)度,而態(tài)度決定著作品的基調。
針對后一種關系,我們特別需要考慮的,是“拍什么”和“怎么拍”的問題,就是選取信息點并處理其中關系的問題。從圖像傳播和讀者接受的角度看,一個是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一個是攝影者拍攝來的“影子世界”,我們不由分說地把作為拍攝目標的現實世界與拍攝完成后的“影子世界”加以對比,而凡是與現實世界能夠構成聯(lián)系的拍攝,我們就覺得是有意義的,反之就認為無意義(當然隨著時光推移,對照片的感覺會變)。把這種“聯(lián)系”展開,我們發(fā)現,其實質是各種各樣的關系,有印證與懷疑、遮蔽與裸露、贊美與貶斥、歸入成見與發(fā)現新義等等不同,但都是照片中信息點之間的關系與現實世界中相應事物之間關系的比對,引導讀者或觀眾發(fā)現這兩處關系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起到通情和啟智的作用。
要使拍攝更有文化價值,我們不得不在發(fā)現信息點和處理信息點之間關系上下功夫,要有意識地用取景器的四條邊框勒住有效信息(常常分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這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并在現場中逼迫信息點之間發(fā)生關系,利用構圖和景深控制,焦點、瞬間選取等手段,把信息點之間的關系展開。如果這種關系確實展開了,一般來說,這張照片能被概括成一句“主打性”的句子:“這里有……”,“這個人是……樣子的”,或者“這群人是……樣子”,或者“這是……嗎?”做到這一點,生存在真實性和藝術性之間、文字和圖像之間的照片,就能進入文化傳播過程,發(fā)揮作用了,也就是說,其文化價值生成了。
總之,“關系”即意義,作為攝影人,仔細地體味以上這兩種關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