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讀懂關(guān)鍵詞 故事里的黃陂

2012-04-29 00:44:03李斐陳星曲
大武漢 2012年5期
關(guān)鍵詞:八寶飯黃陂糍粑

李斐 陳星曲

白海記“三彎一翹”的旗袍唱進了歌謠,卻消失于紅塵;高洪泰的銅鑼受梅蘭芳贊賞,卻無余音繞梁;曹正興的菜刀遠銷東洋,卻只剩六渡橋小門臉一張。許多傳奇和驕傲埋入時間的流沙,如果沒有知情者抹去塵垢,后人無從了解。

劉建新是黃陂人,退休前在文化館、文化局工作,退休后為申報黃陂各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努力。聽他用關(guān)鍵詞串起一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黃陂。

【大鼓】

追根溯源,善書是頭。過去,四方桌搭兩條板凳,說書人站上去,開講勸人行善、莫作惡的故事。老藝人口念善書,說到激情處有手板輔助,表演通常在夜間。黃陂人再創(chuàng)造:擺一張桌,兩旁立燈,說書人攤開書放面前。其后,演繹故事的方式分流,有了鼓書、評書和皮影。

鼓書講究說唱,鼓板響便唱、鼓板停便說?!斑堰堰选惫狞c停,說書人道:“話說我背著鼓到了杭州,遇到一位小姐……”鼓點起落控制情節(jié),吊足聽書人的胃口。

武漢解放一周年,鼓書作為慶祝表演入選。黃陂人王鳴樂敲兩塊鋼鐮演唱,帶點北方數(shù)來寶的味道,唱紅到家喻戶曉。1950年,正式定名“湖北大鼓”,藝人表演用云板取代鋼鐮伴奏。同年,黃陂成立鼓書隊,有40多人。到1972年,《豐收場上》經(jīng)湖北臺錄音滾動播出,還上了央視,黃陂湖北大鼓名氣更大,還舉辦湖北大鼓培訓班,第一批70多人,學成回到各公社。40歲以上的黃陂人隨口都能唱上一段大鼓。劉建新說到興頭,敲擊桌面打鼓點,哇拉哇拉唱起來。

【泥塑】

黃陂人家里總有一兩件泥塑擺件,再遠追溯,歸元寺的500羅漢,武當山的神像,河南白馬寺的佛像……都出自黃陂藝人之手。過去,小佛像用金屬,中等用木頭,大的用泥?!澳嗥兴_”足有半噸重,第一年搭胎造型,第二年收裂加工,第三年鍍金。

泥塑行隨著佛教興旺了幾百年。1966年文革,黃陂農(nóng)民易厚青雕了毛主席像,許多公社和個人都向他要塑像,農(nóng)民泥塑借此興起。泡桐公社鼓勵農(nóng)民把泥塑用于階級斗爭宣傳,《收租院》和村史系列誕生。泥塑擺在公社會議室,每天來參觀者絡繹不絕,連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錢紹武也來了。為了方便走鄉(xiāng)串戶,他們發(fā)明了“泥塑擔”,挑著泥塑做巡回展。

美術(shù)學院辦起“社來社去班”(學習結(jié)束回到原來公社)培養(yǎng)農(nóng)民泥塑手藝人。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到泡桐拍了紀錄片《泥塑新花》。1979年,全國第六屆美術(shù)展展出了黃陂農(nóng)民泥塑和四川工人雕塑。

泡桐新建了泥塑廠,全廠職工9人,由老師傅和縣文化館的老師教授泥塑手藝。到了上世紀80年代,泥塑廠迎來小陽春,他們制作工藝品賣到武漢工藝品商店,又做外銷,圣誕老人是最受歡迎的產(chǎn)品。1996年,外銷陡然減少,廠里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倒閉。廠里的泥塑師傅有南下廣東,到玩具廠打工,也有投奔鎮(zhèn)上其他做泥塑的民營企業(yè),還有人倒賣泥塑模具發(fā)了財?,F(xiàn)在,許多電影制片廠搭棚景,布景模型都是黃陂泥塑師傅的作品。

