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2012-04-29 11:01:17韓露
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2年9期
關鍵詞: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際

韓露

全球化與社會一體化,使得國際間貿易、文化、政治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教育已經成為外語教學領域關注的焦點。該文指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探討了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

眾所周知,外語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外語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外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日,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來說,外語學習的目標應從過去的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轉變?yōu)閷φZ言的真正理解和應用,大學英語教學應以提高語言教學質量和有效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為目的。

1.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語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往??缥幕浑H能力是指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有效的交際能力。由于不同的民族所處的生態(tài)、物質、社會、及宗教環(huán)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語言環(huán)境產生了不同的語言習慣、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等諸語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們說話方式或習慣不盡相同。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國民意識到外語(特別是英語)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性。我國對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

2.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一方面,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能反映文化并為文化服務,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另一方面,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文化無所不在,語言的正確使用要受文化的制約。只有對目的語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準確自如地進行外語交際。語言學家拉多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睂W習任何一種語言,不僅僅意味著只對語言系統(tǒng)進行學習,而且還包含著對這種語言賴以生存的文化及社會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了解與獲取。正如胡文仲所說:“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講越深刻,越細致地了解所學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細節(jié),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運用這個語言。

縱觀英漢兩種語言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其中出現的種種交際障礙和失敗,不是因為交際雙方語言知識的匱乏,而更多的是由于交際者對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不甚了解。因此,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是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不但要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還應將文化的融入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

3.當代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從教學現狀來看,很多高校英語教學尚停留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以語意詞匯和語法為教學內容,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只是:注重語言知識和語法,課文講解局限于詞和句的表層意義,對篇章結構及組句成篇等寫作手法的分析。使得教學內容枯燥,課堂氣氛沉悶,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在應試教學為主,過分強調統(tǒng)考指揮棒的作用下,教師、學生窮于應付評估、考核、統(tǒng)考,把“教”與“學”的中心放在了英語的各種考試上,忽視了教師與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的發(fā)展,脫離了社會文化領域的教學。學生學到的只是機械公式化的語言。學生的書面作文常常是語句生硬、別扭,前后不連貫,語意不明晰,一個典型的問題:用漢語的句式套用英語的詞匯,寫得不倫不類。目前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大多尚未開設文化背景知識方面的專門課程,大學生學習英語還缺乏相應的外語環(huán)境。有的教師認為培養(yǎng)異域文化意識難度較大,不好操作,可能會對語言知識的傳授帶來一定的沖擊,認為只要掌握了語音、詞匯、語法,便可以毫無障礙的閱讀交際了。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缺乏有關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知識傳授,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很多大學生知識視野多局限于課本和考試科目范圍內狹隘層次的知識,對中外歷史和更多久遠的豐富的人類文化較少理解和把握。在一定意義上,不能不說這與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文化教育上的缺失有著一定的關系。我們應認識到,學生要使用和運用一門外語,獲得跨文化交際的最佳效果,不僅需要掌握語言本身的規(guī)律,而且需要了解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下面我從實際出發(fā),討論如何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4.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中

在現有的英語課程設置中,貫徹實施文化教學最可行的一條途徑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個課程中的文化因素,把文化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A.課前準備時挖掘課文中涉及到的相關文化知識

以精讀、聽力為例。精讀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為目標,從選取的材料中獲得豐富的文化信息。如:教育方式,家庭關系,價值觀念,文化,傳統(tǒng)等。聽力課程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許多的功能對話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如問候、采訪、度假、聚會、打電話等等,這些對話本身就為進行得體的交際提供了很好的典范,而且,通過一些真實的社交語境,學生可以更容易掌握一些詞的文化內涵。教師要盡可能多地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或運用電影、電視、幻燈、錄像、互聯網等現代化設備,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和興趣。

