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 劉備,作為三足鼎立之勢的一方。他的為人之道,君臣之道一直是受眾人褒揚的對象。但是細細品味,你會發(fā)現在眾多光環(huán)下的劉備是一個只求利益的人。劉備者,非梟雄,非長厚者,唯利是圖也。
關鍵詞: 劉備長厚梟雄唯利是圖
“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且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一、長厚者,非也。
(一)長厚而似偽。
“揚劉貶曹”是《三國演義》一個不變的主旨,就像魯迅先生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談到《三國演義》描寫劉備的形象之失時的那句著名的話:“欲寫劉備之長厚而似偽?!边@足可以說明對劉備形象的描述優(yōu)點夸得過頭了。而在實際的描寫中也是如此。前面的引文是《三國演義》中對初次亮相的劉備的描述。從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中劉備的長相一經讀者的閱讀就與“仁厚”聯(lián)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劉備一定是個有福的人,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最后是對他的性格的描寫,又是個“有大志”,“有義氣”之人,這種人在小說中始終是眾人推崇的對象,是小說的主角,所以不禁要佩服作者了,用了短短的詞語就在讀者的心中給劉備創(chuàng)造了好的形象。但是我認為劉備的形象并非像作者開頭所描寫的那樣的美好。
(二)貌厚而實薄。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作為奸雄曹操的對立形象來刻畫的,這就是歷來論者指出的二人一個是仁君形象,一個是暴君形象?!伴L厚,仁義”是劉備思想性格的基調,是作者極力突出描寫的。但是在劉備的地位和軍事力量很薄弱時,他不止一次地去投靠曹操,如果按照“長厚,仁義”來說,當時的曹操是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者”,劉備既然是個有德之人,這一點不會想不到的,然而他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去了,這足以說明他“貌厚而實薄”。
(三)過厚而不及。
不過《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也并非只是個長厚形象,人人稱他為“當世英雄”,連自視極高,目無余子的曹操也稱他是“人杰”,既然曹操是個奸雄,那么他就也有著識別天下人才的慧眼了,可是就當時當地的情況來說,劉備的實力是不及其他人的,但是曹操卻很看重他,并與他并稱為天下英雄,作者借曹操這個當時具有較大力量的人來稱贊劉備,更為大多數人所信服吧,咋聽或許會覺得曹操的夸獎沒錯,可是仔細想想還是覺得詭異,或許有著“過猶不及”的嫌疑,越是想證明劉備的才能,越是存在著漏洞。
二、梟雄者,非也。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笔恰度龂萘x》中對曹操形象的具體描述。然而也有很多人用“梟雄”二字來形容劉備。
(一)真文者,假梟雄。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上疏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其實仔細想想,以劉備當時的地位和實力是不及曹操的,以其“梟雄”之名,可能是“假貶而實褒”。其實,無論怎么看劉備都非梟雄,他不具備梟雄的奸詐與霸氣,文弱得像個帶有書生氣的政治家。
(二)淚多者,非梟雄。
看《三國演義》最多的就是劉備的哭了,談及三國中最喜歡的人物很少有人說是劉備,問其原因,大多是劉備太容易哭了,整部書好像就他一個人在感傷一樣的。一個人的善良與仁厚不是只有通過感動得痛哭流涕才能表達出來的,作者一味地寫其感動得不得了,或許反而讓讀者覺得劉備是個過于軟弱的人,劉備應該是和張飛,關羽一樣的善于應敵之人,可是太多哭的場景卻讓劉備顯得過于弱小,無法與“梟雄”二字掛鉤。
三、利益者,圖也。
(一)重義者,非也。
對于所有看《三國演義》的人來說,桃園結義是個美麗的場景,其實不然。當時的劉備并無財力,只有一顆所謂的“報國心”,而此時的張飛確是最有錢的了,劉備當時不過想借一下張飛的實力來壯大自己。趙云去救阿斗,回來時“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當時劉備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兒子,對于他來說勇猛的將領要比那個襁褓中的兒子有用得多了,所以劉備并非重義,而是重自己的勢力,只是圖利益也。
(二)重君道,非也。
劉備自詡是漢景帝閣下玄孫,本應為劉家維護其尊嚴,可是劉備卻三番兩次地投靠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之下。是說其為大丈夫能屈能伸還是說他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君道扔到了一邊。
(三)重能臣,非也。
劉備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并不是“信任”,而是“了解”,他知道諸葛亮一定會輔佐他的那個“扶不起的阿斗”的,并且他料定諸葛亮是永遠也不會代替他的兒子而自己去坐最高者的位置的,他這樣說更加堅定了讓諸葛亮輔佐阿斗的信念,在他臨近離開的時候,他放心不下的是他爭奪的天下,是他劉家的天下,而能夠讓其天下長久穩(wěn)定的,只有他的能臣諸葛亮了。毫無疑問,他利用了諸葛亮,可是諸葛亮本就是劉備爭奪天下的得力助手,或許對于諸葛亮而言,早已習慣了吧。
結語:劉備“非長厚,非梟雄,唯利是圖也”。
參考文獻:
[1]張作耀.三國演義.是怎樣塑造劉備形象的.社會科學戰(zhàn)線箱,2004.
[2]于興菊.試析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個性性格.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
[3]龐金殿.新議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及其塑造之得失.廣西社會科學,2008.
[4]張安峰.淚水凝成的劉備形象.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