制作泥塑有十多個步驟,泥要洗凈,濾成漿,慢慢晾干;壓好型不能曬太陽,必須陰干。

【楚劇】

與孝感搭界的兩岸是楚劇發(fā)源地。當?shù)厝讼矚g踩高蹺、打鑼鼓、玩燈,哼唱小調(diào)加入情節(jié)變成了戲。10幾平方米的小土臺,戲還沒唱,扶老攜幼的觀眾端著板凳已經(jīng)趕到。

“會唱三出戲,到老不慪氣?!辈还芏噙h,只要有戲,黃陂人都愿意去看。集鎮(zhèn)通常是“戲窩子”,比如祁家灣的張店村,能聚集方圓一二十公里的戲迷,王家河的觀眾走20里路也要趕場。

白天、下午是楚劇開鑼的時間,很少有夜戲。黃陂最高峰有30多個戲班子,1984年,還剩下9個職業(yè)劇團。名角進了專業(yè)劇團,其他人回到各村,繼續(xù)唱。王家長沖唱戲的傳統(tǒng)有幾百年,修水庫移民搬遷后,村劇團也沒解散,每家每戶都以家里有人在劇團唱戲為榮,如果有人沒入選,家里人還要來“扯皮”,“憑么斯我屋里沒人參加”。但凡有演出,各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村里還有個規(guī)矩:花旦不準出閣,只能招婿入贅,而這女婿還必須戲唱得好。像王安莉和王安娜姐妹倆是臺柱子,都不能外嫁。劇團是村子的生命。1998年抗洪,村劇團排演節(jié)目外出表演,賺回錢補貼鄉(xiāng)親的損失。

【黃陂三鮮】

肉丸、魚丸、肉糕是黃陂美食代表作,也充分體現(xiàn)黃陂人愛吃會做的創(chuàng)造力。相傳,有位愛吃魚的皇帝膩味了宮廷各種魚的做法,聽說黃陂廚師擅長做魚,從當?shù)卣衼硪晃恍沼嗟拇髲N。余師傅進宮沒有半分喜,只有滿心憂——前面幾位廚師做不好都被殺了頭。無奈下,他亂刀砍魚,剁出魚茸,聽到宮人催促,也來不及細想,攢起魚茸下鍋,煮成丸。皇帝吃過贊不絕口,為這道菜命名“余丸子”。

做肉糕用里脊,做肉丸用臀肉。肉糕選魚,鳡魚是首選,其次是鯇魚,最次是白魚。姚集和蔡店肉糕厚,偏黑,因為它們用苕粉取代生粉、面粉,更有彈性。劉建新祖父是紅案師傅,傳給他做肉糕的手藝,鹽放多少、下鹽的時間、攪拌的方向都有講究,得當了才能做出“泡、松、脆”的肉糕?,F(xiàn)在,超市都有肉糕賣,但黃陂人還是青睞小作坊的手工肉糕,用手一拎就知道真不真?好不好?

【豆絲+糍粑】

逢年過節(jié),黃陂親戚送年貨,最受歡迎的定有豆絲和糍粑,與市面賣的口感不同。通常10斤米、2斤黃豆,但自家吃的會多加花生、芝麻,更香又精神。煮久了也不糊。

用臼舂糍粑是力氣活,俗話有“一打鐵,二打粑,十個男將都累趴”。蒸熟的米飯倒進臼,拼命打碎,如果涼了,糍粑就不細膩。黃陂人喜歡用晚稻糯米舂糍粑,柔坨。

【凍米茶】

許多黃陂餐館把它當迎賓的特色。凍米不易做,必須是“三九天”,糯米浸過水,蒸成飯,攤在曬谷場上等“下泠”。米飯凍住后,再一粒一粒揉開,放在太陽下邊曬邊揉,米飯重新還原為生米大小,裝進罐里。等貴客來了,像女婿上門,主人把粗河砂在鍋里炒熱,放點油,抓一把凍米下鍋,和河砂翻炒,再用篩子濾去沙,凍米焦脆,以滾水沖泡,加糖、加鹽隨個人口味,還能鋪個溏心蛋,既可當茶喝,也能當飯吃。