B.課堂上文化知識的點滴滲透

注意揭示詞匯的文化內涵。詞匯教學的難點并不在于詞匯的讀音、本義,而在于詞匯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教師要注意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讓學生了英語詞匯在許多方面與漢語詞匯存在著不對應現象。如有關“dog”這個詞的文化含義,漢語里有狗仗人勢、狼心狗肺、狗茍蠅營、雞鳴狗盜等貶義詞來表達人們對狗憎惡的情感。而在西方文化中“狗”(dog)有時含有貶義,但總的來說屬中性或含褒義的情況屬多,象征人類忠實的朋友,甚至是家庭成員。在英語中,習語“a lucky dog”意為“幸運兒”。又例如: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對Christmas(圣誕節(jié))的概念不同,因為英國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誕節(jié)時值冬季,圣誕假期在他們心里意味著寒冷的冬天,灰色的天空和溫暖的壁爐;澳大利亞人生活在南半球,圣誕節(jié)時值夏季,圣誕假期在他們心里意味著炎熱的夏天,湛藍的天空和遼闊的海灘。盡管“圣誕節(jié)”和中國的“春節(ji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匯,但在“家庭團聚”、“節(jié)前餐”、“送孩子禮物”、“全社會放長假”等方面文化涵義上都差不多。

注意挖掘課文的文化信息。英語教材選材廣泛,內容豐富,不少課文涉及英語國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識。我們不但要讓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主旨,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引導學生隨時隨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如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在飲食方面的差異。中國人喜食雞肉、魚和海鮮,美國人愛吃牛排;茶在中國和英國都是the national drink(舉國飲用的飲料),但英國人喜歡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檸檬。一般情況下提問學生:“‘紅茶英語怎么說?”最可能的答案是“red tea”,而“black tea”才是正確的。原來,同是茶,中國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顏色,故稱“紅茶”;而英國人注意到茶葉本身的顏色是黑的,故稱“black tea”。詞與詞之間的搭配往往是約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語的搭配規(guī)律套用到英語學習中。

注意語法中的文化影響。語法是語言的結構方式,它揭示了連字成詞、組詞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規(guī)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維方法不同,語言表達不同,句法結構也隨之不同。

學生易犯中國式英語的錯誤,如要表達:“他是我父親的一個朋友”受漢語的影響,說成:“He's my father's a friend.”的學生仍大有人在。有些學生雖然知道應該說:“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卻并不理解為什么my father后還要加“'s”,因為學生認為“of”結構已經表示了所有關系。究其原因,這與學生不了解英漢思維習慣上的文化差異有關。因此一定要讓學生了解: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再如:漢語說“我認為他不是個好爸爸” ,英語中要說“I dont think he is a good father.” 而不能說“I think he is not a good father.”通常,從文化的角度來詮釋語法現象,學生容易接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單純講解語法,必然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C.課后適當、合理、有序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

組織英語角、英語沙龍等活動,鼓勵學生多與外籍教師交流接觸,學生在與外教交往的過程中,可以親身體會到西方人士不同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思維模式,也可以學習到許多生動的課堂上學不到的有關社會文化背景方面的東西。

開展關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專題討論和講座,介紹英美文化的各個側面內容,并可以對照漢語相應的文化內容,通過介紹、討論、對比、分析等有意識的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他們在外語學習中善于發(fā)現目的語文化的特點并樂于了解和學習目的語文化。

鼓勵學生課后閱讀一些英文報紙、雜志和英文原版小說,并促使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系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布置幾個文化話題,讓學生在課余通過因特網等各種媒體收集相關材料開展討論。

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英語比賽、英語晚會等方式傳遞文化知識,豐富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體驗。

5.結語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文化交流頻繁,為克服由不同文化差異所導致的跨文化交際沖突,對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刻不容緩。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興趣,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fā)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任務,需要廣大外語教學工作者不斷探索,努力嘗試。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畢繼萬.第二語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交際能力[J].中國外語,2005.03

猜你喜歡
文化背景跨文化交際
情景交際
交際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東戲劇
金橋(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論文化背景知識在訓詁中的作用
英語教學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策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強我國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探索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昌都县| 海原县| 西城区| 乐东| 贡山| 阳江市| 织金县| 河池市| 乌鲁木齐县| 阳原县| 修武县| 宽甸| 视频| 平和县| 漳州市| 博罗县| 蓬溪县| 龙州县| 壤塘县| 崇左市| 阜宁县| 古田县| 喀喇| 湘潭县| 满城县| 金阳县| 抚松县| 和静县| 台州市| 姚安县| 安平县| 婺源县| 长宁县| 彭阳县| 绥化市| 北海市| 华坪县| 慈利县| 恩施市| 额济纳旗| 柯坪县|