孩子更喜歡吃糖果,熬白糖,撒凍米,搓成球,又甜又脆,如果密封得好,能吃一年。

【八寶飯】

如同朱元璋落難,有了翡翠白玉湯,建文帝逃難時,遇到農(nóng)婦用雜糧拼湊的八寶飯。其實,八寶飯不只8樣,固定有的是糯米、南瓜、紅米、蓮子、栗子、豬油。劉建新每年都會做10碗八寶飯送親朋,現(xiàn)在冰箱里還存著一碗,等在外工作的兒子回來嘗。在黃陂,冬天宴請必有八寶飯,夏天則無,因為里面有豬油,熱天特別膩。

【燈節(jié)+走高】

正月十五,花燈、彩船占領黃陂的村頭。鰲魚燈是省內(nèi)獨有,據(jù)說是明朝洪武年間江西移民帶來。燈首是龍頭,燈尾是鯉魚身,從頭到尾有3截,每次都是4條齊舞,兩紅兩黃。玩龍燈時,一塊牌坊代表龍門,4條鰲魚走馬穿花爭相躍,但習慣是,必須讓紅魚躍過,才是好兆頭。

停了34年的“走高”(寓意人往高處走,生活向上)今年又玩上了。乾隆末年,龔家大灣和西李甲灣兩位商人在河南周口看到“走高”表演,十分喜歡,央求藝人教授走高絕活,還買了一套鎧甲回鄉(xiāng)。

走高的秘密在于表演者身上綁著鐵箍,鐵箍上架鐵桿,鐵桿裝飾飛龍、蓮花。表演時,2位小孩爬上鐵桿,外人看來好像是表演者獨自舉起孩子和鐵桿的重量。走高技藝只在龔家大灣流傳,不對外,但每年表演都會先到西李甲灣,因為這是當年引進“走高”的兩位商人的約定。

村里人極其喜歡走高,也非常愿意到自家門口演。所以,只要是玩燈、走高,各村的人出錢都很踴躍,“玩燈不怕打破鑼”。鞭炮、彩燈、走高寄托他們對來年生活的期盼,寄望紅紅火火的延續(xù)。

猜你喜歡
八寶飯黃陂糍粑
城市中小河流生態(tài)治理探索——以武漢市黃陂河道治理工程為例
工程與建設(2019年3期)2019-10-10 01:40:16
做糍粑
傳說的語言結(jié)構(gòu)分析——以黃陂木蘭傳說為例
團團圓圓八寶飯
團團圓圓八寶飯
二十八,打糍粑
打糍粑
臘月糍粑香
黃陂話:從鄉(xiāng)土到流行
大武漢(2012年5期)2012-04-29 00:44:03
誰說黃陂不時尚
大武漢(2012年5期)2012-04-29 00:44:03
屏东市| 陈巴尔虎旗| 新昌县| 江陵县| 电白县| 梅河口市| 和平区| 竹溪县| 慈利县| 枣强县| 会昌县| 留坝县| 齐河县| 比如县| 石嘴山市| 友谊县| 绩溪县| 合山市| 南岸区| 麻城市| 竹山县| 平和县| 上饶县| 项城市| 磐石市| 本溪市| 彭水| 贞丰县| 昆山市| 六枝特区| 林甸县| 益阳市| 仲巴县| 宁德市| 五峰| 子洲县| 遂昌县| 巩留县| 沈阳市| 崇礼县|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